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与《哈姆莱特》基于报父仇母题之比较

2016-03-15 09:59:32
关键词:铸剑哈姆莱特

王 文 华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铸剑》与《哈姆莱特》基于报父仇母题之比较

王 文 华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摘要:鲁迅小说《铸剑》与莎士比亚戏剧《哈姆莱特》虽然文学形式不同,但都属于叙事性作品,在报父仇母题、主角形象设计、启蒙精神和象征手法运用等方面有共通之处。以报父仇母题为切入口,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文本细读法,对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并将其主角提升到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象征高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同样的故事原型,因为主角社会身份设置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故事走向,所承载的思想和情怀也会不同。

关键词:《铸剑》;《哈姆莱特》;父仇母题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1.05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1

《铸剑》[1]是民国时期鲁迅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情节最曲折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篇。小说取材于曹丕《列异传》中眉间尺的报仇故事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一些情节,描写的是一个铸剑师的儿子报杀父之仇的故事。《哈姆莱特》[2]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剧作,与《荷马史诗》《神曲》和《浮士德》并称为欧洲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剧作取材于欧洲大陆民间传说,描写的是一个丹麦王子报杀父之仇的故事。这两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一个是短篇小说,一个是戏剧,但都属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而且有一个共同的报杀父之仇的母题,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一、报父仇母题与启蒙主义精神

母题是指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是最小的情节单位。文学母题包罗万象,其中报血仇母题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母题类型。因为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而现实中有很多报血仇的故事。根据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可知,越是封闭停滞的社会,越容易出现报血仇的现象,旨在以此彰显个人的荣誉和志气。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欧洲文学,都有很多此类叙事性文学作品。欧洲文学中相关著名作品有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勃朗特姐妹《呼啸山庄》、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及梅里美《高龙巴》等;中国文学中相关著名作品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纪君祥《赵氏孤儿》、施耐庵《水浒传》、鲁迅《铸剑》及曹禺的《原野》等。其中,《铸剑》与《哈姆莱特》是以报杀父之仇母题为共通点,因而最具可比性。

此次研究与之前相关研究的不同点还在于将哈姆莱特和眉间尺的形象意义提升到了启蒙主义精神和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象征高度,比较了这两部作品异同。康德认为启蒙主义精神是“勇敢地使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3]。张志伟的论文《启蒙主义的精神和它的难题母题》则对启蒙主义精神的战斗目标进行了解答:“启蒙所针对的敌人是宗教迷信、封建专制主义和愚昧落后。它的目的在于开发蒙昧,使人摆脱内外的种种束缚和限制,实现人的觉醒和成熟,使之成为独立自主的自为的人。”[4]由此可见,启蒙主义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使用理性,二是开发蒙昧,三是实现觉醒,四是独立自主。这几个特点都与改革相关,而改革一般都由知识分子发起,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最具改革积极性和战斗精神。

哈姆莱特与眉间尺从广义上来说,可看作是启蒙主义精神视野下的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象征。哈姆莱特象征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青年知识分子,其叔父则象征了过去欧洲中世纪黑暗的保守势力;同样,眉间尺象征了中国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青年知识分子,黑衣人象征成熟的革命者,楚王则象征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们思想已新,但政治实力还没有完备,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往往会碰壁。毕竟传统文化与政治现实是难以改革的,其难度按鲁迅的说法已经达到了“挪动一把椅子都要流血”的程度。于是在改革大趋势还未形成的时候,他们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以唤醒他人和吸引同盟者。这也是启蒙主义精神和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最令人值得敬佩的地方,也是此研究最注重的精神品质。

二、两部作品的共同点

报杀父之仇是《铸剑》与《哈姆莱特》的最大共通点,但这两部作品的共通点远不止于此,在主角性格以及报仇对象方面也非常类似。

(一)主角都是青少年

《铸剑》的主角眉间尺刚满16周岁,《哈姆莱特》的主角哈姆莱特刚从国外留学归来,两者都属于青少年。青少年因为未经现实的历练,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在为人处世方面经验不足,能力也不强,空有一腔远大抱负和热血,却很难实现心中的想法。他们对人生还有很多幻想和迷恋,都有约拿情结[6],即还未见识到自身的伟大之处,对使命或者命运的到来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也是青少年难以担当成熟社会族群领袖的重要原因。眉间尺与母亲一起避难时远离社会,生活圈子很小,更别提社会的历练了。哈姆莱特相比之下好一些,他在国外接受过文艺复兴方面的教育,但是他所接受的仅是关于真善美的人文教育,与眉间尺一样缺乏面对丑恶现实的应对能力。他们在初入社会时难以接受社会丑恶的一面,自然会经受很多挫折,这也是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共通之处。

