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晓
实践 言文行远
文言文文本解读“三部曲”
●张晓
文言文文本的语言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加之所述事情较为遥远,导致不少教师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时,要么因知识、视野所限,对文本进行肤浅的解读,要么因刻意追求解读的新奇性而脱离了文本的具体环境,对文本做出误读。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师应怎样对文言文文本进行科学有效的解读呢?
解读文言文文本时,怎样避免肤浅的解读和误读两个问题呢?
这里的“纲”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本”指教材中的具体文本。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准确地解读文本,进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教学价值,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笔者以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年级与册数)《陈太丘与友期》为例,谈谈文本价值的分析及其教学价值的确定。
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全篇语言不事雕琢,文字浅近,内容简明。通过研读文本,我们发现这篇短文的文本价值除了字词知识外,还可以有以下人文价值取向:①以陈太丘的“期”为中心事件的故事。故事的线索是,陈太丘与友期行→友人失约→太丘委而去之→太丘去后的情况。这条主线构成的故事条理清楚,鲜明地表现出太丘的为人特征。②以陈元方的“驳”为中心事件的故事。故事线索是,陈太丘约友人、友人失约、太丘离去(故事开始)→友人不思己过,反责太丘(故事发展)→陈元方依理反驳(故事高潮)→友人反省,陈元方不予理睬(故事结束)。这条主线构成的故事重点突出,鲜明地表现出元方的性格特点。③以友人的“情”为中心事件的故事。故事线索是,友人失约→友人怒责太丘→元方依理反驳→友人惭愧。这条主线构成的故事情节跌宕,明晰地表现出友人的感情变化。
众多的价值中,哪些最具教学价值?通过研读《课标》(抓纲),我们认为要达到“弘扬民族文化”“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必须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从中认识到古人身上所具有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有错就改等传统美德。通过研读课本(务本),我们认为编者之所以把这一章选入教材,是因为本文展现的是七岁的元方机智应对的辩才,他才是文章的中心人物。因此,文章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办事讲诚信、为人方正的品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即文本的教学价值:①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能背诵课文;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明礼诚信、为人方正的美德。
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是第一位的,只有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才有所依附。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教学价值,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让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标》对第四学段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解读文言文文本时,我们应该按照这些要求与方法,并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经历,认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意图”和“思想”就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解读时不能偏离。
教学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时,学生提出了几个不理解的问题:①明明有舟子陪同前往,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②作者写本文时是清朝,为什么文中用明朝的年号“崇祯五年十二月”来纪年?③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是作者写错了吗?④作者为什么具有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
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引导他们从弄清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入手,自主寻求答案。
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张岱,教师首先让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他们注意三个地方:第一,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说明这是一部回忆录,文章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的是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第二,作者的家乡是哪里?他寓居的地方是哪里?——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第三,“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接着,教师补充说: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至此,学生对张岱生活的时代及他的生活经历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找到了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有舟子陪伴而说“独往”,是因为他认为舟子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所以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故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纪年的方法有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崇祯五年十二月”来纪年,说明他身在清朝却念念不忘明朝。
——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这是答非所问;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双方有同样的情趣,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金陵”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由于张岱怀念故国往事,又身在他乡、客居异地,所以他的字里行间总带有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表现在与人相处时,就显示出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
学生之所以能顺利地解决这几个问题,关键在于“知人”,即对张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有了真切的了解。这样,“论世”时才不偏不倚,较准确地解读出了作者的真实意图。
“拓展迁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丰富文本内涵,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锻炼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真正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注重拓展迁移,对于帮助学生准确地解读文本、丰富文本内涵也有益处。
1.从情节上、内容上丰富文本
“文本空白”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创造空间。学生发现并填补这些空白,能更有效地深入文本,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的《咏雪》中,谢太傅听到侄儿、侄女的回答后不发表意见,只是“大笑乐”而已。这个情节十分耐人寻味。我们可以猜测他大笑的原因,可以想象他的言行神态。当然,这些都不应该设定标准答案。学生只要基于文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进行合理的填补,就应该得到鼓励。这样的填补过程中,学生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感悟,他们对文本内涵的认识也一定会更丰富。
2.从题材上、写法上丰富文本
不少文言作品的题材、写法有相同之处。解读时,教师引导学生将题材相同、写法类似的文本放在一起作比较,常常会让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和发现。
教学七年级下册的《口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一篇同样是写口技表演的文言文《乔山人善琴》,并预设了对比阅读题目:《口技》与《乔山人善琴》都采用了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乔山人善琴》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两文都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并从《乔山人善琴》中找出“凄禽寒鹘,相和悲鸣”的例子,说明这样写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这样的拓展迁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而且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作者单位:黄冈市黄州区西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