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亚,贾 凡,和笑寒
(1.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温州 浙江 325035;2.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清末汉字繁难论研究
王荣亚1,贾凡2,和笑寒2
(1.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温州 浙江 325035;2.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清末汉字繁难问题是汉字改革的起点性问题,直接关涉汉字的地位和命运。因此,正确认识清末汉字繁难论,理清并还原当时情形,同时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进一步探究繁难论提出的意义及影响,有助于促进语文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对于当今和将来的语言规划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清末;汉字繁难论;汉字改革;影响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1.06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1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3 000多年来,汉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靠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汉字一直处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直到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加之欧美文化的冲击,一批知识分子提出“改革汉字”和“普及教育”的口号,后发展为以卢赣章为代表的切音字运动。自此,有关汉字的繁简之争一直持续至今。
有关汉字繁难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且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多是就汉字本体进行论述,创新点并不多。该文从汉字繁难论提出的源头出发,通过理清并还原当时情形,力求正确且全面地对清末汉字繁难论进行重新认识,以期为汉字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语文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清朝末年,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维新派提倡通过文化革新来发展教育,“开发民智”,其中就包括针对汉字繁难提出的各种改革方案,汉字也因此滑落神坛。客观来讲,汉字繁难论的提出对当时的文化革新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清末汉字繁难论的提出
清朝末年被迫开放门户后,新思潮和新思想对封建旧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一大批爱国志士开始重新审视汉字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质疑汉字在普及国民教育方面的作用。从清末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开始,清末学者们拿汉字和西方拼音文字相比,认为“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之下之字之至难者”[1]5,“汉字落后论”便开始流行。他们主张创造一种切音文字作为辅助汉字的工具。甚至有些学者还主张废除汉字,使用拼音文字。当时激进的维新派领袖谭嗣同就直接提出,“尽改象形字为谐声(即拼音文字)”[2]9。这些思想构成了切音字运动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
(二)清末汉字繁难论提出的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始终处于庄严神秘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神哭。”[3]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充分利用汉字的神秘色彩来为封建统治服务。因此,在王权时代,神权控制下的汉字改革是不可想象的。直到清朝末年,随着新思想的涌入,汉字繁难论的提出使人们认清汉字不过是一种语言工具和文化工具,文字并不是神授的,而是人创造的。在这种认知下,汉字的神秘性荡然无存。汉字走下神坛,汉字改革成为可能。
汉字繁难论的提出表明清末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已有汉字不利于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的普及。他们普遍认为,汉字不仅难写难记,而且还存在大量的冷字、僻字及异体字等,这都大大增加了学习汉字的难度,阻碍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爱国志士们纷纷提出各种汉字改革思想,努力探索和研究有关汉字的各种教学方法,试图改进和提高汉字教学质量,普及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字教学理论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清末汉字繁难论的提出促使一批学者对汉字进行重新审视,也为后来的汉字改革创造了条件。但是必须指出,由于当时对汉字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有关汉字的理论也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须客观看待清末汉字的繁难问题,避免以偏概全。
(一)本体研究不足
1.清末有关汉字的理论建设不够完善。清末学者们的思想主张大多集中在批判汉字方面,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研究汉字自身的特点、性质以及怎样发挥汉字的长处方面。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最早构建出了较为完整的汉字构形理论,并在文字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它并非完美,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比如,许慎将“六书”中的各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放在一个平面上,其分类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可知,在实际造字时,只用到象形、指事、形声和会意4种,而很少使用假借与转注。可以说,前4种为造字方法,后两种为用字方法,不可一概而论。而且,“六书”中各书之间的界定也不够明确。因为许慎虽然通过对既存汉字进行分析归纳后总结出“六书”理论,但不能保证它与每个汉字都一一对应,况且也并未对《说文解字》中各字的造字类型进行注明,这就导致对“六书”的解释含混不清,所举的例字也出现谬误。如对于“飞”字,清代学者王筠认为是指事字,而许慎认为是象形字;许慎认为“高”字是会意字,而王筠认为是指事字等。
后代的文字学家们在发现“六书”理论的局限后,尝试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六书”理论。如清代戴震在“六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体二用”说,“四体”即从汉字的结构类型和构造特点对汉字进行分类,而“二用”则是从汉字的功能角度进行分类。总体而言,清代学者大大促进了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但是汉字的整体理论建设工作依然存在严重不足。
