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有 金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德勒兹哲学之解辖域化
康 有 金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德勒兹是法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之一。“解辖域化”是其成熟的政治哲学之核心,也是精神分裂分析的理论支柱,解辖域化就是生产变化的运动。介绍了“解辖域化”概念的由来,探索了解辖域化与无器官身体、脸面性、生成以及一致性位面的关系;从积极、消极、绝对、相对、物质和精神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从八个方面介绍了解辖域化运动定律;从理论、社会和文学批评方面阐述了解辖域化的意义。
关键词:德勒兹;伽塔里;解辖域化;精神分裂分析
“解辖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是德勒兹成熟的政治哲学之核心。1966年伽塔里在其著作《精神分析与横向沟通》中首次使用了“辖域化”这一精神分析术语,引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定义。拉康用“辖域化”(territorialization)一词描述儿童性敏感区的成熟过程,其主要顿悟是:“辖域化”使主体受到了损伤,由此,“解辖域化”就可以使主体避免受到伤害[1]68-69。此后,“解辖域化”成为德勒兹和伽塔里两位哲学大师的哲学核心概念之一,在他们的代表作《千座高原》中,“解辖域化”一词出现了458次,这一核心概念是他们的思想体——精神分裂分析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
一、“解辖域化”概念的由来
“解辖域化”是德勒兹和伽塔里创造的哲学概念,不同学者对其理解有所不同,也给予了不同的翻译。筱原资明称之为“脱领土化运动”[2],栾栋称之为“脱领土化”[3],夏光称之为“非地域化”[4],更多的学者则理解为“解辖域化”[5-7]。
随着德勒兹和伽塔里哲学的不断成熟,他们在不同阶段对“解辖域化”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在《反俄狄浦斯》中,他们认为解辖域化是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行动中创造出来的即将揭开的未知世界(coming undone)[8]322。解辖域化是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这一运动过程指向的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一个即将创造出来的崭新世界。在《卡夫卡:走向一种少数人的文学》中,他们认为解辖域化是一条逃逸线路。主体通过它不仅自身能够逃逸而且可以彻底与过去脱节[9]86,实现个性解放。解辖域化强调一条逃逸线,强调脱胎换骨的质变。在《千座高原》中,他们认为解辖域化是锋刃(cutting edge)[9]88,解辖域化就是勇往直前、不断开拓、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德勒兹和伽塔里最后合著的《什么是哲学?》中,他们认为解辖域化可以是身体上的或物质上的(physical),也可以是心理上的(mental),或精神上的(spiritual)[10]。这就是说,解辖域化既可以是地理位置的变化,也可以是心理状态的改变,既可以是物质的变化,也可以是精神的改变。
概括起来,解辖域化就是生产变化的运动(movement producing change)。……作为一条逃逸线路的解辖域化,所显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潜能[1]67。通过逃逸,聚合体离开旧有环境进入全新领域,通过创造出新的环境发掘出自身的潜能。解辖域化既是一个创造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过程,主体以新环境为镜像照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解辖域化是把主体从限制其加入新的组织机构的各种固定关系中挣脱出来的过程[1]67,是主体为摆脱某种限制、压抑和桎梏,主动的挣脱行为。它从来都不是外在力量强加给主体的行为。
解辖域化也是一种行动,主体通过这一行动离开其原来生活或活动的区域[9]508,需要借助逃逸线路来完成。解辖域化的实现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会受到很多阻力。主体所处的政体(regime)会千方百计避免这一运动过程的发生,一旦运动开始,政体就会想方设法设置各种障碍以阻止其正常进行:要么使这一解辖域化运动相对化,无法实现最初目的;要么通过补偿性再辖域化迅速臣服解辖域化主体,使其再辖域化的对象成为这一政体所期待的内容。这样政体就会钝化解辖域化主体的锋刃,通过驯服解辖域化的主体来维护其一定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在一些情况下,政治及其裁决都永远是克分子的(代表集体或集团利益),而分子(代表个体利益)及其对政治所作出的反应才能最终成就大业并彻底打碎政治对它的桎梏[9]221。一定社会的主导政治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宰力量,它会采取一切措施来阻止任何与主流意识相悖的行为,所以它所作出的针对解辖域化的裁决总是以阻止主体解辖域化行为为目的。解辖域化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十分艰难的。
