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婧
滨州市沾化区交通运输局
浅谈公路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张 婧
滨州市沾化区交通运输局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是村村通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重要先行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是交通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农村公路成为沾化县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乡村公路;建设;养护
自2003年以来,沾化区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大规模建设农村公路的机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80公里,是前30年修建农村公路总和的2.8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圆满实现了“村村通等级路”的目标,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路干支交叉,乡村路村村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在近几年的农村公路改造工作中,我们加强领导,坚持和国家干线路建设正规化管理接轨,建立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和政府监督三级质保体系,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
(一)领导重视,宣传到位
沾化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任总指挥的县农村公路改造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奋战三年,率先实现全县村村通等级路、通客车”。 同时,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交通部门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村村通油路”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为民修路的使命感、压力感和紧迫感,抢抓稍纵即逝的补助机遇,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入手,把农村公路建设抓在手上,努力向“双通”目标迈进。
(二)强化措施,管理到位
一是结合实际抓计划。严循省、市有关文件和政策要求,既充分考虑我县实际,又结合县乡两级的公路发展规划,科学编制改造计划,并对每个改造项目现场认定,确保了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铁面无私抓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我们在质量控制上严格作到“六统一,五不准,四制度”。
六统一,即①统一立项审批。由县农改办按照立项条件,严格审批;②统一建设标准。三十公分基层,三厘米油面,设透层沥青;③统一监理工序。县监理和乡镇监理相结合,重点检查和全过程旁站监理,灰剂量、压实度和油面厚度三项关键工序必须经县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④统一油面施工。为保证质量,所有农改项目由滨州交通工程公司铺设油面;⑤统一时间要求。每年10月10日为封机日,结束油面铺设工作;⑥统一补助标准。省补7万元,县乡补助3万元。
“五不准”,即①准备不充分,配套措施不到位的项目,不准开工;②未经审批的施工队伍,不准入场;③工程施工未经监理批准,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④未经检测的原材料,不准使用;⑤未经省市县三级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准补助。
“四制度”,即①以各乡镇政府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辖区内改造项目,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②所有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执行工程招投标制;③所有工程项目无条件接受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监理办公室管理,严格工程监理制;④县与乡镇,乡镇和施工队层层签定责任状,落实质量终生负责制。
三是科学调度抓进度。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电视台和今日沾化等新闻媒体每周排序通报各乡镇农村公路进度、质量情况,让全社会关注,努力在全县各乡镇营造一个农村公路建设比进度、比质量、比里程竞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其次召开现场调度会,表扬先进,鞭策不足,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再就是严格施工时间,把10月10日定为封机日,切实增强各乡镇党委政府时间紧迫感,争分夺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四是广开渠道抓筹资。坚持政府主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坚持民主议定原则。对省交通厅补助项目,县、乡财政每公里补助3万元,并结合实际,重点在“ 八个一块”上想办法、做文章,几年来累计筹措配套资金两亿余元,没出现一起因修路给群众增加负担的现象,保证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即用好上级政策补助一块,鼓励群众“投”一块,开拓经营“筹”一块,动员社会“捐”一块,适当向银行“贷 ”一块,造价“减”一块,运用市场集一块,有实力的县直部门帮扶一块。
五是阳光操作抓廉政。推行阳光作业,公开招标,坚持合同化、规范化管理,县政府和乡镇、乡镇和施工单位、监理与施工单位层层签定廉政责任状。特别是在资金管理上,我们坚持专款、专户、专用,既保证了补助资金效用,又杜绝了挪用、透支、克扣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邀请检察院对全年农改工作全过程监督,有效杜绝了各种腐败现象发生。
(三)建养并重,养护到位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坚持建养并重,强化管养措施,努力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功能,也是“双通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2005年3月,沾化县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县交通局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各乡镇统一成立了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以县政府文件正式出台了《沾化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和《沾化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落到实处,确保农村公路有人管、有钱管。在公路使用上,启动了“村村通客车”工程,新增农村客运线路13条,新增通客车村329个,在284个村庄设立了候车亭和停车点,全县客车村庄通达率达到98%以上,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的客运网络,打造了“半小时交通圈”。把柏油路修到农民家门口,客车开到农民家门口,忠实地践行了“让农民兄弟走出泥泞”的誓言。
农村公路改造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农村面貌,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活宽裕
冯家镇东西山后两个村地多人稀,是有名的产棉大村,卖棉花却是当地老百姓最头疼的一件事,原先唯一一条9公里长公路因年久失修,千空百疮,比土路还难走,棉贩很少光顾,老百姓卖棉花,赶着马车得走大半天。下洼镇于家村家家有冬枣林,因为没有柏油路,碰上阴雨天,枣商就强行压价。自从修上泊油路,冯家镇庄科村搞棉花交易两年发展到80户,每户年收入8万元以上。黄升乡大辛村由原有2家养鸡专业户发展到22家。乡镇抓住“村村通”这个良好发展机遇,以路为主搞改造,搞好配套促开发,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效果。“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
公路通,百业兴。大交通格局为全县经济的跨越提供了平台。冬枣、畜牧、海产品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沾化县先后引进工业项目463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4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2.68亿元,规模以上项目企业达到135家,为沾化区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二)农村公路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一条条高标准的柏油路,打破了农村自然封闭状况。流口村位于沾化县的最东北角,距离县城近30公里的路程,以前进城得先跑8公里土路到下河乡驻地等客车,为赶时间,大清早就抓紧动身,不然当天回不了家。现在村里修了柏油路,同步开通了村村通客车。来回进城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老百姓高兴形象地说:过去是“要进县城把事办,晚上还得住一店”,现在好了,“早上进城转一转,中午回家吃午饭”。
交通的畅通拉动了运输业的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各种营运车辆4342辆,客运量达到279.6万人,货运量达到987.3万吨。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建成,一辆辆货车开进了村内,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方便了群众,运出了资源,换回了钞票。
(三)农村公路建设促进了管理民主
在农村公路改造工作中,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公路改造作为检验基层干部执政为民的体现来抓,基层干部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了帮助村里修上路,他们耐心细致讲政策,出谋划策筹资金,吃住工地抓质量,和老百姓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办好事,凝聚了民心,改善了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全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鼎立支持。在修路中,镇政府工作人员、村班子成员与群众共商修路大计,沟通了思想,拉近了距离,拢起了民心,锻炼了镇村干部,改善了村风和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也归功于各位领导同时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式有了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各位领导,同事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两年来的帮助。
张婧(1971—),女,汉,籍贯:山东省滨州市,公路工程师,大专,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