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继承与创新
——一个解释学考察

2016-03-15 08:10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拳术太极拳武术

□周 延(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武术的继承与创新
——一个解释学考察

□周延(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一直是文化演进之路,武术的发展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张力中前进。本文以解释学视角考察传统社会与近现代社会武术人因各自“偏见”所形成的各种的“新理解”的过程。研究发现:传统社会中武术以继承师傅衣钵为主,到近代转变为以西方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方式改造武术的创新为主,但不论传统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武术的继承与创新始终保持着一定张力,甚至只不过在近代“新”压倒了“旧”,武术发展走向现代化道路。

武术继承创新

1、传统社会以继承为主的武术发展

1.1、师徒继承的要求

“遵师命,守师训,忠心耿耿,绝不能有三心二意!”例如,王征南的功夫在平时不露圭角,非若遇甚困则不得不发。旧时拳家有秘而不宣之约,从不轻易传人。即使传授,也是有所保留,即传上而无下,传下而无上。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以传习某种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师徒传承,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师傅希望求得贤徒来继承衣钵,徒弟渴望得到师傅真传。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可以看作精英教育,有助于文化的提高和创新,对于文化的纵向承继至关重要。

1.2继承的内容

继承的内容是师傅这一门拳种,只不过内容会有所不同。师傅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徒弟收效,唯有将原有之拳术搁置,择三五便于应用之手法,加以转折,及江湖卖艺之门面之动作,编造成一趟架式,而托之于世俗最迷信之古人所传。其式单简易练,天资略高之人,十余日即会,再教以半月之拆用,出厂后居然能战胜蛮汉。师之声誉因之雀起,从习者日多。但人情厌故喜新,一年半载后又非得改造一趟架式不可。不过,向恺然对太极拳传承者的陈微明(师从杨澄甫)、王志群(师从吴鉴泉)所承拳式有所不同进行比较,肯定其传承的纯正性。

1.3、师徒关系

习练武术之人需具备三个条件:“资质天赋、名师传授、专心练习。老师与学生也是通过武术这一探测器相互探测,进行了解,形成亲密无间/平淡/决裂/亦师亦友的关系。师徒关系的确立是到彼此都认同的时候,才算真正建立,一段时间之后,若老师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可能会减少学习的次数直至不再出现;若学生没有经过老师的考察,老师通常采取冷处理的委婉态度,直至学生自动放弃。唐维禄为了让徒弟深造,让其转投尚云祥的门下,说明认可徒弟,李仲轩对三位老师的评价是“尚师功力纯,薛颠变化多,唐师腿快”。当拳术技艺继承不精的时候,对老师态度是敬仰的,其策略是苦练。田镇峰在向葛兰生习太极拳时,深感自己的幼稚,因为身体不受个人意识控制,没有达到心中的“水平线”;学习推手时,也深感全身力量,不受控制,他说:“我的拳术程度,与葛先生比较起来,未免太有些天悬地殊了,焉能够上“水平线”?于是他苦练拳术,下了一年功夫竟追过去十多位。也许在大部分人的心里,几乎都追求着一条“水平线”,以衡量着自己与师父、他人的距离,但同时,田镇峰对于达到“水平线”后的期望是“切莫再用上挣扎的力量突出‘水平线’之外,如此才能够由淆乱竞争的世界而转为太平”。在以文本和作者为中心的习拳过程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的追求在传统社会并没有被过多提倡。

2、近现代社会以创新为主的武术发展

在形成各自“偏见”之后,要对形成对拳术的“新理解”这个过程即创新。得到老师的东西,都是从模仿(mimesis)开始的,这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的复写;而是一种创造、建构。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再认识。新的进入,必然导致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r)的产生,“新”必然要打破田镇峰所说的“水平线”,要追求“真理”,要超越过去,打破习俗。对于“新”,向恺然也说中国人“多喜崇拜古人,鄙薄今人”,因此对于武艺虽富有创造能力之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亦不敢自承,皆托之古人秘传,或梦中所传授。近代以降,再加上社会精英上“未来”的销售,“未来”吸引力愈大,彼时新旧攻守势态转变,从崇古到趋新。

2.1、新认识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大混乱”带来了大创新,现代性是武术必须经历的“阵痛”,是伟大的“代谢”和“二次革命”。拜某人为师的同时,也是拜某一门的习惯也逐渐转变。为了使国术统一化,张之江、褚民谊、徐铸人等大批社会精英对门户进行了大举批判,并采取一系列新举措。

2.2、新实践

(1)门户尚武“新”实践。

杨露禅是第一个把密不外传的太极拳从广府带到北京的人。陈长兴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结合体悟,大胆创新,将陈王廷所创立五路太极拳,创造性地完整了套路,形成了今天的太极拳大架一、二路。陈家沟陈照丕到于在近60十年之后的民国十七年将陈式太极拳带到北京。杨露禅此举可谓是敢为天下先,后来传到杨露禅第三代孙杨澄甫时,由于授徒不再以技击为唯一目标,广行健身养生之道,推广更加迅速,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越出国界,走向世界。李真通过比较陈清平与武禹襄的拳架、拳势发现:经过李亦畬(武禹襄外甥,跟随武禹襄学习太极拳二十余年)的改造之后,由刚硬变为松软的本质性改造;孙式太极拳的传人去掉太极拳中发劲、纵跳、震脚和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使太极拳成为老弱病幼皆宜,以祛病健身为目的的主要拳种。

