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2016-03-16 03:32
文化软实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干部信息能力

张 铭 清

提高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张 铭 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从当前所处的时代和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是新形势下衡量干部素质的重要尺度和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落实这一指示,需要充分认识当前所处的信息时代,养成互联网思维习惯,充分认识媒体是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从政务公开等提供制度保障,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局面 ,提高和增强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媒介素养;媒体功能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因素发挥得如何,取决于干部的水平和能力。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对干部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

当前,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哪些要求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即: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03-0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01/content_10923334.htm.

此后,他多次强调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02-19.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从当前所处的时代出发,二是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在新形势下,媒介素养已经成为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干部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尺度。媒体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更应该成为我们各级干部打交道的对象。媒介素养不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强,甚至不会与媒体打交道的干部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干部。因此,提高干部的媒介素养和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新形势下提高干部素质的一个新的基本要求和迫切任务,是每个干部的必修课。

一 认识信息社会 养成互联网思维习惯

人类社会在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当今时代是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信息就像我们无时无刻需要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或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辐射和覆盖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一个现代人不可能不关注信息,尤其是各级干部,每天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发出信息,思考信息,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互联网如同水电、交通一样,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不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构建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因此,互联网思维应当成为现代思维的立足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一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要求要“推动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04-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6-04/26/c_135312437.htm.

网络媒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道德风范的“风向标”,围绕看点、放大亮点、降温炒点、回答疑点、点亮盲点,是有效引导和把握舆情发展的关键所在。脱离网络就意味着脱离群众。以前目不识丁是文盲,现在不懂网络就是文盲。随着网络的普及,博客、微信、微博等载体的涌现,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成为做好群众工作新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干部不仅不能恐惧用网,还要主动用网,勤于用网,善于用网,熟练地掌握和形成网络问政的手段。主动地“触网、学网、懂网、用网”,主动回应网上关切,及时、有效地与群众交流互动。不断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沟通艺术,努力做到 “交流时能以理服人,认错时能坦率真诚,挨骂时能冷静对待”。变 “不会说话”为“会说话”的干部。

随着微博、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的崛起,信息传播日益迅速,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也有了更便捷的渠道。网络谣言激增的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网民不成熟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方面的管理机制,有网站方面的,也有政府部门的。对网络媒体不能像以前对待传统媒体那样进行指令性管理,改进过去的旧的不适应新媒体的管理办法,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新难题,需要与时俱进,认真审视,积极探索。

面对一个不断创新、快速革新的新媒体,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要适应新媒体的要求。以前在相对封闭的组织化和阶层化的传统媒体环境中形成的观念、习惯和做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譬如曾经把“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作为优点,把埋头拉车的老黄牛当做学习的榜样,把善于表达等优点当做缺点,并且以耍嘴皮子、油嘴滑舌等贬义词加以贬损。在信息社会新媒体形势下,干部要转变观念,改变“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做法,不仅要能干,而且要会说,有些事情需要干前先说,边干边说,干完就说,既当实干家又做演说家。

对新媒体不能反感排斥、拒之千里,应当主动融入,因势利导,把新媒体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新载体、新工具。公开政务信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否在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与广大民众和网民进行有效沟通,取得话语权,主导舆论,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但是,目前有一些干部对当前的时代和形势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有关部门的一个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干部认识到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不少领导干部不敢、不愿、不屑、不会与媒体打交道。有的对媒体采取回避、拒绝、抵制态度,甚至将其视为对手、敌人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内心抵触新闻采访活动,甚至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有的领导干部由于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欠缺,面对媒体三缄其口,看见镜头就冒汗,在媒体面前失语、失常,甚至失态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地方尽管设了新闻发言人,但没有按照要求形成制度,少数地方新闻发言人成为虚设的“不发言人”。

