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陈艳
【摘要】目的:研究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电灼术法去除所有疣体,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鬼臼毒素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小,均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方法,其疗效较好,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鬼臼毒素酊;电灼;尖锐湿疣;疗效;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7525+3【文献标志码】A
尖锐湿疣又称为性病疣或者生殖器疣,主要是因为人乳头病毒(HPV)感染所致,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在全球以日渐增长的形式呈现[1]。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接近05%[2]。尖锐湿疣主要的特征是传染性高、难以治愈、存在恶臭味,并且疣体会伴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临床治疗当中已经成为了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3]。在治疗之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当前的治疗方法是以物理治疗、局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主。为解决当前治疗中存在的难题,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本研究就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的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其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所颁布的标准进行,临床表现一般为肛门周围、会阴部、生殖器出现灰白色、粉红色或者乳头状、鸡冠状疣体,并且会有异物感、疼痛、压迫感、瘙痒等自觉症状,常常会因为皮损脆性的增加导致出血,女性可能会伴有白带增多的现象;PCR呈现阳性;皮损处涂抹5%的冰醋酸在4~6min之后变白。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均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2)单个皮损直径不足1cm;(3)就诊前1周有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外生殖器的其他病变;(2)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3)具有严重的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电灼术法去除所有疣体(南宁科伦新技术有限公司,GX—Ⅲ型电灼器),其电灼的范围在2~3mm的疣体周围,深度直至真皮层,在手术之后使用烫伤软膏以及干扰素软膏,直到创面愈合为止。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鬼臼毒素酊(沈阳东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3299),首先将患处洗净,然后将药液蘸在棉签上涂至患处,其每次用药量为02~06mL,保证1次用药能够将所有疣体涂遍。药液需保持在3~5min的暴露以便干燥,用药为2次/d,连续使用3d,停药后观察4d,即1周为一个疗程。如果仍然存在着疣体的残留,可以继续重复以上疗程,但是疗程不超过3周。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之前应当对患者的疣体形态、数目、大小以及部位进行仔细的清点,采取积分法对疣体进行打分,0分表示疣体消失,1分是单个疣体不及01cm,2分则是单个疣体范围在02~05cm之间,3分表示疣体范围超过05cm。根据疣体积分评判其治疗后的疗效,其评价标准如下:疣体积分为0分,并且疣体全部消失,在醋酸白的试验下为阴性则为痊愈;疣体积分下降超过60%则为显效;疣体积分的下降范围在30%~60%则为有效;疣体积分的下降不足30%则为无效。均以治疗3周后统计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复发指在治疗后半年内,在原有的病变2cm范围之内出现了新的肉眼可见疣体,或者在原病变部位采取醋酸白进行试验呈现阳性,记录复发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处理选择SPSS115软件包进行,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等级资料的比较,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小,均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尖锐湿疣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基于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致黏膜和皮肤良性增生。虽然当前在治疗此疾病上存在较多的方法,但是最终会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主要原因是亚临床感染的存在、治疗不彻底、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再感染等因素,但也不排除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因素对尖锐湿疣的转归和发生产生影响[4]。大部分患者会因为性行为的传播而感受到社会和道德上的压力,还会因为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担忧,这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多重性的危害[5]。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尖锐湿疣,成为了医学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西医大部分都是采取各种方法祛除疣体,包括外科疗法、化学疗法、免疫疗法三大类,再通过阿昔洛韦、干扰素等进行免疫的调节,虽然具有较高的疗效,但是依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并且外用药还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以及价格昂贵的缺点[6,7]。
对尖锐湿疣患者也可以采取物理治疗法,即电灼治疗法,但仍有一定数量的HPV感染病毒源存在于疣体周围,集中的位置通常是在以疣体作为中心,直径约为1~2cm的范围之内。相关研究显示,采取单独电灼治疗可以使局部疣体达到快速清除的目的,但是难以清除局部的HPV,进而会导致复发率居高不下[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采取电灼疗法之后,其复发率高达5667%。
鬼臼毒素是从小檗科鬼臼属植物桃儿七根茎部中提取出的木脂类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作为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并且不包含任何腐蚀性的成分,曾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05%鬼臼毒素酊推荐为一线药物在治疗尖锐湿疣疾病方面[10,11]。鬼臼毒素酊可以在宫颈癌上皮细胞的脱氧核苷掺入与人皮肤角质细胞形成以及DNA合成中起着抑制性的作用,阻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12]。尖锐湿疣患者是因为HPV的感染而致疣状增殖的上皮细胞出现增生以及分裂,因此在将此种药物进行外涂治疗以后,可使疣体细胞脱落、坏死,使尖锐湿疣得到有效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如果鬼臼毒素的浓度较高,在治疗尖锐湿疣方面的疗效尤为显著,并且具有较小的不良局部反应,不存在系统性的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有效的外用药[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法之后,出现水肿和局部瘙痒、灼热、糜烂、浅溃疡等不良反应较小,也没有系统性的不良反应存在,表明鬼臼毒素酊药物具有较好的皮肤靶向性,以及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法之后,其总的有效率高达9333%,疗效显著。
鬼臼毒素酊在治疗尖锐湿疣当中作为一线药物,具备治疗效果好、使用便利、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单独使用鬼臼毒素酊治疗尖锐湿疣时,易出现复发,为此可以考虑联合物理治疗法进行治疗[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法之后,其复发率低至2333%,表明要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需要多种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综上所述,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鬼臼毒素酊联合电灼治疗方法,其疗效较好,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嘉力,何焱玲,张秀英.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5):383-385.
[2]李彦,张守民,李振鲁.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874-2876.
[3]杨夕芳,张荣林,张小华,等.139例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中国性科学,2011,20(6):14-15,18.
[4]何丹华,李其林,黄永华,等.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广东医学,2012,33(13):1914-1916.
[5]冯少慧,张勇,黄永初,等.心理干预对伴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2):195-197.
[6]张云凤,王秀丽,王宏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进展.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78-80.
[7]陈海谊,谢五菊,陈焕高.光动力联合尤靖安治疗方案对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5):99-102.
[8]邓雪琴,李玉叶,陈绍华,等.HIV/AIDS合并肛周尖锐湿疣9例临床分析及光动力联合电灼治疗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7):711-713.
[9]杨远旺.钬激光电灼加干扰素皮下注射联合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35.
[10]Ahken S, Fleming N, Dumont T, et al. HPV awareness in higher-risk young women: the need for a targeted HPV catch-up vaccination program.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5,37(2):122-128.
[11]车雅敏,张海萍,郑和义,等.0.5%鬼臼毒素溶液治疗尖锐湿疣多中心临床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6):399-400.
[12]Salavastru CM, Niculescu MC, Zota A, et al. Epidemiological aspects of genital warts in romania-a 2012 retrospective survey. Maedica (Buchar), 2014,9(2):144-150.
[13]祝和国,徐湘萍,祝水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286例临床观察.中国性科学,2007,16(5):28,39.
[14]杨可心.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概述.中国性科学,2009,18(2):39-40.
(收稿日期:20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