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梁,张良祥,谷文双(.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6006;.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哈尔滨 5000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宋智梁1,张良祥1,谷文双2
(1.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哈尔滨150008)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这为文化旅游业的跨越腾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市场化、外向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涉及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发展资金相对匮乏等多个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质量效果;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新趋向和新特点,如何研究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律,积极做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民族体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体育文化;旅游消费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别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民族体育传统文化成为延续民族血脉、体现民族精神、张扬民族个性的重要表征。近些年来,随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旅游业的互促共融,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新兴业态在民族地区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融入更多发展动力。
所谓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参与或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1]。民族传统体育则指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或者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2]。从概念的特质内涵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业的互促共融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并实现一体化发展。
追溯民族传统体育生成发展的文化本源,显然是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战事纷争、宗教祭祀、文化娱乐等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有学者考证,民族传统体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成型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3]。因其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文化特性和社会功能,进而受到各族群众的广泛喜爱并传承至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生产之余、生活之隙的重要娱乐形式。如高山族的背篓球、藏族的跳锅庄、蒙古族的摔跤、苗族的上刀梯、朝鲜族的秋千、傣族的跳竹杆、维吾尔族的姑娘追、回族的木球、羌族的推杆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丰富。步入近代以来,尽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舞龙舞狮、骑马射箭、秋千、摔跤等仍是各族群众基本的娱乐项目。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渐次步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求新、求奇、求特、求险”的旅游消费心理,并热衷于神秘莫测、惊险刺激的个性化旅游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恰好迎合了部分游客这种特定的旅游消费需求进而在民族地区拓展开来。事实上,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根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果不深入挖掘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旅游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处于濒危消亡状态,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步骤措施,意在保护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文化根脉。
一是突出制度化保护。为使民族传统体育步入良性、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早在1953年我国就在天津市举办了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化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我国开始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般每4年举办一届,目前已在内蒙古、新疆、广西等省(区、市)成功举办了九届全国民运会,除珍珠球、秋千、龙舟、武术等项目外,还有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等表演项目。与之同步,各省(区、市)也结合各自族情实际,同步举办系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争先创优的竞技比赛中,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很好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为提升传承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质量水平,各民族地区依照国务院1995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二是突出规范化保护。“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丰富。它既包含运动项目之丰富,也包含运动方法之丰富。”[4]要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在各族群众中得到普及推广,既需要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也需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动作要领和技能技巧,还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运动标准。从1985年迄今,在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积极组织和坚强领导下,国内相关领域的一些专家对纳入比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方法、竞赛的形式和标准等进行细化与量化,使得各民族地区、各部门在普及推广过程中能够有规可循或依规行事,并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动作标准进行规范。当然,在突出统一性、一体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也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强调以发源地开展的项目规则为基础重新制定,以适应在全国开展。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及补充完善,逐步确立了为少数民族体育竞赛专用的规则[5]。可以说,体育规则的制定既提高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安全性,又促进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竞技化发展轨道。
三是突出大众化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延续至今,关键是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并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进而成为人们健体强身、沟通感情、切磋技艺的娱乐项目,这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大众化的前提基础。随着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同样面临着大众化的趋势。在这方面,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组织“县属行政企事业及学校等单位人员培训少数民族健身操,并在梯田广场形成了少数民族广场健身操晨晚练常态化活动……营造了新体育、新生活、我运动、我健康的良好氛围”[6]。“贵州省为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基础,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为平台,要求具备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到目前,全省已有4500多所学校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基本涵盖所有本科院校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县。”仅以瑶族陀螺为例,“不仅瑶族的学生会打陀螺,其他各族的学生也打得很好”[7]。
