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黎
摘 要: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较大潜力的技术。相比于直井注水采油而言,水平井注水采油能形成线性驱动和延长注水突破时间,从而提升波及效率,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并探究了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对采油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水平井;均匀酸化技术;多点注汽技术;水力喷压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4.141
在传统采油工程中,水平井的应用范围较小,主要用于气顶油藏、底水油藏、低渗透裂缝性地层横穿裂缝的汽水推进。近年来,随着采油业的发展,钻井技术得到了发展,钻井成本逐渐降低。因此,在采油工程中,水平井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
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大致包括水力喷压技术、多点注汽技术、均匀酸化技术和举升工艺。
1.1 水力喷压技术
水力喷压技术全称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水力喷砂射孔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的统一体,其应用过程分为水力喷砂射孔、水力压裂和环空挤压三个阶段。水力喷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为不使用桥塞和封隔器便能实现自动隔离和定点压裂,且能对管柱进行多段压裂,这样对储层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水平井油层的技术改造。
1.2 多点注汽技术
水平井注水采油过程中的多点注汽技术指的是在分析井底物性条件的基础上,使用水平井注汽动态分析的相关软件,在长水平井段安装注汽阀,并使软件与注汽阀同时作用于注汽过程。其中,注汽阀孔径要在软件的辅助下确定。
1.3 均匀酸化技术
酸化技术是指一种能解除油污污染、促使油井产能有效恢复的技术。相比于直井而言,水平井的均匀酸化较为困难,其具体流程如下:①分析储层的敏感性,以不同的油层物性为依据优化酸液体系,在缓速酸体系的作用下,酸与岩的反应速度变慢,从而使地层实现深部酸化;在酸液中加入缓蚀剂和胶束剂,以达到降滤失、减缓酸液对管线设备腐蚀的目的。②均匀布施酸液。在水平井酸化的过程中,其酸化效果是通过均匀布酸来实现的。以水平井油层物性、储层岩性、水平段的特点和完井方式为依据,开发了一种均匀布施酸液的新工艺——投球分段酸化。为了保证该工艺的使用效果,设计了一种分段酸化管柱。该管柱由滑套密封器、喷砂器和扶正器组成,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酸化管柱。③化学助采技术。采用化学助采技术不仅可解决多轮蒸汽吞吐后水平井水平段不均匀运动的问题,还能促使原油的黏稠度降低、采收率提升。化学助采技术使用的药剂配方包括泡沫凝胶体系和高效驱油剂。其中,泡沫凝胶体系的耐温性能较好,其主要成分为有机交联剂、聚丙烯酰胺、无机增强剂、耐高温油溶性树脂、发泡剂和热稳定剂,能有效封堵大孔道和高渗透层,从而改变地层中的蒸汽流道,使其通向低渗带和低渗层,最终扩大波及面积;高效驱油剂的洗油能力较强,其主要成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助采技术的应用流程分为3个阶段,即在注汽隔热管柱的作用下注入发泡剂和高温凝胶调剖剂;注入氮气(注入速度为800~1 200 m3/h),注氮结束后,关井反应48 h;注汽,并使用加油泵将一定比例的驱油剂通过蒸汽仪器注入底层。
1.4 举升工艺
根据水平井的特点,使用常规的柔性金属泵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卡泵的现象,应选择防脱、抗磨的配套设备,解决抽油杆断脱等问题,从而延长泵的检修期,保证水平井的正常生产。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A油田地处复式油气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共有14个开发单元。其地质特征为断层多、含油层多、油品的类型多、储层的类型多。其中,共包含3种类型的油,即稀油、稠油和高凝稠油。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各区域表现出了不同的开采特征,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油层厚度大、直井开发模式不适用、注水采油区块在注水后含水量上升速度快等。此外,在隔夹层发育不完善的区域,其底水中含有水锥,且低渗层油层的物性较差,导致注水较为困难;油井出砂较为严重,对其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2.2 效果分析
自2010年该油田使用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开采以来,日产液335.8 t,日产油112 t,累计产油1.48×105 t。该油田开采的改善情况分析如下:压裂项目应用1次,累计增油1 043.2 t,投入资金79万元;解堵项目应用3次,累计增油2 632.8 t,投入资金448万元;多点注汽项目应用22次,累计增油10 903.4 t,投入资金56万元;化学助排项目应用5次,累计增油4 113.6 t,投入资金201万元;防磨器、柔性金属泵项目应用103次,投入资金103万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平井注水采油是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基于A石油采区的油层特性,直井采油工艺并不适用于该区。因此,采用水平井注水采油技术对其进行了二次开采,有效提升了该区的采油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立军,朱铭,尚彦鹏,等.水平井井区不稳定注水数值模拟——以敖南油田M72水平井井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01).
[2]陈章顺,王平平,杨博,等.安83区水平井第二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可行性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15(07).
[3]张一羽,孙金锋,辛林涛,等.水平井浅测分段注水管柱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13(06).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