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伦理失衡的深层意义——从文学伦理学视角阐释《另外那个女人》

2016-03-15 07:39刘颖丹
关键词:女性意识

刘颖丹

(阳光学院,福建福州350010)



解析伦理失衡的深层意义——从文学伦理学视角阐释《另外那个女人》

刘颖丹

(阳光学院,福建福州350010)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另外那个女人》是一部充满伦理意义的作品。该小说通过男主人公吉米的情感立场转变和对女主人公柔斯的角色期盼,在构筑两人情感纠葛的感情伦理线的同时也展示了整篇小说的伦理冲突——吉米与小说中各女性角色的混乱关系,从而反映出微妙的两性关系及其复杂的人物心理。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该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解析小说中的伦理线及伦理冲突,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在该作品中体现的伦理倾向。

关键词:伦理冲突;女性意识;两性关系

一、引言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以才情动人,以丰富多产的作品展现了她对人类历史与现实处境的关注与思考,并对人性的弱点及伦理关系的构建有着透彻的理解。她凭借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声震文坛,但中短篇小说在主题的选取,技法上的创新,伦理主题的探索上毫不逊色。

《另外那个女人》收录在莱辛《短篇小说五篇》中,该小说集于1954年获得毛姆文学奖,属于莱辛小说创作第二个时期的作品,该时期莱辛以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她们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题材,在艺术形式技巧上进行了大胆实验,并且试图揭示人物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构建出多样的伦理关系。

二、莱辛探索的伦理主题

莱辛的作品题材广泛,涵义丰富,涉及到种族主义,女性主义,苏菲哲学,现代心理学等,而其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及两性关系。莱辛长期关注人类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和谐自我的实现,和谐两性伦理关系的构建,以及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认知。她通过作品表达对父权社会伦理思想禁锢下的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反抗,追求公正和谐的世界,必须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毫无疑问,莱辛的家庭及生活环境对其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母亲严格的教育,渊博的知识和对读书的热爱给莱辛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机会,莱辛也继承了母亲的独立和叛逆。两次世界大战让莱辛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一战”让其饱尝了由于父亲的残疾和母亲的抑郁带来的家庭变故和颠沛流离。“二战”让莱辛在情感上更深层次地直接尝到了失去朋友和感受战争罪恶的滋味。因此,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探索和对战争的厌恶。在作品主人公的刻画方面,莱辛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来塑造妇女在社会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精神上的压抑与纠结,经济上的依附屈从,以及在男权社会的抗争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与伤痕。《另外那个女人》展现出了多种伦理关系,柔斯与父母亲的关系,吉米与柔斯,与前妻,以及珀尔的伦理矛盾,通过这些矛盾与冲突,女性对于独立人格及平等社会地位的追求都能够得到体现。同时,该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在剖析人物伦理冲突的同时,也提出了构建人与世界和谐关系的思考,以及两性关系的复杂与困惑。

三、文学伦理学的研究

西方伦理学历史源远流长,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蒙田,培根到康德,穆勒,爱默生等西方思想家都对伦理及伦理关系进行了大讨论。亚里士多德从道德的角度把“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看成至善,研究个人主观的道德性,如自我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友谊,诚实等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关于美德的学说。随后在欧洲不同时期出现的伦理学理论如快乐主义,功利主义,自我实现论等,都可以在古希腊的伦理学理论中找到依据。作为同样悠久的文学,本身同伦理学就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小说的兴起之初,小说的故事情节就体现了一定的伦理关系及冲突。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认为小说不可能没有伦理的尺度,他认为,“从根本上讲,值得讲述一个故事的任何事件,人类时刻的任何顺序,必须产生于至少两种选择-通常矛盾的观点-冲突,而每一种观点都具有强烈的伦理预设,没有冲突,就没有事件。”他提出“所有叙事作品都是道德教诲的。”[1]伦理学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即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文学与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存在的文学给以伦理和道德的阐释。[2]文学伦理学与伦理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在伦理学讨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文学伦理学是以小说文本中的伦理冲突为线索,梳理伦理主副线索,解析人物之间,人物与读者,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文学伦理学批评从道德伦理角度对文学作品的存在做出了价值判断与阐述,并探索四个层面上的伦理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3]通过剖析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伦理关系来探索作品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在该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伦理倾向。

苏菲主义对于人的意识层次的划分以及人的认识能力在意识层级的提高,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理论都使得莱辛对人的深层意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人的意识的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与其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另外那个女人》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另外那个女人》中的伦理冲突