解辖域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勒兹和伽塔里把社会中的人分为“多数派”(majoritarian)和“少数派”(minoritarian)。多数派,即臣服型群体,追求同质性和普遍性,其所追求的同质性和普遍性是建立在某种抽象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它把某种特殊的因素抽象出来,再将其放大为普遍的东西,并以此来排斥或压制其他因素。少数派,即主体型群体,不是已接受现存秩序且在其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少数派意味着对现存秩序的超越,意味着不为多数派所限制,意味着无限的可变性和创造性,意味着不断生成新的东西[11]。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是臣服型,甘心情愿地接受占主导地位的政治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所制定的整套辖域内成员普遍接受的规制,即域规,那些主体型的成员要说“不”。所以,哪里有排斥或限制,哪里就有逃逸,就有解辖域。这种以拒绝被趋同为目标的逃逸就是解辖域化,所以解辖域化是必然的。德勒兹正是针对不断趋同的世界,创立差异哲学,以差异和生成为解毒剂,以解辖域化等为药方来医治上述病症,来恢复世界复杂多样、充满创造的本来面目。进化初期的鱼离开大海,逃向内陆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解辖域化,尽管这时解辖域化者不是战士,只是逃兵,但这一逃亡既是征服,也是创造[9]55。
二、解辖域化的类型
在《千座高原》中德勒兹和伽塔里依据解辖域化和再辖域化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结果的性质,将解辖域化分为负解辖域化和正解辖域化,或者消极性解辖域化和积极性解辖域化;根据解辖域化过程的受阻程度,分为相对解辖域化和绝对解辖域化。在他们最后合著的《什么是哲学?》中,他们又依据具体性和抽象性把解辖域化分为身体上的或物质上的以及心理上的或精神上的,所以解辖域化共分为六种类型。
1. 负解辖域化
负解辖域化也可以称为消极解辖域化。当阻止解辖域化逃逸线路的补偿性再辖域化淹没了解辖域化的成果,其结果是消极的。这时的再辖域化十分随意,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顶替所失去的东西,一个物体,一本书,一套设备或一个体系。解辖域化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果立即淹没在以资产、工作和财富为对象的再辖域化之中,这种情况下的再辖域化体制阻碍了解辖域化的逃逸线路,只为负解辖域化留出了空间[9]508。负解辖域化在解辖域化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可以说许多解辖域化实际上都是负解辖域化。因为这些行为并不彻底,只达到了部分目的,并且往往还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之所以这种非彻底的行为还能被称为解辖域化,是因为主体离开了原来的环境,但是,也只是为了离开而离开,再没有任何其他效果。再辖域化的随意性和补偿性减缓甚至抵消了解辖域化的强度,使之失去了最初的动力以及对自身和对新环境的改造能力。负解辖域化只能理解为落荒而逃,主体没有开拓,也没有进取,更谈不上创造。简言之,负解辖域化是结果消极的解辖域化,包括负相对解辖域化和负绝对解辖域化。
2. 正解辖域化
正解辖域化也称积极解辖域化。当解辖域化力量远远超越处于次要位置的再辖域化的力量,解辖域化主体能够主宰整个解辖域化的运动进程。但是,通常情况下,解辖域化的逃逸线路会被外在阻力分割成断断续续的许多小段。主体掉入阻力所设置的陷阱之中,如同宇宙黑洞把主体吸进去,并牢牢地锁在其中。然而这样的解辖域化,正解辖域化,在该种情况下,主体表征当中包含着自身的情感和意识,即解辖域化行为是主体意识和情感的集中体现,没有任何其他外在因素的强加成分,所以它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正解辖域化[9]508-509。这是因为主体解辖域化的强度并没有被补偿性再辖域化所淹没,也就是说,主体并没有被阻止其解辖域化的力量所臣服,仍然是潜在的积极力量。简言之,正解辖域化是结果积极的解辖域化,包括正相对解辖域化和正绝对解辖域化。
上述两种主要的解辖域化形式之间不存在简单的进化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当负解辖域化主体由于某种觉醒和发现,不再满足于接受再辖域化的补偿而“浪子回头”,恢复原有的解辖域化强度,仍可以找回失去的潜力和动力。在这种情况下,负解辖域化可以转化为正解辖域化,反之亦然,当正解辖域化主体在解辖域化进程中缺乏毅力和耐力,无法继续忍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能持久抵制再辖域化阻力的诱惑,就会重新作出选择,向处于优势地位的外在力量让步,在以资产、工作和财富为对象的再辖域化当中得到补偿。正解辖域化转化成了负解辖域化,没能成为彻底的革命者。
3. 相对解辖域化
