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竞技武术发展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2016-03-15 20:03:11孙希望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竞技

□孙希望(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浅谈竞技武术发展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孙希望(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竞技武术的发展从古代到现在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与洗礼,至今竞技武术依然在我们生活中。在竞技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人类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环境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当前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背离或者说不和谐的现象,这对于竞技武术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文章就以我国竞技武术发展过长当中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希望对于竞技武术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竞技武术传统文化启示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的文化和体育都开始以西方作为主导的,尤其是在我国的这个阶段,国人开始片面的追求西方的一切,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文明”,而严重的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武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利益为先、成绩为先的时代,武术也开始以竞技体育的形式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这无疑与我们中国武术最初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的不断的解体和建立的过程当中,动荡的社会使得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军事乃至文化都产生了较为甚远的社会变革,随之我国的武术也在功能和形式上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武术也更应当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我们就要找回我国武术当中原本的精髓,也就是我国武术当中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更古不便的民族气节,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对其进行延续,这时我们中国武术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1、关于我国武术文化内涵建设的基本认识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一个极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其跟我国的古典军事、政治、文化艺术以及社会习俗、医学理论等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延伸。以上的相关元素相互的作用,相互的联系最终组成了我国绚烂多姿的整体文化。而在另外的一个方面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准确的反映。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当中一项瑰宝,同时也是广大的炎黄子孙对于人类文明的一项最大的贡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当中我国的武术之所以可以拥有这么强大的持久力以及生命力,其关键就是因为文化在其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性以及民族性,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思想以及人类精神两个方面,而其中我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建设也应该体现文化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的内涵建设过程当中,其内涵并不单纯的停留在“武”与“术”两个字的理解上面,而其中关于文化的含义渗透到了整个的体系当中,武术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的样式或者说表现的形式。因此在文化上面就有了研究的立足支点。因此我们诠释中国武术更加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从而为我国武术的文化内涵的建设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现如今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

2.1、狭义定义的缺失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我国的武术文化隶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武术的文化当中势必也会渗透一些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就好比是一个根系,而武术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从特征上来看,其往往被视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渊源。但是,如果对于我国的武术文化进行内容上的定义,则很难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定义。尤其是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精确定义显得十分的具有必要。同时,如果想更好的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真正的成为被世人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精髓不应该只有套路、格斗以及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应该不断的整合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乒学、哲学、宗教以及气功等方面的文化上的观念以及思想内容极为一身,从而给武术打造一个准确的而且具体的说明以及分类。

2.2、武德教育的缺失

武德,顾名思义就是武术的道德,是每一个从事武术活动的个人,在其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当中必须要的遵守的道德品质或者说道德的规范,我们今天的社会更加看重的是武术的运用所带来的经济上面的效益,尤其是在电影产业上面,武术为主导的商业大片在当前的电影市场上比比皆是,这其中又以反应武术的较量为多。而关于武德的教育却显得十分的苍白甚至无力,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过程当中,关于武德的能量发挥远远的不够,而其却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习武之人一直秉承道德至上、以和为贵的理念,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也就成为了我国武术文化内涵建设的一股重要的力量。由于武术当中的武德,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因此如果我们单纯的采用影视文化的标准来对于武功以及武术来进行评判,势必会导致文化的倒退,同时我们还应该对于网络和影视作品对于我国年青一代人的武术文化的负面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

2.3、缺文化的创新

中国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伦理、中医理论和古典兵法思想等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传统武术是武术文化的主体,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史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不可否认传承中华武术精华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的责任,但在武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一定要有创新。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武术能否推陈出新,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关键在于传承传统中华武术的同时,创新出适合现代人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中国武术,避免宗法制度陈旧方式和固有观念。

2.4、缺科学的验证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的烙印是武术文化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对武术流派经典代表之作,各种原理解释、传授指导都会受到其传统文化的束缚,像“意念、气、经脉”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可避免存在着有悖现代科学说法和认识,有些概念仍需要探讨和研究。对于存在争议的原理问题,既然,现阶段某些经验或常识能够服众但无法科学定义或解释,暂且不要过于勉强过早下结论,待科学进步和对人本质认识的提高再做论述也未尝不可。

2.5、缺整体的规划

武术文化的本身,博大精深最初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中间发扎的过程经历了几次的兴衰,在这个过程当中其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武术文化渊源流畅,再加上地域分布以及历史的发展等因素。衍生出了我国武术文化的不同门派,在当今的别经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成为当务之急。单单的从武术方面来说,当前的武术发展,存在着多种的流派和技法,但是对于其的规划确实缺乏整体性的。因此更加的难以将其列入到整个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序列当种来。距达到奥运会规则的标准相差甚远。认真而谨慎的制定发展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使中国武术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光耀千秋。结语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华武术也应该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中国文化其它元素,真正使中国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2]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4]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5]高靖海.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6]桑全喜.21世纪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7]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竞技
传统武术怎么了?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10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7:44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 12:14:42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