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公共外交

2016-03-16 07:22颜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拉伯中东伊斯兰

颜琳



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公共外交

颜琳

公共外交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阿拉伯之春”以及政治伊斯兰力量崛起的威胁,中东北非地区成为奥巴马政府推行公共外交的核心地区。然而,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和利益决定了公共外交难以发生真正的变革并发挥实质性影响,也无法真正赢得民心与信任,更遑论改善美国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只要美国继续为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和霸权而肆意干预阿拉伯世界的事务、扶持亲美独裁政权与打压政治伊斯兰势力,那么其公共外交注定是失败的。

奥巴马政府;公共外交;政策评估;阿拉伯之春

2009年奥巴马打着“变革”的旗帜,顺利赢得选举入主白宫,而缓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敌对关系、修复美国的国际形象和重塑美国的领导力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议程。为应对“阿拉伯之春”导致亲美政权倒台以及政治伊斯兰力量崛起的威胁,奥巴马政府更加倚重公共外交,强调与中东北非地区民众的接触和影响,并把中东北非地区列为美国推行公共外交的核心地区。然而,2012年美方播放影片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激起了中东—伊斯兰世界民众对美国的愤怒与仇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J.Christopher Stevens)及3名外交人员也在这波抗议骚乱中丧生。时至今日,“阿拉伯之春”导致的政治经济乱局仍未结束,“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在中东北非地区肆虐,而美国与中东北非地区的关系仍未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奥巴马政府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公共外交战略及其成效,探讨美国公共外交成效不佳的根源。

一、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战略及策略

911事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布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公共外交成为美国政府反恐战争和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配合反恐战争,小布什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增强美国软实力、宣传美国外交政策与价值观的公共外交战略。然而,直到2007年小布什政府才推出《美国公共外交和战略沟通的国家战略》报告,阐述美国公共外交的战略目的、战略关注、优先任务、整体结构与沟通机制①,其中赢得“观念之战”成为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重心,而中东地区则是主要的战场②。但是,反恐战争不仅损害了美国赢得国际信任的能力以及美国力量的国际合法性,而且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造成灾难性伤害③。尤其是诋毁和亵渎伊斯兰教与焚烧《古兰经》、美军虐囚事件与军事行动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强行推进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打压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偏袒以色列等政策和举措,不仅伤害了广大穆斯林民众的宗教情感,加深了他们的屈辱感和压迫感,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美国的愤怒和仇恨、对宗教极端暴力行为和恐怖组织的同情和支持。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民意调查显示,2002~2008年期间,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民众在大多数时期对美国的好感度低于25%;而普通穆斯林民众对恐怖主义自杀性炸弹袭击和本·拉登的支持和同情比例较高,其中巴勒斯坦地区在2007年的比例甚至分别高达70%和57%④。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也导致自杀式袭击呈现出袭击国际化、针对占领区的美军及其盟军、袭击目标泛化、伊斯兰极端组织占主体、注重袭击轰动效应的趋势⑤。可以说,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公共外交基本上是失败。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的公共外交战略从强调赢得“观念之战”转为注重沟通与接触战略。为缓和美国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敌对关系、修复美国的国际形象和重塑美国的领导力,奥巴马政府必须改变小布什政府咄咄逼人且具有进攻性的的外交政策及其公共外交战略。在奥巴马政府看来,在努力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促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时,与全球公众(尤其是中东地区穆斯林)的接触和沟通必须成为美国外交政策机制的一个基础。美国负责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前副国务卿朱迪斯·麦克黑尔(Judith A.McHale)指出,公共外交不是一种宣传的竞争,而是一种关系的竞赛;美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应该注重沟通和接触战略,既需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互动,还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借助新媒体接触和影响外国社会各层民众⑥。从沟通层面来说,广播、电视、网站、媒体可以为美国的政策和行动做出解释、提供情境。但是,沟通必须超越传递信息的误区。美国需要更多地倾听,更少地演讲;美国必须了解外国民众是如何聆听美国的,美国的话语与行动实质上是如何被听见和看待的;美国需要在事前而非在事后以及在观点已经固定的情况下来解释美国的立场和政策;美国在沟通时使用更多的语言和场所,就越能向外国观众展示美国的尊重,那么,美国的努力也将更为有效。从接触层面来说,实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由使馆赞助的、旨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文化活动至关重要。例如,富布莱特交流项目就是美国政府同世界各国民众进行人与人接触的典范。2010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全球公共外交战略框架,确立了美国公共外交的五大战略任务:更积极地塑造全球舆论;拓展与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更好地告知美国的政策决策;重新部署资源,并同优先任务保持战略一致性⑦。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指出:“我们与中东地区国家的交往必须是全面而具有战略性的。我们不应局限于应对短期威胁,而应通过公平、教育和机会来赢得民心,并寻求同该地区发展积极而持久的合作关系。”⑧简而言之,公共外交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巧实力”的工具以及21世纪治国方略的一项基本要素。