四是突出基地化保护。基地建设对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同样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地区结合各自文化特色,或依托高校或依托民族中学有重点地创设一批单项型或综合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有数据统计,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前后,全国已有10多个省区(市)建立了70个左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与此同时,各盟、州及市(地)也建立了类似的体育项目基地[3]。其中,南宁市依托3所中学设立“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河北省依托保定市回族中学、沧州市回族中学及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等共设立12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涉及珍珠球、射弩、摔跤、木球、陀螺等多个体育项目。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围绕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相继命名黎平三中、黎平一中、凯里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黄平职业技术学校等13个单位为州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于2013年命名首批12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以便更好地发挥基地在传承、发展、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促进作用。
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在民族地区渐次兴起的新型旅游形式,它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以民俗文化旅游为载体平台,体现出民族地区大众旅游的多元化或多样化。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具体表现为:
(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文化失根”危险。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根脉的,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濒危消亡,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无疑是致命一击。从历史上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或与本民族古老的生产形式相辅相成,或与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或由本民族神秘的宗教信仰演变而来,这是促使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土壤。而今,随着民族地区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适时介入、传统信仰习俗的弱化消失,使得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部分体育项目处于濒危或消亡状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满族的珍珠球源于古老的采珍珠活动,目前喜爱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若不假以时日进行有效保护将难免步入濒危境地。相形之下,满族的赶山羊、赛威呼、玩嘎拉哈,彝族的跳火绳、壮族的抢花炮和新疆少数民族的赛骆驼等传统体育项目同样面临消失的危险。对于少数民族数量众多的贵州省来说,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如此。比如,过去儿时喜闻乐见或玩得津津乐道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今已难觅踪影,有的已被其他游乐项目所取代。以水族拳法为例,出于防身自卫的安全考虑,该民族拳法在当地民族村寨中广为流传,最多时拳法套路有近20种、器械近10种,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熟悉水族拳法的人越来越少,练习拳法套路的人更是日渐稀疏。事实上,民族传统体育因具有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特性进而被各族群众世代传承。在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若以社区广场、民族中小学及公共体育场所等为载体平台,大力推广在地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可达到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的双重目的。遗憾的是,在上述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平日很难看到群众自发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只有在民族节假日或重大节庆活动方能见到类似的表演,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无疑起到负面拉动作用,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人才短缺危机。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由幕后走向前台,人才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考虑到体育旅游的专业性、知识性和技巧性,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旅游既缺乏懂得体育、旅游、民俗文化等专门知识和能力素质的专业人才,又需要喜爱民族传统体育的乡土型在地旅游人才。湖北恩施州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或“只知体育不懂旅游,或略知旅游不懂体育,或体育与旅游两者皆不懂”。事实上,专业体育旅游人才可通过引进方式解决,但对在地体育旅游人才的培育难度较大。由于传承主体不稳定,体育旅游人才面临严重的断层危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由于民族地区普遍贫困,加之产业结构单一,赚钱项目不是很多,许多中青年只好外出打工,他们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到家乡。久而久之,他们成为游离于家乡或城市间的边缘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对他们而言越来越淡化,对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也同样有陌生感。如今,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知识的普及、技能的提升感兴趣的多是那些年龄较大、年事已高的老年群体,他们一旦因病去世,将使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从人们的视野中永远消失。正在读书学习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他们往往热衷于NBA、足球、摇滚乐等多元、外来的体育文化,相反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不感兴趣,认为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属于过时、落后的东西。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危机,无异于断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文化香火。
(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资金严重缺乏。
与其他大众旅游形式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无论在项目还是设施建设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充足的发展资金予以支持。然而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发展规模不是很大,发展质量不是很高,许多民族地区的群众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加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现有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生产或改善民生方面,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用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市场,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因资金短缺陷入发展困境。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缓慢,主体投入不足,场地、设施的改造与增补相对匮乏,因此有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因资金、场地、设施的不足而无法开展[8]。贵州部分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而缺乏对民族体育项目保护与开发的有效投入,致使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公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缺少开发力度,发展民族体育旅游缺乏基本的物质保证[9]。某种意义来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既是各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症结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旅游发展资金的投入数量无疑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加以解决的症结问题。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渐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密切关注并参与介入这一新的旅游业态。适应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需要,必须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症结问题,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全力促进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一)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创新实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在探索旅游的创新实现形式上狠下功夫。