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疑难问题研究与资源开发

2016-03-15 06:04杨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教材

杨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83-02

通过新课程改革经历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解决。因此,要提升高中生物学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对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要深入理解等,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然后才能够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必修模块存在的疑难问题

由于学生人数连年递增,迫于高考压力等问题的出现,学生每天都忙于完成作业,并且有大部分比例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对许多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抓不住重点,对一些疑难问题无法理解,或者无法突破重点,课后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如果老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是以自己的实干、蛮干、苦干,用时间加汗水,其结果必然是所有学生都陷入题海战术,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能力不能提升,学习效率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老师常常忙于备课,忙于改作业,忙于讲课,忙于对学生进行补差,结果学生依然考不出好的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的心血,结果却得不到好的收获。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学生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并且还很突出。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就专业知识方面来说,无论是新老师还是老老师都要认真地教研,研究教材知识内涵,研究知识体系,研究疑难问题等。我们通过统计,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有较多的疑难问题知识点需要认真的研究分析,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解决,然后找出更好的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1.提升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的实效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让学生大胆对新知进行学习和思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同样要求学生先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就是自己能学会的自学,学不好的与同伴合作学习,老师也可以把教学中的难度问题或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进行引导和点拨,从而实现课堂上堂堂清,这样学生才学的扎实,有效,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并注重学生在自学学习中方法引导,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实效。

(1)学会阅读 获取有用信息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学习途径,其实生物学科同样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平时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很少指导学生阅读。由于高中生物教材抽象,与有很多的实验和图标等,这些很难理解,不像语文课那样,对不懂的可以多读。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有模型图、坐标图、装置图、形态图、概念图等,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要能读懂这些图,是需要方法的,我们可以按照顺序读,可以对比读、整体读,还可以抓住特征读等。对于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图的不同进行,这样才能提升学习自主学习的效率。例如,染色体的变化特征,我们指导学生对比观察有丝分裂图与减数分裂图,然后归纳出其区别即为联会、四分体,肯定是减一;单点、无同源,肯定是二减。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技巧,从而获取有用知识,从而提升阅读实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2)巧设问题 启发积极思考

教学的开始在很多时候都是从问题开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问题也是每节知识点,通过问题从而汇聚起来。因此,在课堂中,问题的提升是非常重要,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的,但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能够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和质疑。例如,在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①怎样证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怎样分布?②为什么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它已经完美无缺了吗?对于这样的设问,学生根据对教材的阅读理解,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反映的问题有,怎样证明脂质的流动性,有哪些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还有哪些不足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并正向这一问题考虑。然后我们再设计这样的问题:膜的成分是什么?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效,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高效。

(3)倡导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多方向的交流,如果只有问和答,学生就缺乏了质疑本领,这样就不利于的学生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展示。在鼓励学生多提问的同时,还要对提问的技巧进行指导。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绪进行整理,能够具体表达出疑问,并有根据的提出问题。质疑可以说对权威的挑战,特别是对老师的质疑,更需要学生有这些经验,只有不断的提问、质疑、才能够创新。例如,学习“细胞质遗传”时,学生就问,基因一定在染色体上吗?学习“RNA病毒”时,学生会问,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是基因吗?学生问得好,说明了学生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对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延伸思考,我们通常叫作概念外延法质疑,也就是从重点内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质疑。当然质疑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给学生多讲一讲。还有寻因究果法,异同关联法,实验联系法,联系实际法等,我们可以从学生对这些学习知识的具体表现,从而对质疑方法进行渗透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质疑方法如何运用,那么学生就掌握了质疑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敢于放手 促进自主探究

探究学生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科学也是一样,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对知识和技能获取是靠自己动手实践而得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也是新课标中要求在教学中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展示成果。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运用探究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等。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究实验,学会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这些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选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步骤来验证渗透作用,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案,一种是学生利用萝卜做实验材料,把将萝卜切成长度相等的数条,分成两组并测量其长度;把将其中一组浸入盐溶液中,另一组放于蒸馏水中;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变化,从而验证植物的渗透作用。另一种是,学生应用红细胞作实验材料,把新鲜血液分别滴在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上,然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最后发现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因失水而收缩,在蒸馏水中却胀大,从而得出结论动物细胞也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而老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真正的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交流合作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endprint

2.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我们把教学研究常态化,扎实开展下去,才能提升教科研的实效,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只有把教研和科研搞好,教师才能在锻炼中提升自我,服务好课堂。

