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磊(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鞍山114000)
对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开展乒乓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何磊(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鞍山114000)
鉴于乒乓球运动对少儿智力、视力、反应、灵敏等有良好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山南小学、胜利小学、钢都小学、大西街小学、深东小学、千山镇小学中心校等13所小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制约鞍山市城区小学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鞍山市城区大部分小学校的乒乓球场地器材设施,不能够满足学生课余活动的需要,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健全,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进一步探索适合鞍山市城区小学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对策,为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乒乓球小学现状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在世界各个阶层中普及率很高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在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能看到乒乓球跳动的身影,都能听到乒乓球的消息和故事,而今天的世界各地,乒乓球运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参与。乒乓球运动是鞍山市人民喜闻乐见群众性体育项目之一,郭跃、李晓霞、马龙、张超、常晨晨、王越古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是鞍山市乒乓球高水平的见证。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其特点是既有速度、力量、旋转的不同,又有路线、落点的变化,因而趣味多多。由于乒乓运动的设施相对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而且锻炼价值不菲,因而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活动,无论在社会,机关单位,还是在学校,甚至农村都可以看到很多的体育锻炼者,乒乓球号称我国的“国球”,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南小学、胜利小学、钢都小学、大西街小学、深东小学、千山镇小学中心校等13所小学中从事课余乒乓球训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论文书籍及网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访谈法:对鞍山市13所小学中的56名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行走访取得了相关资料。
(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76份,其中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8.6%,学生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为97.9%。
(4)数理统计法: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的有效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处理。
(5)逻辑分析法:以社会调查的实际结果为依据,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鞍山市小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并利用逻辑分析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3.1、少儿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1)心理特点。
少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好奇心理、好游戏心理、兴趣广泛,此外,还具有好胜,不甘落后,上进心强的心理特点。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较弱。在心理上一般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的矛盾;心理的发展赶不上生理的发展;认识水平低、控制自己的能力弱,容易被暗示,以致做错事或犯错误。
(2)生理特点。
儿童、少年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也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完善的。儿童越小,大脑皮质越易兴奋,也越易疲劳。骨组织内含钙较少,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弹性强,容易弯曲。因此,必须教育儿童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以免造成驼背、脊柱弯曲和胸部畸形等。
3.2、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及原因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只有对有兴趣的事物才能产生行为上热情参与和积极表现,而持之以恒参与的兴趣,最终导致行为的习惯。通过调查可见,小学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顺序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排球、健美操、体操、武术、长跑。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顺序是: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排球、游泳、武术、体操、长跑。球类运动项目在男生和女生中都是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共占89%和85.3%。由此可见小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乒乓球在运动在所列的十个小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中名列第三,总平均值占67.4%,受欢迎程度仅次于篮球和足球。通过调查小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喜爱的原因可见,球类运动具有兴趣性、群众性和对抗性等特点。男生喜欢该项目的理由大多集中在技战术对抗激烈,对视力、智力的有利影响等方面上;女生则因该项目没有身体直接接触、冲撞,运动强度可控性强,有利于身体发育而对其青睐。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简单易学,娱乐性强,打起球来其乐无穷;对抗性强,比赛中球路变化多端;斗智斗勇,即可使身体、眼睛、大脑得到充分锻炼,又不至于运动结束后造成疲劳过度;无身体直接接触,受伤机会少;没有大范围跑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进行控制;运动过后不会对学习造成影响。