为应对“阿拉伯之春”导致亲美政权倒台以及政治伊斯兰势力崛起的威胁,中东北非地区再次成为美国推行公共外交的核心地区。2011年5月19日,奥巴马总统有关中东北非地区的讲话标志着美国对“阿拉伯之春”政策的根本调整。奥巴马高调宣称,美国应成为中东北非地区民众的合作伙伴,支持该地区民众对民主、自由、人权的追求,强调与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接触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改革、民主政治转型、公民社会建设与宗教宽容以及妇女权利维护提供援助与支持⑨。为了影响埃及政局的走向,奥巴马政府被迫与穆斯林兄弟会进行接触。穆斯林兄弟会上台后,美国借助政治施压、经济援助、外交攻势敲打和改造穆尔西政权,并巧妙利用埃及国内的军方势力以及街头运动实现推翻穆尔西政权、打压穆斯林兄弟会势力的目的。

随着中东北非地区乱局的持续及其产生的外溢效应,尤其是2012年美方播放影片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引发中东—伊斯兰世界29个国家爆发大规模、激烈的反美游行示威运动。为缓解穆斯林民众强烈的反美、仇美情绪,修复美国的国际形象,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在国内财政赤字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公关,并开始反思“阿拉伯之春”和公共外交对中东北非地区政治发展与美国战略利益的影响。2013年1月16日,美国负责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塔拉·索南沙恩(Tara Sonenshine)发表了《在变革的中东地区推行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Middle East)的演讲,强调道:对于美国而言,没有任何地区比中东北非地区更为迫切地需要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与当地民众的接触符合美国及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利益;一个更加稳定、民主、繁荣的中东北非地区增进了美国及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安全与繁荣⑩。此外,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对话、领导力项目、社交媒介、英语教学、视频游戏、音乐、体育、艺术、电影等都成为美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工具。2014年美国新上任的负责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理查德·斯坦格(Richard Stengel)也在就职演讲中明确指出,美国公共外交应该集中在推进美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强调青年和技术是重中之重,并重点推进企业文化外交、教育外交、环境外交和专业技能发展(professional growth),引导年轻人远离暴力极端主义道路,孤立和打击恐怖主义与暴力极端主义及其思想的威胁⑪。2015年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再次强调:随着本·拉登的死亡以及美国强硬反恐军事行动的开展,核心基地组织对美国进行复杂、富有经验且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伊斯兰国的崛起及其暴力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仍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重大威胁;美国的反恐战争并不是与伊斯兰教开战,美国将通过合法途径来拘留、审讯和起诉恐怖分子⑫。鉴于恐怖分子在网络虚拟空间和实体社会中传播暴力极端思想、招募组织成员、曲解和谎报美国的外交政策与价值观,美国更加倚重公共外交来解释美国外交政策与行为的合理性,加强与中东北非民众的对话沟通,以获取他们的理解与认可。战略反恐通讯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Counterterrerism Communication,CSCC),以国务院牵头,加强国防部和情报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行动协调与沟通合作,并与海外使领馆、各机构、国际合作伙伴以及外部专家合作,直接定位于海外观众,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的邪说和不实信息。索南沙因认为战略反恐通讯中心赋予了公共外交连环出击(one-two punch)的能力,以一种开放、公开、透明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交流与接触。一方面,美国能够利用其情报和军事部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地解决公共空间中的谣言和谎言;另一方面,通过更为传统的项目,包括文化交流和访学,为基地组织潜在的招募对象——青年——提供一种新选择。2015年6月12日,战略反恐通讯中心特使与协调人拉沙德·侯赛因(Rashad Hussain)在演讲中指出恐怖组织通常利用普通民众的怨恨、意识形态以及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来招募成员。为此,美国在数字化时代打击恐怖分子宣传的战略和策略应有所变化,具体包括:(1)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使用多种语言来传递信息,反击恐怖分子的不实言论,揭露他们的暴行和真实面目,并正面阐述美国的价值观和故事。(2)动员穆斯林群体、宗教人物抵制恐怖组织的招募,并同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直接反击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宣传。(3)通过战略反恐通讯中心来协调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其盟友伙伴之间的消息传递,并就打击伊斯兰国等宣传进行日常和主题性引导,以保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4)为防止招募,解决冲突提供全面且长期的支持,包括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提供经济机会、发展教育、反腐败与恶治以及保护人类尊严与基本人权等。