无论聚合体数量大小,或其运动速度快慢,只要它是单一的,其运动空间不通畅或者受阻,那么这一运动就是相对的[9]509,因为主体的单一性,使之在遇到外在阻碍时无法与另一条路线连接在一起,无法继续逃逸行为。这就是说,单一性导致解辖域化运动一旦受阻就立刻结束,在哪里受阻,再辖域化就出现在哪里,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再辖域化的随意性,主体的单一性与逃逸线路不畅通联系在一起。相对解辖域化运动的目标是固定的,它是朝某一固定目标移动的真实运动,是一种克分子运动[1]67,这一点不难理解,相对解辖域化是看得见的。所谓克分子运动强调的就是宏观的运动,例如,如果某人从原单位跳槽的目标就是单一的加薪,那么其解辖域化行为就是相对的,解辖域化的逃逸线路也一定屡屡受阻,因为任何高薪单位都是阻碍。补偿性再辖域化也是随意的,无论哪里,只要薪水高于原单位,就是他的再辖域化对象。这种逃逸线路受阻的解辖域化就是相对解辖域化,包括负相对解辖域化和正相对解辖域化。
4. 绝对解辖域化
绝对解辖域化运动从质量上强调不同于自身的相对运动,也不强调解辖域化群体数量大小及其运动速度快慢。只要能把作为多样性的人或物与畅通无阻的空间连接到一起,解辖域化主体可以在逃逸线路上自由移动,这一运动就是绝对的。这时,解辖域化运动与许多新的逃逸线路连接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能量,汇聚成一条强大的生命线,将一致性位面(plane of consistency)——一个尚未形成固定形状的、未形成组织体系的、未层次化或去层次化的身体或术语释放出来[1]32。所以,绝对解辖域化都是正解辖域化,因为它创造了全新的“空地”和全新的人[9]509-510。解辖域化的对象是无器官身体(body without organ)——身体处于在功能上尚未分化或尚未定位的状态,或者说身体的不同器官尚未发展到专门化的状态[4]。在解辖域化运动进行中,多样性的主体之所以与畅通无阻的空间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每次受到阻碍,多样性主体都会找到另外一条可以与其相连的线路,从而避开障碍,继续逃逸,这就使得逃逸行为一路通畅。这样的运动是内在的,从实体论上讲,先于相对的解辖域化运动,是一种分子运动[1]67。说它是内在的是因为它普遍存在,宇宙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不论道路多么曲折,前进永远在进行;说它先于相对解辖域化运动是因为相对解辖域化是暂时的,是解辖域化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不是普遍形式,普遍先于特殊并存在于特殊之中;说它是一种分子运动是因为它是微观的运动,是看不见的运动,存在于我们想象中。这种逃逸线路不受阻的解辖域化就是绝对解辖域化,包括负绝对解辖域化和正绝对解辖域化。
绝对解辖域化和相对解辖域化是对立统一的,密不可分。首先,它们统一是因为绝对解辖域化存在于相对解辖域化之中[9]56,没有后者的存在场地,就没有前者的栖身之所。作为拥有解辖域化普遍属性的绝对解辖域化存在于作为拥有解辖域化特殊属性的相对解辖域化之中。再辖域化所依赖的对象是人和环境,而解辖域化所依托的动力是机器[8]316。所有形态和形式的抽象机器都和我们所说的被机器驱动着的聚合体生存在一起。聚合体有两个极,或叫做两个航向:一条航向直指层级,这些层级上布满了辖域、相对解辖域化和再辖域化;另外一个航向直指一致性位面,或者去层化(destratification)——将包裹在无器官身体之外的有机组织(organism)、表征性(signifiance)和主体性(subjectivity)逐层剥去,聚合体将解辖域化过程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直接通向无器官身体,完成绝对解辖域化运动过程[9]145。沿着第一条航向所指引的方向解辖域化就是相对解辖域化,沿着第二条航向所指引的方向解辖域化就是绝对解辖域化,绝对和相对统一在聚合体中。其次,它们对立是因为相对解辖域化运动不是通过加速就可以提升为绝对的解辖域化运动。绝对解辖域化也不是因为它有巨大的加速器,其绝对性不是由其速度来决定的。事实上相对慢一些或者是延迟一些还有助于绝对解辖域化的实现。简言之,绝对解辖域化运动是一种虚拟的运动,而相对解辖域化运动是一种实体的运动,前者蕴含在后者之中,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1]67。无数次相对解辖域化运动之和就构成了绝对解辖域化。生命从外星陨石到海洋,从海洋到陆地,再到今天的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相对解辖域化,生命的进化是绝对解辖域化。
5. 物质解辖域化
物质解辖域化不能说是一个全新的类型,它是对前四种解辖域化的重新概括。物质解辖域化可以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绝对的或是相对的。看得见的解辖域化一律是物质的,包括人的身体状况的改变和所处地理位置的改变。人的职位的升迁或贬降,工资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于行为主体来说都属于物质上的解辖域化。
6. 精神解辖域化
与物质解辖域化相对立,一切抽象的看不见的变化主要是心理方面、思想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对主体的改变统称为精神解辖域化。精神解辖域化也可以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绝对的或是相对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和理想追求等各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对主体的改变都属于这一范畴。
