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灵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
曾宪灵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随着中国融进全球化的进程,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助推,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消解,同时大众文化也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中国大众文化需要国家意识形态的引领,国家意识形态传播也需要大众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有效融入大众文化的前提基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需要不断应对挑战和创新。
全球化;国家意识形态;中国大众文化
对国家而言,意识形态工作极端的重要,关乎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国家的精神力量,关乎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国家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反映着一定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利益,反映着国家的本质规定。
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全球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起始于经济,又影响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全球化是 “某种或某些要素(商品、资本、技术、文化等)超越了民族国家和地理区域的界限而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全球流通的要素,……某种或某些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奉行和遵从。”[1]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由文化主导的世界格局已经出现,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对国家各项事业带来的积极影响,纷纷制定符合本国实际和利益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是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域,“文化就是意识形态再现的载体”[2]6。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近四十年来,国家已经发生了深刻而富有成就的变化,在文化领域中,也一改过去单一文化形态的格局,现实社会中不仅有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还有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并反映其意识形态的精英文化,无所不包的以文化消费为主体并反映大众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后两种文化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不同程度的消解,其中以大众文化的影响尤甚。对于大众文化,学术界较一致的定义是: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文化消费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大众文化受着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文化消费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大众文化与时尚和文化产品的消费紧密联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遵守着资本的逻辑和市场运行规则,具有商业性和技术性等特征。文化产品为广大消费主体提供审美、体验、享乐等充满情趣的感官满足,使其具有明显的娱乐性特征。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和流行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有着多种复杂的因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建立、现代传媒技术的助推、外来思想文化的引入、民族民间文化的展现、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的多元等。目前,中国的大众文化已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众文化的参与者在数量上占据了主流,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
(一)中国大众文化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中叶出现的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影响面涉及到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无论对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进行全方位的批判和反思,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追求变化和感官享受,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强调个体差异性和社会多元性等,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具有反对整体和解构中心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对国家合法的现存制度和规则加以消解。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大众文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现实体现,大众文化本质上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再现。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以后现代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大众文化产品在中国文化市场占有很大比重,进而向中国传播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审美趣味等,使国人在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同化,满足于感官的体验和享乐中,使活在当下的思想和行为有了看似合理的市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通过中国大众文化对国家意识形态构成很强的冲击力,国家意识形态是整合社会的精神力量,一旦受到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消解,必然造成不利影响。
(二)中国大众文化是西方大众文化渗透的主要领域
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存在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元的现状,以及中国在综合实力提升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等多种原因影响,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显得更加宽松和自由,中西方文化都各有存在的空间,西方文化通过大众文化渠道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加强。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大群体,相对于社会精英而言,这一群体无论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认知和思维判断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薄弱,最易受到来自西方大众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在文化消费和娱乐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种以隐性形式影响中国大众文化的结果,会进一步导致人们对西方大众文化从浅层次的文化接受向深层次的政治认同转变,一旦国人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必然会使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遭到冲击。文化全球化应该是建立在各国独立发展本土文化、平等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之上,但现实的图景却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强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通过他们长期主导的话语优势,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以及丰富的大众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
(三)现代传媒延伸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电子技术、计算机、卫星、光纤通讯等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社会的公共空间,延伸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以电脑、移动电话为终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成为推销大众文化产品的理想平台,给人们的文化消费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增加了销量促进了就业。而网络带来的更大效应则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网络最具颠覆性的特征就是改变了传统社会人们必须以真实身份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突破自己的现实身份,以虚拟的、隐匿的身份,进行跨地区、跨阶层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在这个网民信息交流比较自由、思想观点容易汇集并能快速达成共识的开放空间中,存在着各色各样的、有着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政见、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主体,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和意愿通过网络得到更加自由的表达和流露,从中反映出国家真实的民情民意,另一方面网络又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出现任意放大虚拟效果、歪曲客观事实,误导民意走向的情况,国内外一些组织正是利用网络平台,大力推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有目的地传播西方一些有害的、颓废的思想观念,妄议和贬损中国的建设实践和建设成就,构成对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消解。据有关数据显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的绝对控制权,形成了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使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威协。中国的国家安全蓝皮书也指出,西方国家民主输出、文化霸权、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宗教渗透等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全球化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既挑战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同时也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中国大众文化的多方面功能
其一,中国大众文化具有一般大众文化所特有的娱乐性功能,娱乐性功能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它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即大众文化倡导人们关心自我和关注世俗生活,淡化对信仰、理想和终极价值的追求,从而挑战着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又会在给人们带来感官体验和享受的过程中,使人心情愉悦、紧张舒缓、压力减轻而被大众普遍接受,大众文化之所以参与人多、影响力大,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功能分不开;其二,中国大众文化还具有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催生新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文化、消费产品和营销模式,推动大众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经济功能;其三,中国大众文化具有开发大众受教育渠道,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同时,发挥着文化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性功能;其四,中国大众文化具有增强民主的广泛性,为文化主体拥有直接参与和监督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表达思想和意愿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政治性功能。[3]
(二)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
