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内涵辨析

2016-03-16 05:18王永灿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内涵

王永灿



人文精神内涵辨析

王永灿

(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江苏 苏州 215011)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体现出的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反作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超越性、内在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动力性的特征,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人文精神不同,人文主义更多关注人自身世界,具有人本性、现实性及历史阶段性的特征。而科学精神相对于人文精神而言,则指向人文精神真的一面。对于当代过分强调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行为,则是人为地割裂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导致人发展的片面性。

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科学精神;辨析

受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人文精神问题讨论颇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在文艺界掀起的对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影响尤大。王晓明[1]等学者在文艺界里面提出人文精神危机问题,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但是他们对于人文精神的内涵并没有深切的把握,对于人文精神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并无一个统一的认识。伴随着这场讨论,出现了一大批讨论人文精神问题的学者,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谈人文精神,如许苏民的《人文精神论》[2]从真善美的角度中西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讨论;徐清泉的专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论要》[3],从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文艺实践的角度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进行讨论。而更多研究者集中在人文精神内涵的讨论上面,如胡银银《人文精神涵义等若干问题研究》[4]、刘玉山《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5]、杨明贵《论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6]、高娜《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7]等。这些研究,多从西方人文主义角度来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如从人性、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一角度,是从人的价值及超越性的角度而言。对于人文精神内涵的讨论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

之所以会出现人文精神内涵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或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或是从中国传统人文学入手对人文精神进行探讨。这些探讨的背后,一是忽视了对于“主义”和“精神”之间的差别。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都具有人文思想,所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人文主义,一是人文精神,因此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之间并不相同。二是由于近人往往以科学精神来取代人文精神,导致人文精神日益为科学精神所取代。因此本文拟在充分探讨人文精神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及科学精神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一、人文精神内涵及特征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应当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上来阐释,而应当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人文精神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我们试图用中国哲学中“辨名析理”的方法结合西方文化特点,对人文精神内涵做一界定。

人文,《辞海》解释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而中国文化中,最早使用人文一词的是在《周易》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这段话涵义为“天文”是指阴阳迭运、刚柔交错的自然变化过程及其法则,而“人文”则是指人类的礼乐典章制度及其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教化作用。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的时序;把握现实世界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社会关系,使他们的行为合乎礼仪。这里的天文相当于自然界所运行的规则或法则,而人文则是人类社会中的规则、法则或规范。上述引文包含三层意思:首先,天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把握,从而探索天地自然运行的法则;而人类又根据天地自然法则,利用和改造自然;其次,由天文推及人文。根据天道运行法则认识和考察自身的运行法则,以此作为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根据;再次,沟通天文与人文。天道刚健有为,人应当效仿天做到刚健有为;地道宽广博厚,人应当效仿地,做到以高尚的道德来成就万物。这就是《周易·象传》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由于人在自然中的能动作用,构成了人与天地并列的地位:“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十二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中的人文就是人类在长期对自然界改造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相对的人类文化世界,并且正是由于人的作用,使人从自然界脱离出来,构成人类文化世界。这一文化世界,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即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世界。

精,《说文》:“精,择也。从米,从青。”本意为上好的米粒。这一字广泛用于传统医学上,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最内在、最细微的物质。神着重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内在推动力量。这种推动力量,来自于物体本身。所以,神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物质,而是表现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表现为物体在变化发展过程中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属性。如《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综合考察精神二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字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物质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思想层面。因此,我们可以把精神定义为:具体事物本质力量的外在反映和集中表现。比如我们说民族精神,就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内在力量的一种外化,外化为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格、气质等内容。

鉴于上述论断,我们试为人文精神下一个定义: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又灌注到个体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一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精神着眼于人类实践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共同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不仅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又体现了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精神品质经过各种社会作用内化到个体之中,并落实到外在的行为当中。

因此,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内在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动力性的特征。超越性指的是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类世界的超越,是超出事实与经验领域。把握这种精神,只能靠我们自身不断的自我反思与总结;内在性即人文精神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但是却内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内在于个体生命当中,对人类社会及个体的发展起到一种推动作用;时代性即人文精神的存在离不开它所依附的那个时代,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会不断深化和丰富;传承性是指人类经过一代又一代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积淀,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使这些精神品质得以传承和继续。动力性指的是人文精神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推动人类世界的不断进步。