物质和精神永远都是统一在一起的。物质上的解辖域化必然会带来主体在精神上相应的变化。物质上积极的解辖域化往往会带来精神上积极的解辖域化,如工作条件的改善、工资待遇的提高,会相应带来主体工作热情的提高和更高的幸福感体验。但是,物质上积极的解辖域化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解辖域化的例子也不少,权力滋生腐败就是再恰当不过的例子。通常情况下,物质上消极的解辖域化会带来精神上消极的解辖域化,但是物质上消极的解辖域化带来精神上积极的解辖域化的例子也不鲜见,如小说《简·爱》中从小失去父母沦为孤儿的简·爱在精神上却十分强大;又如小说《白鲸》中年近六旬被白鲸咬掉一条腿的埃哈伯船长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几乎成了超人,这便是物质上的解辖域化给埃哈伯带来的精神力量[12],他超越了自己的身体和年龄,拥有“比在他神志清醒时用来达到一个合理目标的力量高出一千倍的力量”[13];再如斯蒂芬·霍金,身体的残疾或多或少是使其成为智力超人的原因。
物质解辖域化和精神解辖域化概括了大千世界中所有的解辖域化。结合前面提到的四种,解辖域化会有很多亚类型,如物质负相对解辖域化、物质正相对解辖域化、物质负绝对解辖域化、物质正绝对解辖域化、精神负相对解辖域化、精神正相对解辖域化、精神负绝对解辖域化和精神正绝对解辖域化等。
三、解辖域化定律
德勒兹和伽塔里在《千座高原》的第七章“脸面性”和第十章“生成”中,论述了八个“解辖域化定律”(theorems of deterritorialization)。通过这些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解辖域化的本质。
1. 独木难行
任何人或事物的解辖域化都不是孤立的。解辖域化过程至少需要两个要素,如人的手和它所接触的物体,婴儿的嘴和母亲的乳房,一张照片上的脸和它所处的背景等。它们之间都构成了解辖域化的两个要素,并且,这两个要素之间彼此以对方作为再辖域化的对象[9]174。解辖域化这一概念之中包含至少两个要素,否则就称不上是解辖域化。也就是说,一个要从另一个的掌控中挣脱出去,只有一个要素就不存在约束,更不存在挣脱。再辖域就是限制和约束,彼此以对方为再辖域对象,实际上就是彼此之间互相约束。
2. 欲速不达
解辖域化中速度最快的要素未必是强度最大的要素。解辖域化的强度不能与速度混为一谈,速度越快往往强度越小[9]174。婴儿脱离母乳喂养需要一段时间。一个人要想脱离一个环境,必须首先适应这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自由生存,完全掌控这个环境,而当这个环境已经不再适应这个人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他才准备离开,为进入新的环境准备条件,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不积累必要的力量,没有足够的强度,人是不能从现有的环境中脱离出来的。已经获得的既得的经济利益和长期以来积累的人脉关系,还有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已经习惯和熟悉了的生活方式,都是限制他挣脱的要素,也就是德勒兹哲学视域下的再辖域化要素。在这些纠结和矛盾中主体要作出艰难的抉择,这一切都需要很长时间,欲速则不达。
3. 先行后效
落后的解辖域化总要以先进的解辖域化为目标[9]174。这就是说因为诸多解辖域化运动过程的强度不同,效果也参差不齐。解辖域化的先驱者为后人积累了经验,尽管他们会走很多弯路,甚至是冤枉路,但是他们成为了榜样。尽管他们成功的经验不能复制,他们失败的教训却可以提醒后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一马当先,才有万马奔腾。德勒兹希望每一匹马都奔腾起来,所以他鼓励先行者,鼓励最强者发挥榜样的力量。
4. 因人而异
在一个看不见又无处不在的因经济结构和权力结构变化而引发一系列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结构出现的抽象概念“脸面性”机器的作用下[9]175,几乎主体的一切都已经被脸面化了,所以解辖域化过程中主体要按照理智顺序作出合理的选择。“脸”是由白墙与黑洞构成。白墙之上的冗赘,即集体或集团意志取代了个人意志,这导致了白墙之上千人一面。解辖域化就是主体要从白墙所紧锁的黑洞之中挣脱出来,实现线化白墙的过程,找到逃逸线。一定社会的“脸面性”机器只有一个,但是却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脸”,更有数不清的“脸员”。每个人所在的脸的性质不同,在该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去除脸面性的方式也不一样。解辖域化过程就是去除脸面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结合每一个体的实际作出合理的选择。每一个体的差异不同,要选择不同的解辖域化逃逸线。
5. 积少成多
没有力量的对比就没有解辖域化。再辖域化力量和解辖域化力量持平,或前者超过后者,解辖域化就不会发生。解辖域化过程也是两个变量同时生成的过程,生成过程中两个变量不是彼此互换了位置,它们完全不同,彼此间也存在不对称性[9]306。德勒兹主张通过生成来积蓄力量。“生成”就是生产精神上的差异,在精神意义上主体把自己想象为他者,形成纯粹意义上的移情[12]。通过生成植物,生成动物,生成女人,生成不可知,主体从起初弱势地位的不对称,渐渐聚集力量,不断增加强度,此长彼消,由次变量上升为主变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拥有丰满的羽翼才能振翅高飞。
