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参与义赈的原因分析
——以“丁戊奇荒”为例

2016-03-15 21:18刘彩虹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灾荒赈灾绅士

刘彩虹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绅士参与义赈的原因分析
——以“丁戊奇荒”为例

刘彩虹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丁戊奇荒”时期正值中西文明交流、碰撞时期,绅士们参与义赈,这既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有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因素。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中,绅士们往往表现出矛盾心态:在借鉴西方赈灾机制的同时又对外国人赈灾误解、猜疑甚至与其展开竞争。在此围绕“绅士”这个主体,以赈灾思想为主要线索,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考察绅士赈灾的原因。

丁戊奇荒;绅士;义赈;时代背景; 中西文明

光绪年间,1876年到1879年华北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后人将其称为“丁戊奇荒”。这场旱灾遍及中国北方的大片地区,以山西、河南的灾情最为严重,灾荒还波及到皖北、苏北等长江流域以北的一些区域。政府、地方绅士及西方传教士等都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其中江浙绅士在豫、晋南地域组织并发起的民间赈灾事业——江南义赈最为著名。当时的地方绅士积极参与赈济,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慈善周刊》记载:自1876年兴起义赈以来,绅士们在3年多的赈济过程中,总共筹集银两百十万,挽救了百十万灾民的性命。对帮助被拐卖妇女方面,绅士们在灾区创立收赎妇女局,归德地区自从创办收赎局的四个月以来,“共代赎及报官赎回妇幼180名。”[1]特别是在当时官员腐败、封建体制衰败、官方赈济已停止的关键时刻,绅士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构成赈灾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绅士们为什么能够大力地投入义赈中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丁戊奇荒”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取得了很多的学术成果。研究内容包括灾荒的原因、影响及社会各界的具体赈灾措施等。本文侧重论述民间义赈的方面。学术界的研究范围涉及到:结合绅士赈灾的事迹分析义赈的举措及对其评价,代表作品有王蓉丽的《谢家福与晚清义赈》和夏东元的《郑观应集》;学术界研究还涉及到义赈的作用及其影响,义赈对地方秩序的影响及其地方绅士对其反应。义赈的原因方面,有冷兰兰的《晚清义赈: 举措——动因及伦理价值》、孙玉敏的《简论经元善的赈灾思想》、黄祐所著的《晚清时期民间义赈活动探析》、李联周的《晚清义赈救灾思想探究》等代表作品,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但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局限性,如论述零散、概括不够全面等。

分析绅士赈灾的原因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赈灾必要性的认识,使赈灾体系不断完善,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对当今社会的灾荒救济有现实意义。

“绅士”,也称士绅,最初意味着身份地位高。后来,因为与科举制度下的儒家文化教育有联系,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张仲礼先生认为:一个人只有取得一定的学品、功名和官衔才可能获得“绅士”这一身份,这些条件在有了教育背景并经过科举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或者通过捐纳才会获得。韦伯认为,正是以儒学内容为基础的中国科举制度,使中国形成了在官民阶层中起中介作用的社会阶层——绅士。绅士们往往对儒家的规范体系熟悉并能亲自执行,且在社会秩序发生变化时,能较快地接纳新鲜事物。对于绅士阶层的分类,学者张仲礼认为,绅士阶层包括“下层集团即功名较低的绅士,例如在科举初级考试中通过的捐监生、生员;上层集团即学衔较高的或拥有官职的绅士(无论是否拥有较高的学衔)。”[2]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倡导“仁”“德治”,强调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建立和稳固的重要意义。从“仁”的角度出发,儒学又主张“博施济众”。高攀龙曾阐述儒家观念为:“善,仁而已矣。仁,爱人而已矣。”[3]儒学中教人行善的思想对绅士们有很大影响。尽管一些绅士参与赈灾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官衔职位,或服从官方所规定的绅士富户需要赈灾的政策,但大多数地方人士并非都仅仅为了这些目的,他们的行为大多是出于自愿的内心道义。《铁泪图》一书指出:依据儒学对道德与否的定义,山西的本地观察者把仁爱、贞洁、孝道和俭朴当作是赈济灾荒的最有效途径。高则裕是山西祁县谷恋村的一名普通绅士,当丁戊奇荒发生后,他没有埋怨政府不赈济食粮,而是秉承儒家的 “善良薰世,耕读传家”[4]思想,率领人们赈灾。他带领族人创立了救荒社,该组织以宗法思想为纽带,在赈灾方面有很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在他的组织下,救荒社独创性地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措施:为灾荒期间维持社会秩序的昼夜巡查者、熬粥人员计算工钱并计入专帐,但不付报酬,将其当作捐赈。这量化了赈灾中的出力者,节省了赈灾开支。在筹集赈款、兴修水利、储备粮食等方面起了不小作用。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绅士们除了亲自参与赈灾外,还大力宣传,积极倡导村里的富户们赈灾。刘玉书就是其中的代表。

