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益民
【摘 要】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是四川众多画家表现彝族风情、弘扬彝族文化的作品,在表现技法、审美倾向、表现内容方面各有不同,但作品和彝族文化紧密相联,具有独特的美,作品中的彝族风情感染了更多的人到凉山探寻彝族文化,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与彝族文化相互促进,多元化状态下共同发展。
【关键词】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彝文化
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是以彝族生活为背景,表现彝族风土人情的系列油画作品,是四川众多画家表现彝族风情、弘扬彝族文化的作品,在表现技法、审美倾向、表现内容方面各有不同,但作品和彝族文化紧密相联,具有独特的美,在中国油画史上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主要代表画家有高小华、何多苓、程丛林、庞茂琨、莫也、李东鸣等,他们在20世纪80~90年代创作了大批彝族风情的油画作品,画家们到凉山实地调查,探寻造就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独特美的渊源。画家们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表现技法表现彝族风情,除了表现凉山的自然风景,更多的是表现彝族人的生活面貌,运用写实手法深入细致的刻画彝族人的生活场景、服装、头饰、漆器、建筑等,具象的表现了彝族风情。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主要代表作品有:何多苓的油画作品-《秋天的风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彝族姑娘内心的期盼;《行走的女人与跳跃的狼》深入的刻画出穿着漂亮彝族服饰的彝族姑娘优美的动态,意向的传达出人物的心境。程丛林油画作品《彝院》、《彝人的房子》和《暮归》充分展现了彝族人的建筑、服饰、环境美;《盛装的女人》则表现了彝族姑娘的美和漂亮彝族服饰;《手中抱鸡的三个女人》《喂牛食》《远望三寨》《拾柴女》则表现了彝族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送葬的人们》和《迎亲的人们》则采用高两米、长六十四米的画幅,描绘对生命的迎送,诠释山里彝族人的生存状态,暗示生死轮回的人生哲学,以日月等作为符号贯穿画面中,营造出彝族人生活领域的神秘宗教色彩,以布拖雪原为主要背景,展现了布拖彝人以其乐观豪爽的性格,坦然的面对艰苦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喜和悲。《迎亲的人们》中画家用灰色调表现的彝族人喜悦场面,新娘的服装与迎亲的人们没有太大的区别,与迎亲的人们形成呼应,画家描绘了一头正在给小牛犊喂奶的大花牛意蕴生命孕育的开始,画面中没有烟花爆竹,没有大红大绿热烈的喜庆场面,唯有冬日里用围巾裹着面颊或披着厚厚披毡、查尔瓦的人们在迎亲。在《送葬人群》画面中,有一象征彝族文化符号的毕摩形象是一个鹰化了的人,由此折射出彝族人的鹰文化的深层内涵。高小华《彝人油画选》是画家表现凉山彝族的油画专辑,从各方面反映彝族人的生活面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组布拖人物头像,他用非常深入的刻画,细腻的表现手法,表现彝族人不同的发型、装饰,传神的表现了彝族的气质、特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画家的心灵深处融入这块古老的土地而描绘出的原汁原味的阿都彝族人,能从画家作品中领略到对布拖彝族人深切描绘,准确的捕捉到布拖彝族人生动的面容。在《屠夫》《兰花烟》《诗人》等作品中,把布拖人那种沧桑与凝重表现的淋漓尽致,深深吸引了众多美术界的画家不断来到凉山写生、创作。此外,高小华还画有很多身着节日盛装的姑娘,充分表现彝族人的服饰和审美。庞茂琨的《苹果熟了》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稳定的构图,厚重的油画色彩表现出凉山的彝族人和凉山强烈的阳光。李东鸣的油画不仅表现了大凉山的自然和社会本身所具备着粗犷与力量的特征,更通过对形象的提炼和处理强化这种力量感,绘画显然超越了民族风情画的狭窄套路而具有更为深邃的内涵,而是在自然中去发掘力量与崇高。女画家莫也的《春露》《牵牛花》《母与子》则从女性的角度表现彝族女性的美,她早期的作品色彩含蓄协调,后期的作品色彩斑斓。所有作品全面的表现了彝族服饰、建筑、用具、生活等,一贯擅长以灰色来表现的油画作品中穿插着黑、黄、红色为基调的彝族美术元素,展现出彝族美术特点和彝族风情油画的审美诉求。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凉山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彝族文化造就了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和彝族人民的心理结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体现了彝族人的独特审美倾向、审美追求,也是表现艺术家对彝族文化的浓厚情感和追求方式。目前有关于民族化油画的笼统研究,如《民族化油画的审美特征及价值取向》(马涛,《前沿》2011年第12期);有关于地域文化与油画的关系研究,还尚无任何学者把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当作一个整体对其艺术特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油画这项源于西方优美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各种文化艺术相互激荡的当代环境中, 彝族风情油画在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油画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使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在世界美术占有一席之地, 并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油画语言方面有很大贡献,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需要。