2.清代有关汉字的教学理论有待发展。汉字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历来被视为“王政之始、经义之本”。如在西周时,学童被称为“国子”,且仅限于官学子弟的教育。而蒙学被规定为当时的必学科目,其中包括“礼、乐、射、御、书、数”6科(在当时被称为“六艺”),而其中的“书”这一科便是指汉字教学。后来随着清末私学的发展,汉字教学在平民教育中也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科目。
古代的科举制度对汉字教学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考试以文字为主要内容,对于科考士子来说,汉字书写便是重要的考核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字教学的发展。而到了清末,科举制度的取消使汉字教学失去了强制性,也使当时的语文教育出现了背离传统的现象。不可否认,历代汉字学家们在汉字教学方面探索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分散识字”和“字理识字”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汉字教学的发展。但到了清朝末期,汉字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由于当时各种识字法的不成熟,学生普遍要用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学会2 500-3 000个汉字,这直接导致汉字“难学”与“难写”观念的形成,不利于汉字的学习和文化的普及。
正是由于清代文字学的发展不够完善,有关汉字的本体研究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致使有些学者们对汉字繁难论的认识存在偏颇。
(二)比较研究的欠缺
第一,拿汉字和切音字比较。随着清末整体社会生活的变迁,及面对西方和日本不断强大的压力,一批学者也受到西方进化论等观念的影响,认为西方富强的原因在于以切音为字,简单易学。而汉字因为言文不一致,且较繁杂,不利于掌握。在这种状况下,不少学者便转身投入到以“言文合一”[4]77-79为目标的切音字运动中。但由于切音字运动本身发展得不成熟,而且一些学者存在盲目崇洋的倾向,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汉字。例如,通过比较汉字和切音字,一些人认为汉字有太多缺陷,如笔画繁琐、声音不一和数目繁多等,甚至有些学者直接主张废除汉字。而切音文字的优点主要有:容易学。只要熟练掌握字母和切法,即使没有老师教,自己也能读懂;容易识。切音文字言文一致的特点,能收到“读于口而达于心”[5]23的效果;容易写。切音文字笔画简易,易于提笔。这种对汉字和切音字的片面认识也导致切音字运动在后期推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如何正确对待汉字和切音字的关系。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一批爱国志士一方面强调要保留汉字,保存中国的国粹,但另一方面又想通过学习西方的切音字来“启瀹齐民”[6]176;二是如何将国语和方言切音字统一起来。随着发展切音字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各个地方也出现了大量的方言切音字,这引起了学者们对文化分裂的担忧,于是“语言统一”的要求也被提上日程。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成为民国时期国语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拿汉字和西方拼音文字比较。受西方进化论的影响,提倡汉字改革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西方的拼音文字是“我手写我口”[7]17,只要学会拼法,数月便可读书看报,而这也是西方人教育能够很快普及的重要原因。而汉字却因为言文不一致,既要掌握其读法,还要书写其繁琐的笔画,浪费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底层民众来说较难掌握,而这也是中国贫弱的根源。王照也曾说:“世界各国的文字,皆本国人人通晓,因其言文一致,拼音简便易学,即使是极钝之童,解语之年即为能读文之年。”[8]35由于当时存在盲目崇洋的倾向,一些学者对拼音文字的简便程度估计过高而认为汉字相对拼音文字来说较为繁琐、落后。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象形文字已时过境迁,无理可寻,而拼音文字是以语音为主。语音发生变化,则拼法随之发生变化,语义自然发生变化。但必须看到,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特点各异,优势互补,汉字的功能仍是无法取代的。
通过将汉字和西方拼音文字与切音字比较可以发现,虽然文字被视为一种“记音符号”,但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来说,这种“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形式,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理想。因此,清末比较研究的不足也导致一些学者对汉字繁难论的认识存在偏颇。
清末汉字繁难论的提出使世人明白,汉字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相对于外来文字,汉字也有缺点,不利于百姓的学习教育。这直接导致一批学者开始大胆探索文字改革的方案,为后来出现的各种汉字改革运动创造了条件。
(一)直接影响
1.切音字运动。汉字繁难论深刻影响着整个切音字运动的进程。清朝末年,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大胆突破传统汉字的权威性,开始了探索汉字改革的切音字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卢戆章和王照。这些学者认为要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并普及教育,就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以切音字来辅助汉字教学,从而克服汉字的繁难。如卢戆章曾经尝试用切音字来翻译当时的官话,将汉字和切音相结合进行汉字的教学。清末切音字运动前后长达20年之久,在整个汉字改革和汉字拼音运动的历史中,这一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它促使清末学者们开始冲破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的束缚,对汉字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这在当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切音字运动的核心理念是普及教育和富国强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与民族前途的关注。
2.万国新语新字。20世纪初,针对汉字存废问题的争议越来越大。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当属钱玄同。他认为只有废除汉字,中国的文化才能向前发展。随后,“汉字落后论”、“汉字停滞论”及“汉字拉丁化”等思想便在学者们中间流行。同时,从海外归来的吴稚晖在文章《评前行君之“中国新语凡例”》中大胆提出中国应该采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万国新语”(即Esperanto世界语)来取代汉字。但章太炎对当时流行的汉字改革论持否定态度。同年,章太炎发表长文《驳中国改用万国新语》,他在文章中针对汉字的优劣及废除问题进行了论争,并指出采用万国新语新字不切实际,有力地驳斥了“汉字落后论“和”汉字停滞论”[9]65。此外,他还在文中指出,为了克服汉字的繁难,解决汉字言文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制定一整套标音符号来辅助汉字教学。他甚至尝试制定出包括36个声母和22个韵母的切音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对后代汉字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中15个字母成为后来注音字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从现代观点来看,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这些学者为保存中国汉字和维护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也作出了一定贡献。他们认为,虽然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繁难的特点,但是汉字是适合于汉语的,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有难以割舍的关系。因此,汉字的功能不可能被拼音文字所取代,汉字是不可能被废除的。后代汉字问题的发展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些人的观点并不是“保守”的。