刘玉书是个普通的地方绅士,积极践行儒家文化。在丁丑年间的一次大灾荒中,刘玉书自己积极赈灾,专门去河南、山西、陕西等灾区为灾民筹集赈款、组织灾民发展农业。而且也劝富人救济贫苦群众。最终在赈灾的过程中客死于他乡,颇让人敬仰。

绅士们在筹备赈灾活动的过程中也具体运用儒家思想。《铁泪图》讲到:《申报》的编辑者们和包括谢家福在内的南方善士就不断运用儒学仁政的思想劝导人们赈灾从事善行。

1878年,经元善在为即将要去灾区赈灾的弟弟们饯行时,赠言赠书,从中可以反映他的赈灾思想。所赠书包括一部《四书》、两册《老学究语》、十册《格言联璧》、十册《聪训斋语》及一部《得一录》,这些都是儒学方面的书籍。经元善还特别吩咐他的弟弟们:这几种书虽然在修养身心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但却是赈灾的良药,如果在赈灾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从这些书中一定能够找到有用的办法。同时,他有时还向朋友们赠送儒家书籍来劝导他们赈灾。

这些绅士们心系人民,积极参与赈灾。这无不体现着儒家理念对绅士们赈灾行为的影响。

(二) 灾异思想的影响

灾异,指异常气候或者气象灾害。灾异思想,是论述灾异与人事间关系的思想。中国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灾异思想。《春秋》对灾异多有记载,但没有将其和人事联系起来。后人著述的《公羊传》,将灾异分成两种——灾和异。灾,是指对人、物有伤害的事件。异,指出现异常的情况,但没有危害。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所著述的《春秋繁露》记载 “灾者, 天之谴也。 异者 , 天之威也。”[5]他认为,灾异用天来警告、处罚国君或预示人事的吉凶,即天人感应思想。汉武帝之后,将自然界的气象灾害与人们的行为相联系的灾异思想不断发展并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甚至近代社会存在着影响力。历史学家伊懋可将其称为“道德气象学”即“人类行为的道德与否会影响着降雨、日照是否适时、适量,而儒家思想是衡量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6]在国家政治管理过程中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灾异观在某些层面上成为人们反思自身、改正错误的依据,成为统治阶级反思政行、进行国家管理的参考。

灾异思想要求人们在思想品德方面修养,发善心赈济灾民。在民间人们就编了“十可省歌”,“即人们可以节约 ‘宴客钱’‘妓家钱’‘赌博钱’‘看戏钱’‘造屋钱’‘游船钱’‘赛会钱’‘做寿钱’‘治丧钱’及‘嫁娶钱’ 把这些省下的钱用作‘救命钱’”[7],而人们的这些善行会得到许多报答,可以“如意财涌泉”“阖境总丰年”“安宅子孙传”[8]。

绅士们认为“丁戊奇荒”是因为人们行为不当,他们或奢侈浪费或统治者不以德治民。灾荒没发生时,人们应该节约,贮存粮食。灾荒发生后,人们应该真心祈祷,注重修德,积极参与赈灾。

