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探析*

2016-03-16 03:32符明秋
文化软实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符明秋,郑 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探析*

符明秋,郑 洁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不仅促进了社会信息和思想观念的传播,而且为西方的“霸权主义”和所谓的自由民主理论提供了生存空间。这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威胁,对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构成了挑战。研究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影响,提出网络文化建设的应对之策,可以确保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中有序高效地传播,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互联网;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01).网络文化发展带来的信息优势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普及效率,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目前,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低俗文化通过个别非法网络论坛、匿名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直接或间接地消解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影响,提出网络文化建设的应对之策,可以确保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中有序高效地传播,从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一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人类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在不断开创一个新技术空间的同时,也创造了网络文化这一存在于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新兴文化形态。相对于传统媒介环境中的文化而言,网络文化需要立足网络特性来理解。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念、文化活动和文化规则的复合体,是生成于虚拟网络空间的一种文化形式。从广义上讲,网络文化是人类在信息时代创造的、涵盖网络硬件文化与网络软件文化的一种最新的文化形态。从狭义上讲,网络文化仅指在网络空间中的人们的思想、理念、信仰、情感、态度、审美、理性、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要素的总和,是民族文化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而在网络空间延伸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离开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存在网络文化。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也内含在网络文化中,分析网络文化的特征不能不考察信息技术特征带来的文化范式的变迁。但是,信息技术只不过是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它不决定网络文化的内在特质。分析网络文化的特质须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考察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支撑和价值观底蕴,弄清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范式转型,从而全面掌握网络文化的特征。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体系为支撑,在网络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没有种族和地域之分的信息文化。相较于传统媒介环境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既有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征。

1.开放性与共享性。从技术角度看,网络是基于信息传播技术,通过网络协议为全体网络使用者提供的一个无障碍信息传输与交流的开放性信息交换平台。从文化角度看,网络是一个人类多样性文化相互扩散传播、碰撞融合以及交流发展的开放性文化平台。概而言之,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共享网络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全球化趋势明显。互联网用户凭借网络的优势特征,能够自由占用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并平等地获取相关文化资源。由此,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彰显出其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2.交互性与流动性。相较于其他的传统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双向信息交流互动,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网络文化的交互是一种真正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交换。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用户既可以作为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参与其中,也可以成为网络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任何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个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实现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文化“具有的交互性与流动性特征,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互动水平,使世界各地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均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祁家云.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理论建设,2013(3):35-38.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往障碍,使得人际沟通的自由性大幅提高。

3.虚拟性与现实性。相对于现实的物理空间而言,网络为人们构建的则是一个虚拟自由的世界。网络以其超现实的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图景进行了生动地再现。但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是否完全脱离了现实世界呢?它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又是什么呢?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不难看出,网络的虚拟性实质上是以真正的人类社会为基础的。它源于人类现实社会,而又在对超现实世界的想象与虚构中超越了人类现实社会,并对其进行了再现与重构,而不是完全脱离。

4.大众性与平等性。网络文化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首先,处于网络社会中的人,只要网络条件允许,就能够随时、随地、随心进入网络世界。其次,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为网络用户提供了网络世界中的相对平等。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能够依托网络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优秀成果,或者作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参与网络互动。最后,作为一种虚拟文化,网络文化能够被每个网络用户所享有,但却难以被其所完全拥有,甚至控制。处于网络社会中的个人或团体均是平等的,没有特权。

5.继承性与创新性。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在对既有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的创新能力是任何以往文化形态所无法比拟的,在本质上是一种持续的创新;二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创新仍然不能忽略对传统文化或既有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或既有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的观念、价值等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 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

网络媒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崭新的传播视野。从时空的延伸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原来的“网下”传播延伸到“网上”传播,以实现“网上网下”传播的双管齐下,使网民们的在线生活和网络实践紧密结合,进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和运用,并将其作为自身精神世界的理论指南。

(一)网络文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

传统媒介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其传播活动难以顺利开展。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则完全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文化窗口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此外,还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将自己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络,与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共享。

(二)网络文化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个性化条件

受众个体在年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具有差异。尤其是文化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不同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也具有很大差别。相较于传统文化传播具有的只能以同一主题进行集体教育与宣传的局限性,网络文化则“能够打破这一局限,并以诸如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生动多样的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传播”。*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195-197.由此,每个受众可以依据自身需要,自主地在线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其影响力。

(三)网络文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

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平等性特征,使得原本呈平面化展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逐渐立体化、动态化、形象化。网络文化所呈现出的精美界面与丰富内容,既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又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受众的吸引力,激发了人们深入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的兴趣。此外,受众还可以通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与网上其他人进行平等对话,开展互动交流,并有选择地获取能够满足自我需求的信息,这就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吸引力。

(四)网络文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秀成果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文化逐渐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社会领域,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源泉,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加符合受众需求和大众化要求,也使之区别于传统媒介条件下获取信息时所面临的资源困难问题,由此也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秀成果。与此同时,互联网还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旺盛生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与科学实践。

(五)网络文化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

互联网络具有海量的诸如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基础应用。这为广大网民学习、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等宣传材料均能够依托于网络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受众也相对会更容易从互联网上获取内容。这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方式,又拓宽了受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渠道。

(六)网络文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网络的互动交流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理论的宣传与普及拓展了更广阔的工作领域”。*李娟.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理论学刊,2012(1):15-18.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传播还打破了区域间的壁垒,为理论研究者和理论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传播视野。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广泛地选取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不断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成果。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邓小平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为此,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面对西方网络文化霸权的强势侵袭以及多元文化结构的影响,如何保证网络文化的正确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是信息网络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阿尔温·托夫勒在其所著的《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05.西方发达国家借用网络文化的特性和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加紧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威胁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N].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为此,网络环境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网络文化宣传的指导权、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不断深入民心;二是要加快落实网络实名制,推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监督;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审查和预警机制,严格审查流经网络产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设置安全阀阈,提前进行预防,对可预见的风险舆情事件进行事先分析,并及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和可行的治理对策。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所著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和坦克的进攻,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141.网络环境下,部分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互联网作为向我国传播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大肆传播诸如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给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诱发人们行为失范,导致社会价值取向紊乱。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建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急剧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社会局面。为此,保障我国网络文化的文明健康和有序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成为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有力之策。此外,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还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网络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思潮,净化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空间,确保其沿着彰显中国特色的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三)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充分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积极履行网络文化管理相关职能是当前促进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要求。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网络立法。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详细解释,建立健全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并尽快将其运用到网络领域中,立足于网络立法实践,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以尽快将网络管理的立法工作纳入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框架设计之中,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二是拓宽网络文化发展空间。首先应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发展网络文化,并通过增加对诸如“防火墙”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构筑网络信息过滤网站,自觉抵御各种破坏性信息对网络空间的入侵,以确保网络空间的清朗,有效地将优秀的网络文化传播至各个领域,从而占领网络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促进网络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展。三是优化网络文化环境。这一方面需要互联网企业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抵制低俗、粗俗等不良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对非法行为零容忍;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监督作用,合理设置奖励举报等措施,激发网民对网络的监督热情,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查处非法网站,优化网络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网民自身的网络自律意识,通过开设网络伦理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效引导广大网民养成文明上网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进而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编辑:燕霞)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2015YBMK002)的阶段性成果。

符明秋:重庆邮电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郑洁: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