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义,唐式校
(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 连云港 222300)
影响鸡的氨基酸需要量及营养价值的因素
王义,唐式校
(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从营养观点看,与其说蛋白质,不如说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真正必须的营养物质,因为鸡采食的饲料蛋白质在胃液和肠液中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大多数氨基酸是具有氨基(-NH2)的脂肪酸的衍生物。目前已知在饲料中分布得最广的有22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以不同的比例及不同形式组合成各种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如果缺乏,会引起不良后果。
关键词:鸡;氨基酸;营养缺乏
1氨基酸的分类
按氨基酸的性质分类,一般分为中性、酸性及碱性三大类。中性氨基酸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含硫氨基酸、杂环状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精氨酸、瓜氨酸、组氨酸。
按对鸡的营养需要,可把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1]。必需氨基酸指鸡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而合成速度及数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那些氨基酸。下列10种是鸡的必需氨基酸,应由日粮中经常供给,即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雏鸡还需要甘氨酸。另外,胱氨酸能代替部分蛋氨酸需要,酪氨酸能代替部分苯丙氨酸需要。非必需氨基酸指鸡体内能合成,而且合成速度及数量能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料供给的那些氨基酸。
2氨基酸的转化
对上述氨基酸必需与非必需之分,不是绝对的。应该注意到,非必需氨基酸并非鸡不需要的氨基酸,而只是说明这些氨基酸可以由饲料供给含氮物或由其他氨基酸在体内合成。日粮中非必需氨基酸不足时,会提高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如胱氨酸不足时蛋氨酸的需要量势必增加,以便在体内转化为胱氨酸。因此,充分供给胱氨酸时,可以减少蛋氨酸的消耗。
3氨基酸的比例
鸡的生命活动包括生长期鸡体蛋白质的合成与成年鸡体组织蛋白质的更新,需要外界供给一定数量和一定比例的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种类与比例有关。饲料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越完全,量越多,越接近鸡体组织的氨基酸组成,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如一些油饼类饲料、豆科干草粉和一些动物性饲料即属于此类氨基酸含量多、比例较合适的饲料[2]。
4影响氨基酸需要量的因素
在氨基酸需要量的资料完全的地方,可以只根据氨基酸的组成来考虑蛋白质营养,饲养标准中所列出的蛋白质水平主要是有助于说明日粮中的最低蛋白质水平。
4.1饲料消耗
鸡饲养标准中所列出的需要量只适用于温和气候(16~24℃),采食量随着气温而变化,氨基酸需要量的百分数也应随着变动,才能保证鸡每天获得足量的氨基酸。
4.2生产力
氨基酸需要量与鸡的生长速度或产蛋强度呈正相关。如雏鸡生长快,每天的氨基酸需要量就高。
4.3遗传性
同一个种的鸡因品系不同需要氨基酸量也有差异。
4.4营养因素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需要量随着日粮中蛋白质的增加而提高。在合适的蛋白质水平下,添加最缺乏的限制性氨基酸会显著提高生长速度或生产力。所以应尽可能满足全部氨基酸需要量,防止氨基酸或蛋白质过量。
特异性氨基酸关系。蛋氨酸—胱氨酸: 在代谢过程中,蛋氨酸很容易转化成胱氨酸,而胱氨酸不能转化为蛋氨酸。对于蛋氨酸的需要只能用蛋氨酸来满足,而对胱氨酸的需要则可用胱氨酸或蛋氨酸得到满足。苯丙氨酸—酪氨酸: 对苯丙氨酸的需要只能用苯丙氨酸来满足,而对酪氨酸的需要则可用酪氨酸或苯丙氨酸来满足。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与丝氨酸可以交替利用。
拮抗作用。结构上有关的氨基酸中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对于一组结构有关的氨基酸,增加其中一种或两种氨基酸的需要量,就会使该组中其他氨基酸需要量增加。
氨基酸平衡情况。日粮中补加限制氨基酸,重要的是补充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然后补充第二限制氨基酸,如果只是过量地补充第二限制氨基酸,就会产生不平衡。并且加重第一氨基酸的不足。
氨基酸转化维生素。蛋氨酸所含的甲基可与胆碱互换,色氨酸可转化为烟酸。
其他因素。氨基酸的结构、性质、有效性都能影响氨基酸的需要量,在自然界中存在的L—型氨基酸比D型氨基酸易被吸收,中性氨基酸在肠道中比其他氨基酸易吸收。在根据饲料组成和化学分析材料计算日粮成分时,通常把氨基酸的有效性假定为80%~90%,这种假定不一定完全正确,有些副产品的自然状态(如羽毛)难以消化;有些副产品(如血液过热处理后)也难消化,肉粉和大豆油粕也受到加工处理方法的影响,这就有必要在配合日粮时予以适当修正。
5影响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因素