“丁戊奇荒”发生后,绅士们组织了多次祁雨活动,观音菩萨、龙王等都被列入祈祷范围。曾国荃当时任山西巡抚,他面对灾区严重的旱情,组织人们在城隍庙前,焚香誓天,真诚祈祷。其它各地寺庙、道观也纷纷设坛祈雨。

绅士们对统治者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积极改进人事。鲍源深在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后任编修等官职。他离任后,得知山西发生饥荒时,便认为是统治者和人们行为不当,应该修德来弥补过失。他主张政府清理刑狱,减免差徭。并自己捐银两千两,还劝绅商捐款。

(三)佛教思想的影响

绅士们对佛家所主张的“因果报应”思想也是深信不疑的,认为只要积极行善,生前上天会给予回报,死后还能进入天堂,否则会得到报应。

《河南奇荒铁泪图》一幅标题为《四省告灾图启》的图画的右上角显示有“善士解囊,诸神赐福”的字样,图中内容为:各路神仙赐予善士们“五谷丰登”“善是人富”“状元宰相”“增福增寿”“多子多孙”的奖赏。图画告诉当时的人们:对于参与赈灾的人们,上天会对他们许多奖励、回报。[9]

佛教思想使绅士们有了一种为获得上天的保佑与庇护而愿意赈济受灾贫民的价值观念。经元善和郑观应便是其中的代表。

经元善是义赈中的著名领袖。对于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经元善是赞同的。他认为:欲望和享受都应该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越这个范围追求享受,灾难会降临,因此应将多余的钱贡献于社会,否则福将转化为祸。在“丁戊奇荒”发生后,经元善积极参与义赈并虔诚地祈祷。他与一些绅商合作创办上海公济同人会和中国第一家有近代意义的赈灾公所——上海协赈公所,筹款赈济河南的灾荒。他依靠《申报》等报纸发布募捐赈济启事,后期还负责管理赈款的筹集、发放,并将赈灾范围扩大到山西、陕西、直隶等地。为了全力赈灾,他停办了自己原先在上海经营的仁元钱庄,一心一意地设立赈灾机构。后来一直无子的他连续生下四个儿子,这虽然在别人看来是偶然碰巧的,但是笃信佛家思想的经元善却认为这是他积极行善的回报。这使得他更坚信“因果报应”之说。他还将佛教中行善的思想积极向别人传输来引导他人参与赈灾。

郑观应积极组织、参与赈灾。他与一些绅士们合作成立上海筹赈公所来救济山西饥民,后扩大赈灾范围。郑观应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0],这在他的书籍《富贵源头》《陶斋志果》中有很多的体现。他坚信上天会奖励、回报那些救济灾民的人,他还用“上天会给善行的人回报”的道理来劝说其他人参与赈灾。

可见,佛教所主张的“因果报应”内容对绅士们的赈灾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鸦片战争外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以来,西方势力侵入我国,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无不受西方社会的影响。

(一)外来思想的冲击

“丁戊奇荒”发生后,外国人利用赈灾的时机宣传教义。李提摩泰被外国救灾委员会邀请去山西赈灾时,李非常高兴,他认为赈灾是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好时机。传教士在为灾民发放赈灾款项时,有时是以“上帝”名义进行的,基督教因此在一些灾区得到了大力的宣传。当赈灾的西方传教士在山西修建第一个教堂时,灾民为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向教堂赠送了一块刻有“救世堂”的匾额。这显示了被救济群众的感激之情。

传教士认为中国赈灾应采取一些近代化的措施。西方传教士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赈灾所依靠的漕运有很大的局限性,应该发展公路、铁路等先进的交通方式。将近代化的通讯设施用于赈灾中会提高赈灾效率。“丁戊奇荒”期间,《万国公报》中的一篇文章就宣传中国应该向英国学习“以工代赈”这种近代性的赈灾措施。作为西方传教士的代表,李提摩太提供了很多赈灾方面的意见。其中,《万国公报》中的《近事要务》一文就有李提摩太对中国赈灾方面的许多建议。他认为灾荒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在经济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作出调整,如改进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这需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他主张设立新式学堂,为中国培养近代化的科技人才,这样便于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提高赈灾效率。

