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臣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黄岛分局,山东 青岛 266400)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探析
——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
张君臣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黄岛分局,山东 青岛 266400)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一大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相继投入建设运营,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但农村污水治理不同于城市,受到运营经费、管理模式、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高等影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并不容乐观,需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方式、运营管理模式和检查监测形式,形成长效管理的有效机制。
农村;污水设施;调查
10.13358/j.issn.1008-813x.2016.04.06
近年来,随着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农民用水设施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呈增长趋势。为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大批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营,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与城市有较大差异,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青岛市黄岛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完善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
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给予中央资金支持[1]。2010年提出以“连片整治”的方式,选取示范省(区、市),集中资金支持地方对农村区域环境问题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2008—2010年,青岛市黄岛区先后争取中央、青岛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琅琊镇、理务关经济区、琅琊台度假区王家台后村3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以后,黄岛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11年在大场镇、张家楼镇等6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2年在滨海街道六和社区、泊里镇蟠龙村、藏南镇等6镇(社区、村)建设污水处理及相关配套设施,2013年建设惠及9个镇(街道)的14个示范项目。黄岛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全部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由中标的环保公司建设。已建成的1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交付所在镇,由所在镇负责运营管理,对经济薄弱的镇由区财政支付运营管理费用。根据环保公司的概算和实际运营情况,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费、设备维修维护费、人员工资、日常监测费用等,每吨农村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在0.7~1.0元。
2.1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并及时处理,河流水质和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些污水处理厂采取“湿地+人工生物膜”的处理工艺,建成了农村湿地公园,美化了农村环境。2012年黄岛区建成的6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使近6万人受益。
2.2农村环境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通过中央资金的支持,带动了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环保事业,有效整合了涉农资金,使中央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2],促进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农村环保工作逐步实现专人管理,环保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
2.3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以镇驻地、新型社区、新农村建设示范为载体,因地制宜推行微动力或无动力污水治理技术,低成本、高效率、易维护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得到应用推广。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创造条件,处理效果好的农村实用污水处理技术走入了群众日常生活,通过人工湿地等清洁工艺让群众真正体验到了现代农村环境管理理念和方法,促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自觉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虽然青岛市黄岛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也已大量建设,但实际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建设运营经费不足
用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中央专项资金要求地方按1∶1.5实施资金配套,即:国家投入1万元,地方就要配套投入1.5万元,这对于财政状况较差的地区,地方配套资金难以筹集,导致有需求的农村难以利用中央资金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中央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能用于运行维护,主要由镇村自筹资金对其进行运营管理,因此,部分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保证正常运行,一些甚至常年不运行,少数污水处理设备因长期停用且缺少维护保养导致不能正常启动。
3.2运行管理不规范
大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管理中存在“运营主体不明确、管理队伍不专业”的现象。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房屋布局凌乱,且污水排放面广点多,水质水量有很大差异,致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先天性不足。部分村庄的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存在雨污混流、管道破损、污水和河水相互溢流等问题,导致污水收集处理效率不高。另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分散,巡视、检查不方便,且缺少统一的监管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盲区,即使处理后的污水超标排放也难以有明确惩处对象。
3.3仍有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高
一些村民及村干部存在重建设轻维护、轻运行管理的现象,对污水处理认识还很肤浅,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3];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个别农民不积极配合,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要求高额“赔青费”,导致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迟迟不能开工建设。
4.1选择经济可行的处理方式
相对城市人口集中、生活污水容易收集,农村污水较为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规模小[4],农村污水处理规模一般在300 t/d左右。因此,农村污水处理需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从根本上降低资金投入。根据农村周边情况、人口密度、聚集程度、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等,一般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集中处理是指建设排水管网,将污水集中至污水处理设施,采取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反应器、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比如,城中村、城镇周边的村庄可以以接管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方式进行收集处理;周边有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可以依托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一些较大村庄,但无法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或工业产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可以建设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处理是指以户或是几户为单位,采取三格化粪池、小型庭院湿地、沼气发酵池等方式处理污水,主要适用于地势较为特殊、村居较为分散的情况[5]。
4.2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建议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取消中央资金按1∶1.5配套资金的限制,并探索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费用予以支持。地方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并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实施专业化管理。另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积极建设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与新型农村社区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避免“亡羊补牢”现象。
4.3创新运营管理方式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三分建,七分管”,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是真正发挥设施作用的关键。建议参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财政投入资金购买公共服务,实施“第三方”运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第三方”运营,是指将镇、村污水处理设施交由有资质的运营公司统一运行管理,政府支付相关费用,环保部门和属地政府共同对第三方运营公司进行监督管理。这样可以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更加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并完善运行记录,进一步健全环保管理档案,从而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其污水收集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规范改造,因地制宜健全农村排污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切实发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防治作用。
4.4加强日常检查监测
对已建或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议安装出口流量和独立电耗计量设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要实现在线监控联网。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情况纳入环保部门年度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出口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指标进行监测[6],对流量计进行比对,加强监督检查。进出水水质、水量出现异常,影响正常运行的,应采取措施组织查找异常原因,对设备进行检修。同时,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纳入环保部门年度环境监察工作计划,采取例行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方式,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现场监督检查,对违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4.5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应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规划建设。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环境监察信息员、义务监督员等公众参与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充分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环保技能培训活动,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附近设立宣传栏,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污水处理过程,讲解污水处理原理,培育农民参与农村环保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在地方电视台开设环保专题栏目,制作环保公益宣传广告,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1]张晓丽.农村环保项目如何突破管理瓶颈?[J].环境教育,2012 (1):56-58.
[2]陆军,张惠远,王波.统筹规划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J].环境保护,2012(20):17-19.
[3]穆丹丹,范子雁,李冠杰,等.农村污水治理中的村民问题与建议——基于常熟调研[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6(12):36-38.
[4]李林林,朱英存,张卫国,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60-61,77.
[5]彭举威,汪诚文,付宏祥,等.分散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1):28-30.
[6]吴丹.关于农业环境监测的作用的分析[J].北京农业,2012(6):58.
(编辑:周利海)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Taking Huangdao District of Qingdao City as An Example
Zhang Junchen
(Huangdao Branch of Qingd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Qingdao Shandong 266400,China)
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increased support for rural areas.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have been put into operation.To a certain extent,these facilities improved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promoted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But rural sewage is different from urban sewage,urban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in operation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to be copied to the rural.Affected by operating expenses,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Therefore,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explore suitable rural sewage treatment,operation and managementmode and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form,and then form themanagement of long-term effectivemechanism.
rural area,sewage facilities,investigation
X703
A
1008-813X(2016)04-0023-04
2016-08-02
张君臣(1976-),男,青岛市黄岛区人,毕业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