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鹤岗 154107)
清末移民与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兴起和村落的形成
王海波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鹤岗154107)
[摘要]清末,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黑龙江地区荒地的大面积开发,农业得以迅猛发展,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先后兴起了一批城镇。与此同时,西部的军事重镇原旗户专垦之地也都相继招民垦荒,农业生产也有了巨大发展,促进了军事性城镇的繁荣。到了光绪后期,随着黑龙江地区的逐渐解禁,人口越聚越多,许多以汉语命名的村落应运而生,其中以姓氏命名的居多。因此,移民促进了黑龙江地区自然村落的形成。
[关键词]清末移民;黑龙江地区;城镇;村落;兴起
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兴起和村落的形成同移民有着必然的联系。清末,移民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移民的拥入,在人口密集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批新兴城镇在原有的老街基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旧的副都统衙门为代表的军事重镇也走向了繁盛,而土地开发比较成熟的、由移民组建的村落也日益稠密起来,为后来黑龙江地区的进一步开放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移民与新兴城镇的兴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割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此时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为了抵御外侮,清政府官员提出了“移民实边”的请求。1860年,清政府奏准开放呼兰蒙古尔山地区,以此拉开了黑龙江地区开放、开发的序幕。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土地的大面积开发、农业的迅猛发展,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先后兴起了一批城镇,如巴彦苏苏、北团林子、余庆街、上集厂等繁华小镇。
巴彦苏苏(巴彦县)是清末黑龙江地区最早新兴起来的城镇。蒙古尔山位于呼兰北部(今巴彦县境内),道光、咸丰以来,流民不断涌入,私垦地亩逐年增加,放垦以后更是接踵而至。为此,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于同治元年设立了呼兰理事同知厅,驻巴彦苏苏,管理地方民事,并建方城。到光绪时期此城已具规模,呼兰府志记载:“巴彦州城,正方形,以土为垣,凡七门,城内大街纵横各二,如井字式,小街亦纵横有序,不相凌杂。官属在南街,商场在大街。城基南北里四里三分,东西宽五里三分,北西南三面以乌袅河为濠。”[1]
北团林子(绥化市)位于松花江平原东北部、呼兰河流域,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生产。1860年开禁后,来此领荒定居者迅速增加,光绪初年便形成较为文明的集镇。光绪四年,此地商民协力挖掘城壕筑城,光绪五年时,北团林子街商民一百一十七户,共贸易人一千零四十六口,[2](P277)其中较大的商号福泉涌雇佣伙计40人。光绪十一年,黑龙江将军文绪奏分呼兰厅地设绥化理事通判厅,治北团林子。设通判厅后,又于光绪十三年重新规划街基、建筑城墙,使其具有了城镇规模。
余庆街(庆安县)原名于清街,同治元年此地放荒招垦,流民蜂拥而至,因于清是最早到此占山定居者,所以人称其地为于清窝铺。光绪八年,黑龙江将军因它居于呼兰厅连结各地的中心位置和交通要冲,决定在这里建立集镇,改名为于清街,出放街基,东西长500米,南北宽900米。后改名为余庆街,取吉庆有余之意。光绪十二年,在此设立分防经历,建衙署占地1 080方丈,共大小房屋20余间。同时对原街基进行扩展,并修筑城墙,辟东西二门。“自此以后,商贾云集,人口骤增,店铺栉比,行旅不绝,当时已有大小店铺七十多家,总人口达四万六千余人。”[3](P4)
上集厂(绥棱县)位于余庆街西北,同治元年放荒后始为一小村屯,名新立屯。到了光绪年间,土地逐渐开辟,人口日益增多,遂改新立屯为上集厂。光绪十六年,于上集厂设分防经历,从此渐具城镇规模。呼兰地区通肯段,于1895年重又开禁并设通肯副都统后,大批旗民进入这一地区。总办通肯等处招垦行局为进一步发展该地经济,光绪二十四年(1898)派员查勘垦区形势,踏定通肯、克音段内两处镇基,为以后城镇的兴建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有一些小城镇于此时也逐渐兴起:
蚂蜒河(今延寿县),咸丰初年即有“直隶刘禄、山东李昌盛等来此辟地种参,因河名地,曰蚂蜒河”。[4]厥后,人口渐多,无官经理,皆是私垦,不纳租赋。光绪五年(1879),开始放荒,化私地为官地。光绪六年(1880),设宾州厅属分防巡检,因该地烧锅甸子地理适中,建衙门于此。其城镇也由此而发展起来,后称长寿、同宾等,今改延寿县。
三岔口(东宁县)开荒前这里是一个“民户零星散处”的荒村,“本无集镇”,经吴大澂“亲自相度地势,起盖官屋招垦”。光绪十二年(1886),当他再次来到这里勘界时,看到的情景是“铺户约有五十余家,后街房屋亦次第兴造,不数年间,居然成市,农工商贾各有欣欣向荣之意”,因此“不觉喜形于色”。[5]由此可见,移民垦荒为城镇发展带来的繁荣。
到了清末,黑龙江地区全部开禁,西部的黑龙江城、墨尔根、齐齐哈尔等原旗户专垦之地,也都招民垦荒,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这也给原有的军事性城镇带来了繁荣。
二、移民与军事城镇的繁盛
早期黑龙江诸城的城垣建筑以木为垣,中实以土,且多有内外双重城墙,或挖沟濠。当时诸城不设民官,由将军或副都统等按军制管辖。驻城官兵编为八旗,其驻地划分为:正黄旗、镶黄旗驻城北,正白旗、镶白旗驻城东,正红旗、镶红旗驻城西,正蓝旗、镶蓝旗驻城南。初建城时,八旗驻防官兵便是城镇人口的主体,城市管理也是军政合一的。而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旗民杂处,治狱的增多,才设立了街道厅等官,以管理街道诸事和民事诉讼。
呼兰属境是黑龙江最早对流民开放的地区,所以,呼兰城率先成为黑龙江地区最繁华的城镇,是南北集贸中心。呼兰于雍正十二年(1734)正式建城,乾隆元年(1736)设呼兰水师营,并建立了恒积仓(当时全省最大的粮仓),呼兰城也由此而发展起来。
齐齐哈尔城是黑龙江将军所在地,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此设火器营,由参领驻守。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驿站。康熙三十年正式建城,康熙三十四年设城守尉,康熙三十七年改设副都统,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迁于此地,从此其成为黑龙江地区军事重镇。