6. 趋利向好
解辖域化的两个力可以称之为去力和留力,最小的留力引发最强的解辖域化去力[9]306-307。通俗地说,在同一社会背景下,哪个工作单位的待遇最差,这一单位工作人员跳槽的动力就最大。各种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单位的留力,留力越大,在这个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去力就越小。同样,一个国家,公民的社会福利越高,向国外移民的比例就越小。解辖域化的一条定律就是趋利向好。如果不是1848年美国西部发现了金矿,东岸那么多的人不会离开家园去淘金,也不会有现在西部发达的沿太平洋经济带。
7.焉知非福
解辖域化去力和留力都有其合理性[9]306。去者有去者的道理,留者有留者的理由,这都是相对而言,去也不总对,留也不总错。离开一个组织机构,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是解辖域化过程。但因为解辖域化有正负之分,这一个体既可能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狱,解辖域化的那一刻,一切清零。然而,正如哲学先置自己于无家可归的境地,才可能四海为家一样,德勒兹哲学鼓励解辖域化,鼓励藉此创造差异来遏制这个世界不断走向趋同的态势。解辖域化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 愿打愿挨
每一个体解辖域化的去力、留力以及去速都与其他个体的解辖域化有本质的不同[9]307。婴儿对母乳喂养的解辖域化,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而逐渐完成。婴儿的生长规律是去力,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关爱是留力。孩子“断奶”越早成长速度越快。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啃老族”甚至一辈子也难以“断奶”,一些人对父母的依赖一直持续到前者过世。再如,有些人在单位最红火时期就已经跳槽,还有一些人在单位不景气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更多的人则在单位倒闭后开始自谋生路,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等吃社会救济。解辖域化如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辖域化的八条定律从解辖域化的本质属性、特征、要素、去力、留力、速度等方面,从它与脸面性机器和生成等精神分裂分析的其他方法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详细地对解辖域化进行了质和量的规定,这为我们厘清解辖域化的本质属性提供了保证。
四、解辖域化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精神分裂分析是革命的唯物主义精神分析,它是对精神分析的批判,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主要批判目标。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社会和历史角度解释认知和行为;吸收了弗洛伊德尤其是拉康的思想,在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解释中融入了力比多(libido)和符号学因素;借鉴了尼采对虚无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批判。精神分裂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创造希望,让生产力的发展超越资本界限,让权力意志的扩张超越虚无主义的界限,给人更大的自由,摆脱无休止的奴役。具体来讲就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少数派”,找到“逃逸线路”,跨过“白墙”,冲出 “黑洞”,形成“无器官身体”,实现“解辖域化”,用“块茎化”方式,连接“欲望机器”,释放“欲望流”。“解辖域化”是精神分裂分析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它和其他概念一起构成了精神分裂分析的理论体系。德勒兹和伽塔里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天地间万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重新诠释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2. 社会意义