根据人文精神内涵,结合人文精神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可以称之为人文精神。如认知层次上的探索精神、求是精神、实证精神;在道德领域中的仁爱、礼让、尊重、平等等伦理精神;在超越层次的忧患意识、人类终极关怀意识等,都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这些精神既是从人类在探索世界中而来,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实践活动,具体化为科学精神、道德精神、艺术精神及宗教精神等具体范畴。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同样存在,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的探索,所以西方人文精神侧重于探索和实证精神;而中国文化着眼于人类生活世界,因此注重伦理、德性等精神品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文化都体现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二、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是不同的,但是一些学者把人文主义看作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或者直接等同于人文精神。如王蒙认为中国本来就没有人文精神,并且把人文精神简单类同于西方式的人文精神,他说:“人文精神是一个外来语,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界说。Humanism,从字面上看是‘人’的‘主义’或学说,那么,我们无妨视之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或者更简单一点来说,人文精神我们姑且可以假定为一种对人的关注。”[8]严春友认为:“人文精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主体精神。主体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换言之,把人作为一切价值的中心,甚至作为整个宇宙的中心。”[9]这种看法,一是并没有区别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区别,二是把人文精神内涵简单化。

人文主义从根本上而言属于西方文化精神,近人把humanism翻译为人文主义。这一词语最早源于拉丁文。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罗马人就把接受了希腊文化洗礼的人称之为humo humanus。这种看法就是以人的理性、道德修养为基础,其中心是人性。因此西方学者安·邦纳在《希腊文明》中指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10]因此,早期西方文化精神中,是对人性与理性的双重注重。古希腊伊壁鸠鲁之后,逐渐转移到对外部世界的注重,而人性却泯灭在基督教文化之中,人也失去了独立的个性。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反对基督教神权、神性,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压抑中产生了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复活了古希腊的人文传统,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性生活和情欲生活,追求个性解放、个人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人文学者和人文作品,在文学领域,但丁的《神曲》,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皮特拉克的《歌集》表达出早期人文主义者向往和追求新生活,憎恨教会的情绪。薄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主张追求人间的幸福。艺术领域里的达·芬奇、拉斐尔·桑西和米开朗基罗等,无一例外由对神的关注转向了对人、人性的赞美。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酒神巴库斯》《大卫》等。

从我们对西方人文主义的探讨中看,人文主义更多关注人自身世界,具有人本性、现实性及历史阶段性的特征。

从上述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内容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相同的一面:第一,着眼于人类世界。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主张或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思想主张或者价值取向都指向人类自身;第二,属于人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精神动力。这些思想观念或者价值取向反作用于人类自身,指引着人类的自我提升和不断进步。

但是,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从基本内涵到基本价值取向与价值特征都具有不尽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一,二者具体内涵不同。人文精神的内涵比人文主义内涵要丰富得多。人文精神属于积极的精神层面,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思想观念或价值取向,并且这些思想观念或者价值取向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例如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推动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人文主义内涵较为狭窄,只是对人性问题上所持有的一种思想主张,集中体现为人应当具有怎样的价值追求,人应当怎样生活。因此,从内涵上讲,人文精神比人文主义内涵更加丰富。

第二,价值追求不同。人文精神着眼于整个人类世界,并且为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内在的思想动力。这种动力,主要表现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上面。因此属于人文精神类的思想观念,都属于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容。但是人文主义侧重于一种价值主张,这种价值主张以人性而定,既可以指向人的理性生活、德性生活,也可以指向人的感性生活。比如在古希腊早期人文主义主要指向德性和理性生活,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指向人的感性生活,并且为了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压抑,提倡感性和情欲,这对于反对当时的封建文化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也并非指向真善美本身。

第三,基本特征不同。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虽然对人类世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文精神更多具有全面性、实践性、超越性和历史传承性,而人文主义更多具有片面性、人本性和现实性及历史阶段性。

由上面比较可见,中西方都存在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并且人文精神跨越中西方整个历史传统,而人文主义则更多具有阶段性特征。从中国文化发展来看,中国的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中国文化传统发展过程之中,而人文主义作为特定历史形态,应该是在十五六世纪明朝中后期。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出现了反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哲学领域中的泰州学派、文学领域里的李贽、艺术领域里的汤显祖等反对封建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解放、强调人的感性欲望等,这无疑属于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因此萧萐父把这段思潮称之为“中国的启蒙思潮”。而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同样包含着人文精神传统,但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在古希腊就已经开始了,而更为明显的就是在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而中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封建势力尤为强大,近代人文主义淹没在封建主义文化传统当中,而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却直接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同时近代资产阶级以此为思想武器对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及西方封建主义展开批判,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当前国内学者对科学精神看法较为一致。如刘大椿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11]马来平认为:“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即‘求真’精神。”[12]曾冬梅、邱耕田认为:“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13]