面对新媒体,一些干部表现出的“水土不服,本领恐慌”的现象,可以归纳为三种心态:对新媒体抱着装聋作哑的“鸵鸟”心态;隔岸观火的“路人”心态;妄自尊大的“家长”心态。有第一种心态的人,出于对新媒体的恐惧,该发声时不敢发声,采取避退三舍,视而不见的逃避办法。有第二种心态的人,不了解新媒体的特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在微博平台上随意轻率,任性发言,根本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第三种心态的人,高高在上,官腔官调,盛气凌人。有个干部在政务微博上,回答网民对当地高速公路的路况的询问时,很不耐烦地说:“我没有预知能力,不是神仙,怎么知道路况?”一位公安干部在政务服务平台上回复网民的提问时说道:“请把我局第一次回复内容读三遍,若还不理解,最好屈尊到户籍窗口咨询为宜。”被网友称为“权力傲慢的神回复”。

诸多事例表明,欠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会运用媒体推动工作,不仅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任何捂盖子、躲媒体、怕出面的消极应付的做法,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舆情次生灾害。

二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突发事件的处置,对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水平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无法回避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否正确、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准确引导舆论,是对各级领导是否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对干部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在信息社会,媒体与公众对公共事件、公共事务有着强烈的知情和参与诉求。广大网民通过围观、传播、表达意见等直接、间接的方式积极参与,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现象。以前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和思维定势,往往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甚至拒绝报道,压制消息传播,封杀传播渠道。

在某一年“两会”期间,一位市长被记者问到“扫黄”和“经济转型”等问题时,不正面回答问题,连以三个“嘿嘿”作答,只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了”,使记者哭笑不得。 对此,网上批评他把一个很好的宣传当地的机会给“嘿嘿”掉了。

这种 “恐媒”表现暴露了他们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底气,甚至不排除认为媒体是麻烦制造者的偏见,以为保持遥远的距离便可安然无事。

某个市在突发爆炸事件后,开了十几场新闻发布会。本应最先出现在发布会上的市级领导,前几次发布会居然都没有出席,直到被上级领导指出后才出席。面对媒体的不满,相关人员的解释是,市领导太忙。这些领导没有把出席发布会,回应社会的关切,列入忙的日程,恰恰反映了他们的媒体意识和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欠缺。有的干部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左顾右盼、面面相觑、窘态百出,也反映了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水平不高,对应急事件处理缺乏健康的公关心理,遇到问题不敢担当的恐惧心理。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了躲避、恐慌的失态现象。

这些做法,不但使问题的解决复杂化,增加了处理难度,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突发事件面前,在网络新闻炒作的风口浪尖上,一定要主动发声、积极应对,及时与主流媒体沟通,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与广大民众和网民进行有效沟通,取得话语权,主导舆论,发布真实情况和应对措施,正面回应民众的关切和疑问,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才能有效化解公共危机和新闻炒作,引导社会舆论。必要的时候,要做到“键对键”(键盘)听,“面对面”问,“线上线下”联动,将广泛听、实地看、明察暗访有效结合起来,公开透明地解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发生了渣土受纳场滑坡事故。灾难发生当天,救援指挥部就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邀请所有闻讯赶来的记者参加。此后的一周里,救灾指挥部天天举办新闻发布会和情况通报会。救灾指挥部给新闻发布会和情况通报会主持人的指令是: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一切准确信息都在第一时间公布。对记者所有关注的问题都要回应、解释和说明。赶不及发布会的信息,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推送。12月25日晚,深圳市党政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现场集体鞠躬道歉。“头七”当天,广东省、深圳市党政军领导与抢险人员现场默哀献花。省市媒体停止报道娱乐新闻,深圳的各家报纸的报头一律改成黑体等。一系列富有人情味的细节,获得了民众的认可和舆论的一致好评。

深圳处理此次事故中表现出来的政府信息公开与舆情应急处置得当,被海外媒体认为是“中国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日显娴熟”的表现。

广东网信办把这次事故的舆论应对归纳为党的新闻舆论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成功案例、经典案例。在内容创新方面,对一些不合时宜、与悲伤气氛不协调、容易引发质疑炒作的所谓正面题材,如对参与救援的武警战士火线入党、省市领导驻扎现场指挥救援、各界捐钱捐物献爱心等传统的内容不做、少做、适当报道,避免了这类报道可能引起的社会舆论的质疑、嘲讽、把丧事当做喜事办的责难,在信息源头上排除了引发次生舆论灾害的隐患。同时,针对一些质疑、猜测、甚至造谣攻击等干扰救援工作的杂音、噪音,在报道中通过议题设置引导舆论,把社会关注焦点引导到全力救援这一当务之急的方向上来。

