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新词语“吓死宝宝了”

2016-03-15 21:13张亚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童稚第三人称代词

张亚丽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略析新词语“吓死宝宝了”

张亚丽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新词语不断出现,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的变化,体现了汉语的时代性。“吓死宝宝了”作为2015年热度新词,被广泛使用甚至“被玩坏了”,这也使笔者对“宝宝”一词产生了兴趣和疑问。从词汇学的角度阐释该词的意义,探究其迅速走红的原因以及该语言现象背后的深意,以期能为语言学爱好者提供一种思考,也希望为新词语研究带来些许启示。

新词语;“吓死宝宝了”;探究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语言运用的变化。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词汇的发展变化一直是语言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新词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出现不仅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力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了2015热度新词语,其中“吓死宝宝了”作为热度新词之一,其使用形式灵活多变,例如“累死宝宝了”、“宝宝心好苦”、“本宝宝整个人都不好了”等等,这些使用形式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本文结合语言学知识,从词汇着手,简要分析“吓死宝宝了”和其变换形式,以及促使该词语能够得以广泛运用的因素。

一、新词语“吓死宝宝了”的出处

关于新词语“吓死宝宝了”的出处有很多种说法,现在罗列如下①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10878082-11403619.html。:

说法一:奔跑吧兄弟中王宝强说的吓死宝宝了……

说法二:天下第一贱客小唠的口头语。出于对它那卓越风姿和非凡气质的敬仰之情,我们就很习惯的把吓死宝宝了这句话挂在嘴边了。

说法三:原话吓死爹了,吓死爸爸了后来改成吓死宝宝了。

说法四:这是卖萌的话语,YY歌手东方宝宝的口头禅。调侃装萌的意思。然后可能网友听多了,觉得有点意思,也会借用。大多女生喜欢用这句,显示自己是萌货。

说法五:是LOL女主播宝宝先说出来的,她在主持中,现场抽奖,让画面随机选人头像,突然有一个很黑很肥的胖子出现在画面,然后她就说了句:“吓死宝宝了”之后这句话就被很多人用了。

说法六:这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在被蛋蛋吓到说出卖萌的话语,后来被网友疯传。

说法七:在东方卫视《相约星期六》节目某期一号女嘉宾口头禅:吓死囡囡了。因为这句是上海话,所以其他地方就变成了“吓死宝宝了”

说法八:《天线宝宝》中小波受到惊吓时的一句神翻译:“吓死宝宝了”。

百度百科给出了八种说法,在这里不探究“吓死宝宝了”究竟出自何处,经过分析这八种说法可以发现:

(1)在说法一、四、五中,说话者的名字中都带有“宝”字;

(2)说法六、八中,说话者的年龄都很小;

(3)说法三、七中,“吓死宝宝了”都是由“吓死爹了”和“吓死囡囡了”模仿得来的;

(4)说法二单列一条,因为说话者的信息与“吓死宝宝了”表面上看无关联。

二、新词语“吓死宝宝了”的运用

(一)形式和意义

新词语“吓死宝宝了”作为年度热词必然是被广泛使用的。在网络沟通平台上,“宝宝”一词几乎无处不在。人们在博客、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社交媒介上评论、聊天或发表状态,大量地使用“宝宝”一词,如:

“你这照片P(S)得吓死宝宝了”。(我被吓到了)

“你不要吓宝宝”“wifi密码被改了,宝宝心好苦”。(我心里好苦)

“今天拼了命也没有抢到捧花,宝宝不开心了”。(我不开心了)

“本宝宝要去写作业了”。(我要去写作业了)

“看得出来宝宝你当时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的内心是崩溃的)

通过观察以上例句,可以发现“吓死宝宝了”这一词语的形式灵活多变,主要是由“宝宝”一词致使的。那么,作为名词的“宝宝”其运用形式为什么会如此灵活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调查,认为“宝宝”像许多新词语一样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二)“宝宝”新探

“宝宝”是对婴儿或者小孩的称呼。宝宝是比儿童小的孩子,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宝贵的。古时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是如获珍宝。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宝贝。孩子的称呼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只要父母在,你永远都是他的孩子。另外,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当代,宝宝的含义逐渐发生了扩展。如男朋友想对女朋友表达情意绵绵的爱意时,常常使用宝宝称呼,表达女朋友对他而言如珍宝一样。

但是,在新词语“吓死宝宝了”中“宝宝”的意义也已经超出了它的本义甚至是扩展义。

陈长辉指出:“在儿童早期语言里没有出现人称代词,儿童在成人语言中使用人称代词的地方,直接使用自己或别人的名字、称谓等来称呼,出现了直称。”①陈长辉:《儿童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05页。如:一岁三个月的孩子锴锴要奶奶抱,对奶奶说:“抱锴锴。”儿童直称的使用开始于一岁三个月,到一岁九个月才开始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一定年龄的儿童由于还不会使用人称代词,只会使用直称来代替。那么,成人使用直称到底正不正常呢?