根据上述学者对科学精神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了一种求真精神;其次是一种态度,表现了一种理性主义的认识和研究态度;最后,也是一种认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认识方法。另外在研究目标上,科学精神并非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是以探索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

科学精神在西方世界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众多思想家在探索世界及人自身活动中就存在着理性精神,如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这种理性精神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逐渐转化为一种科学精神,以此为思想动力,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同样存在,如“实事求是”就出自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求实精神影响了中国的物质生产、政治制度及历史哲学等各个层面。但是由于中国人侧重于内向性思维,对自我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外部世界探索的兴趣,因此科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占主流地位,而科学精神也一直潜伏在伦理精神之下而得不到彰显。一直到20世纪新文化运动才注意引进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科学精神才真正为中国人所重视。

通过上述中西方科学精神的认识中可以看出,科学精神从内涵上比人文精神内涵要小,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了理性、批判、怀疑及创新精神,其目的主要是求真;而人文精神则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凝结出的人类精神,不仅仅包括科学的理性精神,而且还包括了人的超越精神、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等,其目的也不仅仅指向真,而且是真善美的统一。因此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在广义上人文精神包含了科学精神的内容,而科学精神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科技所带来的强大推动力,导致了人类社会在各方面呈现出了史无前例的极大发展,这种发展导致人类对科学精神产生极大关注,使科学精神逐渐从人文精神中脱颖而出,上升到与人文精神同等地位的高度。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假象,即科学精神成为可以独立于人文精神之外的一种精神。

这种过于强调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导致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过于注重向外探求的一面,过于强调科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对人生价值及人生意义的探寻,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内在分裂;由人类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转变为单纯地对真的追求而忽视了善与美,也导致了当代人的完整人格的分裂,人逐渐丧失掉了自己独立性而不断被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所异化。

四、小结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自身在实践过程中的精神创造和人类前进的内在动力,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人文精神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也不断走向分裂。尤其是对西方文化传统而言,首先是从基督教精神中分裂出注重人的感性欲望、现实生活的人文主义,之后又从理性主义精神传统中分化出科学精神。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无疑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但是却过于强调人文精神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造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分裂。

当然,人文精神的分裂也引起了当代人的反思。在当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流或者统一,这实际上是对过去过于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一种矫正。在现实世界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数学滚出高考”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于科学精神的过度推崇到今天的极端反对,也体现了当前人们对人文精神渴望回归的迫切。

总之,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及科学精神都是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精神成果,对于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如果过于注重人文精神的某一方面却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割裂,对于人类人格的完善及人类自身成长而言,是不利的。因此,应当将人文主义、科学精神及伦理精神等纳入到人文精神的轨道,使其健康而和谐地发展。

[1]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2]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 徐清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论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 胡银银.人文精神涵义等若干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6-230.

[5] 刘玉山.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1-4.

[6]杨明贵.论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08:105-108.

[7] 高娜.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2-14.

[8] 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M]//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07.

[9] 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淄博学院学报,1999:9-15.

[10] 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4:28.

[11] 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14-17.

[12] 马来平.试论科学精神的核心和内容[J].文史哲,2001:51-54.

[13] 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60-68.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s

WANG Yongcan

(Marxism Theory Teaching & Research Offic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Su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Suzhou, Jiangsu 215011, China )

Humanistic spirits is defined as the common percep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at humankind shows whe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It reacts upon the process of huma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ss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cendence, internality, contemporaneity, inheritance and dynamics, which embody human beings’ pursuit of genuineness, goodness and gloriousness. Differing from the humanistic spirits, humanism focuses more on human world and reflects human nature, reality and historical periodicity. Relatively, scientific spirits indicates the truth of humanistic spirits. At present, the fact that scientific spirit is over emphasized than humanistic spirit artificially splits the content of humanistic spirits, causing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humanistic spirits; humanism; scientific spirits; analysis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10.3969/j.issn.1673-2065.2016.06.016

B503.91

A

1673-2065(2016)06-0095-05

2015-12-12

王永灿(1981-),男,河南漯河人,中共苏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哲学硕士。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内涵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