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2016-03-15 16:10赵海月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质化劳动物质

赵海月 韩 冰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赵海月韩冰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非物质劳动相对于物质劳动而言,在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工作时间、生产方式、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但是,非物质劳动并没有丧失劳动的自主性和本质意义。随着新科技的进步和非物质劳动作用的显性增强,“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非物质化经济的产业拓展,其结果是促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传统工业经济得以优化革新以及“体验经济”新形态的萌生。非物质化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以及发展“新经济”等发挥良性效应。

非物质劳动;非物质化经济;产业结构;动能;效应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以美国为例,199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9%,第二产业下降到24.1%,第三产业则上升到73.5%;到2001年第一产业已经下降到1.3%,第三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79.6%。[1]而到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所占比重达到79.7%,第一产业下降到1.2%。*Grossdomesticproduct(GDP)byindustrydata(1947-2014) .http://www.bea.gov/industry/gdpbyind_data.htm(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网站)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仅是三大产业之间比重关系的变化,也是随着各产业内部部门结构的变化促成了这种比重关系的消长。比如,第三产业发生的革新式转变更多的是在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方面,这种转变既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扩大经营范围、改变经营模式,也包括新型应用技术、科研、信息、咨询、设计等行业成为西方国家第三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文化、娱乐、体育、旅游、保健、教育等现代生活服务部门的快速、多方位发展也是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的主要因素。这种产业结构自身的量比变化即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拓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中国,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4%”,“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为了理解和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于是,“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的认识成果便在西方学界首先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积极借鉴西方学界的认识成果对于正确分析把握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新经济”所依需的新动能具有创新价值与启发意义。

一、非物质劳动的蕴涵特点

非物质劳动(immaterial labour)一词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毛里奇奥·拉扎拉托所提出。他指出:“非物质劳动被界定为生产商品的信息内容与文化内容的劳动。”[3]一方面是关于“信息内容”的活动,直接涉及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大公司内工人的劳动过程发生的变化,即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逐渐变成神经机械学和电脑管控的技能;另一方面是关于生产商品“文化内容”的活动,即界定和确定文化和艺术标准、时尚、品位、消费者指向以及更具有策略性的公众舆论等不同信息项目的活动。[3]拉扎拉托认为,非物质劳动“正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新关系的十字路口(或者说,它是接口)”。[3]非物质劳动既实现了生产合作又同时创造了消费者的社会关系,并通过非物质劳动所产生的需求、想象物、消费者品味等实现持续的创新。非物质劳动(其基本的使用价值由它作为信息与文化内容的价值提供)生产的商品的特性在于:它在消费行为中不是被消灭,而是放大、改变和创造消费者的“意识形态”环境和文化环境。[3]

同样在2000年出版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意大利学者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探讨了在后福特制和后泰勒制下与传统劳动组织模式完全不同的生产劳动,以及其在新通讯、计算机技术、智力手段等影响下越来越具有非物质化倾向的特性,进一步丰富了非物质劳动的蕴涵。他们在该书中把非物质劳动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出现在已被信息化和已经融汇了通讯技术的一种大工业生产之中,这种融汇的方式改变了生产过程自身。生产被视为一种服务,生产耐用物品的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相混合并趋向非物质劳动。第二种非物质劳动带有分析的创造性和象征的任务,它一方面自身分解为创造性和智能的控制,另一方面成为日常的象征性任务。最后,第三种非物质劳动涉及感情的生产和控制,并要求(虚拟的或实际的)人际交往,即身体模式上的劳动。”[4]在这里,非物质劳动的范畴不仅包括了知识、信息、沟通,更扩大到了人际关系和情感劳动。[5]情感劳动不仅涉及到满足精神方面的活动,也涉及到身体感受和个体体验方面的活动,“情感劳动是一种生产或操控诸如轻松、愉快、满足、兴奋、激动等的劳动”[5]。在社会生活当中的法律服务、旅游服务、航空服务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情感劳动。由此可见,哈特与奈格里对于非物质劳动的界定是创造非物质性产品的劳动,并着重于情感劳动及其基础上所创造的人际关系。随着新科技发展及其广泛应用,非物质劳动的特点愈益显现,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而不断地增加其深度与广度。

概而言之,非物质劳动相对于物质劳动而言侧重的是关于信息内容、文化内容的智力创造以及服务性与情感性的精力付出,具有物质劳动所不具有的主要特点:

1.在劳动对象上,非物质劳动的劳动对象是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本体上的,即消费者获得的非物质产品会直接使其本身获得某种知识、体验、经验或者情感等。在使消费者获得这些非物质产品的过程中,非物质劳动生产者会通过使用计算机、影像设备、CD、通讯等手段的应用来实现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类非物质劳动迫使我们质疑劳动和劳动力的传统定义,因为它们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技能的结果结合起来:包括其与文化、信息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用于联合创造力和想象力、技术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动手技能;在社会关系的管理和社会合作(这些活动是其中的一部分)的构成中的创业技能等。[3]

