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散文的文化建构

2016-03-16 10:24李文莲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

李文莲

摘 要:人类文明是通过文化来表现和实现的,也是通过文化来塑造的。文化对生命具有塑造作用。中国新时期散文作家由于学识、经历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而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又赋予他们的散文理性的精神特征。新时期散文作者中的三代学人以思想的穿透力、充满生命激情的创造力直接触摸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理念精神及生命感悟表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文化;作品特色;思想构成

文化与文明不同,在18世纪以前,西方只有“文化”一词,它源于拉丁文culture,有耕作、培养、发展、尊重等含义,表明人类的一种开化状态,与不开化的自然状态相对立;近代“文化”一词的意义不断引申,到18世纪后,“文化”逐渐涵盖了整个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凡人类产生以来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劳动结晶,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均被称作文化。事实上,“文化”的界定并不统一,威廉斯就概括了文化的三种界定方式。“第一种是理想的文化定义。这种定义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在这一项下文化是指我们称之为伟大传统的那些最优秀的思想和艺术经典。其次是文化的文献式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第三种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文化是一整体的生活方式,正是这最后一种定义,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这种定义,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阐发某些伟大的思想和文化作品,而是阐明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某一文化中“共同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社会”定义不仅涵盖了前两种定义,而且包括了被前两种定义排斥的,在很长时间里根本就不被承认是文化的众多内容,它们包括“生产组织 家庭结构 表现或制约社会关系得制度的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流的独特方式等等”。威廉斯要求我们把文化过程看作一个整体。”[1]杰出思想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划分文化和文明的区别,他说文化是人类的精华,是活生生活泼泼的,永远充满创造力,带着彩色和味的有情人的世界,是永远发展更新的。而文明则是指文化终结的物化晶体,是个器物的世界。也就是说,文化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千百年来,人类在文化的熏陶下走向文明,人类精神的文明进步是通过文化来表现和实现的,也是通过文化来塑造的。显然,长期浸润于人类文明成果中,个体生命的思想、行为等能够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对生命具有塑造作用。中国新时期散文作家由于学识、经历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而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又赋予他们的散文作品以理性的精神特征。

一、三代学人风采及散文特色

新时期中国散文界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是一批老年作者及其作品。这些散文家被论者称为老生代。文革结束三十年来,老生代一直引领中国散文的风骚,如今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已近尾声。纵观老生代散文的创作实绩,可以说:“他们取得的不仅仅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阶段的成绩,他们最好的作品将作为中国散文最主要成果的一部分而流传后世。”[2]从社会接受情况来看,老生代散文的发行与大众视像审美转型并行不悖,这的确是让人惊奇的事情。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传播媒介的变化已促使大众的审美发生转型。音像制品高度发展,大众由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 ,正像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的确如此,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视像传媒” ,电视制品铺天盖地,流行歌曲随处可闻。在这视像审美的文化生态环境里,老生代散文却被大量印行,广为传颂,甚至成为后几代散文作者学习、模仿的对象,这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奇观”[4],更是视像审美社会的奇迹。散文是作家人格智慧的艺术体现,优秀的散文展示的是散文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与精神轨迹,老生代散文就是他们“生命、情感和内在现实”的直接外化。而老生代作家内在现实世界又是如此丰富浩瀚。他们大多都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此同时,他们多数还受过正规的外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深厚的文化学养为他们老年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五四文化精神的浸染开启了他们的个体的生命意识,而动荡的岁月、文革的洗礼使其在坎坷中体悟生活、磨砺性格;人到老年的宁静平和又平添了他们咀嚼回味的勇气、梳理升华的智慧。学养、经历、岁月;感悟、积累、思考,这一切使老生代作家充满了理智和智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东方的人生哲学;“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5],这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人生智慧。可见,无论东方西方,都认为只有在生命的巅峰,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在眼前。老生代作家就已经攀登于生命的高处,拥有了俯视“众山”的胸襟和气度,他们已经达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生命境界。兼具如此生命的密度和长度的老生代一旦举笔为文,往往就包含着生命的质感。而新时期老生代的散文创作常常是与他们的个体生命历程互释互读互会互融的过程。老生代散文是他们风雨人生的见证,包蕴着作家精神世界的独特景观。楼肇明先生研读老生代散文后曾经称赞老生代说:“他们是开放眼光的爱国主义者,是胸襟广阔的生命的挚爱者,是平和谦实的存在的诠释者。”[6]这不是奉谀之词,而是一位研究者的理解、同情与尊重。

