陈艳敏
四川师范大学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陈艳敏
四川师范大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时代已经来临,内部控制成为了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它贯穿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为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一项及其复杂和繁琐的系统工程,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笔者从内部控制相关的5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启示,希望为以后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企业经营管理
美国COSO委员会于2013年5月颁布了新一版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给出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一个定义、三类目标、五大要素和十七项原则。并且我国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C—SOX),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除了要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披露相应的评价报告以外,还要求聘请具有相关审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评价。至此,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企业中起着"防火墙"的作用,能有效预防企业风险和舞弊,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必需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大批学者就内部控制做了大量研究,他们采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及管理层的薪酬,因此对企业本身而言内部控制相当重要。学者们关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制度的建设及实施方面的研究数量近几年也如雨后春笋,破竹上升。
郑云霞(2015)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一文中,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为基础,对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策、基本原则和实施的具体步骤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意见,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来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孟向军(2015)指出,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观念认识、信息技术手段和文化设施的建设等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企业实现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路径提出一些创新方法。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肖华、张国清(2013)基于公司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二者产生的影响。作者选取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6648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和敏感性测试,得出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能有效抑制对披露的财务等信息的有意操纵,加强了对公司高管的监督力度,降低有关的估计差错风险,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帮助企业保持或创造较高且可持续发展的盈余水平,增加企业的实体价值。李万福、陈晖丽(2012)鉴于税负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们从税收角度考察分析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他们在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后,认为内部控制和企业的税负是负相关的,即内部控制提高了企业的税收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他们的研究为目前我国关于内部控制执行的作用和成本分歧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三)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有效性测试方法
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繁多,没有瑕疵的完美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不存在的,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质量时不是看其是否有缺陷和漏洞而是看这些缺点不足是否阻碍了企业实现其控制目标的进程。杨有红、李宇立(2011)从识别、认定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从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三类不同的影响程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经理层和董事会的应对措施。在对外披露的报告中,应该本着风险提示的原则,披露那些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的,偏离最终目标较大的缺陷对外披露。熊毅(2012)从风险基础评价法出发,从风险到控制的一般流程分析,从主要风险点到关键控制点,归纳总结出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内控综合评价模型。
(四)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共同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内部控制体系的成熟程度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效率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该培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而推进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朱磊娜(2015)就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做了研究,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业绩水平、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那么内部控制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究竟如何?程小可、郑立东、姚立杰(2013)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1.相比非自愿而言,自愿披露鉴证报告的公司,其总体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低。2.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国有控股公司,企业规模与企业的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呈反向变动关系。3.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规模越大的公司其操纵程度越低。此外方红星(2011)提出,获有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特别是有合理保证的,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即质量高的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五)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由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相关理论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准确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此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社会各界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采取强制性手段的问题,说法不一。虽然近几年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逐步由自愿性转为强制性披露,但总体披露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上市公司流于形式,披露的信息缺乏实质性内容,避重就轻,只选择其中有利的方面进行披露,参考性不大。2014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简称(一般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需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鼓励上市公司执行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事宜。梅丹(2013)统计分析了2009-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发现: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中披露内控缺陷的比例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当前我国内控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处于初始起步阶段,整体披露的水平和信息含量都较差。 林斌、饶静(2009)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选取2007年沪深两市的主板1097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质量越高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管理层越有动机向外界传递公司的高质量信号(如好的风控管理,好的经营业绩等)。而财务业绩较差的或者发生违规事件的公司或者内部组织变革程度高的公司就不愿意对外披露内控鉴证报告。施继坤(2012)以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得出由于信号传递理论,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能够随着自愿披露内部签证报告行为的发生而降低。
虽然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较西方国家起步很晚,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非常重视,也不难看出经过他们的努力和大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仍需要更多学者开拓思维,从更多、更新的角度,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研究,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1]程小可,郑立东,姚立杰.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兼与应计盈余管理之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3(3).
[2]方红星.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
[3]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
[4]梅丹.中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5]孟向军.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及实施.[J].管理研究.2015(4).
[6]施继坤.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师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2009~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4).
[7]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2011(3).
[8]郑云霞.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探讨.[J].管理研究.2015(4).
[9]朱磊娜.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管空间.2015(6).
陈艳敏(1990),女,汉,河南夏邑县,在读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