事实证明,只有对当下的信息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互联网思维,才能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取得好的效果。

三 充分认识媒体功能

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媒体。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对社会结构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协调和维护作用,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当今信息社会,这一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各界希望利用这个资源宣传自己,争取为我所用的话语权,对媒体社会利益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视。在正确认识媒体的地位、职能和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深刻认识到媒体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

信息传输的第一渠道。媒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传输手段,而且是传播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信息的传播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由信息封闭向信息化(开放的)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日益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如同农业社会的土地、工业社会的能源一样,是重要的资源,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体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社会风险的预警台。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关系调整、利益变化的特殊时期。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在国外发展200多年的社会矛盾在国内30年里就爆发出来了。社会矛盾凸显,引起社会动荡、秩序不稳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由于条件的限制,对信息的搜集、分析、鉴别、处理的灵敏度和应对能力有限,满足社会对安全信息的需求,成为媒体的重要职责。媒体通过遍布社会的触角和媒体人的职业敏感,对潜在的风险能够像天气预报一样,发出预警,使有关方面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减轻和避免风险。

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媒体虽然不是处于像政府一样的公共事务管理者的地位,但是却在社会管理中,起着提供信息、帮助管理者采取有力措施的重要作用。媒体对政府政策系统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在政策执行初期,可以起到直接影响政策修正的作用;在政策制定中,可以通过为公众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聚合公众意见,创建民意库,反映专家的建议,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政策执行中,一方面进行舆论监督,一方面可以通过收集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2003年广州的孙志刚事件,正是由于媒体的报道,使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终止执行。“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地方政策,经过媒体辩论,最终也被否定。

参政议政的平台。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的推进,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愿望普遍增强。媒体作为现代化沟通交流的工具,成为政府、非政府、公众及时沟通、良性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上,民众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愿望得以实现;政府了解民情的渠道得以畅通。

民众行使权利的重要途径。民众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上述权利为条件的。而这些条件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实现的。因此,媒体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上述权利而发声,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对权力制约的重要内容。

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市场经济离不开信息。媒体是为市场经济提供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媒体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媒体作为市场中介,介入市场竞争,沟通买卖双方,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媒体由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过渡到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的经济体之后,开展多种经营、拓展广告市场、组建传媒集团、延伸媒体产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加之媒体外的资本、产品也向媒体渗透,更加快了媒体产业市场化的步伐。媒体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角色。同时媒体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领导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媒体的重要功能,才能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自觉性,与媒体保持经常的、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

四 政务公开是提高媒体素质的软环境

媒体既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就要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和手段创造条件。各级政府机构掌握着80%的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公共信息这一重要资源,使之通过媒体的传播成为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可以为治国理政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就是借助媒体手段,充分开发利用媒介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力推进政务公开作出了系统部署。2016年1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工作意见》和国务院通过的实施细则,把政务公开的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纳入政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使这一涉及公众利益的制度能够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这不但为发挥媒体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提高干部的媒体素质和落实提高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根据中央指示,今后涉及国务院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政务舆情,国务院相关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涉及地方政务舆情,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回应,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特别重大的政务舆情,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回应工作。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以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以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进行回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应当出席。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

一些地方根据中央的要求,已经建立了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的制度。2016年5月,贵州省发布了《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法》,规定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首次信息发布时间不得超过事件发生后的3小时,并应在24小时之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行政机关要积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为记者采访提供便利和保障。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政策、重要工作,无故拒绝、阻挠记者合法采访,引起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就干部本身而言,落实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一个提高干部媒介素养的问题。早在1940年,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在《新闻学》一书中就主张新闻学是一切国民的必修课。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延伸了人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简而言之,这六个能力,就是指人们认识、获取、选择、分析、理解、评价、思辨性的反应能力,运用和传播各种媒介资讯的态度与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资讯服务于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是提高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重要前提。根据中央关于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一系统工程的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网民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能否适应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成为衡量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重要尺度。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提高干部的媒介素养和同媒体打交道能力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面前,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补齐短板,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编辑:邓红)

张铭清:教授、博导,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理事、社会平台主任,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干部信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