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时光流影”探未来之路

2016-03-16 10:01李旭
出版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像古文字电子书

李旭

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紧紧抓住“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立体化的全媒体出版”之路。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主要是抓重大项目,要品牌,要影响,新媒体融合领域主要是抓“时光流影”,要未来,要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边上,由传统电子音像事业单位向新媒体出版企业全面转型。

结合自身产品特色 探索未来转型之路

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传统电子音像出版企业作为传统出版企业的一个组团,由传统数字出版物和音像出版物向数字电子在线出版和数字音像在线出版转型亦是题中之义。其最具有标志性的一环就是由静态的固化的线下独立单媒体产品向动态的互动的线上复合多媒体产品转型,或做数字化平台,或做专题数据库,或做在线直接发布的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产品等。传统的出版社向“出版网”转型,原先出版社线下出版的传统产品内容经过技术的改造与介质的转换,可以直接在各种网络平台包括自建的平台上发布、点击、下载、收费、分成。出版社转型为出版网,组建“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网”或“时代新媒体出版网”等,不仅本身出版的音频、视频、影频、手游、动漫产品等可以直接发布,点击下载,其他出版机构和社会作者制作的产品也可以在线发布,一键发布,收费浏览或广告植入。将来作者或出版机构的电子书或音像制品可以直接上传,自制作、自发布,收益与网站分成或向网站交纳渠道使用费。

为此,我们未来几年的转型之路,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启动探索:开发重大出版项目、开拓全媒体出版平台、开发一系列专题数据库、策划独立的电子书与音像制品在线出版等,全面加强数字内容建设,并通过内容增值收益实现经济效益。

1.用新媒体手段开发重大出版项目

抓主题出版和创新出版模式,坚持以大项目带动产品的延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我们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主题,策划出版了由团中央主编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的中国梦·微电影》等一大批文化产品。目前在做的重大项目除了数字版《昆曲艺术大典》外,还主要有音像版的“中国民族古文字导论多媒体系列”(23种)、《中国小岗村》、《中国名镇大系》电子版的《大英博物馆馆藏西夏珍稀文献集成》等。2016年计划在自己原先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岗位上策划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殷墟文化大典》(6卷、450万字,1.2万张图片)的基础上,继续与安阳殷墟博物苑合作录制“数字殷墟 ”项目。三年前约稿的《中国篆书》(4卷本),也计划在纸质版的基础上推出数字版。《中国小岗村》5集纪录片计划2017年推出,作为2018年中国农村改革开发40周年的献礼。《昆曲艺术大典·音像集成·录像选汇》项目自2014年开始启动,已完成所有文字、视频、图片等内容的定稿。电子书“中国梦”系列小说(8卷)业已定稿。重大主题出版项目盘配册《抗日名将孙立人画传》也已出版。

2.建设全媒体出版平台

除了业界已耳熟能详的文化社交自出版平台时光流影www.timeface.cn,我们还在策划开发面向传统电子音像作者服务的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网”“中国民族古文字网”两种。前者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传统电子音像出版内容的在线出版、在线阅读和在线视听,提供满足用户体验与互动的全媒体出版服务,后者实现中国各种民族古文字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的在线出版、在线查阅、在线学习等,为民族古文字(即少数民族古文字)的学习、研究提供专业化的在线服务。

3.建设一系列专题数据库

“十三五”期间我们策划的要努力完成建设的数据库项目有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中国民族古文字导论多媒体系列”(23种),还有“丝路音乐大系”、“中国的世界遗产大系”、“中华传统文化盲童听书馆”、淮军档案、黄梅戏数据库、中华成语故事视频等专题数据库。这些专题数据库,也将是我社未来几年出版数字出版物和录制音像产品的主打方向,这是一个系统的长线工程。数据库的建设是持久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注入新内容,力争做到本主题的第一和最全。以纳入时代出版“十三五”规划发展报告的专题数据库——“中国民族古文字网”为例,“中国民族古文字导论多媒体系列”(23种)由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统一牵头实施,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具体落实出版,项目各单品种的作者都是目前国内在民族古文字方面的一流专家学者,主体承担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其他还有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与机构相关各民族语言古文字专家。

4.策划与开发独立的单项数字产品

到新媒体社之后,我作为一社总编,示范性地策划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华抗倭史话》的电子书,作为试水,向电商渠道和所有销售电子书的全平台发布。我们2016年后续跟进的有“中国梦”(8卷)、“大唐诗人系列传记”(4种)、“中国篆书”等一大批电子书的出版。而且我们还在设计筹建电子书自出版平台“时代电子书出版网”,在某一垂直领域电子书市场如文字古文字类做足文章。关于一般原创精品选题,我们则主要是立足当地,多拍摄接地气、有市场的音像产品,如《淮河治理二十年》、《淮军档案》、《少先队活动课例系列》、《创意科学DIY》、《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故事一百例》等适用于广大读者的选题。尤其是加大国学、教育、实用生活类视频节目的录制。在2014年拍摄150小时、制作500小时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拍摄与制作的时间翻了一番。2016年还将继续增加。在内容增值方面,我社近两年内容增值的收入净利润都在100万元以上。

“1+1+N”,以大出版理念为指导

在媒体融合和大数据出版时代,各家传统出版企业都在思考自己的路如何走。作为一个中小型电子音像出版社,我们也在思考未来如何进一步精心布局。结合几年来的思考,笔者给出的数字出版公式是:“1+1+N”,即一个平台、一个数据库、n种电子书+纸质书。一个出版企业、一个编辑部甚至是一个编辑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数字出版思维。一边做实际操作,一边做理论总结,已成为多年编辑工作的习惯。对于出版转型,我骨子里的认识是,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转型是必然的,晚转不如早转,早转早主动,早转就能占据有利的位置,这一过程虽然艰辛,但创新终究是快乐的。

对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笔者有三点思考:

一是未来一流的新兴出版机构都应该有自己的全媒体出版平台。出版社要成为一流的出版与服务机构,必须做属于自己的平台,专业出版机构要做垂直型的平台,做大了,某一垂直领域的内容聚合优势也将自动聚集。

二是数字化时代,出版业在重新洗牌,大众阅读方式和出版盈利模式在发生改变,转型做数字出版、新媒体出版、大数据出版,未来几年是出版机构站队的最后的机会,是地方出版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乃至国际化出版企业的最好的时机。互联网时代地方队做强做大某一垂直领域,也能成为某一领域事实上的“国家队”。

三是数字出版数字产品的盈利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量变到质变。做数字出版要扎扎实实地做积累,在某一个版块做积累,创造性地做积累。

未来,出版的概念将是一个“大出版”的概念,出版的概念边界日渐模糊,新闻、广播、影视在科技推进媒体融合时代都是一种新出版、大出版的形态。对于内容传播的自出版的出现让出版本身就是一种新闻行为,对内容加上录音放到网上就是广播,将一段段有趣的视频经过加工放到网上就是微电影、微电视,出版成为一种全民性的大众行为。

在全民阅读时代,借助互联网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甚至可以逐步推进免费出版、免费阅读,通过智能化出版4.0的手段普及高深的思想,提供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让经典走进文盲的大脑,让艺术修养走进平凡人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新媒体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猜你喜欢
音像古文字电子书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