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虹景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6)
“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
□杜虹景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6)
在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物质社会,“非遗”在申报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被不同程度地物质化。避免“非遗”产业过度物质化包装的趋势、保持“非遗”的非物质本属特征,并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传承并宣扬非遗文化,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高校艺术教育;非遗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文化传承,一直都是“非遗”的领袖,各地区、各民族的“非遗”文化众彩纷呈且独具特色。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发生的急剧形态变迁,“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濒临流失,如何传承和保护,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迫在眉睫的重要内容。高校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社会机构,有义务和责任承担“非遗”传承和保护建设的重大使命。在当今社会,非物质的无形的遗产更加重要,“非遗”的民族文化,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情感、意义和特有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蕴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最深的渊源,保留着该民族文化形成的原生状态。
艺术类“非遗”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对它的传承和保护既与其他类型的“非遗”文化有相似之处,其又有着自身的艺术特点。我国艺术类“非遗”文化众彩纷呈、绚烂夺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和关注。但其面临的生存状态却令人担忧,自50年代以来,艺术传统文化的发展总体维持在濒危的状态,在艺术教育资源当中引用和借鉴丰富的艺术传统资源,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各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确保我国艺术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被破坏。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珍贵文化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艺术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传承已久的“非遗”艺术文化和技艺正面临着大面积被失传、遭不同程度的损坏、渐趋消失的严重现状,高校作为一个权威型的知识文化传播和教育单位,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不可复制的文化背景资源,高校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非遗”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非遗”随着老师傅的年事高或逝世已经造成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局面,对“非遗”进行传承和保护是现状赋予高校的迫切使命。
至今为止,“非遗”在艺术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已经取得比较可观的理论成果,在鼓励“非遗”艺术教育的相关社会活动措施当中,各地高校也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区域优势,积极大力宣传,不断推进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积极关注并参与“非遗”的艺术教育,各地高校也是积极发挥媒介作用,力争在当地形成人人自觉的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但是,在鼓励“非遗”艺术教育的相关教学教育活动措施当中,一旦具体到相关专业设置、“非遗”学术研讨会,培养“非遗”专业人才等方面,绝大多数高校的发展明显滞后甚至没有开设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当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值得欣喜的是,有部分高校已经积极往这个方面开始探索,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就开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很多高校不但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的项目还结合当今创新创业热潮,将创业和“非遗”进行了完美融合。如: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和湖南省非遗馆达成了一些创业合作项目。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设置当中已经考虑到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着手设置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并同时开展了很多与“非遗”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成立配套的研究中心。
(一)完善“非遗”艺术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
“非遗”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性强、学科范围很广的教育门类,它以艺术学为基础,涉及到教育学、哲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因此,在开设“非遗”课程时,高校必须考虑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构成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规范的非遗文化艺术学科体系,并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二)打造专业的“非遗”艺术学科教学及研究团队
1.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是引领者,是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者,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特别像某些以方言为基础的、需要“一对一”教学的说唱表演艺术,“非遗”艺术课程的教师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而全面的专业技能,更要熟悉每个艺术项目背后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影响因素,同时还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高校不但要制订科学的“非遗”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案,还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各地艺术“非遗”的艺人、尤其是传承人,由其作为外聘专家进入课堂教学,既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非遗”艺术课程,也能在教学资源上弥补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当中感受到非遗艺术文化的魅力,也让专家和传承人从学校汲取到一些创意和新思维,从而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上取长补短,共同培养非遗艺术的实用人才。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以“非遗”艺术课程为主题的讲座,邀请各地“非遗”艺术方面的专家和传承人,从技巧上、思想上吸引学生对“非遗”艺术课程和对各地艺术文化的关注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情感和“非遗”精神。
2.各高校还可以结合各地的“非遗”艺术文化资源,组织专业的科学研究队伍,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一是对原有资源特别是对高校所属地区的相关文献进行发掘与整理,在其中选出为“非遗”艺术性质的项目,不仅可以为政府申报“非遗”项目提供原始资料和帮助,还可以根据原始资料设定新的科研方向。二是运用高科技组织科研人员到各地民间采风,制作艺术文化专题节目和文稿,通过影像、声像、文本等方式来保证“非遗”的完整保存。还可以成立“非遗”艺术专业档案室和展览室,为传播和传承提供帮助。三是将“非遗”艺术教育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教师进行“非遗”艺术文化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成果同等对待,激发大家参与“非遗”艺术文化研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解决了制约“非遗”保护工作的最大的不利因素。
(三)拓展科学而富有特色的“非遗”艺术课程和实践
1.在“非遗”艺术课程的设置时,应把握三个方向:一是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方向;二是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相挂钩的方向;三教学内容与“非遗”艺术相融合的方向。还要做到三个同步,校内与校外的同步;课内与课外的同步;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同步。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但要储备好课堂上所需的基本课程资源,也要补充和引进各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遗”艺术资源进入课堂,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艺术项目引导学生学习。
2.高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应把“非遗”艺术课程当成一个学科来建设,开设相关课程或者选修课,开设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全校性普及“非遗”艺术文化知识,而且还同步开展学生“非遗”艺术实践项目。实践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向其他在此领域做得好的高校取经和学习,互相交流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各方面的优秀学术力量跨校共同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要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特别要在实践环节上苦下功夫,教师可以采取多方位、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去民间采风调查,同时指导学生完成非遗艺术文化的相关调研报告,假期组织大学生到第一线进行“非遗”保护宣传和其他实践活动。
3.“非遗”艺术课程的科研实践方面,各地高校应积极利用、挖掘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非遗”艺术的教学当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对非遗艺术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来对“非遗”艺术课程进行存档和演示,更可以利用营销手段进行“非遗”艺术产品的包装和推广。
(四)多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
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的活动,地方高校在融资方面相对企业先天不足,所以更应该发挥高校的文化平台、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校友会、非营利性质组织等多渠道、多方位地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保障“非遗”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1]刘荻.浅议高校图书馆与“非遗”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8):15-16.
[2]周志容.试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2010(70):25-30.
[3]孙红杰.新疆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D].新疆:石河子大学,2008.
[4]黄银燕.关于“非遗”与大学教育的思考[J].高师教育研究,2007 (2):23-25.
[5]南国农,李云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6]黄银燕.关于“非遗”与大学教育的思考[J].高师教育研究,2007 (2):55-65.
[7]姚桂芳.试论方言对“非遗”传承的影响[J].文化学刊,2009(3): 141.
[8]王志平,郑克强.鄱阳湖区“非遗”资源禀赋与保护利用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213-218.
[9]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遗”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10]佟玉权.“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文化学刊,2011 (1):128-133.
J124-4
A
1008-4614-(2016)06-0071-0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PLM系统一体化管理的高校双师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论文,编号: 15c0921。
2016-11-3
杜虹景(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专业方向:高等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