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书评

2016-03-16 02:13余伟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亚地区南亚大国

余伟民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书评

余伟民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当代世界正处在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和大国战略调整的新阶段。这种变动和调整涉及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无疑具有主导性地位,然而促使格局变动的契机往往发生于地区性冲突,并将大国拖入其中。如果我们不讨论20世纪冷战特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对抗,而只是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一般视角回顾当年的冷战历史,那么冷战史提供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国际政治的相似性就会凸显出来,令人感悟到:冷战的结束只是一度存在的“两个世界”对抗的终结,回归于“一个世界”的人类并没有超越民族国家作为行为主体的国际体系,国际政治的延续性也并未中断。从这个意义上讲,冷战史研究可以成为理解现实的历史之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国际史”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新兴的学术增长点。与以往的研究比较,“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特征不仅表现在研究视域的拓展和研究资料的丰富,而且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张威博士的著作《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冷战时期地区危机与大国战略的互动性研究》就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项优秀成果,此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后期资助,并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是对其学术水准的肯定。

《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一书以冷战转型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和大国战略调整为研究主题,通过1971年南亚危机的个案分析,从宏观上准确地把握了冷战的“双重逻辑”——国际性与本土性的张力,并以地区政治和美巴关系为复合主线,重点考察美国尼克松政府在调整全球战略与处理地区危机中的优先目标和政策底线之间的内外折冲及调适。此书在丰富的多国史料基础上,具体展现了这一牵涉多方利益和多重目标的复杂历史事件的源起和发展进程,进而以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结果为聚焦点将美、中、苏大三角的建构和印、巴新均势的形成整合为统一的历史逻辑,对南亚危机与冷战新格局之间的关系做了具有相当深度的诠释。

南亚地区因殖民主义遗留的民族、宗教矛盾和美、苏大国势力的介入而成为冷战时期冲突频发的国际政治热点,在冷战史研究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邻国,中国在冷战时期也曾经与南亚地区的危机和冲突密切相关,尤其是1971年南亚危机正逢中苏关系陷入低谷、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调整的当口,“巴基斯坦渠道”又恰是中美联络沟通的关键场所,因此中国的角色和作用也应当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因受限于南亚研究的基础和南亚地区多边关系对多国史料的要求,致使南亚问题在中国学界的冷战史研究中成为难度较高、相对薄弱的领域,迄今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张威的著作体现了青年学者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知难而进的创新精神。

为了突破以往同类研究中对美国外交档案文献的依赖,将研究视角从单维的大国战略拓展到多维的“本土”行为体,作者在南亚国家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上做了很大努力。如作者所言,作为此书重要参考资料的有:巴基斯坦学者编辑的美巴关系文件集、巴基斯坦官方外交文件集、印度外交部编辑出版的两卷本《孟加拉文件》、印度学者编纂的三卷本《美国与南亚关系:1947—1982》、孟加拉学者辑选的《孟加拉解放战争:穆吉布纳嘎政府文件集,1971》和《孟加拉档案集,1971》等。除了以上档案资料,作者还重视利用印度、巴基斯坦学者撰写的研究论著。由于史料来源的多元和研究视角的拓展,使之摆脱了“美国外交史”的羁绊,在研究主题的设置、历史过程的叙事和分析框架的建构诸方面都较好地体现出“国际史”研究范式的特点,而这正是“冷战史新研究”所倡导的学术方向。

今天,由于20世纪冷战的终结,国际竞争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先被“遮蔽”的另一些世界性对抗和地区性冲突开始发挥其威力。由于世界体系层面全球治理机制的滞后,缺乏公共产品支撑的国际体系面临失范的风险,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正呈现出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近年来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化即是国际体系面临调整和变革的重要环节。其中,南亚地区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矛盾集中之地,该地区的战略态势也同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息息相关。就此而言,张威博士的研究虽然以“过去”为对象,但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作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认知纽带,冷战史提供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们能够以历史为鉴,那么不同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竞争未必会再次导向冷战对抗,而且从历史的深层反思中人们有可能形成关于未来发展路径选择的共识。当然,冷战史能够提供的历史借鉴不止于此,在很多具体的问题领域,如集团政治、危机控制等,冷战时期的经验教训都是今天的人们不应该忘记的。我想,这就是张威博士的著作给予读者的启示。

责任编辑周觅

D819

A

1003-8078(2016)05-0123-02

2016-04-23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5.34

余伟民(1951-),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南亚地区南亚大国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吐槽大国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多想记住你的脸
南亚地区大型路桥工程运营与养护工作浅谈
《南亚》教学设计
大国气象
“一带一路”与南亚地区国际合作前瞻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