2.在劳动过程上,非物质劳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处在相同的时间轴中,即非物质劳动产品的消费是从其开始生产的那一刻起。譬如人们所熟知的教育行业,在劳动者教师讲授知识的开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了教育的消费;而讲授知识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这项消费的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者把知识传授给作为消费该产品的学生,而知识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产品完成了其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与教育行业相同的还有医疗、艺术、服务、旅游等行业。同时,非物质劳动越来越趋向于集体智慧和协作以及多种非物质和科技手段相结合。

3.在工作时间上,非物质劳动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且越来越趋向于不确定性。当生产的目的变为人们思维建构或创造性方面的问题、发掘新思路或增加情感活动时,非物质劳动的工作时间就扩展到一个人的所有生活时间当中。在这里,上班时间与下班时间、本位时间与业余时间、从业时间与休假时间等已无严格确定性。比如对于一个专心从事精神创造、技术发明或“情感劳动”的人来说,所谓的节假日仅仅徒具形式而已。

4.在生产方式上,非物质劳动的特点在后工业经济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使得它在经济社会中不仅产生了新的价值模式,而且使传统产品突破了原有的价值模式。非物质劳动并没有与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观点相悖,其关键不再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而是创造力的支出;生产过程变成了增殖的过程;脑力劳动的社会化和其产品直接被纳入经济中变为商品的形式。非物质劳动生产不仅仅生产商品,还生产了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断地创造和改变交流的形式和条件,而改变的这些形式和条件又在同步协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非物质劳动以网络和流动性的存在构成其自身,其产品的每一个方面都变成了商品。

现代企业经济活动更多的是建立在信息的处理与协调的基础上,业务的重点不再是确保生产过程的完成和检验以及对原材料市场的监督和协调,而是转移到了生产过程之外的营销以及消费者方面。产品的生产也突破了原有的制造方式,更多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甚至生产的数量直接与需求数挂钩。例如,底特律的汽车生产厂商大部分生产订单是在通过销售网络有预定之后才会生产,并且会满足预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基于信息的生产方式,整合了主要的消费者和市场信息,在摸准市场趋势和流通环节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信息技术支撑的、发挥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市场。

5.在价值认同上,非物质劳动的优秀成果引领刺激消费者的时尚追求和消费取向。非物质劳动不仅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心理和生活意识上也发挥着无形的巨大影响。当一双运动鞋的制造成本为40到50元以及运输费用5到10元时,然后它能否在200到1000元之间售出则取决于它是否会贴上耐克或阿迪达斯的牌子。由此可见,商品大部分的交换价值或市场价值来源于品牌的价值,而品牌作为一个非物质的要素在受知识产权保护中可以产生“品牌效应”。知名品牌既是商品信誉档次的重要标识,更是作为无形资产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非物质劳动的种种特点,使它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嬗变产生具有新动能的推动作用。但是,非物质劳动并没有丧失劳动的自主性和劳动的本质意义,它只是相对于以往传统劳动而言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已;非物质劳动也没有背离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理论,只不过是用马克思的思想赋予了它新的解释形式罢了。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6]人类依然通过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联系。“我们把自己对象化在我们的产品中,然后逐渐意识到人类的力量,并在世界中具体化。”[7]虽然,在新科技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中,更多的产品呈现的形态为非物质产品,但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并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是因为非物质劳动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以及随之同步产生的产业分布的变化和转型,使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更注重创造力的“非物质化”发展方向。

二、“非物质化”经济的产业拓展

在当今世界存在着多样化和多阶段性的经济模式。既有我们所熟知的依靠高度消耗资源以及产品的迅速更新并产生大量废弃物的“传统工业经济”,被喻为“从摇篮到坟墓”模式,也有信息技术革命之后高速发展的“服务经济”,即将生产资本的管理和开发而不是实物产品的交付作为中心的“从摇篮到新的摇篮”模式,还有从产品的使用阶段开始并在它变成废物的同时又开始其新的使用的“循环经济”,它可以被描述为从“坟墓到新的摇篮”模式。[8]其中,与“传统工业经济”大相径庭的“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互为补充,共同为生态社会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解决方案。同时,随着非物质劳动作用的显性增强和经济模式的不断演变,作为与传统经济相异的“新经济”便逐渐浮出水面,其中的“非物质化” 经济发展则势头强劲。在当今信息时代,非物质化经济不仅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同时也在产业结构和产品转型的变革中而不断扩展。

