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 李华明
扎实而快乐的综合实践
●黄敬李华明
如何从众多的教学研究问题中,选出一个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以此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成果的辐射力,是宜昌市西陵区滨江小学数学教研组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学期学校数学组成员一起分析了小学数学教材,发现它主要包含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前三个领域都有清晰的知识体系,明确的知识点,而“综合与实践”侧重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融通,强调学生参与和兴趣激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我们认为,以“综合与实践”为课题,能更好地将学科教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关联起来,是探索“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理念的具体途径。此外,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编排量较少,再加上《课程标准》指出“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这样灵活的处理建议在实际教学中的现实困境是“综合与实践”处于虚化、弱化的境地。怎样选择内容?如何组织和实施?如何开展评价?……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集中团队的智慧,来撬一撬“综合与实践”这块学生数学能力的短板,啃一啃数学教学研究的硬骨头。
为了使研究组成员对综合与实践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数学团队组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特别是分三步深入研究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步,“人人读”——研究组成员每人一套资料,40岁以上骨干教师读中做标记,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边读边批注,并将其他教师的标记整理汇总,汇总后的资料复印成册,分发给全体数学教师学习。第二步,读“薄”——将相关内容梳理成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实施实例五个方面。第三步,读“厚”——全体教师对照学习课标与课标解读,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标的内涵,并且把课标和解读对应内容的页码做好批注,以便后期进行资料查阅。
深入地学是为了扎实地做。下面笔者将结合两个课例谈谈具体做法,一节是六年级的《我们的队伍有多长》,另一节是三年级的《校园中的测量》。
研究素材的选取。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现实,包括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在选择活动主题过程中,研究组成员发现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车队有多长”的内容不贴近学生的现实。因为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测量大货车的长度不具备现实条件。根据学生的生活现实,他们对“自己的队伍”才有更直观的体验,如做操、集会、表演都离不开排队。于是,最终确定以学校运动会为问题情境,研究“我们的队伍有多长”。因为只有尊重了学生的现实,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环节的设计。环节清晰是行动明确的保证。《我们的队伍有多长》一课共分为四个环节,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一次小型科研活动。
1.发现并提出问题——“选题”。科研活动首先要确定对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对象(问题)怎么来呢?以下是三位教师的不同尝试:A教师出示情境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诸如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有多少人观看了等问题,教师经过“梳理”后确定了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队伍有多长”。课后观课者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零散,没主题!提问梳理环节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下!看似“梳理”出的“队伍有多长”的问题,实质上是教师抛出的问题,与其他学生的提问没有关联。于是,研究组成员决定进行课堂重构,这就有了B教师“出示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果然,课堂的效率提高了,但看似流畅的课堂进程中却没有将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激活。症结在哪里?全组教师仔细分析后发现:A、B案形式上有区别,但实质上都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因为教师已经定好了研究主题,学生只能局限于此。看来,要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就必须还学生思考的空间!接下来的讨论中,研究组确定了C方案:“请同学们当当设计师,来设计我们全校的学生队伍”。这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队伍排列方案,不同的队伍排列就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一下激活了。由此可见,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对象确定需给足学生自主选择权!
2.分析问题——“开题”。确定对象后,怎么去做?方法是关键。在《我们的队伍有多长》一课中,教师这样开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得到这些数据?”引导学生针对研究问题分析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讨论确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有的小组是将全校一千多名师生排成两列,他们认为只需要量出两个人之间的间隔、调查出全校总人数就可以计算出队伍的大概长度。有的小组是分班排列队伍,先测量每个班的长度,再算出队伍的总体长度……总之,学生根据自己的队形设计,自主选择需要的数据及搜集方式。明确“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得到这些数据”之后,学生进行小组分工。调查员、记录员、测量员等角色明确各自任务,约定活动时间。小组活动方案基本成型。
3.合作实践——“做题”。有了方法的铺垫,实践环节才能有的放矢。由于《我们的队伍有多长》是学生的自主设计,而且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基于“课内外相结合”的综合与实践的原则,研究组决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测量、搜集数据。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跟踪了解后惊喜地发现:合作能力强的小组搜集数据比较全面,能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如学生的间隔、班级数的差异等等。
4.汇报评价——“结题”。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通过“汇报评价”可以一目了然。在《我们的队伍有多长》一课中,很多小组都选择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队形设计与队伍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组的教师在欣赏学生灵动思维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汇报形式单一,还可以尝试多媒体技术、实践报告、数学日记等形式;汇报语言呆板,照本宣科,没有感染力;汇报中缺少质疑互动,没有激起思维的碰撞……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
于是,研究组成员决定在《校园中的测量》一课中,坚持《我们的队伍有多长》中做得好的方面,即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的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题环节肯定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方案,方法开放……并重点在提升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效上展开研究。
①让学生觉得“有趣”。研究组成员选取了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教材《校园中的测量》一课。学生刚刚认识了长度单位,了解了各种测量工具。当一名工程师,测量校园中的物品,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玩”的事,于是他们对活动充满向往,对测量充满好奇。
②让学生会“测”。学生看似都会使用测量工具,说起测量也都是跃跃欲试,可是他们真的会“测量”吗?通过课堂观察,研究组成员发现:学生使用厘米尺测量的时候都知道将零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但皮尺上面没有零刻度线,而且正反两面的刻度不同,看起来很熟悉的“尺子”却不知道怎样使用;学生在测量弯道的时候没有将皮尺与跑道贴合,导致结果误差很大。因此,研究组成员决定:对于学生很少用的工具,在使用前教师要做必要讲解;对类似弯道这样的测量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起点、中间、终点各段的测量和读数都要有人负责。
③让学生会“讲”。为使学生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组成员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前有思考。测量之前,教师提出“你打算怎么测?”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中有记录。测量活动中,设计“小组记录单”帮助学生直观、简要记录。直接让他们在示意图上进行记录,并提示重点记录数据,这样大大缩短了学生的记录时间。后有整理。在学生实地测量完后,留出3分钟时间让他们整理数据,准备发言。这样学生汇报时条理比较清晰,重点突出。教师还可以提供这样的小贴士:“我们测量的是:_____;我们是这样测的:_____;在测量中我们遇到了______困难,是这样解决的:_______。”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学生变了。“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上综合实践课呢?”“老师,我还想测学校旗杆的高度。”“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呢?”……好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度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相互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变了。课堂上,听课教师把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把学生当成自己教学的镜子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教师感慨:“解放了学生才能解放自己。”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数学组团队的力量变强了,心更齐,劲更足了!
课堂变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教室可以在操场、可以在校外。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可以热热闹闹,可以安安静静,教师与学生一起置身于情境中,享受“大问题”带来的开放自由,沉醉于“探索研究”的自主灵动,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见证。
怎样进一步把“综合与实践”课题研究做得更扎实有效?研究组成员做了如下思考:丰富研究资源。由于两个案例都是测量类的,可以在测量的内容上拓宽挖深:一是将测量类型进行横向拓展,开发出新的案例,如速度的测量、液体的测量。二是借助已收获的方法和经验应用拓展,运用到其他事物的测量中。开展过程性评价。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开展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态度。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滨江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