如果说老生代作家及散文作品有着铅华落尽后的从容与睿智,那么,中年学者及随笔则带有学理性的深刻。他们多为大学、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在各自领域内取得骄人的成就,为一门学科或流派的权威诠释者,他们大多受过正统的学院式教育,拥有扎实的学业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凝聚者。与此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沐浴了西方文化光泽的照耀。“其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博大精深的国学底蕴、有心于物外而不为外物所羁的自由心境,使其属文举重若轻,单指抗鼎,运斤成风。特殊的学术氛围环境又使其气定神闲,不急不躁地过滤思想,不温不火地舒展思绪,从容不迫地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地锤词炼句,充满‘通‘识之慧。如果说祖国大陆自五十至七十年代一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当代文化脱节造成两个巨大的断裂带,那么这些学人正是这段当裂带的修补者,是中华文化的真正传人。他们锤炼秦汉风骨,沐浴欧风美雨,与古今大贤大哲对话,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深耕细犁、各领风骚的同时,也往来鸿儒,羽扇纶巾,舒展自如地煮字蒸文,与这种文学上的极致文体做智力博弈。他们借鉴、整合、吸纳了二十世纪机器前代的整个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在文化的丹炉中历练,佐以历史的沉思、哲学的思辨、宗教的悲悯、人文的情怀,而至披沙沥金,炼蜜为丸,以其文化批判品格、人文思考的高度和对散文艺术品质的创新和提升,与老一辈学人一起创造了当下散文、随笔所应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此界的支柱和中坚。冯骥才的艺术随笔,肖复兴的音乐随笔,葛兆光的思想史随笔,葛剑雄的历史随笔,何怀宏的伦理学随笔,王蒙、邵燕祥对‘文革的回忆,钱理群对鲁迅思想的体认,刘军宁对自由精神的追求,雷达对文艺理论的研究,周国平对尼采哲学的诠释,梁治平对法律文化的解释,韩少功对米兰·昆德拉德解读,朱学勤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林贤治对‘五四精神的反思,谢泳对《观察》杂志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关注,潘旭澜对太平天国的质询,张守仁、林非、谢大光、楼肇明对散文理论的研究,崔道怡、舒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忱,以及陈平原、王岳川、陈思和、孟繁华、周明、汪辉、蒋子丹、李辉、南帆、吴亮、李书磊等都贡献了个性、优秀的作品。”[7]

年轻一代学人、作家,是在更加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生命的激情使其作品充满了创造的活力,“青春激情和人文精神的展现,对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颠覆,对个体生存的体验,对固有模式的冲击,对中国汉语结构、节奏、句法的创新,使他们充满创造的力量。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更趋开阔,探索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艺术手段更趋多样,行文更趋自由,或汪洋恣肆,或凝重尖锐、或飘逸隽永……每一个个体都发出个性的声音,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字里行间不经意便把他们的才情学识、品质个性、气质风范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在感性和知性上达到了极好的结合,改变了几十年来板结、凝固的思想叙述和传播方式,改变了固有的机械、僵化的接受方式,同时让文化恢复到了质疑和批判的功能,让历史理性精神得以回归。”[8]

三代学人风采各异,虽然其文化学养并不相同,但相对深厚的文化背景,使其散文作品都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及清醒的理性精神。老一代学者的睿智、中年学者的深刻、年轻学人的激情都带有人生积淀的痕迹,不同的文化背景也造成他们各不相同的风度特色,但是智慧、思索、创造都离不开理性思维,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又使他们都善于思考,基于现实及历史的思索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也赋予他们的散文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新时期散文的思想构成