二、公共外交成效评估

“公共外交不仅是做好的事情,还是做聪明的事情,所以评估尤为关键。”⑬概而言之,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北非地区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强调接触与沟通战略,向当地民众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反恐政策,传播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进而赢得当地民众的理解与认同,推动当地的民主政治转型,最终提升美国的国际形象和保护美国的战略利益⑭。那么,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公共外交实现了预期目的吗?

第一,“阿拉伯之春”并没有改善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国际形象。调查显示,2011年埃及、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地区和巴基斯坦分别有52%、52%、65%、65%、63%、40%的民众对奥巴马政府应对中东北非地区政治变革的政策不满⑮。2012年31%的突尼斯人认为美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27%认为美国发挥了消极影响,还有25%认为美国没有发挥什么影响,在突尼斯、埃及分别有25%、38%的民众主张拉开与美国的距离⑯。一方面,美国借助援助干预内政引起了民众的反感。例如,民调显示,分别有55%的埃及民众认为美国的经济援助造成了消极影响,而58%的人也不认可美国的军事援助⑰。埃及妇女伊斯拉亚·阿卜杜·法塔(Esraa Abdul Fatta)曾因在“阿拉伯之春”中积极活动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她指出:许多埃及人对美国的援助持一种怀疑态度,美国的援助大多流向了埃及军方,美国对民主的支持被它长期以来对前总统穆巴拉克的支持所掩盖了,而普通的埃及民众并没有获得实质性收益⑱。另一方面,中东北非地区的民众也日益清醒、理性地认识到奥巴马在任期内根本无法实现他许下的美妙承诺。马修·沃林(Matthew Wallin)指出:“开罗演讲是一个‘错过的机会’,因为在其方式上是正确的,但是执行不力(fumbled execution)。言论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尤其当它来自于总统,但是只有在与行动相结合时才有效。即便大多数行动项目得以执行,但是在几个最为重要议题上的失败会导致一种全面失败和不真诚的认知。认知是重要的,因为各观众接受的信息更加依赖所传播的信息。”⑲2013年埃及、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土耳其的受访民众对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支持度分别滑落到17%、22%、39%、15%、20%⑳;2014年,各国受访民众对奥巴马的信任度则分别跌至19%、27%、35%、17%、24%,对美国的好感度分别降至10%、42%、41%、12%和19%㉑。此外,美国资助的当地媒体也遭到了阿拉伯民众的质疑,公信力和收视率较低。在收看国际新闻时,阿拉伯受众最经常选择的媒体包括: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埃及电视网(Egyptian Network)、摩洛哥电视台(Morocco TV)、阿拉伯卫视(Al Arablya)、沙特中东广播公司(MBC),而美国资助的阿拉伯自由电视台(Alhurra)则不在此列㉒。

第二,美国的反恐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东北非地区民众对恐怖主义的支持率普遍下降,但是美国使用无人机遭到了受访民众的强烈反对。随着美国强硬军事反恐行动的开展以及恐怖主义精神领袖本·拉登的死亡,核心基地组织对美国进行复杂、富有经验且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伊斯兰国”的崛起及其暴力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仍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严重威胁。在“阿拉伯之春”中,中东北非地区世俗政权的权力被削弱和推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权力真空,这为宗教极端势力的蔓延和崛起提供了契机。各种宗教极端势力、武装分子和恐怖分子趁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利比亚和叙利亚,借机进行实战练兵和招募组织成员。尤其是“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攻城掠地及其血腥暴行,使得中东北非地区普通民众非常关注恐怖主义议题。2014年埃及、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分别有75%、80%、92%、62%、50%的受访民众担心恐怖袭击,各国民众对恐怖组织及其自杀式炸弹袭击活动的支持比例则降低至24%、5%、29%、15%、18%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国民众认可美国的反恐政策,尤其是美国使用无人机遭到了各国的强烈反对。因为无人机的越境打击不仅挑战和侵犯了国家主权,而且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引发治理和伦理难题。调查显示,2014年埃及、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分别有87%、77%、71%、90%、83%的民众反对美国使用无人机㉔。

