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华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当代黄梅戏乐队发展之路径探析
陈锦华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梅戏音乐旋律优美婉转,其表演形式细腻生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本文以黄梅戏音乐发展历程为脉络,研究当代黄梅戏伴奏乐队的发展,从伴奏形式、伴奏乐器、演出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
黄梅戏;乐队;伴奏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黄梅戏音乐旋律优美婉转,其表演形式细腻生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以黄梅戏音乐发展历程为脉络,研究当代黄梅戏伴奏乐队的发展,从伴奏形式、伴奏乐器、演出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
黄梅戏由黄梅采茶调演变发展而来,最初阶段的演出模式为“三打七唱”。所谓“三打”,是指在演出时“场面”的三个人由一人领奏堂鼓兼钹、一人大锣、一人小锣。由七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和演唱,称之为“七唱”。[1]在当时的草台班子演出中,所有的唱腔伴奏、身段表演、闹台都是由打击乐伴奏,没有出现旋律乐器。当时演出的剧目有《逃水荒》、《苦媳妇自叹》等,“三打七唱”模式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前后,深受广大劳苦大众的喜爱。最初黄梅戏伴奏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属于“打锣腔”范畴,一直没有出现丝竹等旋律乐器。直到后来“京徽合演”,及安庆的黄梅戏与京戏联袂演出,京戏的乐手除了为京戏伴奏外,也试着为黄梅戏托腔,黄梅戏才慢慢加入旋律乐器。
(一)黄梅戏主奏乐器的确立 从1920年到1940年间,是黄梅戏从农村走向城市舞台的时期。这一时期里,先后有徽戏和京戏的少量艺人加入到黄梅戏的演出中来。1935年黄梅戏艺人在上海演出,为了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人们对黄梅戏伴奏进行了改良。开始尝试用京胡和高胡为演员拖腔,但因为调门、音高不统一等问题未能解决,这种方式时用时停。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徽合演”,黄梅戏与京戏联袂演出,京戏的乐手除了为京戏伴奏外,也试着为黄梅戏托腔,人们称此为“京托子”。这一时期的黄梅戏曲牌,包括借用京胡拖腔在内也只有10首左右。后来逐渐地很少有人再使用京胡为黄梅戏伴奏了。[1](183)
1945年,“京徽合演”的形式就不复存在了。那时安庆有位拉京二胡的王文治先生正式加入黄梅戏班社。王文治有较好的作曲能力,他参加过《天仙配》、《春香传》、《告粮官》等剧和电影《天仙配》的音乐改革,为黄梅戏创作的一些过门、唱段至今仍作为学唱黄梅戏的基本教材而流传,并基本确定了黄梅戏以高胡为主奏乐器。[2]
为了更好地解决黄梅戏旋律伴奏问题,王文治尝试过京胡、京二胡、高胡等拉弦乐器为黄梅戏演员拖腔。最后将越剧高胡进行改良,加大琴筒尺寸、加粗琴弦,让高胡成为黄梅戏伴奏的主奏乐器。[3]
黄梅戏高胡音色柔和温婉,演奏时沿用京胡的演奏方法,一般左手按弦只用第一把位,很少用到第二把。右手运弓以拉短弓弱奏为主,长弓、强弓很少出现。这一时期,根据黄梅戏剧情的需要,王文治把腔前、腔中、腔尾部分的打击乐锣鼓点加以简化或直接删除,并根据唱腔专门创作一些旋律填充在腔前、腔中、腔尾部分,使旋律伴奏与唱腔相得益彰。
(二)小型民乐队的成立 随着黄梅戏的发展,其伴奏乐队渐渐形成。建国后,陆续有乐手加入到黄梅戏的"场面"中来。有两位道士蔡少卿、方集富也加入了黄梅戏中来。他们不仅带来了现成的曲牌《八仙庆寿》、《琵琶词》和京戏的《急三花》、《大开门》等,还把笙、笛、唢呐等吹管乐器带入到黄梅戏乐队中来。[1](183)一些民间黄梅戏班社组织从京剧、高腔、徽剧吸收了笛、三弦、琵琶等乐器,让旋律色彩更加突显,从而使黄梅戏进入一个崭新的篇章。如1950到1953年,安庆的“胜利”、“民众”两个黄梅戏剧团就出现了吹、拉、弹等多种伴奏乐器的小型民乐队。[4]
这样的小型民乐队一般有八人左右组成,包括高胡、二胡、竹笛(兼职唢呐)、琵琶(或扬琴)、大胡(或大提琴)、鼓板、小锣、大锣、钹等演奏人员。现在这种小型的民乐队依然适用于在中小型剧场、晚会等场合演出。这种类型的乐队多为齐奏,极少有分谱。和声由乐手即兴处理,其韵味较浓郁。