强调散文的思想内涵,增加散文的理性厚度是新时期散文作家及理论家的共识,也是读者的要求。史铁生认为:“散文最要紧的是真切的甘薯和督导的思想,是对生命的发问。”周涛认为:“散文是思想的美丽的容器。”韩小蕙认为:“好的作品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映了现实(包括深刻地反映现实),而且还要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回答出新的历史时期所面对的社会思潮新困惑。”楼肇明认为,散文质的规定性就是“文化本位星,与史与哲学相绾结的思维性,以及在审美变革中的先驱地位。”1994年中国作家协会散文研讨会在湖南岳阳举行,大家一致认为“散文须有思想,”“人类的精神能走多远,散文的精神就能走多远。散文创作不可缺少精神指引。”[9]

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一步步开放,人们的思想、言论越来越自由,传统文化的回归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引进,不仅拓宽了人们的思路,而且使人们的思想富有历史的纵深感。散文作家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和人生经历,接受不同的思想影响。作家们思考的角度方法不同,关注的内容、写作的方式也不相同,众多的作者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呈现出多元复调的状态,既有启蒙话语,又有人道主义话语;既有自由主义的话语,还有道德理想主义的话语,作家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和方法,使作者的思想具有了包容性,不再盲目地排斥他人。

新时期散文思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回忆中亲近历史

回忆过去,亲近历史,是新时期散文写作的一大特点。中国在20世纪发生的大事件与名人,人类有史以来发生的大事件与名人,个人的小事与无名之辈都成为散文关注与表现的对象。回忆这些事件与人物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表现这些事件和人物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为今天的人们提供精神经验。谢有顺在《每个作家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文中,借用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话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你可以记住某件事,但不一定能回忆它。‘回忆力图施展人类生活的永恒连续性,确保他在尘世中得存在能保持在同一进程上,同一种呼吸里,能被表达于同一个字眼里,而简单的记忆,记忆的不过是材料,它因为无法拥有真实的、个人的深度,必定走向遗忘。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说,回忆有时比记忆更有价值,精神的真实有时比经验的真实更为重要。”[10]首先是对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历史人物的亲近与回忆。散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再现这些人物的精神风貌与人格魅力,建构当今知识分子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张中行笔下的“可感”“可传”之人,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富有魅力的文化人格显示出文化之至美。如写章太炎,“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不同。“他知”中的章太炎“学问方面,深奇;为人方面,正,强。学问精深,为人有正气,这是大醇。治学好奇,少数地方有意钻牛角尖,如著文时好用生僻字,回避甲骨文之类;脾气强,有时近于迂,搞政治时有时就难免轻信;这是小疵。”“自知”呢?“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11]记熊十力,由怪写出其脱俗:与其说是不随和,毋宁说是不可及。就拿一件小事所说吧,夏天,他总是穿一条中式白布裤,上身光着,无论来什么要人,年轻的女子,学界名人,政界要人,他都是这样,毫无局促之态。张中行写文化人,表达自己对文化的缅怀,而对文化的缅怀将唤醒可能会丧失的文化良知。黄永玉写那些“比我老的老头儿”,写出老头儿们的精神气度,谢泳研究《观察》,由此开始描写了许多能够体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人格理想的中国式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也体现出其对独立自由人格理想的不胜向往。第二,关于文革及其它政治运动的话题。以“文革”为代表的历次政治运动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话题之一。巴金的《随想录》、丁玲的《牛棚小品》、杨绛的《干校六记》等都是反思文革的代表作,韦君宜的《思痛录》则将反思的内容延伸到解放前的干部审查制度,批判王实味,批判胡风,反“右”运动等事件都纳入反思的范围。作者在反思文革及历次政治运动的同时,勇敢地解剖自己进而反思被扭曲了的知识分子的人格。第三,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主要是中青年一代作者。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大都经历红卫兵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革中的各种政治运动,80年代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思想有一个由单纯信仰到怀疑觉醒的过程。如朱学勤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写出属于自己的文革经历,徐友渔在《精神和文化记录片段》一文中,将自己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断片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考变成言说,获得一种立场:“我认为诗化哲学不行,终极关怀不够,后现代不可取,80年代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不该倒,启蒙与理性思想不会亡,但这些导向应深化和具体,落实为险症构架的思想与学理的支撑”,梁晓声的《地主研究》写出了对所谓“地主”的摧残及自己当时的心理。梅洁、尹慧等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坚定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二)在现实中的思考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的变化如此惊人,知识分子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首先是人文理性思考。一批深深受到五四精神和鲁迅精神传统影响的作家与学者,如赵圆、 汪晖、 钱理群、 王晓明、 徐麟、 孙郁、 余杰等,对世俗化物欲化的时代提出批判,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他们有很强的自审意识,对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的弱点和其在当今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有很清醒的认识,发挥知识分子的批判职能,试图在主流意识话语之外,建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和批判传统。第二,道德性思考。主要有韩少功、张承志 、张炜等,他们面对当今物欲横流、 腐败滋生、 道德丧失 、精神空间逐渐萎缩的时代,探寻精神出路,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韩少功批评这个“缺乏灵魂的时代”,对技术至上的物质化社会给予尖锐的抨击;张承志皈依宗教,引进清洁的精神,对现实展开道德批判;张炜融入野地,汲取大地的力量,抵抗投降;余秋雨则立足于中华民族,对整个民族的出路进行不懈探求,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实猥琐的人格进行改造与重构,从而显示出道德理性的思想品格。第三,自由性思考。主要作家有张汝伦 、朱学勤、 陈平原 、王小波、 葛兆光等。他们比较辩证地看待现实的变化,认为市场经济虽然带来物欲横流,腐败滋生,道德沦丧的一面,但也给人们带来从未有过的自由空间。他们比较坦然地看待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比较辩证地看待人文精神。如陈平原在《学者的人间情怀》里说道: “以继续坚持思想启蒙和文化批判的鲁迅道路来否认前二者,似乎不大公允。我把这三条路抽离特殊语境,还原为普泛化的概念:从政、述学、 文化批判(或者政治家、学者、舆论家)。我以为鲁迅体验到的同一战阵中伙伴的变化,是大的政治变动或文化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知识分子的分化——如今亦然” ,“在我看来,这三条路都能走,很难区分正负高低,只不过是个人性格、才情、机遇不同,选择的路向不一样而已。但至今仍有好些坚持‘前进的朋友,似乎对‘高升和‘退隐者评价过苛。”[12]