外来思想的传入为中国提供了近代化的赈灾思路。

盛宣怀由于受外国近代化赈灾理念的影响,加上自己的赈灾经历,认为直接给灾民救济钱粮并不是理想的救灾措施。在赈灾实践中,他积极采取“以工代赈”、建设铁路、建立近代通讯设施的具体措施。

李提摩太的思想对郑观应有很大的影响。李提摩太主张,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融会古今中外文化可取之处,建立一个新学。郑观应很赞成。他既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也借鉴西方的赈灾理念。郑观应学他人通过《申报》等报纸公布灾情,号召人们捐款赈灾。他主张修建铁路、发展包括电报在内的近代通讯设施、以工代赈。西方慈善思想的传入,引起了郑观应的注意。他在著作中介绍西方各国的慈善机构,并对外国人把一部分遗产捐赠慈善机构的行为很有感触。他说,西方慈善机构很多,经常有富人资助钱两多达十万。从这些话语中可以体现出郑观应对西方赈灾思想的认同。

(二)外来实践的启示

“丁戊奇荒”后,外国人不只向中国倡导西方的赈灾理念,也积极参与赈灾实践。

西方传教士被组织、派遣展开赈灾活动。郝平在《丁戊奇荒》一书中记载:“传教士的赈灾区域虽然仅限于个别地区,但他们的赈济规模却很大,甚至超过当时政府的赈济量。”[11]他们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救灾机构与部门,如山东赈灾委员会、上海委员会、天津赈灾委员会及伦敦救济中国基金委员会等。外国人还利用报纸的宣传作用筹集赈款,其中《劝救荒启》《西教士劝捐书》《西士公启》等就是有影响力的劝捐文章。这些劝捐启事便于为中国灾区筹集赈灾款项,尤其在外国进行的募捐中。当英国伦敦报纸发出为中国灾区筹款的倡议后,当地人民积极募捐。在中国境内,《申报》刊登的募集款项的请愿书促进了国内赈灾款项的募集。在赈款的发放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方式,解决了传统的发放赈款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外国赈灾实践的启示下,组织赈灾的绅士们对丁戊荒的反应是较为多元化的。一方面,他们采纳中国传统的赈灾方法,涉及宣传动员、筹集钱粮、兴修水利等方面。另一方面,外国人在中国的赈灾实践,江南绅士们了解到西方先进的赈灾机制有利于提高赈灾效率。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他们的赈灾形式也开始多元化了。这样,西方赈灾方式的引用在传统赈灾模式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郑观应、谢家福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丁戊奇荒”后,郑观应不仅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赈灾(如前文所述,郑观应在天人感应的灾异观指导下亲自赈灾并且劝服他人赈灾),而且主张借鉴西方发展实业的经验来发展工业以赈灾。在灾荒发生后,他能积极参与李鸿章举办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自强派项目即是明证。

谢家福在与外国人接触中了解到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赈灾方法,他的父亲也有做慈善工作的经验。所以,他能够把慈善事业的传统方法与西方先进的赈灾方法结合起来。这使得谢成为在华北赈灾的江南绅士中的代表人物。在灾荒发生后,他积极参与李鸿章举办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自强派项目,创办有近代色彩的赈灾组织,如光绪年间由谢家福及其他绅士们在上海创办的“上海公济同人会”、桃花坞谢寓及安息保节局等近代赈灾组织。这些机构有专门的人员分工及其它先进的管理体系。而这种近代化的赈灾机制显然有利于更高效率、灵活地展开赈灾。

三、双重影响下的矛盾心态

“丁戊奇荒”时期,绅士们认为,西方思想虽然先进,但却属于西方,他们虽然愿意使中国像西方一样高效地展开赈灾,却潜意识地固守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矛盾心态,在赈灾中具体表现为:在借鉴西方赈灾机制的同时,绅士们对外国人赈灾猜疑、不甘心甚至要努力通过赈灾来同外国人竞争。

对于传教士的赈灾,绅士们担心外国人借赈灾的机会可能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丁戊奇荒”造成人口严重的伤亡,更加让绅士们不甘心,从内心底要与外国人展开竞争。他们提出“跟踪赈济”[12],即中国人要跟踪外国人,到他们救济的地方去救济。