世间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一条道跑到黑?人间思路千万个,谁知哪个最适合?行不通,想不通,要变通。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很多时候退也是进。在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今日大世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应变性,才能立于生存的不败之地。变则通,通则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选择更加明智的办法逃逸,找到一条最为适合自己的逃逸线,不失为妙计,这也正是“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通过一次次的生成,生成少数派、生成植物、生成动物、生成不可知、生成私密,经过一条条的逃逸线,主体在解辖域化中无限接近最完善状态。在移动中创造,在创造中移动。主体开拓并改造新环境,自身也得到了改造。通过解辖域化,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用不断变换的镜像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改造自我,从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解辖域化运动指导人们更加自觉地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文学意义
哲学是思维的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的精神分裂分析无疑为文学批评拓宽了视野。文学艺术本身和音乐艺术以及绘画艺术一样,是解辖域化的结果,它是对原始岩画和文字的解辖域化。文本解读过程是读者从文本中汲取革命力量的过程[8]106,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解读为例: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哈克这个人物形象。在与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逃逸途中,每次逃逸线受阻,聪明睿智的哈克都能成功地与其他逃逸线连接,继续前行。他们组成了一个多样性主体型群体,连接了不受阻碍的逃逸线路。他们成功地改造了社会环境,也使自身得到了改造,最终黑人奴隶吉姆获得了身体自由,而哈克,通过一次次地解辖域化运动,自身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五、结语
接受一个崭新的哲学概念,如同推开一扇大门,新鲜的空气沁透着我们澎湃的心扉;如同敞开一片蓝天,蔚蓝的天空扇动着我们理想的翅膀;如同驶入一汪浩瀚的海洋,汹涌的波涛拨动着我们奋进的心弦。“解辖域化”就是这扇大门,这片蓝天,这汪大海。
参考文献
[1]Adrian Parr. The Deleuze dictionary[M].Scotlan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2]筱原资明.德鲁兹:游牧民——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 [M].徐金凤,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1.
[3]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J].世界哲学,2006(4):16-23.
[4]夏光.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7(2):21-32.
[5]麦永雄.后现代湿地:德勒兹哲学美学与当代性[J].国外理论动态,2003(7):38-42.
[6]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2004(4):25-33.
[7]程党根.游牧[J].外国文学,2005(3):74-80.
[8]Deleuze G, F Guattari.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M]. London: Continuum, 1983.
[9]Deleuze G, F Guattari.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M].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10]Deleuze G, F Guattari. What is philosophy? [M].New Yo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68.
[11]夏光.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下)[J].国外社会科学,2007(3):30-38.
[12]康有金,朱碧荣.小说《白鲸》中埃哈伯人格的“脸面性”解读[J].当代外语研究,2015(1):65-69.
[13]赫尔曼· 梅尔维尔.白鲸[M].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209 .
[责任编辑勇慧]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6)01-0050-06
作者简介:康有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D007).
收稿日期:201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