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研究

2016-03-16 05:35殷先兰
环球市场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财政负担新农农村居民

殷先兰

湖北省汉川市庙头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研究

殷先兰

湖北省汉川市庙头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到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09 年新农保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广被视为养老金全民覆盖的重要标志,被誉为中华民族“老有所养”千年梦想真正实现的重大事件,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新农保;养老金;措施

1 、新农保制度背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20世纪末各地曾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过去的 “老农保”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储蓄的模式。政府财政的缺位导致农民参保率极低,无法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为此,新农保在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基本原则下,对制度设计尤其是在资金的筹集和发放方式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在制度设置上,新农保制度采用了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统账结合”筹资模式,即每个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金都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在参保方式上,新农保制度选择了自愿参与,并没有坚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原则。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新农保制度“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这也是根据农村现阶段实际,由政府加以引导,但是不搞强迫命令”。

各级政府则从两方面对新农保进行补贴:1)养老金领取环节 “出口补”。地方政府按55元/人/月的标准,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基础养老金,也可根据当地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并适当增发长期缴费人的基础养老金。2)缴费环节 “进口补”。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给予每年至少30元的补贴,并对高档次缴费的参保人进行奖励。相应在养老金支付结构上,参保居民的养老金账户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只要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都将自动获得每人每月最低55元的基础养老金。对于16--59周岁缴纳养老费的农村居民,达到60岁退休年龄后,除了领取基础养老金外还可领取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参保人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为了防止各地方政府违反农民意愿进行粗暴政治动员,中央规定了农民加入新农保应遵循 “自愿”原则。然而这样有可能造成新农保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参保率,中央同时规定了基础养老金领取的 “捆绑政策”,即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个人无须缴费,即可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缴费。这是农村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的重要条件。然而与很多改革试点一样,中央只确定基本原则和政策,同时也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政策与标准,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由于地区财力不同,各地方政府对新农保的补贴规模具有明显差异。为了扩大新农保覆盖面的同时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使得新农保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各地方政府确定的养老金标准一般都不高。尽管如此,新农保仍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发展非常迅速。

2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分析

2.1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

通过2010-2015年农村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可以发现:1)2010 年新农保试点时期规定的人均 660 元/年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水平还不足以抵消农村居民的基础性食物支出,保障水平偏低,基础养老金财政投入的效用未达到预期效果。2)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较高,但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增长率和占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较高,这是因为 2012 年全国6039 万亩耕地受旱,导致农产品和农作物价格大幅提高,农村居民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为112.4,其中粮食类和肉禽类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21.6和125.7(上年=100),农村居民的基础性食物支出水平明显大幅增长。3)2012年以来,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下限水平占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稳定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24%下降至2015年的16.34%,且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的增长率也明显放缓,并且明显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当农村居民个人、家庭的养老供给能力不足时,对政府所提供的基础养老金需求就会增长,而当个人和家庭的养老供给能力强时,对基础养老金福利需求的依赖程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反而会有所降低。

2.2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水平

通过测算基础养老金下限需求水平和上限需求水平所需的财政补贴,以及对比2011-2015 年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分析发现:1)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下限需求的公共财政负担比重在 1.36%-1.8%之间,上限需求的公共财政负担比重在 1.9%-2.5%之间,均在公共财政可负担范围内。2)基础养老金上限和下限需求水平的财政负担比重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财政负担越来越小,这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对基础养老金依赖程度降低有关,表明农村基础养老金的财政供给具有可持续性。3)下限需求的中央财政负担水平在 2.5%左右,地方财政负担比重在0.35%左右;上限需求的中央财政负担比重在 3.7%左右,地方财政负担比重在 0.5%左右。中央财政承担了农村基础养老金的主要供给责任,地方财政供给负担轻,仍存在较大的农村基础养老金供给潜力。

总而言之,中国农村人口多,老龄化程度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以来,在很多农村人民看来是政府做的惠民利民的一件大事,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1]王秀云.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2]马婷婷.辽宁省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给付及调整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

[3]毕振华.人口城乡迁移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给付与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财政负担新农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新农人时语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 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农人时语
论PPP项目如何控制政府运营补贴支出,减轻财政负担
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确定及指数化调整机制设计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