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层次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现阶段高等院校会计类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就业的因素,进而针对如何改善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会计类专业;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发展对策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日趋复杂的社会和企业环境也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等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优化学生的就业现状,纷纷开设会计类相关专业,会计类专业学生数量日益增多,给会计类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导致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毕业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困境。而且由于部分高等院校盲目的开设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类专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进一步加大了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提升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改善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 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相关调查发现目前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就业行情并不好,表现在多方面。首先,高等院校扩招使得会计类专业学生数量非理性增长,学历的差距给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困境,再加上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数量的增长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企业对于会计类专业学生的需求热情也大打折扣。其次,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率较低,受调查的企业表明,作为企业自身而言,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高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导致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缺乏会计人才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实践经验,而且大部分学生也没有会计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这就严重降低了高校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就业水平。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有必要进行会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影响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市场因素。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会计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自然就提高了就业门槛,对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部分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强,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第二,学生自身因素。影响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水平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给会计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类专业高职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较高的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水平,要能够适应现代化的会计岗位工作需求。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都没有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而不能良好的就业。
3 改善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3.1 明确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方向 为了提高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等院校必须明确会计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要以培养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学生首先要具备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和掌握经济管理、会计、财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现代化的会计工作环境,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计算机和相关会计软件操作技能。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以此来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性,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提高自身就业的专业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等会计类专业证书,从而使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用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另外,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设施,从而提升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3.2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根据现阶段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会计类专业高职人才的实际能力要求,高等院校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实际岗位需求。首先,学校要根据会计类专业高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增加学生校外实践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进而协助解决高校会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会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加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利用假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中实践、参加创业活动等,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会计类专业知识的体验,从而多渠道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需要高等院校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整体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琳,戚倩倩.江苏省高职会计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调研启示[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1:94-96.
[2]王艳利.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106-108.
[3]赵晓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3,07:117-118+125.
课题项目:本文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