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和成长阶梯

2016-03-15 05:55齐万里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价值观

齐万里

(中共太和县委党校,安徽太和236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和成长阶梯

齐万里

(中共太和县委党校,安徽太和236600)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进行深度改革的攻坚期,各种价值观念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衍生品,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精神力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境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必须要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浓厚的文化熏陶和有效的实践养成等,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念,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能够有效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各类风险递增的客观背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的成长阶梯。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现代化;现实境遇;成长阶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共产党在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改革转型的国内环境正确研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执政治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推进经济转型、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倡导富强、民主……友善”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的精神指引与价值导向。因而,应以核心价值观指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保证

价值观等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根源,是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信仰等,它对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思想家托克维尔说过,“政治社会并非基于法律,而是基于情感、信念、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西周时期,统治者提倡周礼,形成了“礼乐文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极力推崇法家的“耕战”思想,形成了“以吏为师”、“勇于公战”的价值观念。西汉时期,汉武帝大力宣传儒家文化,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治理。

(一)为国家治理理念提供了价值导向

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进入了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市场与政府、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等价值冲突问题日渐凸显,这就需要均衡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调解各种价值冲突,建构具有社会认可度和文化先进性的核心价值观,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提炼和总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了符合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的国家治理理念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比如,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核心的国家价值目标,明确了国家发展方向,有助于为改革发展凝聚人心;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价值目标,明确了社会建设方向,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确立了公民、社会、国家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1]

(二)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发展方向

国家治理是执政党为实现政治目标、执政理想,通过体制设计与制度安排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国家治理呈现出多元化、合作治理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将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政治理念融入国家治理之中,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内涵,为国家治理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比如,在国家发展层面,核心价值观将“和谐”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使国家发展目标更全面、更丰富、更科学。在社会建设层面,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丰富了社会治理实践,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公民方面,爱国、敬业等价值观确立了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为公民提供了思维范式和行为准则,利于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将民主、科学、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融入国家治理之中,实现国家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相互碰撞,这对激发社会活力、推进文化创新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价值观的多元化、碎片化发展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信仰虚无等。为此,需要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冲突。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提炼与浓缩,也是增进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凝聚社会力量的思想武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规范与社会制度建设之中,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理想、道德要求、行为规范,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2]

二、尚未成熟的核心价值体系导致国家治理现代化陷入困境

从应然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具有引导、凝聚和促进功能,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处于形成和完善阶段,尚未较为成熟地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成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改革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指引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但是,许多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核心价值观是华而不实的理论;有些社会成员缺乏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些社会成员缺乏社会责任感与价值判断能力,混淆是非、善恶、美丑,不讲道德,不讲法制,不相信高尚、善良、真理,这些都影响了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片面重视理论学习、政治宣讲,不能将核心价值观与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了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政治宣讲之中,宣传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再如,有些新闻媒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报道存在偏差和失误,制约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有些地方或部门不能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制度、法规等之中,或政策、法规、制度的操作性、配套性、协调性等不够,不能为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复杂的国内外文化环境的严峻挑战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宣扬“三权分立”、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严峻挑战,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此外,随着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等发生了深刻变革,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信仰虚无等问题日渐凸显,这些也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许多挑战。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阶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总结,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体系与理论指导,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应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之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帕森斯说过,“社会发展与秩序稳定的前提是对共同的价值体系的维护”。托克维尔也说过,“无共同信仰的社会是无法存在的……为了使社会欣欣向荣,需要用某种思想将公民的精神集中起来”。但是,我国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较为简单与肤浅,不了解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削弱了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意义。为此,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3]

在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中,应纠正过于倚重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忽视思想宣传工作的不良倾向,将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放到突出位置,以保证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本地情况、革命传统、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以生动形象的事例、通俗易懂的内容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此外,应善于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宽松和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利用党校、讲师团、行政学院等机构,或博物馆、文化观、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讲故事、公益广告、文艺活动、影视作品、评选活动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生动形象、情理交融、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社会主旋律,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染力与吸引力。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背景下,还要善于利用网络宣传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占领网络宣传阵地,拓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覆盖面。

(二)用核心价值观建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科学、系统的国家治理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规范、治理目标,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4]因而,应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之中,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治理领域之中,确保国家治理的方向正确、制度科学。此外,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应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治理目标,用“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为社会建设目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素质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程度。

(三)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制度蕴含着某种社会价值,制度运行也维护着某种社会秩序。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时,不仅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还通过行政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手段等方式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之中,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治国执政的制度。在欧美国家,人们常用“立国价值”表述核心价值观,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本国的“立国价值”,并将之渗透于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因而,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系统性、配套性、协调性等方面下功夫,建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对遵循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与公民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违背核心价值观的公民给予批评和惩处;应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以保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5]

国家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领域,包含政党治理、社会治理、市场治理、政府治理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性、程序性、规范性,以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邓薇,陈向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张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4).

[3]任勇,肖宇.软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内容与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

[4]令小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6).

[5]梁孝.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民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
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