宁古塔(宁安市),清初就是流人的流放地,是黑龙江东部的军事重镇。宁古塔旧城为石城,位于海林市。康熙五年(1666)迁于宁安市。
三姓(依兰),康熙五十三年设立三姓协领衙门,雍正十年设副都统衙门,管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其库页岛等地,是黑龙江东北部的军事重镇。有“东北重镇,遐迩通衢”之称。三姓城的经济活动以经营土特产品为主。该地区盛产人参、绍皮、鹿茸、虎骨及各种山货野果,当地居民将其所获之物除向朝廷进贡外,剩余者均拿到市上交易,换取粮食、盐、布匹、烟、酒等日用品。因此,三姓城较早具有商业城市及商贾云集的特点。不少商贾来此大量收购毛皮、药材等土产,运回当地销售。乾隆五十六年(1791),山西太原府徐沟县商人龙吉川等6人从三姓城经营皮张的铺子里买得黄貂皮16 567张,“请求由鄂尔衮路带到吉林交过税银后转运到盛京、张家口等地出售”。[6]由于三姓所处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商业贸易又十分繁荣,成为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并有三姓京之称。
三、移民与自然村落的形成
移民人口的逐年增加促进了黑龙江地区自然村落的形成。“关内之民,初自吉林,麇集东荒一带。其后来者日众,所居之地即为所占之籍。现在以呼兰、通肯、齐齐哈尔所设民官之处为最。瑷珲、布特哈次之,呼伦贝尔、墨尔根又次之。其中山东、直隶之居民十之六七。”[7](P160)清末,广大贫苦流民逐渐冲破清政府的封禁,负耒耜披荆斩棘竞相涌入黑龙江地区领荒开垦。这些关内移民,初到时仅有三四家,后来呼亲唤友,逐渐成为村落,俗称之“开荒斩草”,并称首先移居者曰“占山户”。到了光绪后期,随着黑龙江地区的逐渐解禁,人口越来越多,许多以汉语命名的村落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以姓氏命名的营、屯、堡最为典型,如韩地营子、徐家地营子、孙家屯、范家屯、陈家屯、李家屯等,这类地名重复甚多,影响至今。据《呼兰府志》记载,呼兰府管辖的一州巴彦州、二县木兰、兰西县的村落多以屯、堡为名,“全府之村落,或曰屯,或曰窝堡。咸以始居人之姓或并其名名之,数姓或十数姓结邻聚处,与关中族姓同居者异。府有屯、堡八百三十三”。[8](P1573-1604)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村落、窝铺占一半之多,呼兰府管辖下的巴彦州、[8](P1583-1591)兰西县、[8](P1591)木兰县[8](P1600-1606)村落亦然。
黑龙江地区村落的形成有很多的特点,有以姓氏命名的、有以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命名的、有以从事职业命名的、有以最初定居的户数或人数命名的,等等,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为最多。可见,家族式的迁移,为黑龙江地区人口的增长和村落的形成影响深远。
总之,清末移民为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移民也为黑龙江区域城镇的兴起、军事重镇的繁盛以及自然村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维翰.呼兰府志:卷一[M].民国四年.
[2]中国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等.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朝元年—七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庆安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庆安文史资料(第一辑)[M].1984.
[4]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A].长寿县乡土志:卷一[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吴大澄.皇华纪程(长白丛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6]王佩环,等.清代三姓城的勃兴及经济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1987,(1).
[7]柳成栋.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李兴盛,辛欣,王宪君.黑水郭氏世系录(外十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e Late Qing Immigration and the Flourishing of Towns and Villages at Heilongjiang Areas
WANG Hai-bo
(Hegang Teacher’s College,Hegang 154107,China)
Abstract:At the late Qing period,the wasteland at Heilongjiang area had been exploited with the flow of a large number of immigrants. Agriculture developed rapidly at the place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well-developed economy,and dense population. Some towns and villages were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the western military fortress,which belonged to the Qi people,recruited farmers for agriculture. At the late Guangxu period,this place became more populated for ban lifting at Heilongjiang area. More villages with Chinese names developed,among which surnames were mostly taken as village names. Immigr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villages.
Key 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Heilongjiang area;towns;villages;rising up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3.023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3—0099—03
[作者简介]王海波(1980-),男,黑龙江巴彦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东北历史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