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越
摘要:互联网+思维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互联网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潮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经济中同样迎来机遇和挑战。财富管理是居民个人关注的问题,需求也不断增长,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和财富管理相关理论的研习,结合我国财富管理现状,探讨了财富管理的三种可行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财富管理
一、引言
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种增加要求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质量上的提高。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目前财富管理状况已不能适应需求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下的财富管理模式应该如何选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下财富管理模式
财富管理,包括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由银行、保险、期货、信托、证券、私募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机构所提供,以高净值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涉及各种法律关系,其中以信托法律关系为主,代理关系、有限合伙与公司制关系等为辅。
财富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尚未被最终确定的概念。在国外,财富管理业务在金融服务业收入中占居较大比重,是全球金融服务业中成长最快的业务领域。
(二)国际财富管理的典型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
1、欧洲模式
在欧洲,私人财富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遗产的继承,高净值客户重视财富的安全性,并且受欧洲税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高净值客户对离岸理财管理市场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欧洲模式是通过综合化经营以满足多层次需求为目的的服务模式。
这种财富管理模式以综合性金融机构为主要服务提供机构,业务条线齐全,财富管理的主要领域为财产继承、税务筹划和养老金规划等服务。
2、北美模式
北美的高净值客户多数来自公司的高管、企业家,属于自力更生型,其更倾向于通过持有投资组合、对冲基金及其它风险资产等方式主动对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因此北美模式采取的是以交易驱动或产品驱动的全市场配置的服务模式。
这种财富管理模式以产品的创新为落脚点,财富管理机构的盈利来源为产品化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下财富管理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财富管理现状
中国的财富市场总值在全球已经处于前茅,并快速增长。我国的财富人口主要选择的财富管理机构是证券公司(约60%的市场份额)和商业银行(约20%的份额)。我国证券公司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这些财富人口的资产管理业务,商业银行主要提供各种理财产品,但产品显单一。
我国的高净值财富人口在快速增长,而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仍处于粗放型,个人的财富管理渠道有限,财富人口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财富管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财富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从欧洲和北美各自成功的财富管理模式来看,总结而言,财富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服务对象,即高净值客户的类型和需求,产品和服务如何创新和变化,都不能脱离对高净值客户的特征和需求的分析。
(三)互联网金融下我国财富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高净值客户有其特征性,其家庭财富尚未从企业财富中隔离。互联网金融模式以用户体验至上、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以人聚财和价值链创新,又重度依赖信息技术。由此,针对互联网金融下我国的财富管理模式选择有以下思考。
1、一站式服务模式
这是基于我国高净值客户的特征。我国高净值人群客户的家庭财富尚未从企业财富中隔离这一特征决定了财富管理需要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包括针对企业的金融服务、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以及财富传承服务。这就在企业市值管理、全球资产配置等金融领域之外,还涉及很多非金融领域,如法律税务咨询、另类投资、养老消费、子女教育、慈善等。
在一站式服务模式下,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整合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财富机构大金控与大联盟。平安集团就是一站式服务模式的代表,其财富管理“全牌照”。具体说来,平安集团聚人,其客户群体的数量已经近9000万;平安集团在境内外均拥有各专业子公司,其平台可以提供交叉服务;平安集团销售人员团队庞大,其财富管理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可以得到快速响应。
2、用户体验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用户至上是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特征,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很难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用户体验模式要求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财富管理机构对市场进行细分,包括不同的财产额度、投资领域和风险偏好等要素的分析分类,并基于此实行金融服务普惠化,同时覆盖高净值客户与长尾的中低端客户。
3、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余额宝、钱大掌柜等产品被广泛认可。互联网金融下,财富管理开启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模式。2014年百度与兴业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便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线下服务模式是必要的,并不是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忽略线下的服务,财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高净值客户,他们需要非标准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线下服务可以满足专业化、定制化、组合性的金融服务要求,线上服务模式为定制写成后的实际操作阶段提供互联网便捷服务。
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的建立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将互联网的大数据关键技术和核心优势,运用于财富管理产品的开发设计、业务流程优化等,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新价值链,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从而也获得大好发展机会和赢利来源。
参考文献:
[1]杨华辉.多元化需求下财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福建金融,2015,(8)
[2]王胜,胡玲燕.财富管理:全球趋势、中国前景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南方金融,2013,(66)
[3]闵纬国.新经济环境常态下财富管理须进入新模式[J].大众理财,2014,(12)
[4]李魏晏子.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财富管理[J].上海国资,2014,(5)
[5]巴威.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J].中国金融,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