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教育研究·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之比较
周 琴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三大理念。我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在语句上与之相反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看似简单的语句倒换,两位学者所描述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当时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二位学者的思想源于同一个年代,其思想的精粹有其联系点及不同之处。笔者试图对两位学者的教育思想进行一个比较,以期能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有一个启示与借鉴的作用。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谈到不能把教育当作是为以后的生活作准备,要让它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1]在他1916年撰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就是为了这种社会的延续而存在。他把学校当作小型的社会,学校并不能去再现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这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2]因此,学校是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它应当做到简化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净化现有社会中不好的社会制度与社会习惯,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德行为进入校园中。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反对传统的教学观,认为传统教学方法起不到激发孩子的兴趣作用,更别谈启发学生的智慧。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指出,生活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育的选择要切合生活实际,从而为不同的生活选择不一样的教育。生活即教育,就表明在生活里到处都存在着教育。而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可推知,整个社会都存在着教育。因此,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教育的范围,教育应该包含社会里的一切活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的,他认为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又要根据做的方法。陶行知坚持做即是教,又是学,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工人、农民,在“做”上教的都是先生,在“做”上学的都是学生。
(一)相同点
1.强调教育的连续性
杜威认为全体及个体生活的本质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它的延续必须依赖于不断地更新才能实现,一成不变的物体最终只能被社会淘汰,杜威表明了生活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那么教育也是一个连续不断地生长过程。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更多的教育,为了获得更多的生长。“一个人离开了学校之后,教育不应该停止。”[3]陶行知提出一个人出生时就要开始学习,只有离世时才能终止学习。可见,要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最重要的在于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应当使人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基于“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在后期就正式地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他说,“我们要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2.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杜威强调学生学习的教材要从生活中去找寻,他认为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活动才是联系各门学科的重要枢纽,而不是所谓的科学和文学等学科。因此,传授给儿童的知识不应当是那些专家认为非常重要的高深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难学的,这就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痛苦。儿童的知识应当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来选取。陶行知同样反对传统的教育,他认为旧时代的教材是死板的,是无趣的。旧时代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仅仅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倡议新时代的学生要想继续不断地生长,必须改变旧时代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牢记书本里面的知识。他强调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3.强调儿童的主体性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忽视了儿童的天性,阻碍了儿童思维的发展。他主张以“儿童中心”取代传统的教师和教材中心,彻底抵制令人窒息的传统教育。陶行知也强调了儿童的主体地位,提出教师不能忽视儿童的心理,如若无视儿童,那么儿童将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4]他重视儿童的主体性,主张任何人都不能以强迫和命令的态度对待儿童或者其他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做一个完整的人。即要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工作。要做到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5]
4.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杜威与陶行知都认为“做”对于获得知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杜威深刻认识到只有当我们的行动产生过后,才会促使我们获得一系列的经验,获得经验后才会使这种行动变得有意义,我们才会真正地学到东西。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任何东西都只有在做了以后才明白它的道理。生活中的平凡人,通过做才能了解生活常识;具有成就的科学家,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各种科学现象。
(二)不同点
1.教育目的不同
杜威宣扬教育的内在目的论,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教育既为个人,又为社会服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儿童进行生活和经验的改造,为适应民主社会的要求,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杜威的教育目的更加注重社会未来的发展。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改造生活,尤其是改变现有的中国人生活。他的教育目的更加的注重当下国家发展的需要,人们需要什么,就要给予什么。因此,是怎样的生活,就应当提供怎样的教育。[6]
2.教育内容不同
杜威将学校当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量大,知识复杂,儿童并不能理解所有的知识。因此,学校的目的就是缩小知识的范围,排除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陋现象,建立一个净化了的活动环境。那么,学校的教学内容即是那些优秀的,不参杂任何不良行为的课程资源。陶行知反对杜威所倡导的“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了,不能构成一个社会。他主张“社会即学校”,它就像是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把学校的一切袒露于社会中,会使校园里的一切变得更真实,教育内容及环境才会扩大。
3.教育方法不同
杜威所强调的“做”主要针对于传统教育学生的固定的位置提出来的。这种“做”包括开展一些手工活动和提供儿童一些感兴趣的游戏。对于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做,杜威还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因此,按照杜威的观点,学生的做是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应当是创设一种环境,指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相关的经验。[7]陶行知的“做”法则不然。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只是操作的主体不一样而已。是教师,是学生,还是工人、农民,在学习一项活动的时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学,对于别人来说则是一种教。因此,教、学、做总是同时存在的。另外,陶行知所强调的做应当有思考。这种做也不仅仅指一种纯粹的运动,他认为为种稻而讲解,为种稻而看书等做法都是一种“做”。可以说,陶行知的“做”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尊重个体主体性
在教育中要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并具有个性的人。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必须要明确教育目的。按照杜威和陶行知的观点,教育所培养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身心均康健的人,然后才是通过德智体美的训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教学内容上,要将教材生活化,使学生把学习当成生活,把生活当成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育评价中,要防止应试教育带给学生们的伤害。只有坚持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使个体具有主体性。
(二)正确运用游戏
要正确运用课堂内外的活动。教师组织的任何游戏活动都应当是有目的的,并不是纯粹的让学生游玩。一项活动必须要求学生手脑结合起来。单纯的劳动,单纯的做,只会是一种蛮干,而单纯的劳心,在脑子里面空想,这样的用处也不大。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让学生劳力,又要让他们劳心。要让孩子知道在做一件事儿便要想到如何把这件事做好,知道怎样去运用书本的知识解决问题,懂得如何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教育外延性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不论在课外,还是在课内,只要是知识,都值得去学习。然而,现在有些知识正被人们抛之脑外,尤其是一些乡村习俗知识正在逐渐衰落。如果人们把教育仅仅是放在了课堂之内,只盯着书本上的知识,这是非常不够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只能是挑取一些最易获得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位家长,应当在学校、课堂之外去指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1] 唐斌,朱永新.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当代教育学刊,2011(10):84-87.
[2] 刘姗姗.学校与社会:杜威“学校即社会”与陶行知“社会即学校”之比较[J].福建陶研,2013(1):23-28.
[3] 约翰·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
[4] 张俭民.“ 实用主义教育”与“ 生活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 源”与“ 流”[J].教育评论,2007(1):31-33.
[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37.
[6] 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7.
[7] 王鑫.杜威教育思想的经验自然主义解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3-54.
责任编辑:仲耀黎
2016-09-29
周琴(1990—),女,重庆开县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G40-01
A
1671-8275(2016)06-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