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莲
请给“翻转课堂”降降温
彭碧莲
从苏州到长沙,再到我正在网络上参加的一个“小学语文高端研修远程培训”,仅仅半年时间,我和“MOOC”、“微课”、“翻转课堂”打了三次交道。
三次的不期而遇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当下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你不知道“翻转课堂”、不知道“MOOC”,你就外行了;当下的老师,如果你不学习“翻转课堂”、不拍摄几个微课视频,你就落伍了。
可一同参加培训的老师悄悄对我说:“再这么折腾下去,我就不会教书了。”彼时我心中亦有类似的担忧,倒不是担心自己不会教书,我担心的是,作为地区教研员的我,如果这样去培训基层的老师,哪怕是骨干老师,会不会给他们的教育观造成干扰和混乱?会不会给他们的工作增加负担?会不会造成教师培训过程的高耗低效?
客观地说,“它们”(我只能将已经被有机整合在一起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统称为“它们”)都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比如“翻转课堂”对于那些美国西部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来说,的确解决了他们的难题;可汗学院的“微课”,也的确在帮助表妹学习数学的同时帮助了不少人;而“MOOC”也确实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学习形式可以更多向网络发展,网络“淘课”应该是有市场前景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如此大规模地学习和运用!这“一窝蜂”“一阵风”的背后所折射的,是不是我们民族教育的不够理性、不够冷静、不够自信呢?
首先,“它们”是国外首创的新生事物吗?未必见得。抛开现象看本质,“翻转课堂”不就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经常使用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课前预习”吗?虽然可汗学院一再强调不能把“MOOC”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但不是在线课程它又是什么呢?我们的电视大学、成教学院不是一直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吗?还有“微课”,跟我们一直进行着的“片段教学”难道不是异曲同工吗?怎么看,还是没有跳出我们老祖宗“因材施教”的手掌心。
其次,“它们”适合每一门学科吗?好像不行。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可以把知识点分解,制成六到十分钟的微课,但是对语文而言,六到十分钟的微课也许会把一篇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反而破坏语文的神韵美。
还有,“它们”的品质过硬了吗?肯定没有。“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老师们制作的微课良莠不齐质量堪忧”,这是给我们上课的专家们自己说的。确实,三次学习下来,关于“微课”,不同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读,给我的感觉就是,只要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PPT课件是微课,教师自己录制的教学片断是微课,网络上现成的视频是微课,从某部电影或电视连续剧里剪辑一段是微课,随便用手机拍一段还是微课……让孩子在这样的“微课”所组成的“MOOC”里去“淘课”,无异于让孩子们在垃圾堆里觅食。要知道,可汗学院从2004年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整整十个年头了,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发现,无论是课程完成率还是考试通过率,“MOOC”的表现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
更重要的是,就算“MOOC”和“微课”的品质得到了保障,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效果,“它们”也不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全部,因为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当他受到委屈的时候,他需要拥抱;当他紧张的时候,他需要微笑;而当他努力的时候,他需要鼓舞;当他自豪的时候,他需要掌声……像这样给孩子心灵以呵护、温暖和滋养,是“它们”所永远无法给予的,而这,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