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
——杨小凡近年小说创作漫评
王晓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当代安徽作家杨小凡近年来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杨小凡熟悉当前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城市与乡村,对中国社会和形形色色人物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以自己的全部作品密切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以及人性问题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在文学日益被社会主潮边缘化的当前,杨小凡的这些作品对重新认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弘扬现实主义文学认识社会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价值。杨小凡的小说,既有注重故事情节的特征,又有人性意义的探寻和叙事手法的雅化,为现实主义文学如何在关注当下生活,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干预”姿态的同时,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质,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杨小凡;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当下生活;人性;陌生化
杨小凡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创作成绩,成为安徽省有全国影响的重要作家。杨小凡自1986年起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和笔记体小说创作。1999年长篇报告文学《调查古井贡》(《中国作家》1999年第6期)引起国内报告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该作品2000年获得“大红鹰杯全国纪实文学优秀作品奖”,2001年获得“1999——2000中国报告文学奖”。1997年以来,杨小凡在全国三十多家文学刊物发表“药都人物系列”笔记体小说一百多篇,这些小小说2004年以《药都笔记》题名结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获得“2009——2010全国小小说奖”等多个奖项。
杨小凡自1993年起开始了中短篇小说创作,在经历了短暂的间歇后,2009年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爆发期。他的《节外生枝》《幸福里》《工头儿》《春风度》《模拟爱情》《望花台》《欢乐》《开盘》《喜洋洋》《牡丹花开》《夏风烈》《大米的耳朵》《秋风紧》《寻找花木兰》《总裁班》《我们无路可返》《缔结了就不会消失》《大学》等等作品发表在《当代》《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原创版》《山花》《钟山》《芙蓉》《滇池》等国内重要文学期刊上,多数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选刊》等有影响的选刊转载,其中《总裁班》在《当代》2014年第4期发表之后,国内几乎所有的各种文学选刊都选载了。有评论家认为,《总裁班》是2014年社会影响最大的中篇小说之一。
本文主要关注代表其创作成就的杨小凡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作品。杨小凡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他历任中学教师、记者、办公室秘书,现任安徽一家国有企业的副总裁。他熟悉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城市与乡村,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物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以自己的全部作品密切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表现对现实生活以及人性问题思考和认识。“叙事视野涉及到乡村与城市、官场与情场、企业与商业、医院与机关、教育与环境等诸多领域,也有盗墓、医托、绑架、性交易、媒体炒作等社会百相,尤其在工业题材、官场题材、底层叙事、房地产业等。”[1]他近年的中短篇小说表现出作家对社会热点问题独特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望花台》(《钟山》2011年第2期)以农村人的视角,写出了房地产开发的黑暗和欺诈。某公司要在城父堌复建汉代古城、开发旅游区的消息在村民中引起波澜,充满期待。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了大量当地村民的资金。一开始,村民的确收到了“回报”,诱发了更加狂热的投资热情。然而,旅游城工程终于无疾而终,村民们的投资血本无归。作品还穿插讲述了盗墓集团的活动和农村青年男女随意的性关系,将当前动荡不安的乡村世界和盘托出。
