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视角下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的翻译研究

2016-03-15 22:21刘晓萌
文化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源语奈达诗篇

刘晓萌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文学评论】

动态对等视角下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的翻译研究

刘晓萌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圣经》是一部璀璨的经典性文学宗教著作,它影响深远。其译本多达上千种,汉译过程对中国文化而言意义重大。《诗篇》作为圣经中最为耀眼的篇章,包罗大量绚丽诗歌,享有至尊荣耀地位。依据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译者努力追求目的语对译文读者的影响和源语言对原文读者的影响对等性。基于此,笔者对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性个案研究,以求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动态对等;现代中文译本;《诗篇》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学会,主要工作围绕《圣经》学术翻译活动展开,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在学术界赫赫有名,在翻译界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他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概念“功能对等”为核心,力求语言上功能的对等,而非文字本身的死板对应,从而创造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如果在阅读圣经翻译文本时人们没有预备知识或先验知识,但同时又想通读理解圣经译本时,“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便要求译者把有效交际功能和有效交流置于首位,即读者能跨越文化障碍,理解译本的语言和文体。

一、理论基础

“动态对等”理论是尤金·A·奈达翻译理论的精髓,他认为,翻译是以读者为导向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尊重目的语特性,尽力挖掘目的语的潜能,而不是在翻译遇到困境时创造新的词语和句子。他还指出,翻译及交际,即翻译是否有效主要在于读者是否能充分理解并鉴赏翻译文本,特别强调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性,即强调译文对译文读者或听众所起的作用[1]。而译者作为中介,既是源语的受众也是译入语的信息传递者。也就是说,译者首先要理解并接受源语信息,然后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通过翻译,把源语所表达的信息充分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动态对等”包含分析(analysis)、转移(transfer)和重组(restructuring)三个步骤,而在理解源语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翻译者应努力使目的语和源语相契合,这对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含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层次,他坚信翻译不仅仅是词汇语义的对等,还包含文体风格的对等,翻译传递的信息既包含词汇表面信息,也包含深层次的文化信息,译者应努力减少减小目的语和源语的文化差异。

二、圣经文本和《圣经·诗篇》

本文涉及圣经的两个版本,一个是现代中文译本(Today's Chinese Version),简称TCV,一个是现代英文译本(Today's English Version or Good News Bible),简称TEV或GNB。TEV是由美国圣经学会基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翻译出的英文译本,以语言简洁易读而闻名,拥有大量的读者群,成为第一本权威性的易于理解的圣经著作[2]。而TCV是圣经公会于1979年出版的中文译本,由许牧世、骆维仁、周联华、王成章等人翻译,主要对象是刚接触圣经的读者,被广大的华人基督徒和天主教徒所接受[3]。

《诗篇》是《圣经》旧约中最为优美经典的一卷,其中包含150篇神圣诗歌,由大卫、所罗门、摩西以及一些不知名的人所创作,后由犹太人记录下来以赞颂、敬拜上帝。这些圣歌都是宗教诗歌,主要是赞颂敬拜上帝,寻求庇佑,祈求宽恕,感激上帝的祝福和对敌人惩罚的抗辩等。

三、“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现代中文译本《诗篇》的个案研究

TEV到TCV的翻译过程,遵守以下几个翻译原则:第一,意义和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第二,源语不应该是字对字的翻译,除非是源语的意义能够被完整再现;第三,若意义对等也无歧义,传统的汉语词汇和表达应优先考虑;第四,为了易于理解,隐含意思应当被清晰显现。总之,翻译者遵循意义契合、效果相等、忠于原文和忠于读者的原则来翻译TEV,在此过程中,译者采用了直译、意译、删减、增译和加注的方式,使读者能畅读译本[4]。

第一,诗歌翻译通常都比较看重译文形式,难免会受到形式的限制,那么遵照奈达翻译规则,源语不应是字对字的翻译,除非是源语的意义能够被完整再现。如例(1):

原文:Their teeth are like spears and arrows; their tongues are like sharp swords.[5]

译文:他们的牙齿像枪,像箭;他们的舌头像锋利的剑。[6]

例(1)是在暗示敌人的残酷,而译者完全是字对字的翻译,因为在中国读者的认知观念中,“枪”“箭”“舌头”以及“锋利的剑”与英文的意义相符,这种完全的直译手法不仅保留了诗歌的形式,也传达了原作的含义。

第二,意义和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采取意译的手法。如例(2):

原文:Keep me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what is worthless;

be good to me, as you have promised.[7]

译文:求你使我不看重虚幻的事;

求你藉着你的道路赐我新生命。[8]

例(2)暗示是上帝给我以人生指导,因此,此译文是完整再现其意义而非形式。

第三,隐含意思应当被清晰显现,可使用增译、加注和省译手法。如“the exiles”(流亡者)被译为“流亡的以色列人”。此处采取增译手法,因为西方国家的人熟知在历史中以色列人因被残害而逃亡,而中国人并不熟悉此历史背景。因此,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化负载词就应该清晰显现。再比如,“the Lord's hill”被译为“上主的山”(上主的山,指在耶路撒冷圣殿坐落的山岗),通过加注的方式,增加暗含的相关信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话语显义(explicature)和会话含义(implicature)。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呈现的,所以奈达便提出了“最贴切的自然对等”(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这一概念,也就是应把文化背景、汉语语言思维习惯等列入考虑范围。

四、结语

圣经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其翻译研究的历史进程也从未驻步。《诗篇》作为其中最优美的篇章,追求真、善、美。由于圣经的突出成就,TEV和TCV的广泛流通性,以及《诗篇》的宗教经典型,本文以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为依据,对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进行个案研究。通过翻译,发现TCV浅显易读,受众广泛,尽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征,同时又考虑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语言背景,极力做到了“最贴切的自然对等”,因此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圣经》的汉译具备深刻的指导意义。

[1]Nida,E.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5-60.

[2]任东升.《圣经》中文译者对翻译理论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42-43.

[3]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35-239.

[4]Nida,E.A. & Taber, Char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4.

[5][6][7][8]许牧世,骆维仁,周联华,等.《圣经》现代中文译本(修订本)[M].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7.819.823.856.970.

【责任编辑:王 崇】

H315.9

A

1673-7725(2016)12-0096-02

2016-10-20

刘晓萌(1986-),女,山西芮城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源语奈达诗篇
中华诗篇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静待绽放
雪峰山诗篇
律诗篇法体式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