1.非物质化经济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不仅经历了服务业的升级,也经历了从生产产品到提供服务的转化。服务是一个范围性的概念,我们通常把那些不属于工业生产或建设的经济活动包含其中,它既是无形的也是不能被持有、积累和继承的。与其说服务是被生产出来的,不如说服务重在执行的过程,它只存在于被提供的瞬间。服务更多地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并不像实物产品更多的涉及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当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时,那么就意味着广大消费者寻求的更多是切身感受而不是产品本身。由此,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的实物产品最终是为了解决或满足消费者某种预期效果而使用的手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高技术服务业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彰显,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创新服务不断涌现。以服务业为“主力军”的非物质化经济创造了产业新业态和拓展了消费新渠道,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和新支撑。

2.非物质化经济促使工业经济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中非物质劳动的凸显也使租赁和外包逐渐成为众多工业企业最常用的两大经济行为,使得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固定资本出现不断缩减的情况,这种发展趋势使得工业经济也经历着“非物质化”的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不再寻求自己购置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等,更愿意采取租用的方式,并把所需资金计入资产负债表的短期花费之中,使之成为生产成本开支。同时,许多租借合同中含有许可用户提前终止租约来获得更高效的设备,代替自身更换设备实现产业升级或技术更新。因此,企业以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或从生产商转型到租赁服务行业,便成为资本逻辑的必然选择。以美国为例,80%的企业公司向2000个专门机构租赁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基础设施。*Equipment Leasing and Finance Association. www.ELFAonline.org.(设备租赁和融资协会网站)在外包方面,企业的非核心领域业务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出来,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卸掉部分运营成本以及接待、保洁等边缘职能,这样可使企业避免了该项生产所需的设备投资和技术投资,从而加大对本企业核心业务的资金技术支持,以创新驱动来增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非物质化经济最终将演化成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即“体验经济” (The Experience Economy)。家庭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商品化使得非物质劳动从小规模个体化的经济活动逐步发展成规模化集约式的商业活动。除了人们熟知的一些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其业务范围的广度拓宽,随着新通信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原本属于家庭或公共领域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新通讯技术的各种手段转化为多种多样的商业服务。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建立在电子传媒基础上的国际旅行和旅游、主题公园、城市博物馆、娱乐中心、健身、时尚、美食、专业体育、游戏、电影、电视、虚拟网络空间和各种休闲活动,正在成为从工业资本主义向提供服务和体验的文化资本主义过度的载体。”[9]这种通过各种手段或媒介亲自参与一件或一系列感官上的经历而形成的经济活动,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种“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来源于服务经济,它与服务经济又具有不可分割性,它提供给顾客不同程度的感受性满足,同时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个体体验满足度,具有终端性特点。这种体验经济的交易目的不是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是体验带来的回忆和个体满足感。例如,在导游的引导下游览名胜古迹,在大草原上体验马背上的生活,众多体育迷购买门票欣赏专业性的体育赛事,购买游戏机和游戏光盘体验精彩的电子游戏世界等等。体验经济产业包括了以上提到的诸多文化活动,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不断扩大其边界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体验经济产业的增长体现了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活力、发展方向,孕育着“新经济”的动力并导致消费方式的转变及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非物质化”经济的良性效应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相互交织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经济行为向着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知识传播、创意设计、生态旅游、娱乐消费等方面汇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趋势。以中国为例,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总量的百分比为44.6%,2013年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为46.9%,在2014年提高到48.2%,而在2015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50.5%。*2013—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http://www.stats.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其高速增长期,“非物质化”经济发展也会随之逐步加深,这将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新经济”发挥良性效应。

根据“非物质化”经济的自身逻辑,第三产业投入产出有着第一、二产业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它依赖于提供各种服务和各种文化活动而不是出售实体产品的市场方法,这种“非物质化”产品不仅具有减少环境成本的潜力,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因为,其生产经营目的是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在尽可能长的期限内创造最大的价值。同时,还要力争保持其产品的独特性,在不断创新中使其产品加快技术更新或者增加其附加值,以适应客户和市场的需要。这种“非物质化”生产具备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条件,对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可以发挥强劲的助推作用。

目前,中国作为一个GDP总量占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不仅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转方式”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非物质劳动”的增强和“非物质化”经济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且也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我们要高度重视非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化经济的功用价值,“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3]。以“互联网+”行动引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新难题,以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摧生“新经济”,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消费环境质量中,让新动能茁壮成长,让传统动能焕发生机,使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使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1] 景跃军,王晓峰. 美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变动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6(1):112.

[2]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 人民日报,2016-03-18(1).

[3] (意)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5(3):41-43.

[4] (美)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40.

[5] 陶文昭.哈特的非物质劳动论评析[J].新视野,2008(3):87.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7] (英)肖恩·塞耶斯.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1):34.

[8] Stahel Walter R., The Performance Economy[M] , Palgrave Macmillan, 2006:64.

[9] (法)让—雅克·朗班. 资本主义新论——当前争论的分析与综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122.

[责任编辑:唐少奕]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2013B34)。

赵海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韩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F121.3

A

1002-6924(2016)09-130-134

猜你喜欢
物质化劳动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泛物质化思潮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