《另外那个女人》采取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女主人公柔斯从母亲车祸身亡后的生活变化,以及父亲在轰炸中丧生后,她对感情婚姻的选择。该作品中构建出以柔斯对生活的追求为主线,吉米的情感态度变化和混乱的人际关系为副线的看似平常的男女恋爱故事,却在作品人物的思想活动,伦理冲突的安排,人物伦理选择的设置上体现了作者的缜密和写作意图。

从作品中吉米这个人物来看,他在柔斯最需要温暖和支持的时候,走进柔斯的世界,这样的契机为柔斯对他的情感依赖提供了便利。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吉米在柔斯父母双亡举目无依之时,表达对柔斯的爱意,这让柔斯似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即使吉米居无定所,没有物质的支撑,柔斯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的钱现在也是你的了,咱们两人的。”[4](P30)然而共同生活暴露出彼此的不了解,故事的冲突也慢慢展现。吉米是个没有常性的人,“他不是一个喜欢叫什么拴住的人,不愿意用一个模式消磨下班以后的时间。”[5](P32)并且对柔斯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干涉她的过去,满心怀疑,在混乱的感情关系中,辩解妻子不愿给他自由,不肯跟他离婚。柔斯勇敢地试图让混乱的伦理关系步入正轨,于是写信给吉米的妻子,得到的真相更加衬托出吉米的性格,不负责任,情感混乱,既与工厂的某个女孩子形影不离,又在与前妻离婚之后,“走进走出,好像他还是家里人似的……只要哪天没地方睡,想找个地方看点儿书,或者又犯了胃病,就去我那儿吃一顿,或在沙发上睡一夜,直到现在还这样。”[6](P64)前妻对吉米行为的描述让柔斯绝望,最终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柔斯严肃地和吉米摊牌,并坦然地离开了他,与吉米的前妻,皮尔逊太太同住。

柔斯与吉米的感情纠葛是本部作品的伦理主线,同时,该作品中还体现了若干伦理副线,如柔斯与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吉米与珀尔的关系等。柔斯从母亲身上学到了独立,“女人必须自己照顾自己”,[7](12)从工作中获取物质支持,柔斯在工作以及关注社会的变化中,对现实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在她眼中像是敌人,必须哄着,别叫它发脾气。随时随地它都可能同你翻脸,同像柔斯这类人翻脸,叫你一贫如洗或者甚至丧命。”[8](P13)对父亲,柔斯充满了责任感,满脑子考虑着自己和父亲日后的生活,想着父亲以后真的要依靠她了。然而在父亲被轰炸夺走生命之后,“柔斯倔强不驯瘦小的身躯坐在已经沦为废墟的房子下面,疲惫,忧郁的目光茫然向前凝视着,像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9](20)这时柔斯展现出对爱的期待,为吉米的出现提供了合理的情境。柔斯的所有行为都取决于她个人意识的发展,她原本孤独,认识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在经历了与吉米的感情困惑,在工作和关注社会生活的过程当中,她的个人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在意识层次提升的状况下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苏菲主义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

在莱辛的作品当中,几乎涉及了二十世纪所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在《另外那个女人》这部作品中,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借助柔斯的视角,发表了对战争的诸多看法。莱辛塑造的吉米在许多情境之下并未太多地为自己辩驳,特别是在前妻,柔斯,吉米三人当面对质之时,作者竟把吉米设置成睡着的状态,一方面弱化了男主人公反驳的权利,多采取间接的方式反映吉米的性格,也突出了莱辛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立场,强调女性对情感,对政治,对工作所具备的和男性同等的权利。

吉米不肯示弱“挑战似”的等待柔斯先行示爱的态度让柔斯明白了他是“不可能真正爱自己的”。莱辛认为“女性总是会在一次失败的恋爱中找到自我”,[10](131)而这一点恰恰在柔斯身上得到了体现。

五、结语

莱辛对文学的创作独具匠心,勇于挑战,其短篇小说结构独特,行文别出心裁,语言精练,融讽刺和幽默于一体,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困惑,是社会历史画面的浓缩。《另外那个女人》通过对两性关系的解析,探索人与人之间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既是一部折射女性主义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可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的短篇。吉米与柔斯和前妻以及其他女性之间的混乱关系,暴露中这部作品中的伦理失衡,同时也是该小说的伦理线。该小说一方面体现了女主人公的自我追求,同时她的居住环境从地下室到自己装饰的房间也体现了女主公的心态,从对生活充满期待到最后对现实的妥协,《另外那个女人》透露出以吉米为代表的男性对自由的极度追求,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不惜以各种借口和混乱伦理关系来维系自己的中心决策位置,而女性只能为依附,挣扎试图获取独立和个人空间的过程当中所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注:本论文参与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莱辛短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JB13470)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杜鹃,等.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

[3]多丽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M].傅惟慈,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