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2016-03-15 20:01:55周方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周方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周方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我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一部分企业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大公司,而有的小企业却经营不善,阻碍了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能很好的对员工进行管理,这就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世界中已经名列前茅,由于经济的兴起致使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学习、创新、完善,想要全方面的提升首先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开始。在现代企业当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能够优化人类资源、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维护人力资源稳定性。所以,企业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高效性才能使得整个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我国企业在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企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再根据自身企业实际的特点和情况来逐步地构建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的前身是传统企业的人事部,但是现代人力资源所包含的方面是非常广的,科学性也是非常强的,因此很多的高等院校都设有该专业。它的管理模式需要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多个侧面出发来协调员工以及挖掘员工所潜在的潜力。从企业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说,能够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从性质的角度出发将其看成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调配、规划;第二类从价值和功能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又是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一个方法,将人员使用效率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类从所带来的效果出发,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使得企业运行的流畅度提高。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个组织或者团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效的、科学规范的、有目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与方法。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提高竞争力、快速发展、走向国际化以及完成目标的重要推进剂,因此这也成为了企业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学习的东西。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类型和分类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具有哈佛模式、盖斯特模式与斯托瑞模。而在全世界的范围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共有16中之多,而众多的种类中又各自拥有不同的管理目的,包括了职业性、战略性、人事分配性、综合性等。这四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也在不同的时代里就会出现适应那个时期的管理模式。人事分配性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企业中达到政治和行政目的,职业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战略性管理模式需要满足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战略,综合性管理模式则是对企业全局的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从管理过程的角度也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组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模式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需求的动态管理模式;第二类是职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二类是和第一类相对应的模式—静态管理模式;第三类是职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模式也属于静态管理模式,但是它是一种优化程度最高的静态管理;第四类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的综合性、包含性都是非常强的,能够将动态与最优静态相互融合,也包括了整体管理和局部管理。

随着管理模式不断的发展,管理方法也在逐渐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可包含四类。第一类为经验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是最为传统的一中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单个员工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第二类是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是将第一类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将个体组成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第三类是开发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是现代企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它更加注重员工的能力培养、潜力开发等方面;第四类是数字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虽然也是针对于个人进行管理,但是所具有的现代意义更强、更充分。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常见问题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将其科学有效的融合就能促进自身的成长。现如今社会中大型企业的结构是复杂化的、多元化的、全面化的,因此只有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让这个结构一直稳定下去。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是比较欠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接下来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不完善

我国的市场经济和一些企业规模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的经营模式与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大部分的企业依然使用较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且员工思想中一直奉行“领导至上”,这是与现代管理模式完全相违背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体现出的理念包括职位评价、职位分析、职业规划和学习培训,如果这几个方面不能落实而且缺少相应的标准和机制就会给人力资源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薪资发放体制与激励机制不科学

很多企业所实行发放工资的标准是根据工作内容、职位等因素而定的,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激励机制,这样就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激发员工的潜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还有一部分企业属于事业单位,在编员工与不在编员工所享受到的工资待遇机制差别是非常大的,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的存在导致了非在编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很差;而有些在编工作人员极为安于现状,甚至出现了不思进取、非常消极的工作态度,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非常不利。

(三)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不到位

前文提到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有开设,而且每年从这个专业走出的高才生也不在少数,这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虽然有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成为了新生力量,但是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式过于片面,多数情况下企业会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能力考查本身。除此之外,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多数都是一头雾水,企业应该具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对“这张白纸”进行“描绘”,如果缺少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就会使员工不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与掌握先进技术。另外,人才规划与人员调动工作并没有与企业的实际状况及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引进(包括招聘、选拔、考核、晋升等方面)与培训(学习、奖惩等方面)极其单调与落后。

四、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

(一)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都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给自己设立短期或长期的目标,通常把长期目标称之为战略发展目标,它是企业在对自身情况以及市场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后所制定出的一个发展战略。长期发展战略进行到不同阶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有影响的,根据这一特点就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而且必须要保持一致。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保证企业实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如果错误的选择了管理模式就有可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企业的所有权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体制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我国国情所致。两种类型企业所有权的不同是最根本的区别,在国有企业中实施人员编制的管理模式,在编人员就如同拿到了“铁饭碗”。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属国有企业都意识到了应该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其目的是增加员工之间的公平性,以此来达到激励员工、调动热情的目的。在非国有企业当中员工之间的竞争是非常大的,通常都采取控制成本的控制型和提高员工承诺的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企业规模

企业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的,随着成长其内部结构会越来越复杂。在规模较小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比较简单的,同时资金较少、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所以管理模式是很简易的,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大规模企业内部结构非常的复杂,人力资源管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如果可以将管理模式变得清晰明了有条理,就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

(四)文化环境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在不断的发展,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社会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环境,这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有很大影响的。我国和西方一发达国家的文化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国人民观念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做事时会更加重视伦理、道德。但是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弘扬、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他们在做事时很少考虑感性因素更加理性。因为文化环境的差异所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不要一味地将其他国家的经验照搬,需要充分考虑到本国国情和本国人民的情况。

(五)人力资源市场

大批学习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都是通过大型招聘会,当大量企业都需要这类人才时就很难招到高质量的人才。企业在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时也不要过分的注重成绩,应该对其进行综合能力的考察,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就可以为企业引进更优质的人才。

(六)不同的成长周期

企业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成长周期的,前文也提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需要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这一特点可知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凸显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激励机制,因为这样才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挖掘出人才的潜力,当他们能够不断的发挥自己时,就会推动整个企业更进一步。在度过初期阶段后企业会迅速壮大,员工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将所有员工都融入到这个管理模式内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企业的运转也就会更加稳定顺畅。

五、结语

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一些国际性的大企业就能够看出他们都具有非常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所以很多人才在这些企业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发觉自己的潜力。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遇到了瓶颈,人力管理不够清晰、出现混乱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企业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状况不能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造成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做了剖析,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完善并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

[1]肖鸣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2]常媛媛.外资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其选择[J].科技和产业,2006,(10).

[3]肖鸣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制约因素[J].第一资源2010,(4).

[4]闫虹.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刍议[J].现代商业,2010,(32).

[5]颜霞.解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J].管理观察,2015,(1).

[6]马耀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企业管理,2013,(9).

[7]张一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所有制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9):8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52
人力资源服务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