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赵昆胡爽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绘画基础教学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张国勇赵昆胡爽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各高校相继成立了艺术学院或者艺术设计学院,逐渐也把艺术设计和美术专业分开,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往往忽视基础绘画的教学。因此,正确审视基础绘画在设计教学中的地位,重新定位基础绘画教学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教学过程中应该正视绘画教学在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才能良性发展。绘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等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教学是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认识其重要性,加强对素描、色彩课程教学的总结反思,发挥其基础作用,并且在基础绘画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修养的提升,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会更有利于学生设计的学习和成才。
基础绘画;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色彩教学
现在国内大多数综合类高校都有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也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对设计教学做出相应的教学定位,定位的不同导致教学内容及教学设置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某些共同的规律却是不可违背的。比如在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关系上,基础课课时可能有多有少,但它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应该形成共识。但是,目前在对待绘画课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上,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偏见。某些艺术院校或设计专业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认为是否开设基础绘画课程对设计教学影响不大,运用电脑软件能弥补甚至可以完全替代绘画。这种片面的思想使得一些院校在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明显地减少了基础绘画课程的课时,也导致一些学生对绘画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重专业轻基础,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艺术设计也是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素描和色彩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基础绘画教学在设计教学中的地位,认识其重要性。
绘画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在艺术发展的今天,绘画与设计、造型艺术各门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已经进入一个大艺术的时代。设计和绘画同样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艺术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源于绘画。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应运而生,满足和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只是随着分工的细化和学科教育专业性的划分,形成了两种学科专业。基础绘画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它对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形式语言以及实践活动都是通过绘画艺术来实现的。
艺术设计是从绘画艺术中派生出来的。设计与绘画艺术可谓关系十分密切,虽然因为照相机的便捷,利用电脑设计时减少了设计中的绘画因素,但绘画艺术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绝对没有失去。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和学科专业性的划分,二者从表面看有了学科的分野,但从本质意义来说没有分界,只是它们之间功用不同,所采用的媒介不同而已,它们所共同承载的文化精神、审美内涵是相同的。学科的专业性不等于学科的单一性,学科间的交叉与互动都会让我们的眼界更加扩展,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更易产生灵感,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因此,重新定位基础绘画教学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美术院校各院系在安排课程时要注重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各门课程课题学习。这其中更应特别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上下衔接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得合理适当,可以大大促进各门课程课题相互之间的互动联系,即时有效地体现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充分应用,这样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能力就会加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能提高。”[1]
在绘画到设计的历史演进中,绘画与设计长期以来被归于造型艺术。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在视觉艺术中,构图、造型、色彩始终贯穿其中。设计初期的物化形式离不开素描或者色彩表现。这方面的思想可详见南云治嘉的《视觉表现》一书相关论述[2]。教学过程中,应该正视绘画教学在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才能良性发展。绘画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等主要课程,重视绘画基础课,即重视素描、色彩教学是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说美术基础课是本,是审美认知的必需手段,它决定作品设计理念是否具有内在的生命力[3]。下面,笔者从素描和色彩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素描是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也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素描是艺术创作或者设计创意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审美理念和艺术个性。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基础,它能传达出设计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设计意念,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是研究设计造型、开拓创造力的重要思维方式。素描是体现设计构想的基础,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或许有人会提出,不是高考前学生都学过素描了,有素描基础吗?需要指出的是,高考前,学生们的素描是较为简单物象写生或临摹,进入高等院校后就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大学里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是全新的,是以启发性、创作性的设计思维为主,并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理念和独特艺术设计风格,把个人的艺术修养,对设计产品的理解、判断融入素描的创作中,更深刻地体现素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功能。总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素描训练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二)素描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是艺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
素描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设计师的创意需要通过造型即绘制草图来体现,而素描是绘制草图的基本形式。作为专业基本功,素描是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知及表现能力。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设计作品是设计师对人文社会文化的提炼和艺术个性的体现,在收集素材、整理创意阶段,素描是很好的记录工具和手段。其优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素描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和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它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作者的创意,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修改和完善作品;另一方面,大量的素描的手绘训练过程可以启发设计师的思维,提高其造型能力。
没有素描基础何谈艺术设计,没有对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即使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无法直观的表现出来。有效地把握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通过素描教学掌握造型原理及各种相关知识,寻找到自己艺术设计的根基,才能有效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素养。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色彩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习设计的人,多多少少有丹青情节,对色彩那最初的印象和涂抹颜料的感觉,仍然保留在大家的记忆里。从事艺术设计的学习,如果扔掉画笔和颜料,一头扎进电脑和各种现成资料中,最终会消磨掉自己的设计感觉、色彩感觉以及那些来自于亲身接触的原始的经验,在涂抹色彩的游戏中,不但释放了自己,也释放了色彩的精灵。”[4]色彩课程在基础绘画教学中尤为重要,色彩课程主要包括色彩静物、人物写生、风景写生。色彩的写生对于掌握色彩与造型的结合,用色彩表现物象,表达个人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就必须对色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色彩课程是艺术设计学习者的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只有通过色彩训练才能把设计与艺术结合起来。这是将设计提升到艺术层面不可缺少的训练过程与学习手段。
二是对色彩的掌握是设计师运用色彩语言根据设计课题的不同,自由表现其设计意念的基本能力。
三是写生色彩训练使学生对色彩形成更深层次的了解,体会到人对不同光色所产生的不同感受,认识人的感官与色彩的关系,认识作品与色彩的关系,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塑造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四是设计色彩训练是使学生体验感性色彩,用“绘画色彩方法”来认识、感触色彩,并利用色彩知识与能力准确地描绘对象,学习掌握色彩规律,逐步从绘画的感性色彩研究基础上,进入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定量化、理性化的分析与实践上来。
五是色彩具有符号的功能,较好地在设计作品中利用色彩渲染产品使其更具有诱惑力和感召力。训练设计色彩能使学生最终从色彩符号出发,并深入理解。色彩符号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也具有以辨识、呈诉与驱动的实用功能。
在色彩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从“绘画性色彩”向“设计性色彩”教学内容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这样一种理念,即“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完成几幅成功的作品,而是让学生真正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让思维成为他们以后从事设计工作的永久营养,让他们成为永远走在时代前沿的优秀设计人才。”[5]在基础绘画教学中必须认清色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是一切艺术设计的灵魂,如果想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和谐,同时更加具有商业价值,必须注重设计中色彩的应用。同时,应有计划地通过色彩写生、设计色彩加深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设计的范畴不断被拓宽,从传统的室内设计到太空舱的设计,从建筑设计到景观展示规划设计,从生活日用品的造型到手机与计算机等现代产品的造型设计,从平面广告设计到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等等,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教育的发展也对绘画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尽管在设计中存在着艺术的因素,但设计毕竟是科学技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设计的观点出发,绘画基础的训练应该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特征,着眼点不是绘画的技巧和表现的风格,而是以设计的实际需要为目的。绘画基础训练是使设计理念得以表达的必不可少的造型基础,如果缺少这种训练,设计活动就失去了艺术根基。
[1]张宏伟.注重美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J].美术大观,2009(12):35.
[2]南云治嘉.视觉表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
[3]王诗群.美术基础课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5):23.
[4]毛溪.色彩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55.
[5]宋春芳.浅论绘画性色彩到设计性色彩的转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45.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5-12-17
张国勇,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赵昆,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广告学;胡爽,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舞台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