第三,美国的民主推广在中东北非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普通民众日益认可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但是他们更加渴望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并希望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阿拉伯之春”释放了普通民众的民主激情,许多民众在变革初期曾乐观地认为能够推翻独裁的领导人及其专制政权,获得民主、自由与人权,享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然而,时至今日,诸多国家政局仍动荡混乱、各种矛盾激化升级,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普通民众对民主的激情和狂热逐渐消退,认知逐渐变得理性温和。民众普遍意识到民主不能立即带来面包和经济发展,过于激进反而会导致国家政治动荡、社会不稳、经济发展停滞,从而更加渴望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甚至期盼出现一个强硬的领导人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例如,埃及、突尼斯受访民众对民主的支持比例逐渐下滑,2011年至2014年埃及民众的支持比例逐渐从64%、61%、60%下降到52%,对一个强硬领导人的支持比例有了缓慢的上升,分别为34%、33%、36%、43%;突尼斯民众2012~2014年对民主的支持比例分别为61%、53%、38%,对强硬领导人的比例分别为37%、40%、59%。数据还显示,埃及受访民众对追求一个民主但不稳定的政府的比例由2011年的54%,下降到2013年的51%,2014年跌至44%,而追求一个稳定但不太民主的政府的比例由2011年32%,2013年上升至43%,2014年则高达54%;突尼斯受访民众2012~2014年间对追求一个民主但不稳定的政府的比例为55%、37%、33%,对稳定的追求比例分别为38%、56%、62%㉕。此外,中东北非地区民众对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治、法律之间关系的认知也逐渐趋于温和。他们既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与法律中的作用,但也不愿政治、法律完全从属于伊斯兰教教法,并严格地遵循《古兰经》的教义。例如,2011年,62%的埃及受访民众认为法律应该严格地遵循《古兰经》的教义,2014年则下降至48%,而31%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应遵循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与原则,但不应严格遵循《古兰经》教义,还有16%认为法律不应受到《古兰经》教义的影响㉖。

最后,美国的流行文化较受中东北非地区青年的欢迎和喜爱,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美国近年来大力通过音乐、电影、电视节目、视频游戏等潜移默化地宣传美国的价值观、文化与生活方式,这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2012年埃及、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分别有36%、42%、65%、39%、30%的受访民众表示喜欢美国的流行文化㉗。但是,这仍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相对其他国家与地区而言,中东北非地区的受访民众对美国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的喜爱和好感程度较低。二是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喜爱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自身的民族文化,更不能将此等同于对美国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认可与支持。三是美国的流行文化中含有一些诋毁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内容,容易激起他们对美国的愤怒和仇恨。据统计,1896~2000年拍摄的1000多部涉及阿拉伯题材的美国影片中,绝大多数影片都把阿拉伯人描绘成“坏人、拜金主义、超级恐怖分子”,仅有12部呈现了阿拉伯人的正面形象㉘。2012年《穆罕默德的无知》(Innocence of Muslims)在美国上映,则严重地伤害了阿拉伯—伊斯兰民众的宗教情感,导致中东阿拉伯国家爆发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暴力袭击美国驻当地的大使馆和领事馆。

三、成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之所以难以真正赢得中东北非地区民众的认可与民心,其根源如下。

第一,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和利益决定了公共外交难以真正奏效。美国的外交政策既包括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诉求(公共外交就属于这类价值观外交),也包含了巩固中东霸权、保证以色列的安全、扶持亲美政权、打压极端恐怖势力等利益诉求。2009年奥巴马的开罗演讲曾给中东地区民众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度赢得广大民众的好感和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国际形象,改善了美国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关系。然而,在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中,奥巴马政府总体上是以美国利益为导向,扶持亲美政权的统治,压制民众的民主诉求,打压政治伊斯兰势力。从中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同历任美国政府一样,当价值诉求与利益诉求发生冲突与矛盾时,美国通常会抛弃价值诉求,维护美国的霸权和利益。这也导致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变革仅限于策略和工具的调整,其政策目标和实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在中东北非地区开展接触和沟通的公共外交行动整体上来说是姿态性和救急性的。尽管某些举措和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无法从根本上提升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国际形象,缓和当地的反美主义情绪。