(2)“新武术”的实践。

马良因“睹武术一道,日益衰微,遂以振兴之策,为必不可缓,但深知当时抱强民主义,势所难行,乃借拟定先借军队团体施行,以为推广基础”,编创“新武术”进行教授,结合体操理念和方法对武术这一文本进行的新的解读,它包括了包括摔角、拳脚、棍术和剑术四科,并于1919年正式列为全国体操的内容。新武术强调动作敏锐,刚柔并用,其作用主要为促进呼吸,调和血脉,使身体平均发达,胆气日以豪迈,四肢有共同运用之效果,毫无偏弊之患。较诸其他拳术,“功效奚止倍徒,果能极端提倡,实力奉行,不特文弱之风可振,安知数十年后,不能为世界强国乎”。“新武术”乃是相对于旧武术而言,实际上是从各种武术套路中抽取基本动作,归类整理,再编排连接成新的套路,其教材及教授法,大概受瑞典式体操之影响。由于比较适合集体教学,所以受到教育界的欢迎。但鲁迅讽刺道“近来很有许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至于他们的宗旨,是一是二,局外人便不得而知。现在那班教育家,把‘九天玄女传与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传与尼姑’的老方法,改称‘新武术’,又是‘中国式体操’,叫青年去练习。”

(3)新变化。

师徒制由“干中学、学中干”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变为更强调实效性,团体性。师傅对于徒弟学拳的认识在近代也有所改观。吴式拳门似乎没有对非要遵从个人学拳的限制,第二代传人王茂斋在遇到全佑之前已有功夫在身;第三代杨禹廷更是自幼习武,青年时已小有名气,后拜入王茂斋门下便开始精习吴式太极拳。旧时,武术界的门派界限很严,如果有拜师弟子或所教过的学生“跳门坎”再向别人学拳,常常会引起争端。杨禹廷对于带艺拜师或是自己的学生想跟其他老师学拳这类事情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态度。所收拜门弟子中很多人都是学过其他拳术的,如李经梧、王培生、孙枫秋等;对于想跟别的老师学习的弟子,杨禹廷还会亲自带领弟子到老师家拜访。

孙禄堂逝世后,由褚主祭,旧门生当场并发起刊行孙师门人录、哀思录,以资纪念。上面云:“君之论拳术也,不分派别,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著有形意、八卦、太极、剑术、拳意述真等书,子存周继其传。”作者对孙先生合三门而为一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这种创新已当时情况来说“却已化除芥蒂了”。刘纬祥与李存义、刘德宽、程廷华合作,共议“合太极、八卦、行意三门为一家,自是时起,此三种拳术,既不分畛域,削除界限,练此种拳者,可以兼习他拳,并且可以互相授受……互相研究,互相角技,直打破分门别派之漏见”。

3、继承与创新的张力

3.1、拳种的继承与创新

在以“差异化竞争”为策略的门户生产中,技术的差异性生产、不同消费对象“适销对路”,成为武术探索新的空间,也使门户成为一个差的空间,以差异作为出发点,,又以差异作为终点。还有针对女性的拳种新生产:例如木兰拳、太极拳、五梅拳等。太极拳流派多不胜数,其基本特点相同,但表现方式上有差异,例如,陈式的太极拳起伏跌宕、杨式的工整舒展、吴式的动作流畅、武式的严谨雅致、孙式的开合有度。太极拳从“壮欺弱、慢让快”的“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王宗岳语)的反面起步,以“不用力”、“慢练”运动方式构建了“弱者武术”的新拳系;并且,在晚清杨露禅针对贵族不适合大强度体力活动,对陈氏太极进行消费对象贵族化转换之后“简化动作、柔和姿势、不纵不跳”,现代人们又进行了消费目的健身性生产,面对大众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向恺然习练太极的时候发现“我自乙丑年五月,从事练习太极拳架式,迄今不过四年余,前后已四易架式。因每从一人研究,即更换其人所传架式。当时亦颇认为有更换之必要。及练习既熟,始悟四种架式不同者,仅其外表动作,精神则绝少差异,其有因各人传授之不同,而互相诋诽者,特未身经练习,及入主出奴之恶习未忘耳。”学拳者各自的“前理解”不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拳种生产,而且有时继承与创新的界限并没有特别明显,不然又怎么会有“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3.2、“竞技武术”的开创

现代武术的完全产生,,应归属于新中国的成立。不过,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的演变并脱轨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期。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和第一次国术考试、第二次国术考试上借鉴西方的拳击等规则,以对抗为目的,比赛“不准挖眼、不准扼喉和打太阳穴、不准取阴,违者按刊事条例处之”的规则,对头部、反关节处等易伤部位击打没有限制,也没有护具而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不过其后两次国术考试和全运会上逐渐修改其规则和制定保护措施,开启了中国武术对抗的项目,使武术走向竞技的道路。比赛规则的制定使得武术进行了新的创新。

4、小结

继承与创新的张力一直是武术发展始终绕不开的话语,“得到”与“形成”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精髓。但如何继承?如何创新?怎么继承?怎么创新?是中还是西?这是近代以降后社会精英探索武术发展所争论焦点。本文以解释学视角看通过武术人对武术这一文本的不同“前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新理释”,在近代这一追求“未来”(王汎森语)的话语下,武术从传统社会中继承为主转变为近代创新为主,“新”压倒了“旧”,武术走向国家化的发展道路。

[1]杜玉生.从哲学解释学透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与误译[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1).

[2]戴国斌.体悟:对武术的解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 (1).

[3]戴国斌.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胡继云.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旧头护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G852

A

1006-8902-(2016)-08-CY

周延(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武术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拳术太极拳武术
中华武术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武术
42式太极拳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少林拳术图说(七)
拳术论
少林拳术图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