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品牌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2016-03-15 08:10:48刘海霞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武术特色

□刘海霞(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武术品牌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刘海霞(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时代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中国特色,为了更好的使武术彰显中国特色并跻身于世界舞台,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品牌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武术、宣传武术,最终将武术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更好的发展武术市场。

武术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产生品牌积累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法,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品牌的打造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起到了很明显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带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运动实力,在这样强势的体育发展背景下,世界级大型比赛也相继在我国各地举办进行,这其中包括大型武术运动的开展,大型武术比赛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也为中国武术运动产品的品牌策略带来发展的机遇与空间。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文化重要载体,武术品牌的打造也成为武术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文章针对当前武术市场的品牌策略的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武术市场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1、对武术市场品牌的定位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归结起来其核心宗旨用之于强身,用之于防身,用之于养生,用之于为人,用之于传承,简单的说就是健身、强身、防身、养生。但是,一些外行人或者外国人对中国的武术自始至终都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武术是花拳绣腿,要改变这些“偏见”的存在就要对武术进行正确的定位。对于武术品牌的定位首先要了解武术项目目前的消费状况。随着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影响,生活水平提高,体育消费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人一直以来一种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深入人心,而且武术的形式多彩丰富,这样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于发展武术运动占领武术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它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媒体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且武术总是让不了解它的人产生歧义,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影响了武术的形象,另外,武术外在的包装不积极,没有形成本身一套完整的营销模式,在服装、场地、礼仪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因此,武术市场的优势与劣势显示出来后,要想使武术得以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确保武术品牌定位准确,展示其自身具所备的优势条件,不断改善自身的劣势地位,使武术运动能够快速的进入并占领竞技和大众消费市场。

2、武术品牌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武术品牌宣传存在的问题

武术品牌传宣是发扬武术精神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和方法。但是目前我过的武术运动作为一种品牌效应,运用机制还不成熟与健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武术品牌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管理营销人才,目前我国武术品牌管理部门是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主,地级管理部门按照上级文件指示组织与参与各种活动或者向上级申请组织某种活动的形式,这样的管理机制就会带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不能会更好的适应时代需要需求,影响了武术品牌市场的发展;其次武术品牌的宣传力度薄弱,任何体育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宣传的作用,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是这项传统项长期以来它的发展可以说停滞不前的,严重缺乏媒体的关注和宣传,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最终影响武术运动的发展,不利于在我国的普及推广,也利于武术队的形象和传播,另外,武术品牌宣传手段单一,不能与时代与时俱进,不能与新媒体很好的合作结合,且武术品牌形象发展不一致,休闲武术与竞技武术“游离”发展,导致武术的核心价值模糊以及文化内涵匮乏。除此之外,武术品牌的宣传传播还要考虑中国武术传播的内容,要尽量避免与其它运动出现重复,近期与武术相似的运动项目如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拳击、印度的瑜伽以及其它运动舞蹈项目深受大众的追捧和喜爱,且这些体育项目已经占据了体育消费市场的一部分,为了避免与这些项目发生冲突,武术品牌的宣传传播一定要选择不同的内容,突出中国武术特色。这些问题不是突然产生的,是在武术运动发展宣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所以这些问题是避无可避的,要面对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武术,建立武术品牌效应。

2.2、武术品牌特色彰显不足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自有自身的特色,特色武术品牌营销发展关系到武术在体育市场的地位和价值,如何排除他难彰显武术的特色,如何更多的吸引大众消费,是武术品牌营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在众多的体育消费市场中,任何运动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传播,而武术运动的宣传与传播首要提到的是武术运动“明星效应”,不得不承认李小龙的成功使得许多中华子女爱上武术,而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功夫明星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武术的追求,这都是明星的力量,这样的“明星效应”可以使武术的功能具体化,除暴安良、为国争光逐渐成为武术的代名词,但是形式丰富多彩的武术运动除了除暴安良、为国争光以外还可以增强体质、娱乐大众,明星宣传作用很大,但是却不够深远,对于中华武术的特色彰显不足,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内外合一是武术的最大特色,但是目前武术品牌特色彰显明显不足,所以要加强武术运动特色,不能以偏概全,要充分彰显武术自身特色,才能更好的打造自己特有的营销渠道。