(一)中西合璧中型乐队的出现 1954年安徽省黄梅戏团第一次使用中西合璧的中型乐队。当时为了移植朝鲜歌剧《春香传》,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者时白林加入黄梅戏创作队伍。[5]他首次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创作黄梅戏乐队总谱,并且首次用手势指挥乐队成员演奏。
据当时的乐队总谱可以看出,乐队成员共有20人左右,具体为高胡1人、二胡2人、京胡1人、中胡1人、琵琶1人、笛子1人、三弦1人、双簧管1人、单簧管1人、小提琴2人、中提琴1人、大提琴1人、低音提琴1人,再加上打击乐数人。剧中的唱腔部分和幕间曲部分多以齐奏的形式进行演奏,前奏、间奏、尾奏则按照配器分谱进行演奏。在织体配器中,一般由高胡、二胡奏主旋律声部;琵琶奏分解和弦伴奏声部;笛子、小提琴演奏副旋律声部;中胡、中提琴、单簧管奏中声部;大提琴、低音提琴奏低声部。《春香传》这幕戏第一次运用了中西合璧的中型乐队,其配器讲究,织体丰满,改变了传统剧目大一统大齐奏的做法,极大丰富了乐队的音响效果,在黄梅戏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6]
(二)中西合璧中型乐队的发展 黄梅戏剧目《春香传》的成功尝试,为黄梅戏中西合璧乐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5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这部电影首次去除了打击乐锣鼓经“武场”,取而代之的是烘托戏剧氛围的描写音乐。这种大胆的尝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打击乐大大减少了,戏曲中的台步与舞蹈身段自然也大为减少。因此整个戏就显得四平八稳,看不出高潮来,拢不住人’。”“还有人提出,丢了锣鼓,首先就使自己的音乐和传统运用锣鼓音响来表现意境失去了联系,如果再用一些西洋的和声,就无怪乎说它像‘歌剧’了。”“黄梅戏音乐视剧越来越不像黄梅戏,像音乐剧。”[7]但这种尝试极大地增加了黄梅戏伴奏的音乐性,在音乐写作、乐队编制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模式深受青年观众的喜欢,觉得十分新颖,赏心悦目。在此后的黄梅戏电影、电视剧中,这种用描写音乐来代替打击乐锣鼓经“武场”的做法被沿用了下来。在《天仙配》的音乐中,时白林运用了齐唱、男女声合唱、女声二部合唱等方式增强黄梅戏音乐旋律的艺术感染力。《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已家喻户晓,传遍祖国大地,使黄梅戏艺术迎来了第一个巅峰,是黄梅戏艺术的一个里程碑,那一时期被称为“梅开一度”。
在黄梅戏舞台剧中依然用高胡领奏,加入西洋弦乐器:四把小提琴Ⅰ、三把小提琴Ⅱ、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年琴,这种“四、三、二、一、一”伴奏形式成为乐队中的常见模式,此外,黄梅戏舞台剧依然保留打击乐“武场”,这样的模式适用于大剧场的重点剧目,色彩丰富,表现力较强。
(一)第一次电声乐器的出现 19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涌入内地,黄梅戏作曲者尝试在乐队加入电声乐器,黄梅戏第一次使用电声乐器是夏威夷吉他。当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方绍墀负责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西厢记》的配乐作曲和配器。方绍墀在特色旋律声部中加入了夏威夷吉他,夏威夷吉他音色优美纯净,在旋律声部中起色彩作用,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次的尝试让《西厢记》荣获各类大奖:获1988年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创新奖,1987年第三届全国戏曲电视剧金三角奖,美国南海金猴奖戏曲类二等奖,华东银燕奖。[8]
此后,大家纷纷尝试在乐队中加入更多的电声乐器,如电子琴、架子鼓等等。这种由高胡、二胡、琵琶、竹笛加几种电声乐器的文场组合起初很受争议,但事实证明,这种简易的伴奏模式深受草班农舍演出队的喜欢,也被广大群众保留了下来。
(二)MIDI伴奏的广泛运用 19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MIDI也被运用到黄梅戏音乐伴奏中。MIDI全称: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它是一种电脑与电子乐器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标准通讯协定。[6]45作曲者把电声乐器和声及其背景音乐用MIDI制作成伴奏带,演出时直接用MIDI伴奏带伴奏,或加上少量的特色乐器(高胡、竹笛等)伴奏。例如:在黄梅戏《双下山》中,作曲者在配器中运用了MIDI 加西洋管弦乐及民乐的乐队编制模式,运用MIDI来模拟禅院钟声,并在特殊场景运用MIDI做铺垫描写产生了较好的艺术产果,从而使这出戏的音乐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种“MIDI伴奏带”模式被广泛用于黄梅戏经典唱段伴奏中,被称为 “装在口袋中的乐队”。有人提出异议,说MIDI制作模式较为机械化,难以应对现场演出中的细微调整。但这种模式的伴奏音色丰富、色彩明亮,使黄梅戏赋予现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青年观众群体的喜爱。为了顺应潮流的审美需求,将黄梅戏艺术更广泛地推向社会,争取更对的观众群体,MIDI伴奏模式也是一种新的选择。
