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15 08:39张国彪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小学应用

张国彪

【摘要】创设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领悟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法实施教学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成效。故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设情景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教师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的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设情景 教学 小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61-01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运用创设情景教学不仅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习成效。创设情景教学法就是运用语言、事物或者音乐等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带给学生的刺激,陶冶性情,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的真实体验中,最终使得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创设情景教学不仅体现出师生互动的思想,而且也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变动,最终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一、课程导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高效进行听课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遵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课堂导入的情景创设,使得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静夜思》这首的时候,开始用一段旋律平缓的音乐让学生安静下来,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集中精力的回忆自己曾经学过的古诗,每位学生都回忆一首,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睁开眼睛,提问学生自己掌握的古诗,并能背诵出来。“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自己小时候学习的诗到现在都还记得,可见同学们的记忆力都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诗,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最先学会而且学得最快。”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就能过渡到课程的学习中,而且为了能够让自己成为最先学会的人,他们都会集中精力的听教师讲课,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二、课堂教学活动创新性的进行情景创设,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注重情景创设的创新,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也能在情景的感染下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并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例如,教师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蝌蚪、乌龟、鹅、鲤鱼、青蛙等角色,让学生们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来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含义。学生在进行对话中也要事先仔细揣摩文字的含义和语言,以便在表演时能够表达出文章的内涵。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旅途中一次比一次增长一部分知识,一次比一次身体就会成长一些,当他们变成和妈妈一样的外形时也最终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妈妈,这也寓意着小蝌蚪的成长经历。通过这样有趣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情景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缩短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运用情景创设法进行教学时,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想象来进行教学,更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够快速的进入课堂的学习中。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时,教室就可以通过提问来使学生产生共鸣:“在夏天的夜晚我们在院子里进行乘凉时,总是会看到壁虎在窗户的玻璃上爬行,它们总是盯着蚊子不放,想吃掉它们,这样蚊子就不会骚扰我们了,可见壁虎是对我们有帮助的益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壁虎故事的文章。”接着教师就开始讲解文章的内容,学生们带着好奇心集中精力的听老师讲课,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四、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冲突,调动学习热情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生都是伴随着先进的通信工具成长的一代,他们熟悉手机、电脑和网络,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特性,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凭借多媒体视频、音乐等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在听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在教授《雪孩子》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片“雪孩子”来让学生观看,使得学生通过仔细观看动画片来培养学生学习雪孩子英勇救人而自我牺牲的精神,给学生的精神带来极大的触动。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动画片观看后的复述,学生通过复述就能很快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雪孩子是小兔子堆的雪人,雪人为了拯救置身火海的小兔子,最终自己却被火给融化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深刻的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教学成效。

五、问题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提问是让人产生思考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层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师在教授《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当读到:“皇帝赤裸着站在他的臣民面前,明明没有穿着什么,而两个裁缝却说这是世界最美的衣服,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臣民们不敢说真话?为什么只有小孩才敢说真话?这个故事的寓意又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展开对文章深层次内容的思考,使得学生从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分析水平激起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习学习成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的生动和活跃,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教师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科教文汇[J].2015,(1):105-106.

[2]景占辉.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吉林教育[J].2015,(10):89.

[3]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科教文化[J].2010,(2):105.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小学应用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