在古汉语中,也有使用直称的情况,例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还有在长辈跟年龄较小的儿童说话时,也使用直称。例如:

1、(对女儿说)妈妈给你梳辫子,你要乖。

2、(对弟弟说)姐姐来帮你,不要怕。

这两种情况的直称与“吓死宝宝了”中“宝宝”代指第一人称“我”不同,成年人使用直称会有点特别。在这里也要区别第一人称与直称同时出现的情况,如“我张三行得正,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里“我”与“张三”同时出现只是为了强调。

分析大量语言事实,可以发现“宝宝”不仅是指婴儿和比儿童小的孩子,也不只是人名,同时还具有广泛的指代意义。在“吓死宝宝了”一词中,“宝宝”被无数个人使用,大多数是说话者的自称,而与他是否是宝宝或名字中有没有“宝”字没有直接联系。

三、新词语“吓死宝宝了”语言学理据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浏览大量的社交媒介,认为在新词语“吓死宝宝了”的使用人群中大部分是女性群体,男性群体的比重远远低于女性,而且这一词语经常被使用在熟悉亲昵的同龄人之间。关于为什么大量女青年倾向于运用“吓死宝宝了”这一新词语,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第三人称己称

“吓死宝宝了”用“宝宝”这个第三人称代词称呼自己,而非用惯用的第一人称,是一种第三人称己称的语言现象。最早的使用第三人称己称许可以追溯到凯撒的《高卢战记》或者色诺芬的《长征记》,在这两本具有自传性质的书中,作者都用了第三人称己称来展现叙事的客观性。就像上文提到的,在中国古代汉语里也有这种用法,如“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或者“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样的例子。

另外,在文艺作品中,为了展现说话者的愚蠢或者机械(痴呆患者或者机器人),也会使用第三人称己称。第三人称己称在日本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在日语中,称呼XXくん或者XXさん比直接称呼“你”来的礼貌许多。在大部分情况下,“你”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词语。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孩子会更多的使用第三人称己称,这也许是对于这一规则的模仿。由于第三人称己称成为了一种孩子气、童稚的象征,为了表示可爱,日本的女子偶像组合也会使用。

这种第三人称己称的用法赋予说话者童稚、天真、孩子气的特点,也就对大量年轻人热衷运用“宝宝”作为己称作出了解释,年轻女性本身就与孩子的心理特质有相似之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女性群体作为主要使用群体。

(二)语言童稚化

“宝宝”一词无论从内容上、用法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儿童言语的特点,成人一反常规有意识地模仿儿童言语,被称之为“言语童稚化”。“言语童稚化”不等于儿童语言,而是仿儿童语言的成人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以女性居多。比如儿童较多使用重叠的字词“小狗=狗狗”“牛奶=牛牛”“兔子=兔兔”“猫咪=咪咪”,这些词语今天也被很多年轻女性使用,甚至在少数情况下也被男性群体使用。①王燕:《城市青年女性的语言变异特征》,《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第54页。

上个世纪20年代,黎锦熙提到过类似的现象,他将此称为“女国音”。他注意到,北京的女中学生会把本来读作团音的字读作尖音。赵元任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认为是女孩子撒娇时的嗲音,听起来好听。

在今天语言儿童化现象更为普遍。发音上,有把不知道说成“布吉岛”,孩子说成“孩纸”,漂亮说成“漂酿”。用词上,常用叠词叠字,比如“吃饭饭,睡觉觉”,这些都是儿童语言的特征。儿童的特点是纯真可爱,年龄小,更关键的是应该被帮助,被宽容,被理解,被宠爱。可以推测,成人,尤其是女性语言的儿童化,目的就是塑造一个不成熟又可爱的形象,以此获得关爱。②王燕:《言语童稚化的社会文化成因》,《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84页。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女性就该弱小、幼稚、纯真,女性被迫用儿童化的语言表现自己的可爱,而偶尔用“本宝宝”的男性却被认为没有阳刚之气。

成人言语的童稚化通过所刻画塑造的年轻稚嫩可爱的人际形象——准儿童形象,意欲得到包容、宽谅、照顾或喜爱。网络媒介为这种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便捷迅速的平台,在这种成人语言童稚化的现象中,我们得知当今年轻人语言使用更具幽默性,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逃避心理。

(三)交际中的心理距离

在“吓死宝宝了”的运用中,说话者用“宝宝”来代替人称代词,因为人称代词似乎隐含了说话人的某种心理距离,用名字而非人称代词来指称会更显亲昵。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爱犬呼呼生病很久了,丈夫对妻子说)“呼呼恐怕不行了”;

(隔壁的邻居看见了,议论说)“它恐怕不行了”。这两个句子只是使用名字与代词的区别,但是与说话者的心理距离却明显不同。同样的道理,在听话者看来“吓死宝宝了”比“吓死我了”更能拉近心理距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接受与广泛运用“宝宝”一词。

虽然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宝宝”一词时,也许并不觉得这是语言使用的童稚化和拉近心理距离,更不会去探究其被广泛运用的语言学理据,但这些促使因素确实是存在的。

总结

笔者通过以上文字,简要分析了新词语“吓死宝宝了”在使用形式上的灵活性与广泛性,探究了“宝宝”一词的本义与扩展义,在词义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宝宝”“被玩坏了”的语言学理据,得出“宝宝”更多地被年轻人在网络上和亲近的人之间广泛使用,而且女性群体居多。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深知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本宝宝”会继续努力,以期能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新的探讨。希望本文能给语言研究爱好者一点启示,也希望人们能发现汉语现象的奇妙有趣之处,对一些新词语现象能够有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Analysis of new words Xia Si Baobao Le

ZHANG Yali

Under the impetus of network media,new words constantly appear.At the same time,it also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people's social life and language life,and reflects the Chinese character of the times. Xia Si Baobao Le as the new word of 2015,is widely used or even played badly.This arouses my interest and doubt.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from the angle of lexicology,then explor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rise and the phenomenon of language meaning.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kind of thinking for the language enthusiasts,als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study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new word;Xia Si Baobao Le;explore

H034

A

1009-9530(2016)04-0118-03

2016-05-10

张亚丽(1990-),女,安徽大学文学院语言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沙宗元教授。

猜你喜欢
童稚第三人称代词
代词(一)
代词(二)
小学低段以“儿童语言”进行写话训练的探究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春趣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请你不要……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