《牡丹花开》(《滇池》2011年第6期)描写了那些当下农村社会留守一族的弱者们的遭遇。13岁的花妮,母亲出走,父亲外出打工,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中风之后,生活不能自理,花妮在上学的同时还要费尽心力照顾爷爷。花妮和村子里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残一样,时常生活在恐惧之中。花妮获得了县“留守好少年”的称号,她希望去县城领奖时,能穿上那件商店里有牡丹花的上衣,然而花妮买不起那件价值120元的衣服,在她去县里领奖的那天,爷爷死去了。爸爸希望花妮退学打工,花妮没有答应,最后信仰基督教的花奶奶好心收留了花妮,花妮继续做着她那牡丹花的梦。
《春风度》(《当代》2012年第6期)通过描写官场和房地产业,反映了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新任江北市市长冯兴国试图扩大城东新区的建设规模,为此他多次回省城到有关主管部门活动,但扩大规模的思路遭到江北市一些保守势力的莫名抵制。扩建规划获批后又有迅速招商启动建设的问题。大华投资集团董事长胥梅有意投资江北的新城建设,冯兴国竭力促成此事。江北市的部分干部消极渎职,冯兴国进行严厉处置,免去市住建委主任锁秋清的职务。大华公司在“阳光世纪城”项目中试图通过转让土地和银行贷款获利,实现后又进一步在投标中获得了东风机械厂的土地,冯兴国在其中一直坚持原则,拒绝大华公司的各种贿赂。大华公司因偷税漏税被稽查,导致市国土局和省国土厅领导受贿事发。但冯兴国在压力下心胸坦荡,建设城东新区决心不变。
《工头儿》(《小说月报·原创版》2010年第3期)以包工头杨老四的视角,写出了房地产老板们的算计、倾轧和对农民工的盘剥。影响广泛的《总裁班》(《当代》2014年第4期)写出了一群由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组成的燕清大学EMBA班的浮世绘,描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聚富敛财的手段,读来触目惊心。《秋风紧》(《山花》2014年第8期)通过银行行长戴金与民间玩蛐蛐的刀驼李二人之间的交往,将官场与民间生活勾连起来,并以斗蛐蛐的结果对官场命运作出隐喻。
杨小凡的这些作品,讲述房地产市场运作、国企改革、农村青年在城市的打工生活等等当下生活,对我们在文学日益被社会主潮边缘化的当前,重新认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弘扬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认识社会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价值。杨小凡的这些作品得到了国内评论界的关注,他被称为“实力派现实主义作家”。
在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杨小凡的一些作品还讲述了纷繁复杂的当代生活中人性的坚守。《节外生枝》(《小说月报·原创版》2009年第3期)通过公务员许明与农村进城少女鱼儿之间交往的故事讲述了拯救与逃离、坚持与动摇中复杂的人性。许明偶然机会认识了按摩女鱼儿,他决心拯救鱼儿。但鱼儿开始并不领情,无奈之下许明只好报警,然后找到派出所的同学海峰将鱼儿担保出来。许明为鱼儿报了电脑培训班,希望鱼儿以后到他朋友的打字社做工。许明去看望鱼儿被妻子发现,妻子不相信许明的解释,与许明离婚了。许明送鱼儿回家探亲,反被鱼儿父母诬陷欺负了鱼儿,把许明打了一顿。许明狼狈不堪回到城里病了一场。鱼儿后来又从家里逃出来到城里,鱼儿父亲写信给许明单位,说许明拐走了鱼儿。单位领导要求许明交代与鱼儿的交往。这时派出所的同学告诉许明,鱼儿又被抓进派出所。
《欢乐》(《十月》2011年第3期)中的农民工贾欢乐在医院建设工地做包工头时结识了院办主任卫方,贾欢乐母亲患食道癌在这家医院做手术,外科主任张青主刀,手术出了事故。事故客观上帮助了卫方在与张青竞争副院长职务中胜出。医院答应贾欢乐的要求让他做了医院的临时工。医院是个大社会,作为医院太平间的看管,贾欢乐经历的太多事情,他帮医生护士倒购物卡、看到医托盗卖女尸、护士与院领导的性交易等。医托拐卖孩子,牵连了他,纪委调查医院领导,也找到他,黑社会威胁他。目睹了医院里种种阴暗不堪,万般无奈中,贾欢乐向纪委如实交代了他了解的情况。医院新领导同意将他转为正式工,但他保持了做人的底线,带着妻子返回了家乡。