(三)自然与个体生命的本体思索

苇岸、刘亮程、韩少功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李存葆、于坚等的生态散文则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观念。对自然中的生命的体察与重视是这部分散文作品的共同特色。

对人的生命本体进行知性与感性的思索,追求审美人生也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内容。作者或形而下地书写生命的感觉与记忆,或形而上地思考生命的存在意义,为生命找回自己。周国平认为“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找到“安静的位置”,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史铁生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将地坛的一切都与人生联系起来,对自然万物,对生命,尤其是生命的精神性存在进行沉重思考。刘小枫提倡有“怕和爱”的理想生活,张锐锋在自然与怀旧中书写生命感觉与记忆。他的散文对世界的关注仅仅是表象,其中心是对自我生命的关注,是写作者主体生命内在经历的图景式呈现。

卡尔·波普尔说过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新时期散文作者中的三代学人,则通过文化获得尊严,获得自己独立的生命意识,他们以思想的穿透力、以充满生命激情的创造力直接触摸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学术理念与人文精神表现出对人的命运的终极关怀。

注释:

[1]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楼肇明,止庵著.瀚海冰川仿沧桑——关于老生代散文的对话[J].南方文坛,1997,(2):30.

[3]吕林著.论九十年代散文在多重辩证关系中的艺术发展[J].中国当代文学网,下载时间:2009-5-5.

[4]楼肇明等著.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九十年代散文之路[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

[5]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1.

[6]楼肇明,止庵著.瀚海冰川仿沧桑——关于老生代散文的对话[J].南方文坛,1997,(2):32.

[7][8]桂苓,刘琅编.思想站在散文上,思想者说[M].青岛出版社,2002:4-5,6.

[9]景秀明.论90年代散文创作的理性精神[J].当代文坛,2000,(01):19.

[10]谢有顺.每个作家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08,5:100.

[11]张中行.记章太炎,负暄琐话[M].中华书局,2006:3-4.

[12]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游心与游目[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4-25.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