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上升,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黄梅戏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黄梅戏传统曲目已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新题材、新创作的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大型的黄梅戏舞台剧层出不穷。2009年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创作的大型黄梅戏《李四光》 应运而生。
作曲家首次在总谱里还加上钢琴,由高胡、二胡、竹笛、唢呐、琵琶、扬琴等个性鲜明的民乐加上西洋乐的一组木管、一组铜管、一组弓弦乐和西洋打击乐、民族打击乐中西合璧交响乐乐队组成。这样的中西合璧交响乐乐队大概60人组成,音域宽广,气势宏大,色彩变化丰富。
在大型黄梅戏《李四光》中,交响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伴奏,而是与唱腔相互融合来共同表达其音乐主题。乐队编配中不仅尊重保持民族乐器的特色个性,而且充分发挥交响乐强大的音响力量,提高管弦乐队的功能性特征。传统黄梅戏音乐与交响乐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外在拼接,而是在黄梅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塑造新的更为丰富多变音乐形象。
至今,这种大型中西合璧交响乐乐队多用于音乐会,或拍电影、电视录制伴奏带使用。2013年黄梅戏歌舞电影《妹娃要过河》也是采用这种模式录制完成。
综上所述,当代黄梅戏伴奏乐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模式,有以高胡主奏的小型民乐队,中西合璧的乐队,电声加入的乐队,大型中西合璧交响乐乐队。回顾当代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一代又一代黄梅戏人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改革。作为学习、研究黄梅戏音乐的新一辈,我们应该牢记前辈们的教诲,为当代黄梅戏音乐添砖加瓦。
[1]时白林. 黄梅戏唱腔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77.
[2]丁式平,杨庆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史志[M].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3:344.
[3]陆洪非. 黄梅戏源流[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144.
[4]时白林. 黄梅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321.
[5]李峰.时白林黄梅戏音乐创作风格特色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9.
[6]徐锵. 简论黄梅戏乐队的发展(续)[J].黄梅戏艺术,2007(1)44.
[7]陆洪非. 黄梅戏源流[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371.
[8]刘罗玉.安徽电视事业发展历程初探[D].安徽大学,2007:28.
责任编辑 张吉兵
2016-01-14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4.18
陈锦华(1984-),女,湖北黄州人,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3003203;黄冈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3025803。
J852
A
1003-8078(2016)04-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