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弟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郭昭弟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商业银行的繁荣稳定影响经济建设稳定发展。制定有力的管理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影响银行的生死存亡。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我们必须采取对策,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尽快与风险管理先进的商业银行接轨。
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对策研究;组织架构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理论界把商业银行等风险定义为: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类
1.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在贷款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本息,或由于借款者信用评级下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分为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财务因利率的变动而遭受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和操作不当产生的经营风险,分为善意和非善意操作。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市场上一个或多个汇率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
5.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金来源不足以满足客户存款的提取或未能满足客户正常合理的贷款需求,从而引起商业银行营运困难而引发的风险称为流动性风险。
6.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由于其对资产、负债业务管理过失而引发客户资金受损,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经营权益受损而主张权利的法律行为造成损失可能性的风险。
7.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一些不利因素和外界突发事件造成客户对商业银行负面影响的风险,或因业务流程及产品缺陷等其他问题而引发声誉风险事件造成的风险。
(一)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别是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各项规章制度纷纷出台。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逐步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
3.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逐步完善。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因为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成熟且不完善。
1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缺乏组织制度的保障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健全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
2 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人是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最主要的资源,因此,缺乏风险管理人才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
3 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眼下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上还相对落后。因此,提高风险管理方法,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重要工作。
4 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有效地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商业化程序不高,导致全部商业银行风险的责任不能由商业银行最终承担,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中的风险承担主体和边界都不明确。
5 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统计理论和金融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银行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险计量已经成为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缺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增添了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难度,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一是风险计量。二是产品定价。三是资产组合管理。
(一)改变被动应对,打造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
1.主动选择所承担的风险。
2.开展主动授信管理。
3.实行客户差别化管理。
(二)注重流程控制,打造全流程的风险管理
1.贷前授信业务真实。
2.贷中贷款条件落实。
3.贷后资金流向管理。
(三)提升精益水平,打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
1.强化计量工具开发运用。
2.推行资本集约化管理。
3.建立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风险内控管理。
(四)突出服务定位,打造价值创造的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是客户服务的重要内容。
2.风险管理部门是客户服务部门的业务伙伴。
3.风险管理人员是专业化的价值营销者。
(五)运用科学信息决策系统,建立风险测评模型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水平。
2.同时,要积极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度改造或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和规避,建立和实行风险报告制度,以此作为金融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建立来自于政府的金融风险披露制度,使市场参与者及时获取和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以及风险程度,进而提高主动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树立起全面风险的管理思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1]贾墨月,叶新年,陈永健.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周云峰,冯骏,李晓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总结和分析》[J].加拿大社会科学
[3]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4]贝西斯,史建平等译.银行风险管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许文,徐明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
[6]陈德胜,文根第,刘伟,庄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7]邓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
郭昭弟(199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