5.1日粮配合的合理性
许多饲料蛋白质,总是经常缺少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如果将饲料配合起来,解决氨基酸的平衡性,发挥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补充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日粮的蛋白质利用率。现在这种互补作用已为饲养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如玉米蛋白质中缺少色氨酸与赖氨酸,而动物性饲料及豆科植物的蛋白质中含量较多,互相配合,可以使日粮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大大提高。如果必须氨基酸平衡,那么用含蛋白质16%的日粮培育肉用仔鸡的效果几乎和20%~23%蛋白质水平的日粮效果一样。
5.2合理应用蛋白质养分的时间因素
饲料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后,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贮留。在鸡体内合成一种蛋白质时,须同时供给数量上足够的比例上合适的各种氨基酸。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应用蛋白质补充饲料时,应经常性的搭配喂给,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5.3加工调制方法的影响
饲料蛋白质经物理、化学因子的作用常发生变性,如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而形成不再溶解的沉淀。饲料蛋白质的加热处理可使绝大多数蛋白质(包括动物性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降低,特别是赖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易受热的影响,在消化时分解变慢而不完全,有些氨基酸还可能被破坏。但大部分豆科籽实适当加热处理则能提高生物学价值,其原因是籽实中含有一种能抑制胰蛋白酶作用的抗酶,生饲则使消化率降低,蛋氨酸的吸收量减少。特别是大豆、花生和蚕豆,抗酶多,更不宜生饲,在大豆中,含有植物皂素,能抑制雏鸡的生长,经加热后能使其成为无毒物质。豌豆则例外,因其中没有抗酶,加热仅能引起胱氨酸被破坏而使营养价值降低。
5.4某些添加剂与含氮物质吸收利用的关系
饲料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与机体生理机能起作用的许多活性物质有关。
随着对维生素作用机制的研究,现在已经清楚的了解到很多氨基酸的代谢反应,冬季补饲富有含胡萝卜素的饲料能改善蛋白质营养水平。如用玉米为主的日粮喂鸡,补加少量烟酸可以提高玉米蛋白质的利用率。玉米中含烟酸很少,而且缺乏色氨酸。关于维生素B12,畜牧生产中已经证实能提高植物性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维生素与甲基和嘌呤的合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有关。
在鸡日粮中补给磷脂能提高饲料氮的沉积。磷脂在合成体组织磷蛋白时起重要作用。雏鸡与产蛋母鸡,补加磷脂均对生长与产蛋量有明显效果。
6必需氨基酸的生理作用及缺乏后果
鸡需要的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对机体代谢均有其一定的营养作用,反映得最明显的是缺乏后雏鸡生长停滞。鸡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在植物性饲料中,缺少的主要是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因而把上述三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在配合日粮中应特别注意。上述某一种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就会严重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并影响到整个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必需氨基酸的生理作用及缺乏后果,见表1。
表1 必需氨基酸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缺乏后鸡的症状
6.1临界性缺乏
鸡生长慢,羽毛异常,蛋变小,产蛋量低(但不影响孵化率)由于缺少赖氨酸致使黑色羽毛或红色羽毛缺少黑色素。有酮体脂肪和肝脂肪沉积增多的趋向,在能量、蛋白质比例过宽时,生长速度减慢或产蛋量减少,伴随着这种情况,饲料的消耗过量,酮体脂肪肝较多。
6.2严重缺乏
鸡采食停止,由于缺乏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而致使舌部变形,在4~5d内停止产蛋,损失体重。产蛋鸡蛋消溶,消化道郁积,死亡。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畜牧学校.家畜饲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3.
[2] 刘涛.现代养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2-0050-02
中图分类号:S816.71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资助(SXGC[2015]142)
作者简介:王义(1967-),男,江苏东海人,高级兽医师,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