(1)研读新课标

生物新课标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特别是备课中,我们要把新课标的理念运用的教学中,服务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我们开展教学之前,要研读生物新课标,吃透课标,才能进行运用。生物新课标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理念,教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我们研读生物课标一般情况有三种方式,一是聆听专家的对课标的讲解,我们从中吸取有用理论和知识,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进行研读,把课标,教参和教材结合起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们先对教材进行阅读,然后教材中涉及到课标方面的知识,我们刨根揭底,这样就可以从生物课标中,进一步寻找、分析、然后进行运用,把这些新理念融入的教学设计之中,并在课堂中真正去实施。最后,我们还有对研读后的新课标,写一下学习后的反思,对课标的理解,每个人程度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与同事们进行分享,并切磋经验,促进共同进步。对生物新课标的研读是我们进行教学第一步,既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又是目标,因此,我们把握课标,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2)进行集体备课

我们常言说,不打无准备之打战。教育教学也是一样,我们进行备课,大家一起对某一节的设计的诊断,这样便于集思广益,把大家智慧集中起来,从而形成巨大的能力。而集体备课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科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要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除了备课标、教材、教法外,我们还努力做到三备:一备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本校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先把本校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细化分解,再把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个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二备学生,备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探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三备反思,对上一次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与同行进行交流,找出应对措施,反思不足,分享成果,从而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例如,在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我们通过教研组的集体讨论,任务可以制定这些策略:1.加强预习环节。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2.重视组织教学。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时,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绘制pH变化曲线图适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进行讨论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3)坚持撰写反思

撰写教育论文是利用教学反思的形式把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课堂的精彩生成整理后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撰写论文是教师教科研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撰写论文,是教师从教育实践走向理论研究转变。我们一线教师搞好教科研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紧急任务,我们要从研究者转变,更好服务课堂。对于生物教师也是一样,我们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生物教师具有丰富知识和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在撰写教育论文可以从育人和教书两个方面进行撰写。首先,我们可以写一写教育学生的经验型文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这些可以从我们教学实践中找到答案,因为我们对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多次实验,有些教师会有独到的见解,这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把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引入实践中的例子,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其次,可以写一写课改中重点问题,如何确立生物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中心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等,还有就是如何打造生物学科高效课堂,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然后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到理论中需求答案,再进行实践,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通过总结,利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再次,我们也可以写写教学随感,可以是学生之间,也可以是与领导、教师自己的琐事,可以是生活、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其他。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我们教育生活是方方面面,如果有好的切入点,也能呈现出一篇篇的佳作。

3.进行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资源开发

在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主要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要开发疑难题例研发,形成校本教材,供全校师生使用。疑难问题同时是学生难以理解,或者是听课能听懂,但是做题时却无从下手,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存在问题的现状,我们根据课标、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能力和高考的需要,特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疑难问题整理、并制定成册,供教学使用。我们具体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搜集疑难问题

对高中生物疑难问题的收集,我们主要是通过三步进行的,首先是我校的一线生物教师从教经验上,提供疑难问题,供教研组成员参考和选择;其次是学生收集有关学习生物的疑难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或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等,然后进行收集、分析、筛选等;最后,就是上网搜集这些疑难问题,到网上筛选相关问题,以便全面完成题例整合。例如,我们在收集问题时,有位同学提交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的生物成绩一直不好,请问在剩余的20天里,我该如何复习,如何提升生物成绩呢?通过教研组的讨论,我们认为这确实这个疑难问题,像这样的学生,学校也有一部分生物学困生,在最后的时刻也要给他们学习的指导,以便树立考试的信心,提升学习成绩。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2)整理题例解析

当我们把这些疑难问题整理之后,就要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我们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整理出来。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依然是三步走,第一步生物教研组集中起来研讨解题思路,每人都要发言,有专人把主要观点记录下来,然后打印出来每人一份;第二步,每位生物教师把具体的解题思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思,筛选;第三步:各位生物教师再发表具体的意见,落实可以有哪些,记录下来,制定的具体负责人负责落实这一疑难问题的具体解题方案,并定稿。例如,对于生物学困生最后测试阶段如何学习,我们教研组制定的详细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会考说明中对知识点的要求,看书上的相应内容。最好动动笔,把知识整理一下:可以把相似、相近、相反的知识要进行比较,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同化与异化等等。另外,还要做会考说明上的习题,要真正把题目涉及的知识弄会,不要只记住答案。再把平时做错的题再好好看看,是不是会做了。 (3)编订成为题例

具体的题例和解题方案设计以后,我们分组进行审定,每两人负责一块内容的审定,包括错别字、语句问题以及逻辑思维问题等方面的全面审定,最后确定没有问题后在装订成册,然后根据学校需要打印成书籍,作为校本教材使用。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再在下次进行印刷时进行修正。

总之,高中生物新课程实践中自主学习存在一定问题,除了与应试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另外还与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多实践、多研究、多创新。并把教学中疑难点问题点进行梳理,开发疑难题例校本教材,从而提升学生生物学业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生物教材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第12话 完美生物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