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进(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中华五禽操”在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分析——以江苏省中小学为例
□徐永进(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社会在不断地进行变迁,而且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在有所发展,人们对养身保健有更多的关注,不只是局限于进行身体锻炼,甚至还包括了精神、气质、功效等各方面的培养。“中华五禽操”(以下简称五禽操)变化多端的动物形象更加迎合当下“三走精神”,契合学生仿生特点。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五禽操进校园活动的18所中小学研究对象,从五禽操的提出背景、推广优势、难点、措施等方面对五禽操在中小学推广可行性加以论述。
关键词:中华五禽操推广可行性
华佗五禽戏是全球最早的医疗体操,有着明显的强健体魄、帮助医治病症的作用。五禽操是在东汉华佗的五禽戏基础上重新编撰出来的,全套吸收了太极的刚柔并济、内外兼具,还有广播操的节奏鲜明、形象优美之类的多样化元素,汲取了我国经典功夫与气功的精华。本文对南京金陵中学龙湖分校等18所中小学进行走访,结合现场交流和问卷调查,剖析五禽操推广的背景、必要、措施等。
1.1、青少年体质处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机体还没有产生器质类病变,其明显特征为连续性的、重复性的疲惫,而且还会有身体疼痛、难以入眠之类的问题是介于健康和疾病间的第三种身体状态。现在中小学生由于功课及升学的压力,甚至迷恋网络,往往造成身体亚健康状态。
1.2、徒手健身操过于单一乏味
长期以来,中小学徒手健身操多数为动作类型相同的广播体操,其内容较单一、乏味,模式呆板,学生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仅仅是机械化应付,导致体育训练的成效不明显,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1.3、青少年传统文化认知缺失
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关键阶段。社会空间、文化气氛等均在不知不觉中对青少年产生着影响,但目前社会与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际一体化的形成,进而令多样性文化能够聚集、融合在一起,但是青少年过多地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呈现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2.1、符合中小学体育改革趋势
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体育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中小学体育课程则是体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同时应变革创新,积极去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体育课为学校教学系统的关键内容,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就目前来看五禽操是极其新颖的一种有效健身方式,可以作为中小学体育的开发对象,逐步优化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打造个性化的校园体育活动。
2.2、符合中小学学生认知需要
(1)认知传统文化。
体育教育思想中,讲求体育教学应以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服务于全体学生,本课题经过调查研究后,了解到徒手体操中的中华“五禽操”是传统中华文化及我国经典体育文化的典型体育活动。同时,应该在各学校将这一体育活动传播给学生,开办体育比赛,以强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打造具有形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契合仿生心理。
“中华五禽操”为“仿生式”徒手健身操,讲究“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在模仿虎、鹿、熊、猴、鸟这些动物的时候,除了需要运动者的动作准确,而且还需要神情也模仿到位,这种契合仿生心理的练习方法使“中华五禽操”富有趣味性的同时增强了练习者的体质。
2.3、可以成为“终身体育”
当代体育教学中追求的“健康为主,坚持锻炼”的思想,“中华五禽操”这一现代强健体魄、修养生息的健身体操与此思想完全一致。第一,“中华五禽操”强调增强心血管循环体系的性能及锻炼能力,它的内容对任何年龄的运动者都是适用的,且可以获取良好的体育运动成效。
3.1、“中华五禽操”推广难点
从调查问卷来看学习并掌握“中华五禽操”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来说,100份问卷调查中,有54名学生占总额的54%认为学习“中华五禽操”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有31名学生占总的得31%认为学习“中华五禽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四个选项中这两个选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中华五禽操”较原有的中小学广播体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较为难学,主要原因有:(1)在模仿动物的动作过程中,学生比较害羞,动作过于僵硬,最多只能模仿出动物的大概形态,把握不了动物的神情,学生也难以将自身融入到这套体操之中,所以无法表现出逼真的效果;(2)这套体操动作与过去的经典的广播操相比更加丰富了,而且难易系数也有较大的差别,学生要学会这套体操更加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未曾学习过此类体操,无法很快掌握这套体操的动作要领,要学好这套体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3)五禽操要自己听乐曲来找拍子,这对于没有节奏感或是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4)在学习五禽操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均匀地呼气、吸气,能够放松整个身体,并且做到刚柔并济,只有这样才有良好的运动价值,这点就那些平时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通过对走访的南京、淮安、徐州、连云港、宿迁等18所中小学200份问卷调查来看,有8%的学生从未了解过“中华五禽操”,有59%听过且了解,有33%的学生并不了解“中华五禽操”,说明“中华五禽操”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主要原因有:(1)“中华五禽操”作为仿生性徒手健身操相较于原有的校园广播操来说,创编时间较晚,影响力较弱,政府在保护的经验和力度上还有所欠缺,“中华五禽操”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效果不明显;(2)“中华五禽操”的师资团队不够强大,“中华五禽操”是一种新编徒手健身操,就目前来说,其对于多数人是陌生的,所以导致各校体育老师对“中华五禽操”的了解很少,使他们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
3.2、“中华五禽操”推广措施
(1)利用媒体,宣传推广。
第一,推广“中华五禽操”应使更加多的人了解“五禽操”,因此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的关键。想要使中华“五禽操”得到弘扬,拓宽“中华五禽操”的传播渠道,改变“中华五禽操”现有的传播途径与方式,不仅要依托新闻、报纸、网络、光碟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还可以开设“中华五禽操”内容的电视频段、频道、广播,或者在特殊的时段、特殊的时期开设“中华五禽操”电视频道.同时举办各种不同规格的会议、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达到合作交流、推广普及、传承保护、促进发展的目标。
(2)立足校园,加强培训。
让“中华五禽操”走进校园,把“中华五禽操”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学校可以把“中华五禽操”列入教学内容、活动内容、训练内容,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汉文化的熏陶,了解及认识“中华五禽操”。
“中华五禽操”课程是以“三走精神”作为其基本理念的,这极大地符合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理念,达到“健康为主,坚持锻炼”的目的,推动校园体育教育的核心和进步、加强素质化教育;完善体育课程教育的内容、模式等,这除了能够实现对传统体育运动的宣传与传承,而且还能帮助学校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气氛。此外,这对于学生而言,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中小学体育教育正处于革新之中,必须将其和社会发展相衔接,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融入先进的教学资源,相信在今后的全民运动中,中华“五禽操”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华五禽操”在全省中小学推广还需要有一段历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希望中华五禽操的创编与出现可以为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