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新奇,谭亚峰,陈 敏
(1、湖南湘阴县人民检察院,湖南 湘阴 414600; 2、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湖南 长沙 410001; 3、湖南泸溪县人民检察院,湖南 泸溪 416100)
基层检察机关推进依法治国的职能*
□肖新奇1,谭亚峰2,陈敏3
(1、湖南湘阴县人民检察院,湖南湘阴414600;2、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湖南长沙410001; 3、湖南泸溪县人民检察院,湖南泸溪41610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检察机关要准确把握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大司法办案力度,强化诉讼活动监督,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打造过硬检察队伍,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好地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检察机关;依法治国;司法公正;职能作用;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有许多重大决策部署与新增检察职能密切相关。不少新规定对检察机关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殷切期盼,检察机关要准确把握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努力维护司法公正。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是检察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检察机关增强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客观要求。《决定》对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赋予了新的规定和要求,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大司法办案力度,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在积极履职中保障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综合运用预防调查、犯罪情况分析、法律咨询、检察建议、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措施,开展个案预防、专项预防、系统预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正确处理惩治犯罪与保障合法权益、依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等关系,切实做到正确履行职责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统一,重点纠正涉及人身权与财产权、妨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案不规范问题,促进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诉讼活动监督是强化法律监督的应有之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决定》对强化诉讼活动监督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和要求,为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提供了政策支持。针对司法不公等突出问题,检察机关要通过强化刑事诉讼监督,重点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非法取证、花钱买刑、以权赎刑、虚假诉讼、徇私枉法等问题。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联系,规范退回补充侦查程序。完善对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的法律监督机制。健全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加强对二审书面审理、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后改变原审判决案件及判处缓刑、免刑、无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加强刑事执行监督,重点监督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和强制医疗执行等活动,维护被刑事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统筹推进生效裁判监督、审判程序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重点开展调解监督、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和执行监督。充分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等手段,加强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的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积极推动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的建立,保障行政权严格运行在法治轨道上,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决定》强调,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就必须通过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来实现。这是党中央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和制约司法公正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目前,深化司法改革大势所趋。“早改早受益”已成为司法改革试点单位的共识。检察机关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办案模式,深化机制改革,确保公正司法、严格司法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思想认识,对于一些干警由于对改革政策不了解而产生各种担心、顾虑,要继续做好思想引导和说服教育,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改革工作各个环节。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要及时总结提炼,加强请示汇报,增强改革信心,在中央政策框架下要积极主动作为。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内设机构整合改革,及时总结内设机构整合后的运行情况,不断完善内设机构整合改革试点方案,组织开展检察人员岗位工作量、部门工作实效的测算与评估,为司法改革试点奠定基础。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的关系,在深化改革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鼓励在具体措施上积极探索实践,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统筹考虑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管理和保障。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妥善合理解决检察干警职级待遇问题,使因受政策影响而不能正常晋级的优秀检察干警在检察官职务套改时不吃亏。对检察官应当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提供符合检察官职业属性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待遇,运用法治思维规范检察权运行,推动检察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打造过硬检察队伍是检察机关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任务的根本保证。检察机关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把检察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做自觉践行和弘扬法治精神的表率。培育检察干警的法治大局观,自觉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法治化的总体部署,强化干警程序意识,用程序正义保障司法公信力,培育检察干警的人权保障观。培育检察干警廉洁自律观,把强化公正廉洁作为检察干警的必修课,引导检察干警在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坚持和体现公平公正。全面提升干警收集和审查证据、适用法律、释法说理、舆情应对能力。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强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执法观。切实加强检察人员司法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公诉论辩、侦讯模拟、疑案研讨”等岗位练兵,全面提升干警专业素养,培养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检察人才。引导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检察文化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检察文化不仅能够促进法治文化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而且能够促进检察执法行为与公民遵守法律的良性互动。因此,检察人员要以弘扬法治文化为契机,通过开展歌咏比赛、琴棋书画、读书月、法律文书竞赛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加强检察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领会,教育检察人员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从理想信念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开展评选“杰出法治人物”、“优秀道德模范”、“最美检察官”等先进事迹或活动,促使检察人员陶冶思想情操,转变执法理念,坚守职业良知,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真正感受到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的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执法办案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运用言论评论、新闻报道、网络传播、访谈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形式,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检察文化形成网上舆论引导合力。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
D926.3
A
1008-4614-(2016)02-0034-02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2015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推进依法治国职能研究(XJ2015C33)”的阶段性成果。
2016-2-24
肖新奇(1976—),男,湖南湘阴人,湖南湘阴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检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