第二,“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精英和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导致美国公共外交的成效大打折扣。在“阿拉伯之春”初期,美国一方面力保亲美政权执政,另一方面积极打压政治伊斯兰力量。随着当地民主运动的迅猛发展,美国才不得不放弃穆巴拉克等亲美政权,引导民主运动的发展。然而,在中东北非政治动荡中,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前后矛盾、标准多重,这使得其公共外交既不讨好亲美政权,也难以取悦民众。一方面,“阿拉伯之春”重创了阿拉伯亲美政权,引发了昔日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危机。美国放弃穆巴拉克等亲美政权让其盟友,如沙特感到心寒和警惕。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精英日益认识到,要想维持政权稳定需要改变一味追随美国的政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和妥协,更多地顺从民意而非外国的旨意㉙。另一方面,普通民众也日益清醒地意识到美国蓄意挑拨离间中东北非地区各国国内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把穆斯林世界分为温和派、自由派、极端/宗教派,大力支持自由派,拉拢温和派,打压极端/宗教派,力图清除伊斯兰教在政治、法律等公共领域的影响,植入西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简而言之,美国以维护其在中东的霸权和利益为出发点的公共外交既在亲美政权那里不讨好,更引发了政治伊斯兰力量的敌意。在民众眼中,美国意图从内部瓦解阿拉伯国家联盟,分裂阿拉伯民众的团结,从而激起他们抵制美国的干政,反美情绪难以和缓。

第三,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与阿拉伯—伊斯兰民族宗教属性之间的冲突。美国长期奉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秉持“美国例外论”和“天赋使命观”的救世主心态,缺乏对异质文明的尊重,不断解构、消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同,抹杀伊斯兰文明蕴含的和平思想,使伊斯兰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愚昧落后乃至恐怖和激进的代名词。可以说,美国的这些论调“既误导了国际社会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身份认同,又干扰了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的自我定位;既挫伤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民众心智的创造力,又进一步恶化了阿拉伯一伊斯兰国家与国际社会沟通的交流渠道;既模糊了西方现代文明外围的民族文化身份,又加剧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内在的身份冲突,从而使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身份面临严重危机”㉚。在经济发展受阻,长期受西方思想理念熏陶的民众开始要求变革,企图以“自由和民主制度”解决国内困境,但一方面又难以割舍传统的价值观和伊斯兰教,最终成为文化上的“流离失所者”。随着“阿拉伯之春”的发展,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日益强调自己的阿拉伯属性和伊斯兰属性,希望在全球化的进程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和地位,而不是全盘接受来自美国的价值观和信息。

四、结 论

注释:

①The White House:“U.S.National Strategy for Pubilc Diptomcy and Strategic communicaation”,June 2007,pp.8,http://uscpublicdiplomacy.org/pdfs/stratcommo_plan_070531.pdf.

②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n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ea”,March 20,2006,http://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nsc/nss/2006/sectionXI.html;James K.Glassman:“U.S. Pubtie diptomacy and the War of Ideas”,July 15,2008,http://2002-2009-fpc.state.gov/97861.htm.

③(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陈东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6-117页。

④Pew Research Center:“Confidence in Obana Lifts U.S. Image around the World”,July 23,2009,pp.15,84,http//www.pewglobal.org/2009/07/23/confidence-in-obama-lifts-us-image-around-the-world/.

⑤张学鹏、肖宪:《自杀式袭击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5期。

⑥Judith A.McHale:“Pubile Diplomacy: A National Security Imperative”,June 11,2009,http://www.state.gov/r/remarks/2009/ 124640.htm.

⑦Judith A.McHale:“Future of U.S. Public Diplomacy ”,March 10,2010,http://www.state.gov/r/remarks/2010/138283.htm.

⑧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l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y 2010,pp.25.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⑨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ay 19,2011,http://www.whitehouse. gov/the-press-office/2011/05/19/remarks-president-middle-east-and-north-africa.

⑩Tara Sonenshine:“Publie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Middle East”,January 16,2013,http://www.state.gov/r/remarks/2013/ 202945.htm.

⑪RichardStengel:“A Message to the Public Diplomacy Community ”,February18,2014,http://www.state.gov/r/remarks/ 221768.htm.

⑫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February 2015,pp.9,http://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15/02/2015. pdf.

⑬Tara Sonenshine:“Measuring the Diplomacy of the Future”,December 3,2012,http://www.state.gov/r/remarks/2012/201408. htm.

⑭Tara Sonenshine,“Public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Middle East”,January 16,2013,http://www.state.gov/r/remarks/2013/ 202945.htm.