(二)主角都性情柔弱

哈姆莱特和眉间尺都是性情软弱的人。《铸剑》开篇,作者通过描写眉间尺把一个老鼠戏弄淹死后内心的愧疚,表现出他性情的柔弱,也预示他难以担当复仇大任,因为复仇需要一个人变得冷酷[7],能抵御各种会使得心地变柔软的诱惑,态度上对敌人毫不留情,行为上要稳准狠,即便对方求饶也无动于衷,而这些不是一般青年所能做到的;哈姆莱特与眉间尺一样,起初也是心地善良而柔软的,不过他很快明白了其复仇之路的最大障碍是懦弱。这一点从他指责母亲不报夫仇而苟且顺从现状时所说的话“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1]中可以看出来。为了复仇,哈姆莱特开始装疯买傻,不但舍弃了舒适的生活,也舍弃了最心爱的女人,甚至深深地伤害了对方的感情,使对方也疯掉。由此可见,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在决定进行改革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和作出巨大牺牲。

(三)报仇对象都是国王

眉间尺的复仇对象是楚王,哈姆莱特的复仇对象是新任丹麦国王,两人的复仇对象都很少与外界接触,而且守卫森严。一介平民的眉间尺难以接触到楚王,只能趁楚王出宫巡游之际实施刺杀,却因为意外原因而失败了;相比之下,哈姆莱特的复仇难度低一些,因为他是王子,能够经常接近国王,但也因为犹豫而错失良机。两者的复仇对象都是国王,这表明对于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来说,阻挠改革的封建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往往就是国王。

(四)最终复仇成功但都为复仇而亡

《铸剑》中的眉间尺在一次刺杀失败后,意识到凭借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复仇,于是在黑衣人的鼓动下,献出了自己的头颅,作为进一步刺杀楚王的工具。最终,黑衣人没有辜负眉间尺的信任,他通过骗楚王近前来观看煮人头戏法的方法,成功砍下了楚王的头,完成复仇。相比之下,《哈姆莱特》中的复仇设置更复杂一些,有3组复仇:一是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二是雷欧提斯报杀父之仇,三是挪威王子报杀父之仇。由此牵扯到3组爱情:一是哈姆莱特父与母的爱情,二是哈姆莱特母亲与叔父的爱情,三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又牵扯到3组谋杀:一是哈姆莱特叔父谋杀哈姆莱特父亲,二是哈姆莱特叔父与哈姆莱特互相谋杀,三是雷欧提斯谋杀哈姆莱特。最终,哈姆莱特在被染毒利剑刺中临死前,凭借坚强的毅力,杀死了仇人,并通过遗嘱选好了继承人。可以想象,哈姆莱特会得到光荣的葬礼。其结局象征着改革派知识分子的事业最终会成功,并获得后世的赞誉。

三、两部作品的不同点

《铸剑》与《哈姆莱特》虽然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但两部作品毕竟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思想的两位作家写成,在细节处理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还有一些显著的差异[8]。鲁迅倾向于复活司马迁《史记》中平民百姓的刺客精神,将两代刺客的不同状态表现出来,最终完成把国王杀死的复仇[9]。相比之下,莎士比亚则倾向于贵族视角,喜欢多声部复合式的复仇,其间还夹杂着对爱情和人生意义的哲学探讨。由此,两部作品自然会相应地呈现出一些不同点,这主要体现在复仇者和仇人的设置以及互动上。

(一)身份不同及所受教育不同

平民与贵族的分别。一个是铸剑师的儿子,一个是王子,两人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不同,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也不同。《铸剑》中的眉间尺还未出生父亲就被杀了,母亲一边逃亡一边抚育他长大,可以想见其生活的孤苦,他自然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在中国古代,铸剑师本身就属于社会下层的匠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受教育程度就更低。可想而知,眉间尺所受的家庭教育不会理想,他更不会有文人或者思想家的气质。相比之下,哈姆莱特是王子,又从外国留学归来,其受教育程度之高是眉间尺无法比拟的,他是一个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贵族,不仅气质非凡,而且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和素养,其形象更立体和鲜明。由此可见,改革派青年并非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些人只是出自朴素的正义追求。

(二)主角爱情状况不同

《铸剑》中眉间尺的爱情状况是不详的,而黑衣人作为眉间尺的未来时态,也没妻子和孩子。这样设置固然是受短篇小说篇幅的限制,通过消减枝蔓能更好地凸显复仇者的孤独与决绝,但也暗合了一种常识,即复仇者身边是不能有女人的,那会是一种拖累。哈姆莱特在考虑复仇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有女朋友,而且非常美丽和体贴,但是复仇容不得半点儿女私情,他只好装疯卖傻,残忍地伤害对方,迫使她离开。但是奥菲利亚却始终不愿离开,并最终在父亲被情人误杀后,伤心至极,发疯落水而死。比较可知,哈姆莱特的人生比眉间尺要完整很多,由此也可推想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状况是不一样的。

