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

2016-03-15 12:39:03福建省龙岩红炭山学校兰水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学习惯小学生

福建省龙岩红炭山学校 兰水长

我校是新罗区里为数不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也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而且我校小学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常期居红坊学区前茅,很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比较扎实,综合素质能力也应该比较好的。但就这部分里面好一些学生到初中不到一个半个学期,成绩就下降的很历害,所以在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后的家长会上,就有许多的家长提出,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每次考试成绩都不低90分,不知为什么到初中不到半个学期成绩就掉到不及格以下了,这是每届做初一数学教师时,常听到家长提出的疑惑。原来常说的初二防分化的现象,现在可以说提前在初一出现了。作为任科教师听到这话,一是为家长的困惑也心急,但想得更多的是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绩却掉得如此多的原因是什么啊?在后来几年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与学生的交流和平时同事之间的交谈中,我发现这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如此之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师和学生都没能做好中小数学的衔接工作。

我们初中的数学老师可以说很少有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尤其是现在的数学课程改革后,中小学知识的之间的衔接是更加紧密了,但我们中学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很少有考虑到小学里面学了什么,所以我们的新课也就不会从他们熟知的地方引入,这是存在其中一个问题。其二,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方法也有很大不同,这方面的也需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做好衔接。其三,在情感教育和语言方面,小学教师比初中教师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方面我在小学听课的过程感觉出来的。下面,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谈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的个人看法。

一、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结构中有关的旧知道发生互相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更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在备课和教学时,如果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找到新旧知识的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比着来学习,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新知识本质上的理解。

二、做好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小学生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要的特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多采取用直观的事物为教学工具,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听取小学教学方式的优点,通过直观的事物,让学生透过现象,理解所学知识本质。如在初一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和折叠时,我们就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立体图形,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们结论重要多了。

三、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加上学科少,一个知识点可以讲解多次,详尽细致,甚至有些老师还开“小灶”,学生对知识多是机械的重复,从而达到教学的要求。而到中学后,学科增多,每科都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去主教练,加上老师对学生也比较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而且到中学后,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最后是通过作业熟练和巩固知识的习惯。从平时,与一些家长的交谈中得知,有许多学生回到家,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完成后很少有主动再钻研的习惯。但小学课堂里,学生坐姿端正,积极举手发言,发言声音洪亮,没有那种好意思的习惯,这些好的习惯我们中学后,很快就没有的,所以我们中学老师在平时一定多鼓励他们,对他们好的习惯一定多表扬,让更多的人去做。因而,我们平时就引导和强化他们集中注意力,抓住关键,理清思路,积极主动发言的听课习惯。

四、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的好差。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方法一般是多做多练,缺少理解的记忆。到中学后,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一定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要不然就后死记硬背,不知应用。要善于质疑问难,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会数学创新的关键。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完一节一章的知识后,要会归纳小结,对题目的类型和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学会做错题集,课后多阅读课外读物等优良的学习方法。

五、做好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衔接

人的情感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小学生年纪较小,思想比较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跟老师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小学里面女老师多,女老师有慈母优点,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话,所以学生在学习也更容易投入,学习效果也就比较好。到中学后,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思想也越来越复杂,自己也更有主见了,所以他们愿意与同龄人交流,不愿意把想法与你交流,对的表扬和批评,也不是显得特别的在乎了,若老师处理不当,他们产生叛逆。所以我们在情感方面应该多向小学老师学习,让学生主动靠近我们,积极去学习数学。

六、做好与学生心理年龄方面的衔接

五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属于童年期,但到初一开始就进入青少年前期,如何让学生从童年期顺利进入青年期,这就是初一这个关键年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初一阶段首先要从行为习惯上管理学生,过去对小学生的管理大都是班主任独挡一面的看管式、家长式管理,而初中是教师集体管理加上学生自主管理,所以不少学生会突然觉得无依无靠,有的甚至会感到不知所措。现在的中学的确存在这缺少一点点类似于小学那样的管理和教育,没有那种“保姆式”的关心和帮助,学生也一下子感觉到了管理上的“真空”,再加上学生生理上的变化,所以导致了问题的产生。例如,尽管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能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是在行动中还是难以调整和改变,表现出惯性行为。在实际的学生问题面前,只看做是心理教师的职责,以少数学生为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自我内化”“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习惯性的把学生的心理困惑“医学化”,混淆了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总之,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学习环境、教材内容、学习要求、生理和心理、情感等方面都不同,如果没有解决好中小学的衔接,势必导致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脱节。所以,解决中小学数学衔接,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学习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衔接,尽快让学生摆脱依懒,增强学习的自学性,从而适应中学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有待我们去解决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中学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在多解中学创新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是小学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