⑮Pew Research Center:“Arab Spring Fails to Improve U.S. Imabe”,May 17,2011,pp.11,http://www.pewglobal.org/files/2011/ 05/Pew-Global-Attitudes-Arab-Spring-FINAL-May-17-2011.pdf.

⑯Pew Research Center:“Most Muslims Want Democracy,Personal Freedons and, and Islam in Political Life ”,July 10,2012,pp.38-39,http://www.pewglobal.org/files/2012/07/Pew-Global-Attitudes-Project-Arab-Spring-Report-FINAL-Tuesday-July-10-2012.pdf.

⑰Pew Research Center:“Egyptians Increasingly Glum”,May 16,2013,pp.24,http://www.pewglobal.org/files/2013/05/Pew-Global-Attitudes-Egypt-Report-FINAL-May-16-2013.pdf.

⑱Carol Huang:“Arad Spring Brings Distaste for US Aid”,http://www.thenational.ae/news/uae-news/arab-spring-brings-distaste-for-us-aid.

⑲Matthew Wallin:“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Imperative-America's Vital Need to Communicate Strategically”,August 2012,pp.8-9,http://www.AmericanSecurityProject.org.

⑳Pew Research Center:“America's Global Image Remains More Positive than China's ”,July 18,2013,pp.21,http://www.pewglobal.org/files/2013/07/Pew-Research-Global-Attitudes-Project-Balance-of-Power-Report-FINAL-July-18-2013.pdf.

㉑Pew Research Center:“Global Opposition to U.S. Surveillance and Drones , But Limited harm to America's Image”,July 14,2014,pp.14,18,http://www.pewglobal.org/2014/07/14/global-opposition-to-u-s-surveillance-and-drones-but-limitedharm-to-americas-image/,2015-01-20.

㉒赵鸿燕、戴长征:《美国公共外交的传播瓶颈及其启示》,《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期。

㉓Pew Research Center:“Concerns about Islamic Extremism on the Rise in Middle East”,July 1,2014,pp.2,10,http://www. pewglobal.org/2014/07/01/concerns-about-islamic-extremism-on-the-rise-in-middle-east/,2015-03-20.

㉔Pew Research Center:“Global Opposition to U.S. Surveillance and Drones ,But Limited harm to America 's Image”,pp.20;Pew Research Center:“Tunisian Confidence in Denocracy Wance”,October 15,2014,pp.4-5,http://www.pewglobal.org/2014/ 10/15/tunisian-confidence-in-democracy-wanes/.

㉕Pew Research Center:“One Year after Morsi's Ouster Divides Persist on EI-Sisi , Muslim Brotherhood”,May 22,2014,pp. 16-17,http://www.pewglobal.org/2014/05/22/one-year-after-morsis-ouster-divides-persist-on-el-sisi-muslim-brotherhood/,2015-02-23.

㉖Ibid.,pp.19.

㉗Pew Research Center:“Global Opinion of Obama Slips International Policies Faulted ”,June 13,2012,pp.23,http://www. pewglobal.org/2012/06/13/global-opinion-of-obama-slips-international-policies-faulted/.

㉘徐明明:《“东方主义”误读下阿拉伯电影的反击》,《电影艺术》2008年第1期。

㉙Richard N.Haass:“How to Read the Second Arab Awakening”,Financial Times,March 8,2011.

㉚马丽蓉:《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同及其重构》,《国际观察》2006年第5期;丁克家:《美国影视媒体对“他者”的文化想象——美国影视中阿拉伯穆斯林形象塑造和再现的文化解读》,《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责任编校:文一)

U.S.Public Diplomacy toward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YAN Ling

Public diplom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foreign policy.In response to“Arab Spring”and threat of the rising political Islam forces,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become the key regions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ublic diplomacy.However,the U.S.strategy and its interests make it hard for public diplomacy to cause any real change and exert its influence,and to win muslims trust,let alone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nd the Middle-east Islamic world.As long as U.S.continues to intervene in Arabic affairs,actively support pro-American dictators and suppress political Islamic forces in the sake of its own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hegemony,its’public diplomacy is doomed to fail.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public diplomacy;policy evaluation;Arab Spring

颜琳,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经济史”(14ZDB063);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东—伊斯兰世界公共外交战略的演变与启示”(12YBA218);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美国对中东—伊斯兰世界公共外交与成效评估”(2014GGY01)

猜你喜欢
阿拉伯中东伊斯兰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聂中东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