(三)主角报仇方式不同

一个是自己无力复仇,只能假借他人之手报仇,一个则始终是自己复仇。眉间尺起初也没想到要凭借他人之手来复仇,但是复仇失败后,楚王加强了防卫并通缉他,这使得眉间尺完全失去了复仇的机会,只能假手于人。此时黑衣人正好出现,他认识眉间尺的父亲,并了解眉间尺的意图,自然受到眉间尺的信任。黑色是他的性格色彩,他是一个心灵已经被磨练得如同黑铁一般坚硬的人,而且与眉间尺一样怀着对楚王的切齿仇恨。由他来报仇,成功率更大,因为他毕竟是中年人,社会阅历丰富,不但实力强,而且懂得运用策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黑衣人的确不负所托。相比之下,哈姆莱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在复仇,他相当于眉间尺和黑衣人的合体。在复仇的前一阶段,哈姆莱特相当于眉间尺,因为约拿情结而不愿担当使命,后来在形势逼迫下他坚定了决心,最终像黑衣人一样依靠策略完成了复仇的使命。由此可见,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在选择改革方式时会有所犹豫,为了达成目标会有不同的选择。

(四)主角与仇人的熟悉程度不同

眉间尺只是在16周岁前夕从母亲的口中听说了仇人,但直到复仇前都从来没有见过仇人,而楚王在眉间尺复仇前也一直不知道他的存在。相比之下,哈姆莱特是从父亲的亡魂口中得知的仇人,由此开始了反复试探,但一直下不了复仇的决心,直到自己临死前才彻底放下疑虑报了仇。在他复仇期间,叔父是知道他要复仇的,两人之间有彼此试探的互动。叔父数次想借刀杀人除掉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则佯狂避祸,最终通过戏中戏的方式揭穿了叔父的真面目。由此可见,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的改革目标起初不一定是明确的,随着不断实践才得以慢慢明确。

总而言之,《铸剑》与《哈姆莱特》都是具有知识分子启蒙主义精神的作品,都属于报父仇母题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其主角都潜在地象征了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两者之间同大于异。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同样的故事原型因为主角社会身份设置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故事走向。同样是报父仇,身为平民之子的眉间尺只是盲目复仇,而身为王子的哈姆莱特却对自己当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命运始终有着清醒的认知。由此可见,社会身份对于改革派青年知识分子具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2]莎士比亚.哈姆莱特[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康德.什么是启蒙——关于历史和哲学的论文[M].哥根廷:1985.

[4]张志伟.启蒙主义的精神和它的难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35-42.

[5]祝大卫.历史长廊中的伟大灵魂——莎士比亚与鲁迅创作手法的相通之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7):37-39.

[6]何素平.哈姆莱特、眉间尺与约拿:迂执的护法者——关于哈姆莱特的神话猜想之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149-150.

[7]妥佳宁.自我复仇——《哈姆雷特》与《铸剑》[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40-142.

[8]庄文泉.《铸剑》与《哈姆莱特》之比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报,1992,(2):49-52.

[9]秦薇.从《铸剑》看鲁迅的复仇精神[J].社科纵横,2010,(1):157-158,175.

(责任编辑白晨)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王文华(1985-),男,山东临沂人,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49-04

A Comparison betweenSwordsandHamle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tif of the Revenge for the Father’s Death

WANG Wen-hua

(School of Humanities,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Xinjiang 844006,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literary forms of Lu Xun’s novel Swords and Shakespeare’s Hamlet are different,they are both narrative works.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the motif of revenge,the design of characters,the enlightening spirit,the use of symbolism,etc.Starting from the motif of revenge for the father’s death,using the theor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and the method of close text read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works and compares the symbolism of the protagonists for the young intellectuals of reform in the two works.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ame story may develop in different ways and carry different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identity of the protagonists.

Key words:Swords;Hamlet;the motif of the revenge for the father’s death

猜你喜欢
铸剑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节选)》核心素养导学
“立德树人 育警铸剑”
——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
传统铸剑文化的历史记忆与现代传承路径探析
消费导刊(2022年11期)2022-06-29 01:31:08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青年文学家(2022年2期)2022-03-17 21:57:14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视角下的《哈姆莱特》
语文学刊(2020年3期)2020-02-23 03:32:29
老铸剑师的秘诀
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
爱抚与复仇——鲁迅小说《孤独者》《奔月》《铸剑》人物形象心理探源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名作欣赏(2013年32期)2013-08-15 0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