(二)历史影响
1.注音字母运动。十几年来的切音字运动动摇了汉字的权威地位,开创了汉字改革的新局面,卢赣章、章太炎及劳乃宣等人的汉字改革方案也为注音字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民国成立之初,蔡元培提出了以普及教育和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注音字母案”,随后在民族资产阶级支持下,开展了中国的注音字母运动,推动了汉字改革和汉字拼音化的进程。
2.国语罗马字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同样是以普及教育和振兴中国为目的,已熟练掌握拼音文字的中国留学生们发起了国语罗马字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钱玄同、胡适、赵元任及蔡元培等一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对国语罗马字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制定出了较为完整的国语罗马字方案。这也是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为中国的汉字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10]。
3.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在当时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以拉丁字代替汉字,随后华侨们也积极探索汉字拉丁化,展开轰轰烈烈的一系列扫除文盲的活动,并积极开展拉丁化运动。到20世纪30年代,拉丁化方案逐渐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赞同,在文字学家中间逐渐流行,随后与鲁迅提倡的大众语运动相结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4.新中国的语文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字改革运动是以之前的文字运动为基础的。这一时期的文字改革逐渐从群众运动上升为国家行为,并且提出了文字改革的3大任务和方针:首先在已有汉字基础上简化汉字,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最后制定并推行一套符合汉字特点的汉语拼音方案[11]102。正是在前期文字改革的基础上,再以国家行为的强制性为保证,文字改革工作才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语文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综上所述,清末汉字繁难论的提出促使汉字首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命运危机,直接牵涉到汉字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也可看出,无论是清末还是现代,有关汉字繁难论的讨论都不仅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因此,任何简单的比附和草率的结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辩证地看待繁难论。
参考文献:
[1]武占坤,马国凡.汉字改革史话(一)[J].汉字文化,1998,(2):5.
[2]武占坤,马国凡.汉字改革史话(二)[J].汉字文化,1998,(3):9-10.
[3]庆福.陈请资政院颁行官话简字说帖[A].苏培成,曹国安,张世录等.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4]王照.官话合声字母[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5]武占坤,马国凡.汉字改革史话(三)[J].汉字文化,1998,(4):23.
[6]白健.拼音化与汉字改革[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2):175-176.
[7]王宁.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7,(1):17-18.
[8]王照.上直隶总督袁世凯书[A].朱曼华,张玉金,徐德江等.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35-36.
[9]劳乃宣.简字谱录[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10]上海图书馆.汪康年师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辛永芬.清末明初的语言规划论析[J].天中学刊,2009,(8):102.
(责任编辑白晨)
收稿日期:2015-09-14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4062);河北北方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河北北方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201401)
作者简介:王荣亚(1990-),河北邢台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 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87-04
A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NG Rong-ya1,JIA Fan2,HE Xiao-han3
(1.School of Humanities,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 325035,China;2.School of Art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3.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which is the starting problem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osition and fate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refore,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complex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restoring the situation at that time,conducting an in-depth theoretical analysis,and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complexity will not only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work of Chinese language,but will b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sent and future language planning.
Key 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re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