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与两岸关系的未来

2016-03-15 20:02廖述务
天涯 2016年1期
关键词:习马选票两岸关系

廖述务

新近的《联合早报》刊载了郑永年的文章,就习马会以及两岸关系的未来发表了看法。

郑永年认为,习马会不仅仅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如果两个领导之间所达成的共识逐步得到实现,更会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次习马会首要的目标并非是要去影响台湾即将进行的选举。很多年的经验表明,台湾内部政治的变迁并非大陆所能掌控的。大陆现在所关心的是两岸能够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促进两岸和平、稳定和发展。习马会在巩固“九二共识”方面不遗余力,这显然是对目前台湾局势的担忧。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一方面不承认“九二共识”,但同时又表示要维护两岸现状。如果是选举语言,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蔡英文真的这么认为,也真的这么去做,那么如果其当选,势必带来两岸关系的再次动荡。

两岸的现状是什么?如果用马英九的话来说,就是两岸之间的“不独”“不统”“不武”。人们可以把此现状称为两岸“政治现状”。而维持这个“政治现状”的前提就是承认“九二共识”。除了这个“政治现状”外,两岸是没有什么现状的。经济、社会、宗教、文化、人员来往等等各个方面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有利于两岸统合的。

拿经济来说,到了今天,台湾经济已经高度依赖大陆,并且是结构性的依赖。台湾领导人也是意识到这种高度依赖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的。实际上,经济依附中国大陆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整个地区都是这样。随着中国大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种依赖性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另一方面,尽管两岸经济社会不断整合,但政治上的分歧依然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在加大,主要在两个群体内部,即传统上的台独基本教义派和新产生的年轻人群体。对台湾来说,无论区域化还是全球化,中国大陆都是绕不过去的主体。而这种情形使得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产生疑虑和反感。反映到台湾年轻人的政治认同上,便是台湾本地认同的强化,和对中国大陆(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象征)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很显然反映在反服务贸易运动中。

在两岸关系上,既存在着有利于两岸整合的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也存在着不利于整合的政治认同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政治人物的选择就变得重要起来。理性地说,这种选择也不是很难,因为统合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而分离或者独立则是一个不可能的使命。不管如何,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是绝对不会容许台湾从中国正式独立出去的。发展到今天,中国大陆已经拥有足够能力(包括军事的和非军事的)来阻止台湾的独立。

更重要的是,中国全方位的国家能力的发展已经积累到一个质的飞跃阶段。现在的中国不仅已经不能被围堵,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改造和重构区域甚至国际秩序的能力。“一带一路”、丝绸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等都是这种能力的反映,并且这种能力还在快速提升。

既然“台独”走不通,而形势又朝着两岸统合的方向发展,那么,两岸的政治谈判实际上已经变得非常迫切。当中国大陆领导层因为崛起而变得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的时候,台湾政治人物的视野则因为选票政治而变得越来越狭隘和地方化。和其他很多民主社会一样,台湾也陷入“选票魔咒”。现在台湾的政治人物,其思维、行为、所说所想,一切都离不开选票,一切都是为了选票。尽管口头上说一切都是为了台湾人民,但所做的一切大都是背离人民的长远利益的。

不难理解,只有在跳出“选票政治思维”之后,台湾的政治人物才能回归政治理性,对两岸局势有一个理性和正确的判断。

这次习马会没有签署协定和协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台湾各方政治力量根本就没有共识,即使签了,也很难落实。习马会的核心是构建了一个两岸最高领导人互动平台,为未来开创一种新的可能性。不管今后台湾哪一个政党成为执政党,要使用这个平台的前提必须是承认“九二共识”,也就是说两岸最高领导的会面具有了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是有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可能性”为未来台湾领导人提供一个做理性选择的可能性。

不难理解,两岸关系发展到今天,如果逆势而行,那么无论台湾的政治人物还是民众,都会过得相当辛苦;而如果顺势而行,那么无论是台湾的内部发展还是外部“国际空间”问题,就会完全不同。一句话,统合已经是大势,而统合的方式则是开放的。对台湾来说,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在统合方向上找到一个最有利于台湾的统合方式。

猜你喜欢
习马选票两岸关系
超幸运!安阳购彩者机选票“邂逅”1800万大奖
80秒握手背后 惊心动魄30小时——媒体见证者“习马会”背后的故事
浣溪沙·习马会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浅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的报道特色——以“习马会”报道为例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鹧鸪天·习马会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