一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旅游的互处共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缓,民营经济很不发达,加之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在此大的背景下,各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本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打旅游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以民俗文化游为主体的富民经济,以适应“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特有的民俗文化事项可应外地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而得到程度不同的开发。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间蕴涵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因子,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主体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刺激性的前提基础上,可通过深度开发不断推陈出新,逐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地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增加体验式旅游诸如水上运动、沙漠探险、攀岩、拓展型特训、森林徒步等互动环节,既满足游客的特定旅游需求又增加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可谓互促多赢。同时,继续深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深度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让民族传统体育在民俗文化旅游层面实现创新发展。二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与节庆活动的互促共融。出于招大商、引大资的战略考虑,民族地区多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民族节庆活动诸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同步举办以文化、体育为依托的喜庆活动。可结合民族节庆活动,把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融入之中,通过举办具有在地特色的体育旅游赛事,既烘托了民族节庆活动的节日气氛,又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节庆层面的创新发展。三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与“互联网+”的互促共融。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可借助“互联网+”的媒介平台,抢抓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转型升级的契机,推动互联网+沙漠探险、互联网+攀岩、互联网+赛龙舟、互联网+那达慕等的深度融合,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创新发展。
(二)大力筹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资金。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腾飞,必须把筹集更多发展资金放在首位。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数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族群众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在民族地区经济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继续发挥资金投入主渠道作用,向有发展无条件地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并根据财政年度增收状况适当增加拨付比例。二是以市场化手段筹集发展资金。持续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对有旅游市场开发前景的各级各类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市场化运营和开发,把它分解成若干实体性项目,然后对外招大商引大资,以吸引国内有实力的客商或战略投资者前来投资,以此逐步缓解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三是积极对上争取发展资金。对部分珍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形式,向民族、文化、体育、旅游等政府部门申请相应的发展资金,全方位拓宽民族体育旅游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质量水平。四是吸纳民间资本发展体育旅游。事实上,各少数民族群众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很高,可采取资金、技术、项目等入股形式吸纳各族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既缓解了在地资金紧张的矛盾又增加了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让他们在助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跨越腾飞大潮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大力引进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引进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对外招聘吸纳人才。可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专门人才的数量需要,依托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平台面向省内外知名院校,大力招聘既懂体育又懂旅游还懂规划设计、民族历史文化等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生。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专门人才的动态需求,可采取“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灵活引智形式,在“不调个人档案关系、不迁户口”等前提下,引进吸纳“候鸟型”、“季节型”专门人才,不断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队伍建设提供新生力量。二是加快培育骨干人才。对现有从事体育旅游的骨干人才,或鼓励他们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形式继续升学深造,或支持他们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骨干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或专门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的内在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三是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培养人才。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招聘人员,或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形式,或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让他们尽快熟悉并适应现有的工作环境,全面提升自身服务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能力水平。四是依托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可从本地高中毕业生中挑选那些愿意为家乡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事业贡献青春的且有培养能力素质的有志青年,把他们选送到国内高等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系统的体育旅游知识学习,毕业后让他们回到家乡创业立业[10],以便为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留得下、用得上”的永久型乡土旅游专门人才。
[1]李肖萌.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9(3).
[2]徐玉良.民族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3]韦晓康,赵志忠.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6(5).
[4]李玉文,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建设与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5]赵昌毅.试论全国民族运动会对少数民族体育竞赛项目规则制定的影响[G]//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民族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07.
[6]杨俊华.元阳民族传统体育实现新发展[N].红河日报,2011-04-21.
[7]探访贵州民族体育文化学校是传承民族体育沃土[N].中国体育在线,2012-10-16.
[8]宋智梁,张良祥,范锐,吴海晶.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创新思[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3).
[9]张良祥,宋智梁,等.达斡尔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5(6).
[10]兰涛.西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1).
责任编辑:王飞霞
C95-05
A
1004-941(2016)04-0061-04
2016-06-25
2015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扶持共建项目(项目编号:15TYE05);2015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项目编号:JD2015010);2014年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KX-201404);2015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018)。
宋智梁(197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张良祥(196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