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效性研究

2016-03-15 12:39:03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赵虎镇三古小学方金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动学校孩子

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赵虎镇三古小学 方金平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国家、爱民族了。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多年,许多家长给予孩子过度的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的不良品行,他们在校轻视同学情、师生情,在家漠视亲情,在社会蔑视公德。最近媒体上频繁报道的校园群殴、弑师等暴力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不仅仅要教孩子怎么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怎样学会感恩,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有鉴于此,我校于2015年申报省级课题《感恩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实效性研究》,专门对感恩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了实施感恩教育研究的一些心得与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感恩教育是弘扬与传承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恩与报恩的民族,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感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层。并且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停留在口头上“重视道德教育”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感恩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淡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感恩教育是弥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裂痕的工具,是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

2.感恩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感恩情感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自我认识与超越的过程。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品,却没有提供充足的信仰与追求,古人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现代人说“穷得只剩下钱了”,都是对人们感恩情感缺失的真实写照。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感恩教育实施的内容与策略

1.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唤醒学生感恩意识

首先做好思想渗透,学校开设道德讲堂,班主任上好感恩主题班会,学科教师结合各学科特点及事例灵活渗透感恩思想。每天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孩子每天就守纪律,讲礼仪,把日常一举一动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每学期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感恩系列的影片,写观后感,让学生思想接受感恩文化的洗礼。其次,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在学校里,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的舞台,教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学会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开展感恩教育月活动,将感恩教育系列化;“讲文明懂礼貌”活动,让孩子学会极其简单平常的礼貌用语“谢谢”;在“母亲节”这一天开展“感恩妈妈”活动,可以布置孩子送给妈妈一份礼物,给妈妈做一件事或给妈妈写一封表示感谢的信回报妈妈爱;父亲节让学生参加“一日护航”活动,感受父爱的无言;在教师节这一天开展“感恩老师”活动,可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也可以寄一张贺卡,送上祝福,关心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小活动把感恩的心带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再次,拓展感恩活动的范畴。如在感恩自然方面,就可开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中队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感恩社会方面,可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演讲活动等,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2.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将感恩教育渗透进点滴生活

学校要与家长做好沟通,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学会感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其次,只有家长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朋友,孩子才会在这个氛围中受到熏陶。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孩子礼物的时候要教给孩子热情接受,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3.携手社区,落实感恩教育行动

以“感恩社区,创和谐校园”为主线,学校开展多样活动,“学雷锋从我做起”学生积极在条幅上签字,帮助孤寡老人清扫院子,收拾屋子,梳头拉呱;植树节期间帮社区义务植树:为社区大街、孙公庙捡垃圾,打扫卫生,获得群众的好评,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感恩意识,也激发了更强烈的感恩热情。

4.营造浓厚氛围,构建长效机制

人创造改变环境,环境塑造教育人,一所学校真正的灵魂是校园文化。教育者要积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既要旗帜鲜明彰显教育主题,又要让受教育者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一要造势宣传,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在办学特色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在全校上下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二要突出重点,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发表感恩宣言,讲述听到、看到的感人事例。每学期定期评选表彰“感恩之星”,大力宣传学生中出现的感恩实例。各班创设各具特色的“感恩心语”栏目,贴满写有学生心里话的感恩卡,及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点滴体会、感悟。感恩文化体可以现在主题墙、楼层走廊以及展示名人名言、师生精品上,让每一面墙壁发挥育人功能,让每一个楼道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会处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单一方面的力量能够达成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该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活动学校孩子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