3.3、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开展乒乓球运动现状调查结果
(1)鞍山市体校少儿乒乓球运动训练现状。
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体校乒乓球训练,就会造成个人训练的时间减少、训练的质量下降、训练的费用不断增高。而学校的乒乓球教师和场地器材闲置等现象比较严重,建议在体校训练的小学生能向学校分流,加强学校的乒乓球运动开展,减少体校的训练压力。
(2)乒乓球课在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的开设情况。
目前,乒乓球课在鞍山市小学未被列入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学生们多数没有在体育课堂上接受过有关该项目的教学或体育教师的专门指导,但部分小学把乒乓球列为“第二课堂”。通过对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乒乓球课的开设情况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开设乒乓球教学内容的学校占17%,没有开设的占72%,从数据上看乒乓球教学内容的开设率是很低的,可以看出普及率低是制约乒乓球发展的主要因素。
(3)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与比赛情况。
①课余训练情况
通过调查表明,鞍山市城区小学乒乓球代表队学校仅占15.38%,说明鞍山市城区小学课余训练情况很差,学校不重视,投入力度不够,这个必将影响整个鞍山市乒乓球运动的开展。
②比赛情况
比赛是激发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动力所在,是激励教练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促进训练质量提高的动力所在。通过对鞍山市城区小学调查,2001年至今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5次以上的占15.38%,由于场地的原因,资金的原因,鞍山市城区小学举行乒乓球比赛的次数明显偏少,这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相当的影响,这应该是限制乒乓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4、制约鞍山市城区小学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1)普及程度不高,学校体育经费紧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缺乏。
通过调查,鞍山市城区小学体育课中开设乒乓内容的学校很少,大部分学生了解乒乓球是通过电视传播,对乒乓球技术了解的很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一定的经费,开展乒乓球所必须的场地、器材就得不到保障,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就不能激发起来。那么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又从何做起呢?通过调查发现器材设施缺乏是制约鞍山市城区小学乒乓球发展的因素之一。
(2)学校注重文化课成绩制约乒乓球的开展。
通过调查,学生对乒乓球课余训练态度是:仅有13.46%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学生有参加的愿望,但因学习紧张而没有空闲时间、家长不支持及经济条件的制约是大部分学生不参加课余训练的主要原因。
(3)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健全。
学校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鞍山市城区小学乒乓球教练员多数来自其他专业,乒乓球专业的教练员很少,通过对学校的乒乓球专业教师数量调查表明,有多名乒乓球专业教师的学校仅占7.69%,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应该加强城区小学乒乓球教练员、教师的师资培养,是改善和提高鞍山市城区乒乓球运动的一项基础工程。
(1)鞍山市城区部分小学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了乒乓球运动在小学校中的普及程度不高。
(2)鞍山市城区大多数小学乒乓球教练员队伍普遍存在师资数量少,专业技能水平偏低等的问题,绝大多数学校缺少乒乓球专业教师。
(3)各种形式的比赛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经常性地、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中小型的比赛,对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大有益处。但是目前鞍山市小学校中举办乒乓球比赛的次数极少,不能够满足学生课余活动的需要。
[1]郭建设.初论我国乒乓球运动之魅力[J].美与时代,2004,(5).
[2]李正花.对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0,3(6).
[3]胡小娟,朱建勇.上海部分高校开展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
鞍山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现状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喜欢的运动项目顺序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操、武术、游泳、长跑。
3.你对乒乓球运动课余训练态度是:
A不喜欢B学习紧张没时间C喜欢D其他
4.你喜欢该项目的理由是:
A技战术对抗激烈B对视力B智力的有利影响C没有身体直接接触、冲撞D运动强度可控性强E其他
5.你经常在哪里打乒乓球?
A学校B体校C俱乐部D其他
6.你的乒乓球训练年限?
A不到1年B1-3年之间C 3-5年之间D 5年以上
7.学校的乒乓球场地设施对你们开放情况怎么样?
A经常开放B偶尔开放C从不开放
8.你认为你们学校的乒乓球器材怎么样?
A很好B一般C不好
鞍山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现状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
1.您所在学校是否有乒乓球专业教师?
A有B没有
2.您所在学校乒乓球专业教师的数量:
A有多名B有1-2名C无
3.您所在的学校开设乒乓球课程吗?
A开设B曾经开设C从未开设
4.您所在学校有过乒乓球代表队吗?
A从未有过B曾经有过C现在有过
5.您学校乒乓球代表队每周训练的次数?
A1-2次B3-5次C5次以上
6.2001年至今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的次数:
A5次以上B 2-4次C 1-2次D从未举行过
7.乒乓球训练设施场地是否满足教学要求?
A完全可以B基本可以C不能满足
8.您认为学生不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原因是什么?
A不喜欢B学习紧张没时间C家长不支持D经济条件制约E其他
G846
A
1006-8902-(2016)-08-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