江南义赈中的绅士谢家福在科举考试失败后,通过一些途径,对外国事务有所了解,并产生了兴趣。但由于当时有一种传言(如传教士设立的孤儿院对孤儿们砍手足、挖心脏),谢家福对李提摩泰在山东救助灾区孤儿的事件深感怀疑,他曾叙述道:当听说信仰基督教的李提摩太、倪惟思等外国传教士在山东一些地方救济灾民时,心中不由自主地担心外国人会借救灾的机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于是感觉自己不应该再坐视不管了。同时,谢家福还担心灾荒可能会使清政府失去民心,所以,他决心要采取一些方式与参与赈济的外国人展开竞争。他写道:异教在中国横行,这是大患,中国人应该自己筹集巨额赈灾款项、及时赈灾来减少外国对中国侵略的机会,巩固中国的统治。于是,谢家福积极参与赈灾。如,在山东为孤儿们建立了近代化的慈善机构、避难所,并且鼓励其他人来筹款赈灾。

郑观应曾写信给广州的官员说,如果广东人消极对待灾荒,不积极参与赈灾的话,会丢中国人的面子,让外国人对中国人更加蔑视。《申报》的编辑者们也宣称外国人已经在赈灾,中国人作为受灾群众的同胞,如果在赈灾的积极性、慷慨性上落后于外国人的话,一定会让外国人嘲笑。在赈灾方面,中国人应积极超越外国传教士。当绅士们把防止外国人的蔑视、嘲笑作为宣传赈灾的手段时,更能表现出中国人在赈灾方面与外国人展开竞争的强烈意愿。

从以上论述可看出,绅士们赈灾时在中西文化选择中的矛盾心态有利于赈灾的展开。

四、结语

绅士们参与义赈是由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制约、决定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期间。绅士们处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中。所以,绅士们赈灾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与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社会灾害仍然频繁发生,1998 年全国范围内的大水灾,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灾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正确的赈灾思想和赈灾措施将有利于提高赈灾效率。借鉴“丁戊奇荒”中绅士的赈灾措施,为当今社会赈灾提供了思路。

[1] 王鑫宏.“丁戊奇荒” 对河南的影响及各方赈灾[J].农业考古,2010(3):18.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4-5.

[3] 孙玉敏.简论经元善的赈灾思想[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2):41.

[4] 范维令,郭继荣.祁县谷恋村丁戊奇荒义赈奇迹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2(5):77.

[5] 王文涛.论董仲舒的灾异思想[J].中州学刊,2005(6):150.

[6] 李文海,夏明方.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晚清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7:518.

[7] 袁滢滢.天人感应灾异观与近代灾荒救治:以“丁戊奇荒”为中心[J].聊城大学学报,2009(4):83.

[8] 夏东元.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15.

[9] 艾志端.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58.

[10]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745.

[11] 郝平.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6.

[12] 黄祐.晚清时期民间义赈活动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12):126.

责任编辑:张彩云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Gentleman’s Participating in Charity Relief——A “Ding Wu Qi Huang” Case

LIU Caihong

The “Ding Wu Qi” Huang period was the time when Chinese culture exchanged and collided with western culture. That gentlemen involved in charity relief was influenced not only by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wester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colliding with western culture, the gentlemen appeared paradoxically: to learn from Western relief mechanism while misunderstanding, distrusting, and even competing with foreigners. Focusing on the subject of "gentleman", the author takes the idea of charity as the main clue, and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Ding Wu Qi Huang; gentleman; charity relief;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2016-07-01

刘彩虹(1991—),女,山西吕梁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

K256.9

A

1671-8275(2016)05-0138-04

猜你喜欢
灾荒赈灾绅士
在国民党灾荒统治下的饥饿大众
国民党血腥统治下的灾荒
华北抗日根据地基层政府的灾荒救治——以偏城县救治1944年旱灾和蝗灾为中心
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
绅士那些年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像绅士一样等4则
A Gentleman绅士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