2.3、武术品牌的消费市场不固定

消费市场是指为满足一切个人和家庭所需要而购买商品而构成的市场。

消费者是经营公司服务的对象,也是一切品牌营销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良好发展是武术品牌发展的灵魂和支柱。但是我国的武术消费市场并不稳定,或者说我国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武术消费群体。武术消费更多的是出现在教育系统中,高校院校的公共体育课、体育专业都会有武术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学校系统会带动一定的武术消费的形成,但是脱离教育后的武术,几乎没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而且消费者的规模和需求会一直不停的发展和变化,再加上信息化“地球村”的发展,许多西方体育运动传入我国,这些西方体育项目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武术消费市场的稳定。我国的武术产业自身起步较晚,管理人才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消费市场的稳定,没有固定的消费,武术品牌就得不到发展,这样的消费现状,促使我国要根据消费者的特点特征不断地对武术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培养武术管理人才,科学的制定武术品牌营销策略,最终促进武术消费市场的平衡发展。

3、武术市场品牌营销的策略

3.1、加强武术品牌策略意识

品牌是战略型资产,品牌是市场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我国武术品牌意识可以说是整体落后的,武术品牌意识薄弱就会对我国武术运动产权造成严重的损害。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强势品牌,是保持战略领先性的关键,例如乒乓球品牌“红双喜”,红双喜的成功可以说是我国体育品牌的代表。我国是体育器材制造大国,但是诸如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体育品牌都是始于国外的,所以说就体育品牌而言我国却是十分的落伍,所以要想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的武术运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加强品牌意识是必由之路,没有品牌的武术就很难被市场广泛接受,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就不会更好地发挥武术运动真正的价值。

3.2、增强武术品牌保护观念

品牌保护是每一个品牌宣传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在我国,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舆论都是强有力的工具,也都是惩恶扬善强有力的武器,在保护武术品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保护观念方面,不仅要利用具有强制性能的法律去打击假冒、侵权行为,还应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拥有的行政权力,积极推进武术活动的依法举办,政府部门要相适应的出台保护武术品牌的强有力措施,还要合理运用媒体,利用媒体在揭露侵害品牌的不当行为、宣传知名品牌、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等方面的效用,这样武术品牌的创立和保护就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以及媒体效应,各相关部门就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武术活动,支持政府部门开展有效保护武术品牌的工作,增强武术品牌的保护观念,发挥武术充分的独特作用。

3.3、确定武术品牌定位方向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品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武术品牌的定位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武术形象进行定位,只有先打造出优秀的武术品牌形象,才能树立武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达到吸引消费者去消费的目的;其次是塑造武术文化品牌,通过对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以及对武术功能价值进行适当的挖掘、包装,提高武术文化品牌的信誉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加强武术文化的宣传,这样也会对武术市场顺利开展起到助推的作用;最后是加强武术品牌特色发展,众所周知,在我国当前经济水平的影响下,各种休闲娱乐、健身表演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消费市场占绝对的优势,但是我国武术运动缺少品牌效应,没有树立武术品牌的特色,占据一定的体育消费市场,这样的形势下,武术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久而久之会阻滞武术品牌的发展。

4、结论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逐渐凸显出重要的蕴意与价值,并被世界所需要,而武术运动正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征,作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运动品牌,为了更好的发展武术市场,对武术品牌进行定位,并对指出当前武术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宣传的策略,相信武术市场的发展会体现出更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4(5).

[2]刘劲松,陈盼.中国武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3]田文林,左茜颖,任秀娟.我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09).

[4]乾清华.试论武术影视对武术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05).

[5]彭德康.快速消费品市场的营销渠道研宄[J].中国集体经济. 2009(22).

[6]李世宏.武术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2.

[7]马敏卿,韩红雨.武术产业内涵及其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9).

G852

A

1006-8902-(2016)-08-LXY

刘海霞(1986-),女,汉,山东寿光市,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职称: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武术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0
中医的特色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中国化妆品(2018年8期)2018-12-06 08:16:52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中国宝玉石(2018年3期)2018-07-09 03:13:58
完美的特色党建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