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艺术性强、成果丰富,是中国当代油画的一个亮点,同时也填补了当代彝族美术研究上的一个空白。比较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与其他民族的油画作品及国外的油画作品,彝族风情油画不同的审美诉求和彝族美术特点突出,体现出彝族人对火、水、虎、葫芦花、马樱花等崇拜,这是彝族美术的内在因素,外在的表现在服饰、漆器、建筑、首饰等方面。图案很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对先人的尊敬,对生活的感恩等,体现出彝族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朴素的自然观,以独特的形象传达出彝族美术的魅力。彝族美术是把生活中的物象经过简化、变形、换色等手段,使抽象概念图解化、符号化,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彝族美术抓住本质特征进行变化,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图案造型淳朴、粗犷、吉祥,寓意性强;彝族美术也具有节奏与韵律、重复与连续、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等构成形式,与现代设计观念不谋而合。色彩以黑色为基调,配以浓丽、鲜艳的色块,既有对比强烈也有协调而庄重,黑、红、黄是彝族特有配色基调,红色是因为彝族崇拜火,同时代表生存神圣、温暖延续的含义;黄色是彝族的认为母系源于黄水,也是日月文化的象征,是和解、生命、丰收;和谐黑色是彝族高贵的象征,代表“尊”,在色彩配置上具有彝族人特有的审美倾向。
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是当代中国油画史上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是四川画家深入彝家人的生活,受到凉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彝族文化这种美的启迪、润泽、触发灵感后的内在表达和外在表现。此类油画作品不仅包括对客观物象质感的模仿和再现,还包括对画面效果的总体情绪的描述与表现,在视觉上唤起观众的思想、感情、意识的共鸣,造就作品艺术价值的是艺术家情感的,这种作品往往超越再现客观对象的功能局限而将绘画情感融入画面。彝族题材的油画能够表现彝族发展历史、展现彝族文化传统、凸现彝族文明。通常,彝族油画作品展现的历史图景越宽,就越具历史的代表性,也就越能影响该民族的文化发展。判断油画作品的文化价值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精神价值;二是语言价值;三是市场价值;四是收藏价值。这四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以彝族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油画作品,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突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主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的展出,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凉山,了解彝族文化,对于弘扬彝族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彝族题材的油画能够表现彝族发展历史、展现彝族文化传统、凸现彝族文明。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以独特的形式记录和展现了凉山的自然风景,人文风情。这些作品频繁出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美展上,人们被这些油画作品中独特的彝族风情感染,被彝族美术的色彩、造型、装饰性、表现性而吸引,被作品画面中传达出的彝族独特的审美取向所震撼,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拍卖会上频频拍出高价。这些在20世纪80—90年代因为画彝族风情油画成名的四川画家,现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画家,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艺术,填补彝族美术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完善彝族美术研究,促进彝族美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作品整理成册,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有利于对彝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频繁出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美展上,人们被这些油画作品中独特的彝族风情感染,被彝族美术的色彩、造型、装饰性、表现性而吸引,被作品画面中传达出的彝族独特的审美取向所震撼,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它激发了当代画家蜂拥而至,到凉山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对于弘扬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的画面、图案、色彩等元素可运用到凉山彝族旅游产品开发中,提升凉山彝族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作品与彝族文化相互促进,在多元化状态下共同发展。
基金项目:
彝文化中心项目编号:YZWH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