任何国家的主导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因而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历史上剥削阶级占据统治地位所决定的文化性质截然不同,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决定了它是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性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克服历史上国家文化的惟意识形态性、保守性、狭隘性、垄断性,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变革性和大众性,它既承续了传统优秀文化,又从世界先进文化中汲取资源;它既维护自己的文化主导地位,又能够接纳、包容其它的文化;它既是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再现,又是时代精神的汇合;它既与国家政治关系密不可分,又具有文化自身的发展机制,这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2]10由此可见,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整合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不惧怕来自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相反,更能从中国大众文化中汲取民众的创造智慧和创造成果,促进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三)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也是主导文化大众化的过程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倾向,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社会作用。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有存在的合法性,才能得到广大民众认同并自觉践行。国家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社会的合法依据,在于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具有先进性特质,先进的文化是先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致力于先进文化建设,提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仍然致力于先进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出文化建设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后,党进一步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当前,我国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的核心理念,公民的基本遵循,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要求,是系统化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需要通过中国大众文化这一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进行广泛的传播,巩固社会的主流文化地位。中国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流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顺应这种历史必然的做法就是国家意识形态要主动引领中国大众文化,使之朝着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方向前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中国正处于复杂多变的转型时期,社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社会转型引起的价值主体多元,思想意识和文化多元局面;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新技术和创新加剧了竞争和利益格局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和完善,社会上各种不当、不法的逐利行为比比皆是,不断冲击道德底线,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已经进入相互伤害的阶段;新的经济业态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西方意识形态强力渗透,深度影响着大众思想和心理。诸多情况的存在必然会挑战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巨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刻意回避或是淡化国家意识形态问题都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回避或淡化的实质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可以多元,而国家意识形态决不能多元,前苏联就是在改革新思维理念下,国家由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转为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由此引起指导思想出现多元的混乱局面,最终导致国家解体和执政党解散,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虽然有来自精英文化的挑战和大众文化的消解,但主要还是国家意识形态被民众认同的环节存在问题,也即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存在问题,没有找准与时代对接、与大众需求合拍的有效途径,仍然过多停留在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国家宣传机构传播等传统路径,在表达方式上显得居高临下、空洞呆板、流于形式、缺乏人性关怀,远离民众日常生活、脱离社会现实,严重削弱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失去科学理论教育人的力量。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冲突、国内文化形态多元并存的情况下,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形式和方法,更加注重艺术性、隐蔽性和科学性,顺势而为,创新国家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寻求国家意识形态能够大众化的契合点,加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决不能使国家意识形态权威性、话语权和影响力受到削弱。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把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融入到大众文化活动中
认同“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认同属于集体的意识问题,有其自身规律,认同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共鸣、信念确定、行为落实几个阶段,认知是前提和基础,所以国家意识形态传播首先要引导人们对国家意识形态进行有效认知,在这个阶段中,具象的、感性的、艺术的、生活的形式比抽象的、理性的、观念的形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尤其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人们会有意识逃避纯粹的理论说教,更愿意接受体现人性关怀、富有情感、生动活泼的表达方法,这正是与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特征相契合。“视听传媒在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那些事实和形象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而且还因为它们提供了政治、社会、种族、地理以及心理等我们用来使上述事实和形象更加易懂的概念和范畴。因此它们不仅帮助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也决定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5]这段话说明了文化活动与价值观传播有着天然的联系,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文化样态实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就是从文化的视角阐释国家意识形态,把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文化生活内在构成部分,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使优秀的文化产品深深打动人心融入头脑,改变仅限于从政治的角度去诠释和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做法。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文化产业做的就是大众文化。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文化产业中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的核心领域有:新闻出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是推动大众文化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会大大丰富大众文化的内容,满足文化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带来精神的、艺术的和心理的满足和享受;文化产业普及性强、门槛低、受众多,社会大众就是文化产业的广阔市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甚快,一方面是居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特征,文化创意资源是无穷的、绿色环保的、更是平等的,谁都可以通过挖掘潜能激发创意占领市场先机,由此激发了千千万万的文化创意者释放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社会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中国的文化产业在稳步的发展,文化创意主体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展示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可以说,文化产业越发展就越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挥整合社会的作用,在这个方面,美国好莱坞电影对国家推行的价值观发挥很大作用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第一滴血》勾勒出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意图,为备受嘲讽的越战英雄们昭雪,恢复军队和国家的荣誉,赋予美国神话以新的生命,为当时的里根政府的新右派政策及其好战言论提供担保。正如法国学者雷吉斯·迪布瓦指出 :“大部分好莱坞影片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的共识之上,并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6]。
(三)加强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其主导世界占据的话语优势,肆意否定和歪曲中国的建设成就、人权状况的改善、以及对世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公开挑战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如果国家不发声或发声很小,就会使西方的声音先入为主地影响大众,造成被动局面。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应具有同化大众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力量,国家意识形态不应居于守势,主动退让就会丧失话语权和影响力,对社会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要增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力量,首先要主动进行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和转换,以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内涵充实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要使大众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公平和正义,团结和稳定,才是国民的最大幸福,大众才会心甘情愿接受国家意识形态。其次还要增强文化对外输出的力量,科学构建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把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国家的话语优势和正能量,赢得世界的理解和尊重,使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看到,中国无论从话语体系的内涵还是话语输出的技术力量都已经在发挥作用,在过去不久的“南海仲裁案”中,中国在国际的多种场合积极发声,有理有据,充分表达了捍卫主权的坚定性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也使国民凝聚力空前高涨,极大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1] 杨学功.拒斥还是辩护——全球化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问题[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83.
[2] 黄书泉.论三种文化互补与整合[J].学术界,2010(2):6-10.
[3]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9-229.
[4]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3.
[5] (德)伯尔尼德·哈姆编.论文化帝国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0.
[6] ( 法)雷吉斯·迪布瓦.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内容简介.
[责任编辑:黄昇]
贵州省教育厅思政课题“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利益诉求及引领路径研究”(2016SZK07)。
曾宪灵,贵阳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
D61
1002-6924(2016)09-08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