《开盘》(《十月》2011年第3期)写蓝雪受聘担任大华置业投资公司阳光世纪城房地产项目的销售经理,根据大华公司总裁胥梅和副总裁杜影的营销策略,蓝雪联合生活困难的报社记者左枫高调炒作楼盘,高薪招聘置业顾问,雇佣楼托在售楼部排队,到其它楼盘滋事,哄抬了药都市的房价,在药都掀起售楼狂潮。为加快资金回笼,蓝雪又策划了铺面“售后包租”,实际上是把楼盘当做了融资平台。杜影又要求蓝雪找一百个身份证做假按揭。蓝雪对于公司的营销策略从信服一步步转向怀疑,直至最后拒绝欺骗消费者而选择了逃离,与心仪的画家一起离开了药都和大华公司。
《大米的耳朵》(《钟山》2012年第3期)写两个农村男女青年大米和耳朵进城打工遭遇的故事。农村少女大米在大酒店做服务员,她以自己的温柔善良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还为过于耿直单纯的男朋友耳朵找到了打工的工作,警察郝春等人经常骚扰大米。大米因经常为大华投资集团的胥梅董事长的宴请服务,无意中窥探到一些秘密。胥梅邀请大米到大华集团工作,大米没有答应。大华集团的人竟然绑架大米要求她离开这个城市。耳朵为救火受了重伤。在城市里经历了种种戏剧性的遭遇之后,大米内心向往的还是回到家乡龙湾。
杨小凡认为,只有“扎根现实、扎根生活,脚踩坚实的大地,零距离地观察生活,深切地体验生活,才能真正理解生活,才能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冷暖忧患表现出来,才能写出有温度的好作品”[2]。他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在纷乱无序的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写出人性的温度,才能使我们理解生活的真谛,看到生活的希望。
杨小凡的中篇小说作品,大都有一个好读的故事,情节密度大,节奏明快,有类似通俗小说的故事化特征。在他的一些中篇小说里,大华投资集团董事长胥梅,银行行长戴金等人物反复出现,使这些作品有系列小说的味道。《春风渡》《夏风烈》《秋风紧》《东风急》四个中篇,构成了杨小凡的“四季”系列小说。而他近期发表的短篇小说艺术水准更胜一筹。不同于他的中篇,他的短篇小说,常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更加轻盈、空灵。《我们无路可返》(《上海文学》2014年第9期)通过“我”与大学同学周而比无常的人生经历,表现了人生经验的相对性与虚幻性。20年前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创作室,周而比被分配到乡农村信用社。20年后“我”日渐落魄,而周而比却越来越风光,成了市农村银行的行长。但周而比却并不高兴,一直对“我”说太累,最大的梦想是辞职,带着心爱的情人躲起来去画画。过了几天,周而比就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一年之后,周而比突然约“我”见面,告诉“我”他不久前回到了以前的城市,但是无论单位领导、妻子儿女还是亲戚朋友都不再接受他。周而比本来是要试一试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却发现现在无路可返。而小说最后又说周而比的来访,是“我”的一个梦。小说亦真亦幻,表现人生的相对性。
《寻找花木兰》(《收获》2013年第6期)写“我”的中学同学艾文化在与“我”的通话中,不断提到我们共同的同学“花木兰”近况不好,并希望“我”能帮助她。“我”几经辗转我联系上“花木兰”,发现花木兰与的境况与艾文化所说的大相径庭,为此“我”去艾文化的单位找他,才知道艾文化三个月前已经自杀。所有的人与事件虚虚实实、亦真亦幻,在艺术上表现出虚实相生的陌生感,也将人生经验相对化。
《缔结了就不会消失》(《收获》2015年第3期)写“我”稀里糊涂地陪同几位领导同志赴澳洲参观访问的过程。访问的主要任务可有可无,旅程中的许多安排让“我”感到莫名其妙,几位领导有时会精心安排短暂脱离我的视线。在整个行程中“我”经常“偶遇”一个秃顶男人,并与他有些似是而非的闲谈。“我”觉得这位秃顶男人非常神秘。几个月以后,那次访问团的几个领导大都因腐败问题被查处,“我”才隐约猜测到秃顶男人的身份。小说对常见反腐题材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体现出作家非凡的艺术功力。
杨小凡的小说,既有注重故事情节的特征,又有人性意义的探寻和叙事手法的雅化。这样,就为现实主义文学如何在关注当下生活,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干预”姿态的同时,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质,探索出一条新路。相信杨小凡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参考文献:
[1]杨小凡.创作谈:文学与生活的审美关系[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4(8):112.
[2]杨小凡.零距离体察生活[J].中篇小说选刊·增刊,2014 (3):88.
责任编校边之
作者简介:王晓文(1966-),男,山东青岛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16-02-12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